職場辯論會:萬事開頭難?還是中間難?

從初入職場,到資深人士。每個人都有說不完的人,聊不完的事,也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們。今天我們要以辯論的形式,每個人都是辯手,圍繞題目講出這些所經歷過的。

紅方:職場中萬事開頭難

藍方:職場中萬事中間難

規則如下:

在辯手發表意見的時,開頭要附上"紅方:"或"藍方:"字樣,今晚辯論結束後,題主將統計各方有效意見數(個人喜好[愉快])

那麼下面辯論開始,希望多多聽到大家的聲音哦[呲牙]

經典評論

LTH

藍方:我認為做事情,剛剛開始做的時候是一個摸索期,談不上一個難字,而當在在中間的時候才會遇到很多難以解開的瓶頸。這個時候會是一個艱難期。

論據說明: 拿我自身來說,剛剛做程序員的時候,學習編程語言,寫程序對我來說是一種樂事。就算有難度,但是也不會把他當作是一種困難。而工作了幾年以後,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不少。這個時候對我來講才算是真正的「難」!

這是我的立場,完畢。

紅方:萬事開頭難。

藍方:萬事中間難。

開頭和中間,我理解都是為了在實現某一特定目標,而經歷的過程

他們同樣都有著同樣特徵:

1.一次性

2.獨特性

3.目標明確性

4.活動的整體性

還有一點就是,具有開發和實施的漸進性

開頭和中間,是一個step,而經驗只能算是一個影響結果的外在因素

Joe

紅方:職場中萬事開頭難。

對於新人員,一切都要從學習開始,學習的過程中少不了困難,少不了挫折和錯誤。

對於新系統/項目/環境/工程,在沒有接觸過的情況下,必然要通過不斷的試錯了解,才能積累經驗。

對於新的技術領域,或者新的公司,同樣的道理,什麼都是要經歷不斷的接觸,才能得到對應的經驗。

(LTH的回復:Joe講的有我也曾親身感觸過,就是在我剛學習某一樣技能的時候,也存在一部分人,開始就放棄,被他們眼中的困難嚇到,不過這部分人雖然有,但是少數人[呲牙])

(WMH的回復:@Joe 我們是人不是神,無法預見未來,我們只是考慮這路上可能出現的問題,而並非是讓運氣成為我們勝敗的關鍵,所做的一切只為將運氣成分降到最低,真正難的並非在開頭,而是在事情行進過程中所出現的偏差)

所以我們現在陷入了一個誤區,就是我們的這個開頭難的定義恐怕不一樣,我認為,回歸職場來說,事情的開頭,應該指的是,某一個具體的任務,領域,或者項目?

紅方: 好的,那麼,事情的開頭,指的是一個項目,或者任務的開始階段,而中間,指的是進行過程. 是否認可,開頭的行為將會直接影響甚至阻斷中間的進程?

紅方: 繼續按照原先事態發展等於默認開頭做好了準備和預防,是否意味著必須要懂得怎麼做好準備的人才能做到?完全沒有相關經驗和培訓的人無法做到?:

(WMH的回復:藍方:那就說明是人自身的問題而並非「事」的問題請看我如何回復iris的回答)

紅方: 問: 人,是否也是事的一個必要因素?

(WMH的回復:藍方:執行者並非必要因素)

紅方: @WMH 執行者並非必要因素,意味著不需要執行者也能執行咯?

@二師兄 從職場觀點來說你的回答是最正確的. 職場上常言中層危機

但是其實不管面對什麼問題,沒有處理過的肯定比處理過的更麻煩. 同樣是客戶投訴你報價貴了,你沒處理過以為真的貴的,你以前遇到過就能判斷客戶是真的覺得貴還是在詐你

如果提升到中層管理都不能夠明白不斷學習不斷進取追求更完美的重要新的話,那跟沒接觸過沒什麼分別。

導師 段旭東

紅方:萬事開頭難。我換過好幾次工作,也換過行業,不管是一份新的工作還是行業,剛開始的時候總是要經歷各種不適應,最要命的是肯定會犯一些錯誤。職場里有一句話是說入職半年後才算是過了適應期真的能為公司帶來價值,同一個職位工作兩年以上才能為公司創造更多的額外的價值,可能就是指這個適應的過程。另外一個難得階段我覺得是事情做的駕輕就熟但是找不到什麼突破的時候,這個時候往往要麼是主動求變要麼就會被動被變化牽著走了。

LCY

@導師 段旭東 很想聽下如何過好這半年的。

因為一直想跨行,但一直沒有勇氣,畢竟一個新行業,全新的領域,怕自己沒有一點基礎,會敗的一塌糊塗。

假如要跨行的話,1,不知道要做哪些準備?2,剛入職的這半年時間需要做些什麼,可以很快入軌?

(導師 段旭東的回復:@LCY 首先,我覺得行業轉換或者職位轉換的困難程度是由多方因素決定的,一定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單從個人準備來講,我覺得就是轉換前儘可能多了解目標行業或者職位的情況,越仔細越好,然後看看自身技能儲備有哪些具備哪些欠缺,做到心裡有數。在轉行之後,要快速進入角色就是要在初期多下功夫多做事,打開心態勤學習。我有一個同事從行政轉做市場,他之前對產品一點都不了解,但是為了能儘快進入角色,每天7點到辦公室學習產品知識,3個月後就能夠和銷售自由討論產品問題了。用歸零的心態去學習,然後加上已有的經驗和可轉移的技能做支撐,轉行或轉專業也並不可怕。)

(LYT的回復:@導師 段旭東 這個技能get到了,轉行必備之不打無準備的仗[呲牙])

WMH

提問:你如何定義一件事情的開始發展結尾

(LTH的回復:@WMH 這個問題其實很難回答,我自己的理解,當我們踏入某一領域或接觸某事物,對其感覺陌生但又存在很強的好奇心想去探索,這時候我認為是做事情的開始,當對其了解並步上正軌的時候,我想是中間階段,結果階段自然是要有產出,看到價值的啦[呲牙])

@Joe 你的難出發點是陌生,而「難」這個字的定義 1.不容易,做起來費事; 2.不太可能辦到,使人感到困難 3.不好。從種種解釋來看難的出發點應當是建立在熟悉的方面上所以難不代表新,不是陌生,所以你的論點應當是不成立的。

我發現你們所有的難在於剛開始不適應甚至還有段老師@導師段旭東你們都是陌生,關於難不是陌生,而是你們本身對一件事情預先沒做好計劃沒布局好側面反映是人自身問題而並非在「事」上,所以根據我的前兩條你們自己的論點應當無效。

(陳oe的回復:紅方:@WMH 不好意思剛才處理點東西。你的邏輯很有意思,指出的是,難這個字的定義。但是放在語境中來說,開頭難本身就有一個指定的前提。而陌生,本身也屬於面對的現實困難的一種。這一點上,我的觀點還是保持不變的。

如果以有經驗作為前提的話,就代表對面對的困難已經有預見性,這也可以認為,已經有了準備,那有準備和無準備,相比之下哪種更難呢?我想問題的答案也是明確的。無準備的情況下是不如有準備的。無準備更難,故而,萬事開頭難。)

(二師兄的回復:@Joe 有準備,有預見的困難一定比無準備和預見的好處理?似乎也未必吧。)

@Joe 一件事的出現雖然是新的事情,但是在大前提的發展下它仍然只是質變,依舊在原先事物的發展行進中,所謂的新不同還是發生在同一件事情上所以依舊是原先的事情

Iris

紅方:萬事開頭難。

在考慮應該要從事什麼行業、選擇怎樣的公司的時候,一切都是迷茫無方向的,也對自己究竟喜歡什麼、擅長什麼完全失去了判斷。這個階段只能選擇儘可能地去嘗試和摸索。

可是一旦找到了方向,決定做自己選擇的事情,過程中哪怕有困難,也會有強烈的尋找和學習方法去克服它的慾望,並且每一次對困難的克服,都是非常棒的學習和積累的機會。

就怕一開始像無頭蒼蠅那樣找不著方向。所以我認為「職場中萬事開頭難」。

(LTH的回復:@Iris,我認為你所講的難,是在不知道想做什麼而"為難",而這個階段,你還沒有真正開始去做,還沒有行動噢[白眼])

(WMH的回復:@Iris 同學你認為「萬事開頭難」是因為你覺得迷茫沒有計劃,而萬事開頭難這句話並非指做事的人沒有計劃沒有判斷,而且你已經知道自己的是因為自身失去判斷沒有計劃,所以你自己把自己給反駁了)

紅方:我還是覺得萬事開頭難,比如我寫個期末劇本,每次都不知道怎麼敲下第一個字,第一個字總是要憋很久很久才寫出來!!!注意,我們是有做好分場大綱的哦,也就是每一場發生怎樣的事件或者有任何的安排我們是都決定、計劃好了的。就是開頭的第一個字、第一場開幕不知道怎麼拉開。一旦第一個字兒寫出來了,後面的內容嘩嘩嘩都出來了,哪怕中間的分場安排出現問題,也能夠根據事先寫好的故事梗概等材料進行重新調整。我還是堅持,職場中「萬事開頭難」。

同理,在工作上,職場中,我已經選擇了這個工作,要去做它,然後我就會再第一個步驟小心翼翼,患得患失,謹言慎行,總之就是心裡方,生怕做不好,生怕某件事情我搞不定。但是工作久了之後,哪怕中間遇到困難,結合以前的經驗我也能夠找到方法去解決,也能夠更加冷靜,又哪怕是做到「舒適期、甜蜜期」,我也會對未來的發展方向有大致的想法和安排,而這些想法和安排是在我已經突破了開頭,做了一陣子這個工作總結出來的。無非是選擇另外一個「開頭」罷了。熬過開頭,剩下的一切都有發力的方向和方法。

二師兄

藍方:萬事中間難。開頭難,中間會有一個甜蜜期,工作駕輕就熟了,人際關係也理順了。這個是中早期,但中期的挑戰也就接踵而至。

1.如何確立累積優勢。沒有經驗和有經驗差很多,而職場天花板卻是如何讓自己目前的優勢持續發展從而建立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2.如何持續發力保證方向不偏離,一般做到一個公司的中基層需要3-5年,而再往上走除了日常工作,日積月累的點滴不斷提升也十分關鍵。

3.講中期難並不是說開頭就簡單,但時間長度和事情複雜程度綜合性來說,的確對人考研更大。有許多不得不渡的劫,越往後走能夠指點的人也越來越少。

以上是我的觀點[愉快]

(Joe的回復:紅方: @二師兄 同樣的難題,問,是有準備,有經驗,容易應對,還是無準備,無經驗,容易應對?)

(Joe的回復:紅方: @二師兄 問: 同樣一片超高壓電網,突然出現大面積超荷故障,是新入行的技術員能處理的好,還是在崗三年以上的技術員能處理的更好?)

(Joe的回復:紅方:@二師兄 正解,經過合理培訓都不難,但是如果在崗三年的老員工處理過兩次類似險情呢?> 同時,不同階段不同的新問題,也就意味著不同的開頭,那麼,再這樣細分下去,萬事開頭難是肯定的)

(LYJ的回復:@二師兄 不能說有預見的困難一定比沒預見的好處理,但是我覺得有預見的可以盡量解決困難或者採取其他的預防措施,沒預見的話,如果之前處理過類似的事可能會信手拈來,但沒處理過的話手忙腳亂的可能性還是要大一些)

@Joe 我對辯論術沒啥興趣。職場中我的理解是從一個人職業生涯去看,同樣的問題放在兩個經歷不同人身上,沒有啥意義。

一個可預見的困難,如果是自己經歷過的,壓根不能算啥困難[微笑]

其實都不容易,就沒好走的路。可能是我離原點遠了。如果和@導師 段旭東一樣換過行,體會還是會不一樣。

LYJ

紅方:往事開頭難

我剛入職,有太多東西不懂。雖然領導有安排老同事帶,但是人家也特別忙,並不能一直顧著我。開始對工作內容也不熟,很影響效率,後來的話會或多或少的重複前面的工作,工作會順暢很多,更容易上路。

(LTH回復:@LYJ 我身上好像也有過同樣的影子,之前每到新公司,總是會有leader帶,去幫我理解程序,業務。做不好事情還總是挨噴,時間久了就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多數問題都能自己搞定了)

DYS

藍方觀點:萬事中間難

1、事情的中間會遇到很多的變數,如:對接人會發生改變,行政政策的改變與壓力,對方的資金經營問題,還有一種是不可抗拒的自然之力等等。不確定因素變化導致的中間難,計劃趕不上變化。

2、不忘初心,方能始終。如二師兄所說:中間的過程是不斷修正自己的方向,保證方向的不偏離與及時糾正方向。這個中間難在發現與糾正方向。

3、開頭不難

不管你新入職場還是換行業,對新人的期待更多的是培養和幫助。但是你入市了,只有通過外埠的資源整合互換、內部的協調溝通才能達到目標,這個中間過程是比較考驗人的努力程度、耐心等全方位的經驗與積累。

總之,中間的過程決定了結果,跳出事情本身來看,中間的有效積累與總結才會度過難關。

藍方觀點:很多問題是事情的中間突發的,不一定能讓人有準備的遇見[壞笑],有準備的遇見那就是計劃中的困難而已[呲牙]

(LTH的回復:@DYS 說了好多[強],不確定的因素導致中間難,計劃趕不上變化。這是不是前期沒有計劃好呢,如果計劃趕不上變化,就讓人覺得變化是不可控的[撇嘴],這樣多可怕)

我的副總昨天考核了我一下,因為我的總監讓我把工作計劃和運營報告發給總監,結果副總說我沒發給副總。然後我採取的辦法是和副總膩歪一下,認慫罰款我認可,錯不在我(把每周的發的記錄截圖給副總看看)

CHY

就辯題本身來說,個人觀點有重複性,並不充分對立,如果不將其定義為辯論,而將其定義為談判,或許更能說的通

以LTH同學改正後的點來定,要怎樣解決開頭和中間難?

(LTH的回復:開頭難也好中間難也好,前提都是"萬事",而且僅限定"職場"話題。只是說到開頭和中間,結果並沒有提出,大家也就可以結合著自己的對論題的理解,從不同的角度來闡明看發。最終達到一個分享,學習解決問題經驗的目的。[得意]

@CHY同學,有什麼好的看法和觀點,可以在群里說一下,相信你也會從老師和同學們的討論中幫你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愉快]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辯論中不一定能從誰的口中直接得到你想要答案,或許你可以通過別人對問題的認識和了解看到另一片天空,從而得到啟蒙[呲牙])

我的觀點更傾向於藍方,對於中間遇到的問題更難解決,這種事情是我之前沒有遇到過,也沒經驗可以借鑒,現在局限在自己認知領域不知事情如何解決。

我現在做的工作範圍已經超過我直屬leader把控的工作範圍,日常生活中我需要越級去和leader的上級進行工作溝通,而我的績效等日常工作評定還是由我leader來定,一方面越級讓我的leader對我產生想法,工作中溝通不會像之前那樣坦言,另外一方面我自己也對leader對我的工作評定有些想法,因為她涵蓋的範圍不全面,所以想法很糾結

(LTH的回復:@CHY 像我們做開發,經常一個人在多個項目組幹活,工作情況,項目進度每個組也都是不一樣的。像這樣該算是正常的人員調度吧,有沒有和你的情況有一些共性。)

[壞笑]那你的績效評定是怎樣算呢?我這不算工作調度,就是要一直直屬leader控制範圍外的工作,而且績效評定根本不看這裡,但這些工作還很重要,把控者是leader的上級。

(LTH的回復:@CHY 1.考勤,上班不遲到下班按時關機,走人,這歸人事管,2,老大一句話的兒[撇嘴])

(導師 段旭東的回復:@CHY 我也會碰到和你類似的情況。我的做法是,首先和我的直接Leader溝通好我將和跨級Leader溝通的計劃,並且徵求他的建議;每次和跨級Leader溝通完,我都會給我的leader做個簡報告訴他我們溝通的進展,如果我感覺到哪裡我做的不對或者會引起他的疑慮,我也會問他的意見。當然,這是建立在我和我的直接leader彼此信任度和透明度還是比較高的基礎上。)

恩,段大哥的方式我最開始有這樣做,後來經過溝通後發現她的關注點不在這裡,因為不是她的工作範圍領域,所以後來我就不那樣做了,就直接和上級溝通,也就有啦現在這樣的問題。

(導師 段旭東的回復:@CHY 可能你需要和你的直接Leader好好聊聊,從管理的角度,管理者肯定需要知道自己的團隊成員在做什麼,哪怕是出於公司需求臨時做和自己的範圍或者優先順序無關的事情,TA也需要知道自己的下屬花了多少時間在上面,以及和相關人的關係如何。所以保持一定頻次和溝通和透明度應該是很必要的。另外,你可能也要和你的跨級leader說你的顧慮,讓他從側面也幫幫你。)

Sunny

紅方:因為今天是辯論,一定要選一邊,所以我選了紅方,

結論是如果前期準備工作做的好,執行難度就會下降。但是如果有不可控有突髮狀況導致執行不順的話就會像箭頭所指一樣,在前期和中期之間一直徘徊各部門扯皮。

其實後期的output確認也不可忽視,有時候盡心儘力做了最後上交老闆時和老闆要求距離較遠的話,挽回更麻煩,因為時間肯定不充裕了。

如果最開始老闆交給任務的時候就好好問過要求的話,這種可能性就會被有效降低。這個也可以說是前期準備的一部分。因此前期想的東西更多又要顧大局,更難。

(LTH的回復:@Sunny 工作中同事之間,部門之間扯皮事件是長有的。我們leader就千叮萬囑,開始做之前一定要發郵件確認,過後誰也別想扯)

@LTH 對啊,我們也都發會議記錄留下來證據的。有時候沒留對方不認賬的話往往只能自認倒霉的。


推薦閱讀:

PPT技能提升的迷之要點!
從實習開始,便要了解職場「秘而不宣」的叢林法則

TAG:职场新人 | 辩论 | 职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