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會不會爆發武裝衝突,關鍵或許在於這個因素……
印軍非法進入中國領土已經有一個半月。進入8月以來,中國不斷通過外交部、國防部等渠道表面強硬態度,媒體也多次播出中國軍隊在「高海拔」地區進行實兵實彈演練的新聞,一時間頗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中印邊境戰爭一觸即發的感覺。
從國際關係的角度看,中國的這一系列舉動屬於典型的「信號傳遞」。印度如何理解中國傳遞的信號,以及根據這些信號做出何種反應,或許將最終決定中印此輪對峙能否和平解決。
「信號傳遞」是國際關係中一種非常常見的互動方式。通過傳遞信號,國家可以塑造或者改變自我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對國際以及國內的「觀眾」傳遞一些特定信息,進行特定的印象管理。而在國際危機中,準確的信號傳遞有利於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意圖,避免危機升級。但是,處於危機中的各方,又會擔心自己由於錯誤理解對方釋放的信號,做出不必要的讓步,在博弈鬥爭中居於下風。
信號的「有效性」和「可信度」,是信號在國際危機中的兩個核心問題。信號是否有效,反映出信號傳遞主體的國家能力,是單向的。而信號是否可信,則與信號傳遞主體的國家地位和國際印象息息相關,是雙向的乃至多向的,影響也更為廣泛。
如果信號沒有成本(cost),那僅僅只是空談(cheap talk),沒有任何意義。在國際危機中,信號的成本主要包括兵力部署、軍事演習、顛覆行動,以及通過私人渠道傳遞信息和戰爭威脅等多種要素。國家在傳遞信號的同時,還要承受「觀眾成本」,這一成本既來自國內,也來自國外:在國內,它影響到政府的合法性;在國外,它則影響到國家的國際地位和形象,以及其他國際行為體將和本國的相處方式。因此對於大國來說,對外釋放信號的成本很高,應謹慎行事。從這個方面看,像特朗普這樣亂說話,動輒要對朝鮮釋放「前所未見的怒火和憤怒」,逼著國務卿出來滅火的方式,不僅不利於解決危機,還影響到美國在朝鮮問題上的信譽,也不符合常理。
決定信號是否有效和可信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歷史行為」。它包含兩方面的含義--既要看在歷史上,信號主體傳遞出這樣的信號後,採取了什麼樣的舉措;也要看在歷史上的相當一段時間裡,信號主體是否採取過其聲稱要採取的行為。
在這次的印軍非法進入中國領土事件中,各界對中國「打還是不打」的預測不一樣,可能就是因為對中國的歷史行為有不同認識。一方面,在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前,中方也做了足夠的鋪墊,釋放了大量信號,包括著名的「是可忍孰不可忍」。但另一方面,在1962年之後的50多年裡,雖然中印邊境屢有對峙衝突,雙方一直沒有「兵戎相見」。再加上外界普遍認為中國善於「悶聲大發財」、「大局為重」、「只做不說」,這或許也讓印度及外界有「咬人的狗不叫」、「這次和上次一樣」的錯覺。
但這次可能真的和上次不一樣。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決定信號傳遞是否有效:信號傳遞者的權力。正如印度國防部長所說,2017年的印度不是1962年的印度。但是,2017年的中國也不是1962年的中國,甚至不是2012年的中國。中國釋放的強烈信號如果不能兌現,影響不僅是國際地位和形象,更有可能是國內外各項改革發展議程。因此,如果印度不主動撤出,中方不流血的清場可能是大概率事件;而印度將如何應對中國的清場,將是決定此輪對峙是否引發武裝衝突的決定性因素。
參考資料
L. Slantchev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Bargaining and Dynamic Commitmentt」(2005). Courses,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San Diego
http://slantchev.ucsd.edu/courses/ps12/04-bargaining-dynamic-commitment.pdf
林民旺,「國際政治中的信號傳遞」, 中國社會科學報,2015年6月10日,第 B03 版
推薦閱讀:
※為何1999年吳嘉玲案與2001年莊豐源案的裁決相反卻仍有如今的雙非子女問題?
※當了解中國現實政治時,如何超越政治八卦和宮廷權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