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亨索倫家族的崛起

一、起源與第一桶金

霍亨索倫家族起源於士瓦本公國境內的黑欣根附近,其始祖布爾夏德一世在11世紀初葉受封為索倫伯爵。領地在今上內卡河、施瓦本山和上多瑙河之間。 和當時德瑞邊境的兩個家族,霍亨斯淘芬、哈布斯堡。算是一個圈子裡混的。

索倫堡伯爵腓特烈三世是當時的皇帝腓特烈一世和之後的皇帝亨利六世的堅定支持者,同時之後也對霍亨斯淘芬家族其他的提供了支持和忠誠。(第一次抱大腿搞投機) 1185年腓特烈三世與紐倫堡伯爵康拉德二世的女兒索非亞結婚,並於1192年老丈人去世後無男嗣而女性不能繼承的原則以女婿的身份接管了紐倫堡。

1192年索倫伯爵腓特烈三世變為了紐倫堡的腓特烈一世(這個紐倫堡伯爵和「城主」類似)。也在此時其在姓氏的前面冠以高貴的字眼即霍亨,此時索倫家族從索倫變為了霍亨索倫。

腓特烈三世死後,兩個兒子腓特烈四世和康拉德三世分割了家業,並先後繼承了家業(腓特烈死後領地被弟弟所繼承)。也在此時霍亨索倫家族分為了腓特烈四世後代的霍亨索倫-士瓦本和康拉德三世後代的霍亨索倫-法蘭克尼亞兩個系。

接下來的13-15世紀中,霍亨索倫家族的法蘭克尼亞系由於對霍亨斯淘芬、哈布斯堡、盧森堡家族的支持而獲得了不少的封地,1331年購入安斯巴赫。並藉助於紐倫堡這個貿易樞紐的財富和當時的盧森堡家族對選侯的賄賂競選皇帝而逐漸的成為了當時的皇帝盧森堡王朝的西吉斯蒙德的債主,霍亨索倫家族將從這裡從默默無聞的一個醬油家族變為一個具有重要作用的家族了。

二、機遇與崛起

西吉斯蒙德為了解決債務問題與由於霍亨索倫家的忠誠。以極其低的價格(抵債都還收錢)把當時其手裡的勃蘭登堡邊境伯國和其附屬的帝國選帝侯頭銜,給了當時支持自己的紐倫堡伯爵腓特烈六世。

(腓特烈六世是法蘭克尼亞系的)新任選帝侯腓特烈一世就這樣得到了當時東北的最大的邦國勃蘭登堡。但勃蘭登堡實際上都是沙質土地被譽為「帝國的北方沙盒」還沒有原來的紐倫堡富裕,而坑爹的是1423年皇帝給紐倫堡簽發了帝國市的資格。不過好在起碼還有選帝資格這個大籌碼。

沒辦法霍亨索倫-法蘭克尼亞系就這樣有點坑的在東北德意志紮根了。

雖然當上了選帝侯了,但由於地方又破又小又窮,皇帝還沒有給全伯國的領土。腓特烈一世感受到了一種不能明說的感覺,但是日子還是要過的。於是在腓特烈一世的整個統治時期1415-1440這25年間,本來在紐倫堡收關稅的伯爵變為了在北方種地的選帝侯。並且腓特烈還發現勃蘭登堡的稅款、法律都感人,於是腓特烈一世的統治時期霍亨索倫家族是在種地與改革中度過的。

經過腓特烈一世的辛苦工作後到了腓特烈去世的時候留給其子腓特烈二世的是一個有錢可以繼續買地的邊境伯國了。

腓特烈二世在位期間繼續延續其父的種地政策,並從皇帝手裡(勃蘭登堡的東部和北部大部分還在皇帝和條頓手裡)買下了盧薩提亞地區其後又從條頓手裡購入騎士團的飛地紐馬克。柏林的建設也為這個時期開始的,發展和新建設後的柏林纔此後的時間裡都是霍亨索倫家族的中心,直到1918年。

腓特烈二世後面的是腓特烈的弟弟艾伯特-阿基里斯。艾伯特統治時期延續了上任的購買紐馬克政策,但其對勃蘭登堡地區的法律改革是具有更重要的作用的。使勃蘭登堡的法律規範化並通過法律來確立了霍亨索倫家族在這一地區的正統性,以及修改完善了繼承法則。讓領地真正的進入到了軌道。

接下來的是約翰-西塞羅,此君在位13年沒有什麼太出格的地方也沒有特別出色。

三、宗教改革與普魯士公國

之後的是約阿西姆一世,這位選帝侯是一位反宗教改革者。約阿西姆一世之後的是他的兒子約阿西姆二世,他和他的老爸約阿西姆一世不同,他是一位支持宗教改革的統治者。並於1557年自己也信仰了路德宗。

接下來的約翰-格利戈和

約阿西姆-腓特烈都延續了約阿希姆二世的政策。

之後繼位的則是約翰-西傑斯蒙德。

約翰-西傑斯蒙德統治時期勃蘭登堡又提高了。1614年當時的選帝侯約翰·西吉斯蒙德通過外交上的拉攏、威脅、購買等先後兼并了克勒夫斯(Cleves),馬克(Mark)和拉文斯堡(Ravensburg)地區,並且利用當時普魯士公國的霍亨索倫家族絕嗣的機會奪得了普魯士公國。

通過購買和繼承土地,霍亨索倫家族現在擁有的土地在為北德意志第二多。神羅裡面的第四大家族,但是由於所以的土地不是沙質土壤就是半農耕區所以實力還是比較弱小的。

阿爾布雷希特是勃蘭登堡-安斯巴赫藩腓特烈二世的三子其母為波蘭公主索非亞。由於是三子所以並沒有從父親那裡繼承什麼於是加入了條頓騎士團也是一個出路,在當時的團長死後。阿爾布雷希特由於母親的原因被選為新任團長。

當時的條頓騎士團已經淪為了波蘭的附庸,阿爾布雷希特則想擺脫這種困境。其向神羅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尋求幫助但前者並沒有幫他,也像其他人求助過但都沒有可以幫助他的。但他還是於1522年參加了在紐倫堡的帝國會議(此前的1519年波蘭剛蹂躪過條頓)在會議上結識了安德烈亞斯·奧西安德爾。

之後在返回條頓的途中在維藤貝格碰上了剛好在搞地下黨的路德。這位被底層綁架的教授向其建議不如把條頓世俗化變為自己的家族領地,此舉正和阿爾布雷希特的心意。其實早在之前就有人勸他這麼幹了,不過局勢複雜才沒幹。

此時安斯巴赫藩侯即阿爾布雷希特的哥哥也提議條頓世俗化,波蘭國王齊格蒙特一世也支持和欽定。雙方商議條頓世俗化由阿爾布雷希特和其後代擔任公爵但需對波蘭國王效忠,在達成協議後於1525年阿爾布雷希特正式成為普魯士公爵。

世俗化後阿爾布雷希特積極開展宗教改革並於1544年建立柯尼斯大學堡大學,但由於新教教派之間的糾紛混亂,以及阿爾布雷希特用人失誤和健康惡化而導致領導內的貴族想廢除阿爾布雷希特尤其兒子接管。

最後波蘭國王齊格蒙特二世出面干預,阿爾布雷希特實際上退位大權由其子阿爾布雷希特-腓特烈接管。

1618年阿爾布雷希特-腓特烈死後絕嗣,公國由主支接管。勃蘭登堡選侯約翰-西吉斯蒙德成為普魯士公爵,但在普魯士仍然要對波蘭國王效忠。

四、三十年戰爭與大選侯

1619年約翰-西吉斯蒙德去世,格奧爾格-威廉繼位。就在前一年在15世紀搞了一個大餅乾的捷克人民,在1618年又搞了一次大餅乾。隨著拋出窗外事件,腓特烈五世當選為波西米亞國王。斐迪南二世難以容忍新教勢力的壯大和丟掉波西米亞於是悍然出兵。

三十年戰爭爆發了。

三十年戰爭第一階段,由於只是皇帝對付波西米亞和普爾法茲選侯並得到巴伐利亞的支持。由蒂利伯爵於1620-1623年間多次擊敗波西米亞和普爾法茲,最後腓特烈被迫退位並且巴伐利亞得到了其的選帝侯爵位以及一部分土地。第一階段以皇帝與天主教聯盟勝利而告終。

但是隨著斐迪南二世的勝利引起了歐洲其它國家的不滿與擔憂。尤其是法國最不滿,紅衣主教黎塞留為了防止皇帝的權力的恢復與擴張、荷蘭已於1621和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開戰、英王詹姆斯一世擔憂自己女兒和女婿腓特烈五世、丹麥與瑞典也不想皇帝擴大力量到波羅的海邊。

於是由黎塞留牽頭英荷加入組建了反哈布斯堡聯盟。於是在1625年當時歐洲財政狀況最好的丹麥在英法荷的支持下開始進攻天主教聯盟了。

第二階段也由此從神羅內部問題轉變為一場涉及歐洲大部分地區國家的大戰爭。

丹麥國王得到後台與德國北部的新教聯盟支持後悍然出兵,很快佔領了西北德的大部分地區。而英軍則在曼斯菲爾德的帶領下佔領波西米亞西部部分地區。

這個時候斐迪南二世啟用了毛遂自薦的華倫斯坦。華倫斯坦用自己的財力組建了一支龐大的僱傭兵部隊,並且允許僱傭兵燒殺掠奪來保持他們的忠誠。

很快丹麥軍隊節節敗退退回國內,皇帝的勢力拓展到了波羅的海邊。

由於第二階段丹麥的敗退,皇帝的實力反而更為強大了。華倫斯坦還在波羅的海邊組建海軍(他受封在梅克倫堡),瑞典方面擔心此舉會威脅到自身的地位並且法國方面一直在用金錢慫恿其出兵。於是古斯塔夫二世在考慮多方面的利益和在得到法國肯定的金錢支援後在1630年登陸波美拉尼亞。

第三階段打響。

古斯塔夫登陸後得到了薩克森和勃蘭登堡兩位選侯的支持,但後者由於地理問題逐漸的變為了類似於瑞典僕從國的地位。1631年古斯塔夫佔領了波美拉尼亞,1632年擊殺蒂利伯爵並於同年攻陷奧格斯堡和慕尼黑。在緊急關頭皇帝重新啟用之前被罷黜的華倫斯坦,同年11月呂岑會戰中古斯塔夫戰死。古斯塔夫死後瑞典由主動進攻改為被動防禦退回波羅的海沿岸。

第三階段還是以哈布斯堡家族勝利告終,此時法國結束國內動亂後決定親自動手。很快法國就親自擼袖子上陣了瑞典也加入了新一輪的攻勢,第四階段開始。起先法國被西班牙壓制住了陣腳並且一度被敵軍逼近巴黎,但是憑藉著法國強大的國力終於經過幾年拉鋸戰把西班牙的·經濟所託垮。並且在陸上大破西班牙軍隊海上也擊敗了西班牙海軍,最後西班牙的海軍主力被尼德蘭所重創。瑞典在古斯塔夫死後作戰模式和華倫斯坦類似都是縱容士兵的掠奪,所以屬於拉鋸地區的北德意志有其東北德意志被破壞的很嚴重。丹麥害怕瑞典的增強在1642中加入了天主教陣營但被瑞典和荷蘭從陸上同海上所擊敗。最後法軍和瑞軍合力在北德戰線與萊茵蘭戰線中大破帝國軍隊。並佔領了德意志不少地區。

1648年新教同盟與天主教同盟分別簽訂了《奧斯納布呂克條約》與《明斯特和約》,合稱《威斯特伐利亞和約》,至此三十年戰爭完全結束。

在三十年戰爭中勃蘭登堡作為主要拉鋸地區之一被帝國軍隊和瑞典軍隊一次又一次的洗劫,所以等到了戰爭結束的時候人口下降了大約一半僅為50萬人。但是也由於戰爭的影響,勃蘭登堡被分到了後波美拉尼亞獲得了波羅的海出海口。東普魯士和勃蘭登堡可以直接通過海洋相連了。並且瑞典的新式軍隊和效率另戰爭中繼位的腓特烈-威廉印象深刻,此後腓特烈-威廉便按照瑞典軍隊的模樣來建設自己的軍隊。並且由於戰爭的影響以及日後貿易路線的不斷發展,勃蘭登堡的柏林逐漸因為地理位置而發展為一個貿易中轉站。這也讓這個被戰爭破壞的國家與家族能夠恢復與積累更多的財富。

大選侯開始把當時勃蘭登堡的軍事制度也是當時各國主要的軍事制度即僱傭大量的僱傭兵,改革為發展由自己領地內的人組建成的常備軍。並且為了提高訓練度以加強軍隊的戰鬥力,還弄了一支脫產的常備軍。

這支新式部隊還於1672年的費爾貝林戰役中擊敗了瑞典,打破了瑞典不可戰勝的神話

除了軍事制度上的改革,由於三十年戰爭造成的社會恐慌,人們普遍認為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政府才能引導和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的安全。更由於法國路易十四的影響所以神羅境內的產生了大量的專制主義邦國,當時的勃蘭登堡-普魯士即為這種思潮的代表。

在外交上腓特烈-威廉在「大洪水」中支持瑞典國王進攻打擊波蘭國王,在戰爭結束後獲得了普魯士脫離波蘭王國與西普魯士一部分土地的報酬。

腓特烈-威廉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讓勃蘭登堡開始逐步脫離了魚腩國家的行列,開始投入到更為大的目標裡面去。也因為他的改革他被稱為「大選侯」。

可見霍亨索倫此時通過更為高超的外交技巧所擁有的領地越來越大了,並且也通過改革來不斷加強自身的硬實力。但就對比其它的大國以及對比神羅內部富裕的薩克森、萊茵蘭等地區都還是稍遜一籌的。

五、普魯士王國的建立

歐洲的局勢在不斷的風雲突變中,這種突變也讓很多國家看作機遇,很多君主也善於抓住機遇。

在新的世紀初歐洲就爆發了兩場大規模戰爭,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與大北方戰爭。此時的選侯腓特烈無疑是一位善於抓住機遇的人。

其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支持皇帝並借給後者一部分軍隊(反正也打不到他那裡),以此為由得到了皇帝支持當上了普魯士的國王(僅限於普魯士地區)。

1713年腓特烈一世通過《烏德勒支條約》獲得了格爾登上區,和法瑞邊境附近的納沙泰爾、瓦倫金。

之後登基的是普魯士裡面最非主流的一位國王,腓特烈·威廉一世。其曾作為軍隊的一員參與過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1713年繼承了父親的王位。

繼位後的新國王和以往的任何一位都不同,這是一位帶有明顯的軍人氣息的國王。和熱愛享受的父親不同腓特烈·威廉一世的生活極為簡樸樸素甚至到了吝嗇的地步,也因此被稱為「乞丐王」。

其在位的最重要一點就是對普魯士軍隊的建設,其強調具有絕對服從性的普魯士精神。並且不斷增加賦稅以供養龐大的軍隊,普魯士軍隊很快從原來的近4萬增加到8萬餘人。其中一半是來自國內的常備軍另一半則是僱傭兵部隊,並且還組建了一支有大個子(基本是1.9-2m)組建的拋蛋部隊。由於過於龐大的部隊所以普魯士的賦稅是相當重的,但政府也不得不將收入的7-8成投入到軍隊的開銷裡面去。由於為了適應收稅和軍隊等問題,政府也有所進行改革提高了行政效率。雖然這是一位熱愛軍隊的國王,但也懂得養雞下蛋。其實行重商注意政策並且通過一定程度上的農奴解放、移民來促進了國內的繁榮。

腓特烈·威廉一世參與了查理12和彼得之間的大北方戰爭,普魯士站在了俄羅斯的一邊以望取得瑞典在波羅的海南岸的土地。但是士兵王的軍隊並沒有帶給他和對戰爭起到太重要的作用,查理12數次打敗俄羅斯的軍隊並起還閃擊了丹麥、挪威、薩克森、波蘭。最後彼得利用查理孤軍深入,切斷了其後勤並通過堅硬的堡壘和大炮在陸上打敗了查理,又通過與荷蘭人的合作擊敗了瑞典海軍。最後逼迫其簽訂和約。

普魯士最後作為彼得的盟友之一獲得了奧得河的出海口,波美拉尼亞中部的斯得丁等地區。之後士兵王在外交上逐漸和其它國家疏遠主要親近於當時的法國。

士兵王的生活習慣並不健康,而這也導致了其去世的時候僅為51歲。

六,西里西亞七年戰爭與霸權

在士兵王死後登基的是早年間與其矛盾頗深的三子腓特烈。腓特烈和他那鄙視一切文化尤其法國文化拉丁語和文學音樂的父親相反,這位新的國王在少年時代就極其熱愛這些到了青年時代更是由於和父親之間的矛盾,這位文弱的文青,拉著好基友一起玩逃跑了。但是兩人還是被腓特烈·威廉所捉獲了,基友被判處死刑,腓特烈由於是王儲所以被關緊閉和再教育。

不過早年的叛逆心理並沒有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陪伴他,在這一出後等到1740年其父去世後。登基的新國王雖然還是熱愛文學和較顯文弱外,實際上已經和其父親有諸多的共同點了。尤其統治前半段對戰爭冒險的熱愛和對軍隊的改革。

新登基的國王很快對老皇帝卡爾六世託付給自己幫忙照顧的女兒,瑪麗亞·特蕾莎發動了進攻。1740年普魯士突襲了西里西亞,1741年普魯士、法國、巴伐利亞組為反奧聯盟。奧地利則得到英荷俄的支持。腓特烈的軍事才能在這次戰爭中展現出來了,其很快的擊敗了在西里西亞和後面來援的奧軍。並在1745年就拿著西里西亞提前的退出了戰爭,得到西里西亞後的腓特烈則在默默的發大財直到七年戰爭。

腓特烈之所在戰爭裡面連戰連勝主要是因為其自身改進的新式戰術,對戰術落後的奧地利形成了戰術代差。並由於士兵王所留下來的不合理的多但素質強勁的軍隊的幫忙,加之當時奧地利還要注意來自巴伐利亞對波西米亞維也納的直接進攻、法軍對奧屬尼德蘭的進攻、還有對南義大利的進攻都讓奧地利沒辦法專心集中於一線。

得到西里西亞後的普魯士實力暴增人口增加了一倍,從原來的200人口增加到了400萬,也從此具備了二流列強的底子。由於西里西亞自16早期開始便是逐漸開始興旺的紡織業中心,對其的獲得更是讓普魯士的財政收入增幅明顯。在獲得西里西亞後腓特烈也沒有忽視其它地區的發展,在國內大力的鼓勵農業工商業的發展,尤其對軍需品有幫助的手工業。但是由於西里西亞的問題和漢諾威英國等的影響,腓特烈在之後外交上從和法國合作轉向了英國此舉讓法國大感不滿。而奧地利又和俄羅斯的伊麗莎白所結盟。

對腓特烈二世的外交局勢越來越嚴峻,於是國王決定寧可被敵人主動進攻到不如自己主動打破局勢。

1756年戰爭由腓特烈主動進攻而開始,戰爭初期腓特烈的戰略目標實施的頗為順利。但是由於奧地利在這幾年之間也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改革加之道恩的指揮腓特烈的戰略目標可以說一開始就破產了,之後陷入了法奧俄拼消耗的戰爭。

並且同時法國也排險了一支機動部隊從西邊一路進插普魯士的盟友漢諾威,並在早期一路碾壓了過去。但是在英國的支援和腓特烈給予一部分兵力後,親王帶領著一支7萬餘人的部隊才抵擋住了法國的攻勢。如果說法國和奧地利的實力是腓特烈還在意料之中的話那麼俄羅斯的實力則大大在其之外。俄羅斯很快就佔領了東普魯士並且在腓特烈在前線死磕的時候其一度打到了柏林,並且奧地利也開始進入反攻逐步收復了大半個西里西亞。而腓特烈自己也數次曾想自殺和差點被殺。

就在這個時候歷史上最具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俄國的女沙皇伊麗莎白去了,登基的是還在德國的時候就對腓特烈著迷的彼得三世。在這位粉絲的幫助下腓特烈很快有了重整旗鼓的機會,但是隨著之後彼得三世被葉二刺殺,和各個交戰國之間的經濟惡化。而決定停止這場持續了七年的戰爭。

戰爭中損失領土最多的為法國而經濟人口實力損失最為嚴重的則是普魯士。

經過七年戰爭後普魯士的經濟接近崩盤。此時普魯士和其它國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傷,而未有太大損失的兩位則沒有對這些事物繼續干預的慾望。這場戰爭中尤其已普魯士和奧地利損失最大,普魯士的基礎遭到嚴重削弱,基礎本來也不強的奧地利則遭到了打擊,也因為此德意志內得以享受到幾十年的和平。戰爭後的腓特烈發現國內一片凋零,於是開始和祖先們一樣開始了艱苦而又振奮人心的種地大業。

經濟上面腓特烈鼓勵工商業的發展,並且由於吸納了很多其它的基督教徒國內手工業獲得了較大的發展。農業上引進了美洲的新作物土豆,此產物將會讓勃蘭登堡的沙質土地也有用武之地。

在政治上面改進了原有的法律體系和精簡了政府機構,使普魯士政府成為當時最具有效率的政府之一。

軍事上面一定程度上削減了軍隊人數,但由於年齡的增長腓特烈在這方面越來越自信。到了他晚年和他侄子的時候,普魯士軍隊因為過時的戰術和奇葩的軍服而在拿破崙面前遭到了失敗。

在文化上大力提倡法國的文化並在波茨坦修築無憂宮,邀請來了大量的文人騷客,其中最具有分量極的則是伏爾泰了。腓特烈雖然熱愛文化但他及其鄙視德國的本土文化認為是下三濫和下流的。並且還加強了當時的教育力度使之為祖國培養更多的人才。

雖然腓特烈二世在七年戰爭後就沒有在發動過戰爭了。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就放棄了在德意志擴張普魯士力量的政策。從土豆戰爭與之後的瓜分波蘭都可看出其一舉一動都是為了擴大普魯士的實力,但已經不在拘泥於戰爭這種方式了。尤其主導俄奧參與的第一次瓜分波蘭,普魯士獲得了西普魯士地區。普魯士地區與勃蘭登堡地區第一次的連接在了一起不再是支離破碎了。

腓特烈·威廉一世與腓特烈二世父子兩真正的奠基了普魯士,和日後的德意志國。從對軍事建設和軍國主義的興起以及君主個人專制權力的增大和對外爭霸的影響都將深深影響日後的普魯士的發展。

腓特烈本人雖然結婚但由於是政治婚姻實際上和妻子毫無感情。在其父親去世就被掃入了冷宮,腓特烈一生中唯一能夠打動腓特烈的女人便是其的姐姐,此外腓特烈身邊就都是男性了。腓特烈去世後王位由其侄子所繼承。

(圖片為腓特烈個人徽章,真是有古希臘運動健兒的味道)

七、拿破崙戰爭-維也納體系

新繼任的國王是腓特烈的侄子,腓特烈·威廉二世。

這位國王登基後便一反之前的高額稅收,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調低賦稅。並且在尼德蘭爆發反對執政威廉五世的時候出兵干預加強了普魯士的國際威望,並且後面還和奧地利、俄羅斯進行過對土戰爭。他在位時期普魯士和奧地利、俄羅斯又瓜分了兩次波蘭自此波蘭滅亡。還購買了安斯巴赫侯國和拜羅伊特侯國。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普魯士和奧地利組成第一次反法聯盟,但是不敵法軍。普魯士被迫把萊茵河以西的土地讓與法國。

隨著三次瓜分波蘭與發展,普魯士在這幾十年時間裡人口激增達到了650萬左右。但其中有250萬人左右是波蘭人和其它民族的人,這就讓本來沒有奧地利那麼多麻煩的普魯士也染上了這個麻煩。並且由於當政時期的財政混亂也讓普魯士的國庫疲軟。

軍事上面沒有實行大選侯開始的強兵政策,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後面面對拿破崙的時候的失敗。

1797年腓特烈·威廉二世,王位由長子腓特烈·威廉繼承。

腓特烈·威廉三世其登基後並沒有如同他父親一樣反對法國,而是採取觀望甚至支持的態度。在第二次反法同盟時期普魯士保持中立,而這種中立態度也讓普魯士獲得了希爾德斯海姆教區、帕德博恩教區、明斯特教區的一部分、庫爾美因茨的艾希斯菲爾德、愛爾福特等地。這讓腓特烈·威廉三世嘗到了甜頭。

腓特烈·威廉三世在1805年和法國結盟,並從法國哪裡接受了漢諾威。但是隨著1806年奧地利的戰敗與神聖羅馬帝國被解散,並且法國有意圖的要把漢諾威又轉回給英國。而拿破崙所建立的萊茵同盟亦讓普魯士大感威脅。

1806年普魯士和俄羅斯簽訂協議,第四次反法聯盟組成。但是很快這次同盟就被打破了,拿破崙只用6天擊敗了普魯士。腓特烈·威廉三世倉皇逃往柯尼斯堡。

1807年法軍佔領整個普魯士,並且和普魯士簽訂了提爾西特和約。普魯士喪失了所以飛地,而本部也被拿破崙拆回到第一次瓜分波蘭後的大小。此後普魯士被圈入了拿破崙大陸體系裡面。

1806年的慘敗讓國內一些有識之士感到要改革才有新的發展。

1806年首相卡爾·施泰因男爵開始推行一系列的政治改革。擴大公民的參政機會、提高國內的愛國主義、解放農奴、一定程度上的把權力下放地方。同時由格哈德·馮·沙恩霍斯特開始軍事改革,其建立了國防部和總參謀部,並實行了義務兵役制讓普魯士也能夠進行總體戰了。1810年施泰因在拿破崙的壓力之下被撤職,接任的卡爾·奧古斯特·馮·哈登堡首相延續了前任的政策。此外還有威廉·馮·洪堡的教育改革,其加強了普魯士的愛國教育和高等教育,為普魯士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

雖然普魯士在積極的開展改革,但由於基礎薄弱依然無法對當時的局勢形成左右。

1812年拿破崙遠征俄國,其組織了一支包含了大量的僕從國的軍隊,其中普魯士有2萬參加了這支軍隊。同年拿破崙征俄失敗,拿破崙的大陸體系開始瓦解。加之法國在半島戰爭的大量消耗更是讓其疲軟。1813年普奧俄又一次組成第六次反法聯盟,法軍在此次戰爭中損失慘重。

最後導致聯軍一路反殺入法國,並在1814年3月30日攻陷巴黎,而拿破崙亦在幾天後的4月6日退位。

拿破崙戰敗後反法聯軍在奧地利外交大臣的支持下,在奧地利的首都開始了對之後局勢的探討和分蛋糕。

普魯士由於之前1806年的條約喪失了在波蘭的大部分土地,僅拿回了波茲南,而其他的又不可能拿回來了。所以作為補償把萊茵蘭地區劃給了普魯士,同時普魯士則更想獲得相鄰的薩克森。但由於奧地利、俄羅斯的不同意和脅迫,普魯士冒著開戰的危險僅獲得2/3薩克森。

在1815百日王朝結束後,新的體系徹底建立起來了。這個新體系將會在接下來的幾十內主導歐洲。

由於萊茵蘭和薩克森的資源讓普魯士在德意志內的土地和實力第一次超過了奧地利,並且由於萊茵蘭和薩克森更是讓普魯士的實力大增。此時開始普魯士不再是一個二流實力玩著一流勾當的水貨列強了,而是一個真正具備一流國家實力的了。

拿破崙戰爭後整個歐洲的局勢由於梅特涅的主導而趨向保守,但實際上法國大革命的影響則在不斷的大規模傳播最終導致了1848年的歐洲大革命。

八、1848年革命與拿破崙三世

1840年腓特烈·威廉三世去世,其長子腓特烈·威廉四世繼位。這位新國王在少年時代參加過軍隊打過拿破崙戰爭,雖然沒有表現什麼但為其積累了一定威望。腓特烈·威廉四世延續了其父的保守政策也沒有制定憲法也沒有改革政府機構,這些都導致了之後的革命。

1848年是混亂的一年,匈牙利鬧獨立要了奧地利的老命、毛子繼續擔當歐洲憲兵、法國街頭巷戰把奧爾良王朝變為了歷史,這個從西西里島開始的革命將會徹底改變維也納體系以來的歐洲局勢。

普魯士和德意志也自然不可避免,同一年柏林的街頭爆發了巷戰。國王的軍隊被起義群眾打了回去,最後腓特烈·威廉四世被破宣布將組織自由主義政府和制定憲法。但是等局勢稍微穩定後於1849年將議會遷出柏林,重新任命首相鎮壓了起義。

也就在這兩年時間裡法蘭克福的德意志聯邦議會,邀請他來當德意志國王。不過腓特烈·威廉四世沒有念詩也不謙虛,他認為德意志的王冠是低賤的不值錢的遠不如祖傳的普魯士王冠。1849年在穩定國內後他便派軍隊去解散了議會。此次革命雖然極大的衝擊了維也納體系但真正的掘墓人才正要登場。

1848年法國的街頭也爆發了巷戰,不過顯然法國人由於之前的經驗要比在柏林的同志們高明得多。

1848年的巴黎街頭戰結束了近二十年的奧爾良王朝的統治建立了法蘭西第二共和國。同年12月10日路易·波拿巴被選為總統,1851年12月2日拿破崙發動政變建立了個人專制體制,一年後1852年12月2日拿破崙正式登基為拿破崙三世法蘭西第二帝國建立。在拿破崙三世登基後其的一系列對外政策都是為了打破原來由奧地利和俄羅斯所主導的維也納體系。

對內完成了法國工業化為其的爭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是拿破崙三世的外交政策雖然是以打破維也納體系為基準的,但由於其的不貫徹性和一時性而導致了雖然打破了舊有體系但並沒有把這個局面轉化建立一個法國為主導的新體系。可見這位掘墓人雖然挖好了墳墓但並沒有填坑。

此外拿破崙三世的巴黎重建計劃也讓巴黎的街頭巷戰成為了歷史,人們再也不能推翻馬車就是街壘了。

九、普法戰爭

既然有人挖坑放好了棺材那自然需要一位填土的人。

1857年腓特烈·威廉四世由於中風導致的身體局部癱瘓和精神上的問題,失去了治理國家的能力。1858年同樣參加過拿破崙戰爭的威廉擔任哥哥的執政,1861年腓特烈·威廉四世病逝。王位由執政威廉繼承。新繼位的國王已經是一個花甲老人了,但國事方面依然還不含糊。他繼位後便於1862任命著名的俾斯麥為首相。

俾斯麥上台後對內外都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為日後普魯士統一德意志打下來堅實的實力和良好的局勢。

很快可以試刀的機會來了,荷爾斯泰因問題。丹麥長期以來佔據著德國占很大比例的荷爾斯泰因地區,在想完成統一的人眼裡這是不能缺少的一塊地方。俾斯麥用外交政策拉攏了奧地利加入他的戰爭,丹麥自然不敵普魯士和奧地利很快戰敗荷爾斯泰因交給普魯士和奧地利。

接著俾斯麥又利用荷爾斯泰因問題對奧地利宣戰,這個時候普魯士戰術改革的作用凸顯出來了。散兵作戰對老式的線列作戰取得了壓倒性勝利,並由於新式武器的採用更是加快了戰爭的進程。

在完成了統一北德意志並把奧地利驅逐出德意志後,德國統一面前就剩下法國了。

法德積怨已久在過去的幾百年時間裡從腓力二世在布紋戰勝後,法國就對神羅、德意志、義大利、英格蘭、伊比利亞等地都具有了極大的優勢。即使是查理五世的哈布斯堡帝國也絲毫不能拆分法國,從波旁王朝開始法國的戰略重心就從義大利變到了自然疆域。神羅的萊茵蘭和低地自然不能避免,雖然法國的自然疆域政策沒有實現但其依然控制著原屬於神羅和東法蘭克王國的大量土地。尤其富含煤炭的阿爾薩斯-洛林地區,並且南德從拿破崙三世開始就處在法國的勢力範圍之下所以要統一德意志對法國的戰爭可以說是必須的。

由於拿破崙三世的外交政策失誤以及俾斯麥的外交之精細,到了1870年的時候法國以無一個盟友了,只能單獨和北德意志聯邦進行戰爭。加之技術的推進和發展德國的人口也從一直以來的不如法國增長到了1870年的扯平,這也讓普魯士的實力大增。

並且由於俾斯麥所領導的改革讓普魯士的綜合實力的提升同時,也增強了軍事實力。

俾斯麥認為軍事只是實現目的的一種手段,而不是唯一的手段所以他並不會如同戰爭狂人一樣去依賴戰爭。而是在下好了所有棋子後才下戰爭這個政治的延伸的棋子。

可以說如果不是因為普魯士的綜合實力的增強和整體軍事體制的優越,普法戰爭將會是完全不同的模樣。

在俾斯麥利用一封信坑掉拿三後戰爭爆發了,由於是拿破崙三世的主動宣戰。所以南德三國也都倒向了普魯士,並且加上一直以來的愛國教育和民族主義另整個北德的青年都熱血沸騰都願意參加到戰爭來。

很快普魯士利用國內發達的鐵路運輸以及強大的組織機構把多達70萬人的部隊源源不斷的運輸到了前線。並且由總參謀部制定的戰爭計劃也在有條不絮的進行中。

先比普魯士這邊法國的要顯得混亂得多,雖然法國軍隊質量比普軍要好。但由於軍隊建設的落後導致了一開始就準備不足和大規模的戰略失誤,並且動員也進行得相當緩慢。

普魯士利用其的兵力優勢對法軍實行了分割包圍,讓法軍的質量優勢在普軍的數量優勢面前被淹沒了。

隨著色當之圍與拿破崙三世的投降,法國戰敗了。

而普魯士做為戰勝國獲得了阿爾薩斯-梅斯,並且獲得了法國的50億法郎賠款,在賠款付清之前將會一直佔領法國的北方六省。由於阿爾薩斯-梅斯的丟失以及巨額的賠款,讓法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裡面慢了半拍。色當後法軍也一直在和普軍作戰,並且也讓普軍逐漸陷入疲軟。但由於巴黎公社運動的爆發和國際局勢的大局逐步已定,都讓新生的第三共和國忙於應對。

此次戰爭讓歐陸第一大吳克從一直以來的法國轉為了德國。並且由於德國和義大利的統一打破了英國一直以來在維持的大陸均勢政策,此後世界的局勢將在俾斯麥去世後滑像戰爭的邊緣。

十、德皇登基與後記

1871年在凡爾賽的鏡廳,對德國皇冠和他哥一樣看不上的眼的威廉一世在貴族們連蒙帶坑的情況下。被(迫)加冕為了德意志皇帝。而自此開始索倫堡、紐倫堡、勃蘭登堡、普魯士、德意志和霍亨索倫的也將往新方向走去。

但由於統一給德意志民族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自豪感,讓德國往戰爭的邊緣越走越近。而容克們也沒辦法制止這股民粹力量,最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讓普魯士王國和霍亨索倫家族結束了他們的統治。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也讓德國的傳統的高階層和容克等中小貴族覆滅,普魯士邦也被拆分為好幾個大小不一的邦。普魯士這一地區也被蘇聯和波蘭瓜分,此後德國還由於冷戰而分裂了幾十年。

雖然1990年德國再次統一,但由於多年的限制德國如今再無實力重返爭霸賽了。索倫家族也無望重新建立如過去的實力與影響力了。


推薦閱讀:

真·歐洲白左怎麼看德國科隆性侵案與歐洲難民危機?
顏值?可能真的不重要!2017德國建築獲獎項目盤點(上)
德國的聖誕獎金是怎麼發放的
德國為什麼要自廢武功?地球知識局
在德國,感受汽車文化是種怎樣的體驗?

TAG:德国 | 欧洲历史 | 中世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