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千人千語 | 講真,BIM給我帶來改變
當你迷失自己,找不到方向…
當你不知道,其他地方在發生什麼…
聽膩了官方的宣傳,也許你想聽聽真實的故事…
在BIM千人千語,聽聽真正的BIM人的心聲吧!
董參軍
重慶●BIM工程師
首先,BIM是什麼?
我認為它是一個基礎資料庫,電腦裡面有一個模型,裡面附含了建築所有的信息,包括尺寸、標高、工程用量、甚至是造價等等。
其次,BIM它應該是一個平台,聯繫各個參建方,對模型進行管理,BIM是一場技術革命,是一個管理手段或模式。
第二,BIM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那些變化?
如果說我是一個設計師,BIM帶來的是一個「正向設計」的理念,在傳統的二維技術上,我們升級成三維建模三維出圖的方式。
如果說我作為施工單位的技術員,那我可能的工作變化就是,我傳統很難表現的一些技術難點,我通過三維展示、漫遊等等各個技術方面的操作,增加工作效率。
如果說我作為業主方,可能我更關注的是,BIM它能帶來協同的一個作用,業主更多的是把各個參建方協調起來,通過一個模型進行成本數據方面的管理。
第三,我們現在為什麼要用BIM?
可能屏幕之前的你是初學者 ,或者說你們領導安排你去進行BIM這個工作,作為一個技術革命,首先來說它的推廣很有難度。
我們現在的領導,很多都是60後、50後,他可能對這個技術認知度不高,這裡我有一個經驗分享給大家:20年前,有一個很熱門的崗位,打字員 ,在20年之後,以前的打字員都成為了領導者。
所以說我們各位,一定要保持我們初心,堅持我們的信念。
十工成皿
新疆庫爾勒●BIM工程師
從我知道BIM技術到從事BIM工作,只有短短的一年時間,我對BIM技術的了解,絕大部分源自於互聯網。因為你要知道在新疆,BIM技術只是剛剛起步 。
作為一個專業的BIM技術人員,除了熟練掌握BIM軟體的操作,還要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及實際經驗,你才能夠將BIM技術完整的展現在人們面前,讓人們去了解什麼是BIM,BIM可以做什麼。
你要說BIM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好處?
我覺得BIM是一次創新,是一次革命,BIM給我帶來了全新的平台,帶來了全新的工作,所以我感謝BIM ,感謝互聯網。
劉可
美國●建築學碩士
我大概是三年前第一次接觸BIM,一開始我覺得最困難的事情,就是從Sketchup建模思維到Revit建模思維的轉變。
在Revit裡面,必須要學會怎麼樣用多個視圖一起同時操作,還要學會在建模之初,就想好你的各種建築構件,樓板、梁啊、柱啊都是怎麼搭接的。
現在我是在美國的一家20人左右的小型建築設計事務所工作,為解決這種設計師可能用Revit不是很熟練的方案,他們在前期會讓設計師們用Rhino啊,Sketchup這些軟體先進行設計。一旦設計成果已經敲定了,他們再會建立起Revit模型,然後每個設計師都開始往這個模型裡面加入更多的細節,這樣就構建了一個 比較可持續的Revit生態鏈。
在美國BIM現在已經非常普遍了,很多很多的公司都要求,新員工入職的時候,一定要有Revit技巧。美國的年輕設計師已經在本科階段就接受了很多BIM方面相關的教育,自然在工作上就更好上手了,反倒是一些建設設計師前輩們,資歷比較老的人,對Revit更陌生一點。
接下來我想跟大家介紹一下Revit給我帶來的最大幫助。
第一點就是它的協作能力。
我記得以前在一個沒有用Revit的公司裡面工作,我就得每天在辦公室的這個角和辦公室的那個角之間,跑老跑去跑來跑去,當時覺得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我在辦公室的這頭,你在辦公室的那頭,然後你還總帶著耳機!
有Revit之後這件事情就變得容易多了,在整個在公司的主機裡面有一個母模型,每個設計師都有自己的子模型,你在子模型里編輯好了之後,再通過Revit裡面的同步命令,把你的改變和母模型融合到一塊,而且它會把每一次這種同步的過程都作為工作日誌記錄下來。
這樣大家都一目了然,誰對模型做了哪些更改,誰在什麼時間進行了模型的同步,很方便小組之內的溝通和協作,它還可以在你做完一部分之後,自動發送信息給你的同組工作人員,這樣你就不用再用什麼打電話、發Eail、或者跑腿的方式,去讓你的同事知道你這部分做完了,你可以交接班了 。
第二是它可以直接用3D信息模型生成2D圖紙。
你可以很方便你在畫圖的時候,做一些設計上的調整。比如說改變牆的位置啊,改變屋頂高度啊,那些都很容易在軟體裡面可以實現,而且軟體會自動幫你更改這個體系裡面的所有圖紙,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第三是模型搭建方便。
很多材料商、傢具商、五金零配件商,也在創造自己產品的3D信息模型來適應這個Revit的發展。
你可以從他們的官網拿到產品的3D模型,放到Revit模型裡面,這個過程就好像在玩《模擬人生》,不用根據他們提供的什麼2D圖紙再去自己翻模了。
最後呢感謝BIMBOX給我們一個這麼好的平台可以說出自己想說的話,我相信有我們BIMers這麼熱情高漲的存在,我們BIM的路一定會越來越好,說不定會掀起國內建築業的一次改革。
杜利鵬
結構設備工程師
我接觸BIM有兩年的時間了,我的團隊有7個人,都是工程師,BIM為我的團隊帶來了很多的優勢,看好BIM,看好BIMBOX。
------------我是萬能分割線------------
感謝大家寶貴的交流,看著郵箱里的來稿,BIMBOX也是心頭一熱,由於時間的控制,這一期就這幾位BIMer與大家見面,也希望大家多留言,一起討論BIM,討論你的工作。
另外有熱心的BOX粉來郵件說,內個,可不可以只投稿啊,我不想出境,我,我怕吐槽被老闆看到,我對你們打馬賽克的能力存在疑問,比如:
BIMBOX探討了一下,除了接受視頻投稿,我們也開始接受文字投稿,再由我們幫你把想法轉述給大家——當然,我們還是更希望看到你出現在我們面前。
投稿郵箱長期開放:BIMBOX@126.COM。
視頻的錄製要求請看:BIM千人千語 | 你有故事講,我有好書送
本期的視頻在公眾號末尾有投稿,一周後得票最高者可以獲得《BIM每日一技,我的成長軌跡》全套4本紙質書,我們拭目以待。
有態度,有深度,BIMBOX,下次見!
推薦閱讀:
※種草 | 提升工程界辦公幸福感的幾個小東西
※實施BIM的三個阻礙
※漫談系列41:作為社會運動的BIM
※漫談系列33:工時與質量
※漫談系列38:從互拆台到兩兩協作
TAG:BI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