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期「故事+」劇本大賽選手成功復活:翻過這一頁,讓我們第二季年賽見!
「前夜」我們在「深夜排檔」大快朵頤,那晚,我們都摘下了「面具」。
一個時間,一個地點,我們做了同一件事。
連續幾日的涼涼夏雨拯救了被高溫折磨的我們,進入伏天的京城此時的溫度降了下來,但如戲第二季「故事+」年賽的熱度從未消退。
本周日,第二季「故事+」年賽預熱場——復活賽在 Meepark 清涼來襲。3 組參賽選手 1 組晉級年賽,一絲競爭的味道在這空氣中氤氳開來。
第一組選手吳伊文,曾參加第 12 期「故事+」,這次為了拿到這張入場券,他選擇打安全牌,將自己的喜歡的熱血題材因素融入到本次參賽作品中,選題「面具」這件事是否會為他粉飾一個賽事太平,從作品《無名的拳頭》點評中我們或許可以看出一二。
選手:吳伊文
《唐山大兄》、《街頭霸王》、《海賊王》在這部作品中都隱約有所體現,這個故事的完整性無可厚非,明顯可以看出是有過項目經驗的編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劇本的完整呈現跟創意相比,一定是後者該占重要位置,不管是動漫的元素還是遊戲的元素,放在電影中一定是有「存在即合理」的性質在,比如《海賊王》中會允許非常理性人格的存在,場景換轉在電影中,會讓觀眾無法 GET 到這一點,「相同的內核放置到不同的場景,有產生奇妙化學反應的可能,但不要忘記,過敏現象也並不少見。」評委金宇軒如是說。
一個傳統的故事,一群人物的情感交織,這樣的交織勢必會存在一個邏輯性是否合理的問題,人物作出相應行為的動機,劇情發展的走向、整個故事要表達的主題,從開始的切入點就需要找準確,因為最現實的問題就是,劇本投入到拍攝階段時,一個場景排練的都是動作演員,武行、鏡頭、場面的調度、演員的承受能力,這些都是作為編劇該解決的問題。評委鄭來志從一個導演的層面向吳伊文提出了具有實用價值的意義,末尾他還提到未來這歌片子的市場可操作性是值得討論的。
評委:金宇軒
寫電影尤其是男一號,盡量把矛盾衝突和壓力都放在他身上,現有的男一形象有些偏向見義勇為的形象,如果說動作戲作為影片的主基調,那麼情感線可以酌情減弱,但要注意的是動作場面的設計一定要在套路中反套路,將主人公置身在一場爭端中,比讓他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觀戰更讓觀眾有代入感。就像最近大熱的電影《綉春刀 2: 修羅戰場》中一個場景,丁老師一把斬斷沈煉的刀,就是讓沈煉無法再置身事外。夏日極光影業的總經理朱志濤隨後點評說到。
提到《綉春刀》,同為導演路陽好友的金宇軒老師補充說道,這部電影實際上並不是一個武俠或情感題材的故事,他其實是一個「黑暗」題材,「底下」和「上面」的矛盾爭端,相比較你的作品應該更多地思考「什麼容器裝什麼酒」,酒可以醉觀眾,但編劇一定要清醒。
「我們做的同一件事」已經講完,接下來呈現的作品《雙面》選擇了一個地點「深夜排檔」,是由編劇李偉榮創作,經紀人饒佳代為演講。
「我覺得演講的得分應該算在這位經紀人身上。」或許這就是對於如戲職業編劇經紀人最好的肯定了。而且這個劇本是非常具有港人特色的,剛好這位經紀人在前面有介紹過,編劇本人身處澳門。開頭可以看出有彭浩翔早期作品暈染的溫度,雖然後面有遺憾,但其實從一個小市民的人物設定中,是容易讓故事發生戲劇的東西,也就是「戲劇衝突」,關於這一點是需要下功夫加強的。
經紀人饒佳代選手李偉榮演講
講到拍攝的實操,導演鄭來志提到,有時候跟演員說戲如果有替身站在這裡交流是碰不出來一些創作的東西,就像這個作品他的懸疑因素沒有還不足以撐起這不作品想要呈現的野心,但是這個野心的苗頭時有的,所以加中懸疑的成分是這不作品的必經之路。
對於懸疑因素的加強和結構的合理性,朱志濤也表示了贊同。
評委:鄭來志
復活賽的賽程時至末尾,編劇畢慷選擇的一個時間「前夜」的作品《城裡人》迎來本次賽程的一個小高潮,畢竟烏托邦的幻想,誰不曾有過。
作為如戲最「牛氓」的編劇,這一次畢慷並沒有帶來黃段子,而是一本正經地講起了這個黑吃黑的廝殺故事。農名工、包工頭、狗。三種在人們印象中處於社會底層或者弱勢地位的角色出現在這部作品中,是否會有物極必反的效果,相信同為編劇的金宇軒老師,深有同感。
選手:畢慷
「首先這個題材無法過審無疑,但這並不影響這個作品給我帶來的思考。」不管是反烏托邦也好,還是你提到的昆汀的極致風格,其實好萊塢所有劫匪做主角的電影,搶的錢都是比他們還惡的惡人,這樣的世界觀是可以建立的起來的,你的作品尚且無法達到這一點,但是牛吹雪這個人物設計的很有意思,一個富二代天天喊著要當大俠,最後愛上了陪酒女郎還為他而死,不勝唏噓的同時也勾連著人們的思緒去回味這個人。
「謹記,拒絕在情節高潮的使用巧合,這是劇本創作必須規避的問題。」
再一個最重要的問題,作品如果以上帝視角來創作,觀眾對故事的接受度需要慎重考慮,這是一個形而上的問題,當然也是一個很實際的問題。
提到不能過審的問題,鄭來志老師表示從這部作品中可以看出狠勁,作品呈現出的態度讓我非常意外,現在的我因為對社會接觸比較多,也了解到過審這個問題的確不可迴避,像賈樟柯之前的《天註定》雖然過審,但最終還是未能上映。可一個影視作品對於人性的觸碰是好事,而且你的作品由三個故事勾連在一起,整體結構我很欣賞,風格化的東西不只導演有,編劇也有。我個人覺得電影一定要講當下人的生活,不是說舊的故事不好,而是我自己的個人傾向,這是創作者想傳遞給觀眾的態度,對這個世界想說的話,當下遠古是我的追求。這是導演鄭來志的風格化。
「怎麼把散文拿來做分場了?」這是朱總對於畢慷作品的首要印象,在得知這個作品是在已經完成的基礎上進行再創作,根據選題進行修改其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巧合的設計不怕多就怕拙,多線索平行結構的片子要表達的主題一定能混亂,你想表達的「好人有好報」沒有問題,創作過程中不要迷失即可。
評委:朱志濤
三位評委老師對於畢慷作品進行反覆的討論,足以見證其話題性和討論性。
*註:三位選手作品故事梗概鏈接請戳
7 月 23 日「故事+」復活賽+年賽啟動儀式,如戲邀你一起來「搞事情」
「創作引發的討論,創作引發的衝突都是創作本身的魅力。」
最終,難得正經的牛氓編劇畢慷拿到通向年賽的最後一張入場券,由如戲總裁朱博文親自為他頒發。八組選手一個年度總冠軍,第二季「如戲·故事+」年賽正式啟動。
如戲總裁朱博文與畢慷
台上,掌柜朱博文宣布了第二季「如戲·故事+」年賽的題目:
《誰是誰的誰》
人與人之間的相互聯繫,即為一種關係,它微妙又殘酷。定位在哪,才知道如何自處。它也許得自於天然,如親緣關係;也可能來自於際遇,比如工作關係和戀愛關係;也可能由特定的場景和行為決定,比如買賣關係、施害與受害的關係。它既是相對固定的,也是動態的,這種關係是過去式,現在時,還是未來?擁有還是失去?那麼,在你的故事中,誰是誰的誰呢?
本題由儒意影業總裁、《唐人街探案》、《泰囧》、《煎餅俠》等電影的製片人陳祉希所出,這是一個主題式的題目,並不是以此為題目,讓我們一起期待年賽的盛大開幕。
陳祉希
朱博文
在進行圓桌會議前知名編劇吳迎盈老師對如戲寄予了美好的願景和評價「如果在古代,故事+就是詩文大會,大家一起在園子裡邊吃邊對詩。我剛入行的時候覺得還是有門檻的,沒有合適的機遇,沒有老師帶領是非常難走到一個創作的隊伍里來,甚至會碰到不靠譜的人,還要維權,如戲舉辦的這個比賽公平、交流、進步,是一個非常難得的事情,希望每個選手珍惜機會。」
語畢,年賽評委被邀請上台共同按下手印,第二季「如戲·故事+」年賽正式啟動。
「怎樣寫好一個劇本大綱」為主題的圓桌討論正式開始,包括劇本大綱最基本的字數要求及內容要求、分別包括電影和電視劇。吳迎盈老師曾被製片方提到人物塑造不立體時,同為電視劇編劇的武瑤老師也曾遇到過同樣的要求,孫小杭老師也分享了作為電影編劇的創作心得,朱志濤老師分享的更多的是行業內解決問題的方法,具體內容參加明日如戲公眾號推文(ID:ruuxee)。
9 月 24 日,第二季「如戲·故事+」年賽路演現場將產生 5 位年度冠軍候選人,精挑細選,如戲年度盛事 2 個月後見。
| 完。
| 撰稿:Yvonne的百香果
| 編輯:九降風
推薦閱讀:
※廣告史上有哪些經典的廣告?
※為什麼報道的新聞幾乎是「醜聞陋習」?
※厭惡當下的汽車媒體?不如看看17年前的……
※編導類藝考這樣自我介紹可以么?考官會在我的自我介紹中提出些什麼問題?
※如何評價《人物》的25000字封面故事《吳亦凡·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