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我在肯亞的生死故事

回國已滿兩年,肯亞又要大選。掃一眼公號,在提醒國人安全。這小小一點,已足以勾起懷念。

索性就認真寫寫肯亞時經歷的生死故事吧。

  • 顧先生

某天早晨,如常上班。突接來電。說,星星,顧先生去世了,明天追悼會。

難以置信,一時語塞。沉默片刻,反覆追問,方知顧先生於前夜心梗去世。可是,就在幾天前,顧先生還在中資企業會上侃侃而談。

顧先生是某企業負責人。心寬體胖,談吐風雅。說來我與他,並無太多深交。最親近的一次,是在某酒會上。他拉著我,對我時任領導說,星星很不錯云云。大概也因此故,內心才更親近些。

追悼會上,他18歲的兒子發表感言,回憶完成長故事,借用《城南舊事》里的話做結。

爸爸的花兒落了,而我已不再是孩子。

很多人當場淚下,我亦未能免俗。

會後,顧先生的屍體在印度社區的殯儀館火化,然後搭乘歸國的航班,魂歸故里。

這異國他鄉的突然變故,會給人很強烈的衝擊,將人強行置入對生死日常的感慨中。不是親人,卻有著親人般的牽連。而他的音容笑貌,還時常會閃現在我眼前。

  • 胡女士

胡女士是同事朋友的妻子。很不幸。

事發半月前,同事說,朋友妻子來探親,咱們一起去聚聚。席間,大家推杯換盞,和平常無異。並沒有特別理由,去關注這位千里尋夫的胡女士。所以,直到其身故,也記不清其模樣。只是得知,丈夫帶孩子在肯打拚多年,胡女士定居深圳,做網店生意。此次來肯,是趁孩子假期,專程探望丈夫和兒子的。

周六。午休出門。聽同事說,西門商場發生恐怖襲擊了!走進客廳,大家已圍坐在電視前,看直播新聞。幾名恐怖分子沖入商場,肆意殺戮。晚上得知,一名中國女士當場身亡。再仔細了解,發生不幸的,竟然是前幾天同席的胡女士。

原來,胡女士早晨攜兒子逛商場,不幸遇到恐襲,她當場遇難。九歲的兒子,也被子彈打穿小腿。

追悼會上,小孩坐著輪椅,兩眼無神,呆坐在母親的遺體邊。我摸了摸小孩的頭,隨弔唁隊伍,匆匆走過。

  • 何兄弟

說是何兄弟,卻從未真正謀面過。之所以這麼稱謂,因為他和我同齡。大概因此故,才更切身,也格外痛心。

某天看郵件,說某中資企業員工昨晚不幸遇難。遂電話了解情況,方知故事原委。原來,何兄和未婚妻晚上八點逛完超市步行回家,不幸路遇歹徒,搶走了女生手包。何兄一看歹徒一人,遂追將出去。纏鬥之間,不料又竄出一人,脖頸兩槍斃命。

未婚妻痛不欲生。其借用NormaCornett Marek的詩If tomorrow never comes來表達哀思。同時配有一張圖片,黑白配色。雖然做虛化處理,依然隱約可見,何兄頭髮已被剃光(整容需要),靜靜躺在床上,伸出床的手,被另一隻手緊緊相握。

摘錄翻譯兩段:

If I knew itwould be the last time that Id see you fall asleep,

I would tuck you more tightly, and pray the Lord your soul to keep.

If I knew it would be the last time that Id see you walk out the door,

I would give you a hug and kiss, and call you back for just one more.

如果知道,這是最後一次看你酣睡,

我會為你緊掖好被角,祈禱上帝把你靈魂守牢。

如果知道,這是最後一次看你出門,

我將擁抱你,親吻你,一遍一遍的喚著你回來。

If I knew it would be the last time Id hear your voicelifted up in praise, I would tape each word and action, and play them backthroughout my days If I knew it would be the last time, I would spare an extraminute or two, To stop and say "I love you," instead of assumingyou know I do.

如果知道,這是最後一次聽你大聲的表揚,

我將錄下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然後每天不停的播放。

如果知道這是最後一次,我將勻出哪怕一分鐘或者兩分鐘時間,

停下來,說我愛你,而不是以為你知道。

如果知道。

  • 鄧先生

和前面三位相比,鄧先生很幸運,最後活了命,還活的很好。

鄧先生是四川人,十五年前辭去公職赴肯創業。某次回家,停車下馬,突然肩頸一涼,血就噴涌而出了。原來門衛早有預謀,不等鄧先生伸出頭來,便一刀砍下。「幸虧旁邊有樹,刀砍在樹枝上變向,要不然頭早沒了」。過去許久,鄧先生再度提起,已看不出驚恐。眉飛色舞的樣子,跟講別人的故事似的。

門衛跑了,鄧先生報案。幾年已過,歹徒還沒歸案。某天,鄧先生開車回家,遠遠看見離家不遠的門口站著一人,定睛一看,竟是當年的門衛。

輾轉幾年,這廝又回來在附近搞起了門衛營生。鄧先生左思右想,最終沒有報案,就開車路過了。其回憶說,要按當初的想法,恨不能自己手刃。後來再想,已無仇恨,就過了吧。

以上僅是我肯亞生死故事裡很小的一部分。按理說,我於他們,和他們於我一樣,都是彼此人生路上的過客。面對他們的生死,我不應該,也不可能表現出,與親疏不符的悲傷和悲憫來。但,不管願不願意,承不承認,這一個個故事,都已經成了我走過的路,見過的風景,反覆加工的回憶。最終成了我。

我懷念他們。

我更懷念在肯亞的歲月。這種懷念甚至是無指向的。不清楚懷念什麼,僅是懷念而已。

經常有朋友會問,肯亞(非洲)到底怎麼樣。每次都是,想說的太多,竟無話可說。

最後只好念兩句詩:苟利......

三月的內羅畢

三月的內羅畢,心不在焉沒有一丟心思

證據是枯槁的麵包樹和乾燥的空氣

可三月的內羅畢,隨時都能刮來一場

印度洋的海風,或許還有MH370的訊息

它定是從蒙巴薩港口寄出

不管來時,帶著什麼情緒,都將在萬水千山間

變得緩和,變得引人聯想

雨季即將到來

你,在三月的內羅畢

工作生活,瞎jb逼逼

蹲在城牆的拐角,和蹲在故鄉的某個午後一樣

聽他們講述悲苦,喜悅;講述文字,歷史

高樓大廈和貧民窟,只有芍藥居和外經貿的距離

情感並不如眼睛,可以自由切換

也只有想像,才能將二者擺放的如此輕易

選民從四面八方趕來,看李總理的笑意盈盈

有民主選票,有反對監督,有腐敗荒誕,

三月的內羅畢,和遙遠的帝都如一

三月的內羅畢,不是雨季

趙老師的角馬還未發情

馬賽河的水並不知你的心意

你在這裡漂泊,你在這裡安寧

你要去那叢林,教猩猩變成人類,從此和祖先生活在一起

你要去那部落,參與長巴短雞的紛爭,娶酋長殺獅子的閨女

你要問問太陽,那渾身的烏漆麻黑,是否與它有關係

你要告訴媽媽,告訴所有感興趣的姑娘

他們也流淌著火紅的血液,流淌著來不及擦的鼻涕

生活在,生活在三月的內羅畢

推薦閱讀:

人為什麼要經歷生離死別?太痛苦了不是嗎?
有什麼時刻讓你不害怕死亡?
如果是信奉佛教的人,或者說佛教教義本身,在面對那個哲學題「鐵軌上的小孩」時,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呢?
經歷過生死瞬間是什麼感受?有沒有使你的生活態度發生轉變呢?
人死去以後真的會有另外一個世界嗎?媽媽3個月前車禍去世了,我非常想念她

TAG:非洲 | 生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