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指南(2):改善居住環境,可以有甚麼選擇│脫苦海
欲改善居住環境,離不開租樓與買樓,如何選擇?最理想當然是付出最小代價而得到最好待遇,但我們知道理想往往不存在,結果惟有在現存的選項中作取捨。
就以結婚為例,可以選擇「是否與家人一起住」;「結婚一定要買樓」換一個角度是「不與家人一起住」,但也可以是租或買;偏生有些人認為,一定要自置物業;結果又要面對買甚麼樓,以及儲蓄首期和供款等問題。
有選擇就有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租樓住沒有首期負擔(不過要交按金上期),但期間樓價上升就不能享有增值,同時要面臨業主加租及經常要搬遷的問題;如置業不去租樓,又要承受樓價下跌的風險,數以十萬計的首期被凍結不能作其他用途,還要長年期供樓,更要負責支付管理費、差餉、地租等費用。好多人就是因為這樣,而產生買樓就是做「樓奴」的心理。
也許你會問:究竟租好抑或買好?你問這個問題,即是你假定自己遲早有能力買所以才問。如果你僅僅夠錢給三個月按金一個月上期,迭埋心水租樓吧!你可以揀的是租公屋或者租私人樓。租公屋要符合一大堆條件,辦一大輪手續,還要等幾年。如果你真的想租間公屋算了,這本書餘下的內容你已經無需要看下去,因為有關公營福利方面問題,應該去找社工幫助解決。
面積越細 呎租越貴
租私人樓的話,你會發覺選擇更多:不單可以租一個單位,或者租一間房,有些人更甚至租床位添!不過你會發覺,租的房面積越細,每呎的租金反而會越貴,即是一樣要出得多錢先至租得抵,最好就是幾個朋友合租。
買樓都要面對買公營房屋或者私人樓的問題。其實不必想得太複雜:居屋夾屋平,是因為管制多;買私樓換句話說就是付出多些錢買自由。至於付多少錢,買到幾多自由才是重點,而不是好像某些人那樣,非私樓不買,或者買了居屋又覺得自己間屋跑輸大市。由於政府推行額外印花稅,如果買了2010年11月19日之後成交的物業,你還要有思想準備綁兩年,否則就要交多樓價5-15%的額外稅款。
至於揀邊個方式最著數,需要你自己計,同時最重要看個人條件。舉個例子:當你夠錢付首期,同時又供得起,如果工作環境兩年內有大變動,或者要到外地發展之類,那麼買樓就未必是一個好選擇。
節錄自拙作:《上車置業全攻略》 (2011年)
相關資料夾:脫苦海分類:房地產
推薦閱讀:
※雖然我驗了一大堆房,但我還是買不起房
※聊聊避稅與中國人買房。
※關於買房,今天給你講個悲傷的故事
※2017年樓市新政,5類人小心「首套房」被認定為「二套房」
TAG:买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