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政府的外交遺產:中國人可以免簽踏上的歐洲土地!
(⊙_⊙)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識局微信公號:地球知識局
本文來自微信公號地球知識局——北洋政府的外交遺產:中國人可以免簽踏上的歐洲土地!
本文為我局的第226觀察文章,今天我們講講斯瓦爾巴條約的故事
文字:大海 | 製圖:孫綠 | 編輯:大綠
2004年7月28日,中國首個北極科考站——黃河站在挪威斯瓦爾巴群島(斯匹次卑爾根群島)的新奧爾松正式成立。
中國成為第8個在這裡建立北極科考站的國家,黃河站也是中國繼長城站,中山站之後的第三個極地科考站。
北冰洋上的斯瓦爾巴群島
▼
南極:長城、中山、崑崙、泰山
北極:黃河
▼
等等,為什麼中國可以在挪威的土地上建科考站?
這得從很久很久以前說起。
斯匹次卑爾根群島
▼
16世紀的時候,荷蘭人被稱作「海上馬車夫」,掌握著世界上大部分航線。在阿姆斯特丹商會的支持下,荷蘭航海家威廉·巴倫支一生致力於開拓通過北冰洋的歐亞東北航道,希望通過北極前往東亞。
威廉·巴倫支
▼
北極航線
▼
1596年10月,巴倫支帶領三艘船開始第三次探險,穿過熊島後看到前方出現一片幾乎全被冰雪覆蓋的島嶼。
船員們都被這雄偉險峻的景色驚呆了,於是把這片島嶼稱作「斯匹次卑爾根」(Spitzbergen),意即「冰原上的尖峰」。不過他們當時以為斯瓦爾巴群島是格陵蘭的一部分,所以並未宣稱佔有。
▼
挪威無人島之一
卡爾王子島
▼
他們被困在新地島一個冬天,他們不僅是首次進入北極圈的歐洲人,還第一次在北極圈過了個冬。經過難以想像的困難後,這支探險隊第二年夏天被俄羅斯人救出,可惜巴倫支在返回荷蘭的航程中就去世了。
巴倫支海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
▼
斯匹次卑爾根群島由西斯匹次卑爾根島、東北地島、埃季島、巴倫支島等組成。總面積約6.2萬平方公里,居民約3000人。以西斯匹次卑爾根島為最大,約佔總面積的一半,首府朗伊爾城在該島的西岸。
斯瓦爾巴群島
▼
首府朗伊爾城
▼
10年之後,英國探險家亨利·哈得孫乘坐一艘80噸4桅帆船「好望」號再次到達了位於北緯80°23′的西斯匹次卑爾根島的北端,並在那裡發現了大群的鯨和海象。
此後的17-18世紀,這裡一直是重要的捕鯨中心。
荷蘭人18世紀北極海域捕鯨畫面
▼
荷蘭人當時繪製的地圖
▼
關於歐洲人的捕鯨故事
誰殺死了更多的鯨魚?地球知識局
1858年後,芬蘭人先後5次派探險隊去斯匹次卑爾根群島探險考察,並在那裡發現了大量煤礦及其他礦產。
發現礦產之後急於開發這些島嶼變成了挪威人和俄國人。他們先是捕鯨獵熊,後來開始開採煤、磷灰石、石棉、石膏等礦產資源。
已經廢棄了的運煤纜車
▼
這些漁民礦工不滿足於季節性地上島工作,便駐紮下來形成了一些城鎮。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朗伊爾城,是地球最北端的城市(北緯78°14′)
朗伊爾城的日常
▼
朗伊爾機場一角
▼
經過這麼幾輪開發,到20世紀初的時候,相關的英國、荷蘭、丹麥、挪威、沙俄等數國都對其了提出主權要求。《斯瓦爾巴條約》
▼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時候世界已經瓜分完畢,按說斯匹次卑爾根群島距離挪威和俄羅斯最近,島上人口也是這兩國人口最多,應該由他們主導劃分。
可惜弱國挪威發言權有限,俄國當時則剛剛革命無暇他顧。
▼
各國經過紛繁複雜的討價還價,終於在1920年初達成一致。
1920年2月9日,英國、美國、丹麥、挪威、瑞典、法國、義大利、荷蘭及日本等18個國家在巴黎簽訂了《斯匹次卑爾根群島行政狀態條約》。
到1925年,已經加入國聯並簽署華盛頓九國公約的中國北洋政府與前蘇聯,德國、芬蘭、西班牙等33個國家也參加了該條約。
《斯瓦爾巴條約》協約國
▼
條約承認挪威對斯瓦爾巴群島「具有充分和完全的主權」,但作為非軍事區,該地區「永遠不得為戰爭的目的所利用」。
但各締約國的公民可以自由進入,在遵守挪威法律的範圍內從事正當的生產和商業活動。
條約於1925年8月14日生效。這一年挪威將斯匹次卑爾根群島與熊島等島嶼合稱斯瓦爾巴群島(Svalbard,意為寒冷的海岸),因此這個條約又稱為《斯瓦爾巴條約》。
絕對是寒冷海岸
▼
這個條約開啟了一個先例:世界各國可以通過協商共同開發一塊土地,雖然這個條約只適用於北極的斯瓦爾巴群島,遠不及南極大陸那麼大,但是後來的《南極條約》顯然受到了這個條約的啟發。
關於世界各國在北極的博弈
一帶一路欽定北極航線,誰會成為最大贏家?地球知識局
▼
鴉片戰爭後,近代中國和外國簽訂了許多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主權被侵犯,尊嚴被踐踏。唯獨《斯瓦爾巴條約》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在境外伸張國際權益的條約,並為後來中國加入北極科考提供了國際法依據。
不過短短兩年之後北洋政府就被推翻了,中國陷入了長期的混亂和封閉中,幾乎已經忘記了這份權益的存在,即便想起了也是有心無力。
直到1991年,中國三極探險第一人高登義教授應挪威卑爾根大學Y·葉新教授的邀請,參加了挪威、前蘇聯、中國和冰島四國科學家北極聯合科學考察。
高登義教授老家在四川
川人出川就是不一樣,直接去極地
▼
就在那次探險考察中,Y·葉新教授贈送高登義一本《北極指南》,書中有《斯瓦爾巴條約》的英文版。高登義將《斯瓦爾巴條約》帶回國,中國才開始真正行使這個權利。(這是晚了多少年才想起來...)
飛躍北極
▼
事情隨後的進展堪稱神速。
1993年,香港科技協進會理事李樂詩乘飛機到達北極點,插上了中國的五星紅旗;
1993年,中國科協批准成立了中國北極科學考察籌備組;
2002年夏天,中國科學探險協會在北極斯瓦爾巴群島的朗伊爾建立了「中國伊立特·沐林北極科學探險考察站」;
2004年夏天,中國政府終於在北極斯瓦爾巴群島的新奧爾松建立了「中國黃河科學考察站」。
黃河站
▼
共同開發
▼
除了中國外,斯瓦爾巴群島的新奧爾松還集中了挪威、法國、德國、英國、義大利、日本、韓國、美國、印度等國家的十幾個野外觀測和考察站,便於開展國際合作研究與交流,共享必要的野外作業實驗條件和觀測數據資料。
NASA在新奧爾松設施
▼
斯瓦爾巴德群島是世界上保持原生自然的最後幾個島嶼之一。
新奧爾松由大峽灣、冰川、冰磧岩、冰川河流、山和一個典型的苔原生態系統所包圍。
其地形地貌、地層系統、生態環境的複雜多樣性為海洋、大氣、冰川與海冰、生物生態、地質、大地測量等學科的研究提供了天然的場所。
再加上這裡是極隙區,是研究高空大氣物理尤其是極光的理想之地,群島成了北極科考的最佳場所之一。
極光下的黃河站
▼
島上還建有一個巨大的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Svalbard International Seed Vault),號稱「末日糧倉」。
這裡儲藏著地球上450萬種種子樣本,以防環境變化或一旦發生毀滅性災難導致這些作物物種滅絕,確保人類食物的來源和多樣性。
我建議把中國菜譜大全也保存進去
▼
這個耗資300萬美元的「末日糧倉」建在斯瓦爾巴群島凍土地帶(距北極1000公里)的岩石山洞中。
那裡不易受外界氣溫變化影響,即使在斷電狀態下也能使種子處於低溫環境中,適宜種子的儲藏。
地窖建有1公尺厚的水泥壁,有2個氣閘艙,以及安全性極高的防彈門,以保護種子銀行。
種子銀行的入口
▼
島上還有豐富的煤炭和油氣等資源。前文說過,沙俄(蘇聯)和挪威都曾有公司在島上開採煤礦,現在僅有俄羅斯的一座還在運行。
挪威的王灣(Kings Bay)曾在島上的新奧爾松建立採礦基地,一度居民達到200人,還有一所學校。
然而因為礦區條件惡劣,嚴重事故不斷,全球煤炭市場低迷,礦山最終關閉。
現在這家公司為駐紮在新奧爾松的各國科考站提供後勤服務,成為各國科學家的「大食堂」和交流中心。
王灣大食堂
▼
當年運煤的小火車已經成了文物
▼
除此之外,島上的一所全世界最北端的高等學府(位於北緯72度)也是由挪威以前在朗伊爾城的煤炭公司改建而成,名叫斯瓦爾巴大學中心(University Centre in Svalbard)。
這所學府是由奧斯陸大學、卑爾根大學、特羅姆瑟大學與挪威科技大學共同計劃組成的,於1993年啟用。該大學專門講授地球物理學、北極生物學、地質學、北極科技等學科,提供學士、碩士、博士等學位,合計約有300名學生。
斯瓦爾巴大學中心
▼
島上原本動植物種類非常豐富,已經發現了164種植物,4種哺乳動物及160多種鳥。
原始而美麗的自然環境同時也非常脆弱的,由於過度狩獵,這裡的生態環境曾經遭到嚴重破壞。
現在島上超過一半的面積都是自然保護區,每一位來到島上的人都被告知:不準亂丟垃圾,不準捕殺或驚動鳥獸,不準遷植樹木,不準採花,不準破壞文物等。
對保護區的監督由挪威政府執行,來到這裡的各國公民都要服從挪威的管理。
路邊提示:不要走出路面
▼
島上的北極燕鷗
▼
高登義教授在斯瓦爾巴德考察時還有一樁軼聞。
當時他看到野地里的乾枯的北極雪絨花很好看,想採回留作紀念,但同行的挪威科學家提醒他不要這樣做。即使這裡的植物已經枯死,也受到保護,應讓其保持原狀。
在這樣的保護措施下,群島上生態群落恢復很快,在朗伊爾城已經經常可以看到三三兩兩溫順的馴鹿悠閑地覓食。中國科考隊在各國北極科考站聚集的新奧勒松地區考察期間,兩隻北極狐一直在隊員住地附近自由自在地活動。
畫家劉繼鹵筆下的北極熊
▼
可能是照著我畫的
▼
至於島上的經濟結構,則主要為旅遊業。理論上,《斯瓦爾巴群島》規定各國公民自由進出,但實際上遊客大都從挪威本土進出,上島則視為離開了申根區。這也給挪威本土帶來了不少額外的經濟收入。
島上擁有4所以上的旅館或酒店,包括一座現代化的RADISSON SAS雷迪森酒店,並設有郵局和超市,即使在極夜裡,也足以滿足島上居民及遊客需要,大大方便了想看極光的遊客。島上每年能吸引幾萬名遊客前來。
島上極光
▼
在首府朗伊爾城還有一個美術館,這裡收藏著斯瓦爾巴老地圖和古籍,還有由攝影家和作曲家托馬斯·韋德伯格(Thomas Widerberg)作品製作而成的幻燈展示,和一些油畫作品展覽。有時美術館還會出售展品。
新奧爾松的探險家阿蒙森雕像
▼
當年北洋政府可能沒想到那麼多年後的事情,只是單純地「經法國之邀請並承認荒島主權本系國際間一種事實。如我國加入該約,則僑民前往該島經營各種事業即取得條約保障而享有均等權利」。
但正是這個看似偶然的行動,今天中國人才能自由的進出斯瓦爾巴群島、建立北極科考黃河站,以一個大國的姿態加入到北極局勢的博弈中。
電影《極北之戰》劇照
▼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識局微信公號:地球知識局
END
推薦閱讀:
※王士珍與段祺瑞、馮國璋並稱「北洋三傑」,且位居三傑之首。後兩人在北洋政府時期呼風喚雨,但為什麼王士珍似乎露臉不多?
※北洋政府是中國歷史上最民主的政府嗎?如果給北洋政府一百年,能夠帶領中國強盛起來嗎?
※人們對北洋政府有哪些誤解和偏見?
※為什麼北洋政府沒有成功剿滅國民黨?
※2016年是中華帝國建國100周年(洪憲100年),洪憲皇帝於1916年正式稱帝。大家有什麼要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