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個日本人,人均42歲,3人超50歲最老78,英語學習1年半進步震驚世界,方法原來是……

本文轉自公眾號『妙面爸』,ID:xmmlovegod

2017年3月,全球頂級語言學家克拉申(Krashen)和日本語言學家Beniko Mason (日文名:メイスン 紅子)聯合發表了一個研究成果。一群日本成年人用一種獨特的方法進行有趣的英語自學,獲得巨大的進步。這個研究對同為東亞人的中國人具有極大的借鑒價值。

這群日本人原來基礎如何?

實驗者是8名成年人,且是被世界公認的外語學習能力最糟糕的日本人。他們英語起點水平有高有底。大家知道托業滿分為990分;這8人中既有220分和365分的低水平者,也有500分左右的中級水平者,還有705分的較高水平者。所有學習者都是日本土著,英語只是他們學習的外語,這個學習實驗也是在日本本土進行。

學習者的年齡從21歲到78歲,平均年齡為42歲。其中3人20歲出頭,一人35歲,一人42歲;剩下的3人超過50歲,最大學習者逾古稀之年,已有78歲,是絕對的爺爺輩人物。學習者時間上,最短只學了5個月,最長的是那位78歲的爺爺,學了3年。人均只學習了1年半時間.

他們取得多大進步?

他們被日本語言學家Beniko Mason 招進語言學習班開展該項語言實驗,利用一種簡單而獨特的方法自學英語。這8位相對兒童來說被認為語言能力相對固化的成年人學習效果如何呢?

結果讓人大跌眼鏡。這8位起點水平層次不齊的學習者,平均只學習了一年半時間,平均只學習了260.5個小時。學習前後全部參加了標準化的托業英語水平測試,發現考試成績竟然人均進步了166.4分!!!

其中一位65歲的日本奶奶,托業成績從580分進步到了745分,從基礎級提升到了高級,達到了一流跨國企業對入職員工的英語要求。而這個進步只通過1年20天的學習就獲得了。

這個托業英語考試分數意味著什麼呢?

韓國頂級的公司,比如現代要求800分托業分數;而雷諾要求750分;日本教育部認為780分的托業成績就相當於高考英語測試中的完美分數了。這8個日本學習者,經過平均一年半學習後,竟然一半人接近或達到了這個標準。

很多學習方法吹得很厲害,但經不起實證的考研。這個研究以國際化標準化考試檢驗,讓人心服口服。

他們用什麼方法學英語?

他們學習英語的方法很簡單,叫做「書籍自選愉快閱讀法」(Self-selected pleasure reading)。就是在老師的幫助下,每個人自己設計一個「獨立自選閱讀計劃」,其要點經過深入分析發現只有3個:

  1. 所選的書籍都是學習者想讀的,學習者絕不去學習自己不喜歡和不願意學習的素材。
  2. 老師只要求學習者做讀書記錄,只需要記錄讀了那些書以及讀了多少頁;從來不要求寫讀書總結或筆記。
  3. 選擇的書籍,都是經過市場檢驗的暢銷簡單原版書籍。

這個學習既沒有任何規定的教材,也沒有任何嚴格意義上的教學,也沒有任何作業和練習;就是一種純粹的自學。

學習效果卻出奇的好,平均每個小時的愉快閱讀竟然都可提高0.5分的托業成績。這個成績提高幅度可說是驚為天人。統計發現,這些學習者的托福提高的成績與閱讀頁數及學習小時數高度正相關。讀得頁數越多、學習時長越長的人,學習成績提高越大。雖然學習者讀得是不同書籍,結果卻都是如此。

他們到底讀了哪些書籍?

他們學習的內容與一般的英語學習不同,他們沒有用任何規定的教材,沒有用新概念英語,學的都是分級英語讀物、原版青少年小說和簡單的原版暢銷書。

他們讀得書籍有 Judy Blume系列小說,《授者》( The Giver)、《哈利波特》(Harry Potter series)、the Marvin Redpost series、 Louis Sachar、《暮光之城》( Twilight)、《偷書賊》(The Book Thief)、Smart Women、You Belong to Me、《綠山牆的安妮》(Anne of Green Gables)、Super Fudgeand 、 James Herriot的Every Living Thing 。這個書單非常值得參考。

這個英語學習方法後面的語言學原理

為什麼很多人英語學習了好多年依然水平很低,而這群日本人經過了這樣的學習卻取得如此顯著的進步呢?全球頂級語言學家克拉申(Krashen)揭曉了問題的答案。

大部分英語教育者,只聽說過克拉申的可理解性輸入假說。認為只有我們充分理解英語教材的內容,語言能力才能得到真正提升。學習素材太難,就很難學的好。也就是要進行所謂的「 i + 1 」的大量輸入。稍微有些水平的英語教師,也明白沒有大量的輸入,就不可能有純正的輸出。

但他們不了解可理解性輸入假說的精髓是:注意力集中在內容意義或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對語言形式的理解時,才能產生語言的習得。

硬幣有兩面,可理解性輸入假說只是克拉申語言習得理論的一部分;另一個相輔相成的理論是情感過濾假說(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兩者缺一不可。即有大量的可理解輸入的環境並不等於學生就可以學好外語了,語言習得的過程還要受情感因素的影響。語言輸入必須通過情感過濾才有可能變成語言「吸收」( intake )。影響習得語言的情感因素是有學習動力、性格和情感狀態等。如果情感體驗不好,語言學習的效果就被過濾掉了。但很多英語教育從業者和學習者對此卻所知甚少。

在這篇新研究成果中,克拉申提到引人入勝假說(The Compelling Hypothesis)。可理解性輸入假設和情緒過濾假設被重新整合,其整體效果等同於引人入勝輸入假設。

為了讓輸入變得可理解和學習有效率,學習者必須集中注意力和減少情緒過濾。如果素材有趣,就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如果素材非常有趣或者引人入勝,注意力就會非常集中。素材有趣到學習者進入心流狀態時,學習者甚至意識不到素材所用的語言。可理解只是讓素材變得更加有趣而已。

換句話說,故事情節才是重點。如果讓學習者自己挑選材料的話,就更可能會找到對學習者有趣和可理解的素材。

一般的英語教學和自學,只強調要充分理解英語學習素材。認為只要如此就能產生很好的學習效果。所以老師一直在課堂進行大量的講解,詳細解析生詞、句型、語法和文化背景知識;課後布置大量的作業習題,試圖將所學的素材學深學透,完全忽視了語言學習的情感因素,只將英語學習者當做一個沒有喜怒哀樂的輸入硬碟。這是極端錯誤的英語教育思維。現在很多英語教學和自學理論,只將學英語當做機械的訓練,之強調多聽多讀多寫,完全不考慮興趣自主選擇,是非常低層次和低效的。

關鍵:素材要選擇經過市場化檢驗的

理念落後的英語學習,一般都是首先去找英語的教科書。這在入門階段問題還不是很大,但是如果英語學習全程都以教科書以主,失敗率會極高。因為教科書是教育部門的一批教育專家閉門造出來,沒投放市場檢驗的。他們不會關心素材有不有趣,也不會關心銷量如何。這些教育官員只需要對上司負責,不會對讀者負責,這些教材是行政壟斷性質的產物。

拿這樣的教材去和市面上的各類自由的商業化英語產品相比,根本不堪一擊。因為市場化的英文產品,包括書籍、有聲書和電影電視劇,完全要靠消費者買賬。專家吹得再厲害,消費者不喜歡,也會黃了。市場殘酷的大浪淘沙,讓真金濾出。暢銷的英語小說和影視,都是十分吸引人的。

作為中國英語教師和學習者,要借鑒「書籍自選愉快閱讀法」。先要建立一個大型原版英語素材庫,收集大量簡單有趣的市場化英語資源,讓英語自學者和學生自主興趣選擇輸入。這個任務在互聯網時代是一個相對簡單的任務。從0歲到成人,英語國家都有海量的不同難度的有趣素材,我們不難獲得。在建立了素材庫的基礎上,大量試聽試讀試看素材,找到喜歡的素材大量輸入,英語水平就會取得意想不到的進步。

reference:

sdkrashen.com/content/a

en.wikipedia.org/wiki/I

請掃碼關注微信miaomianba,即免費贈送英語學習方法全集,將英語學習方法、素材和經驗一網打盡,並對本文所述方法有詳盡地介紹↓


推薦閱讀:

一個愛潛水的老人,一條長相奇特的魚,他們有暗號,有親密的舉動,這種關係持續了25年
昭和臉是美是丑?為何能橫掃日本?
自立之路:戰後十年的日本經濟(一) 戰時經濟概說
「我家愛豆才不醜」專用吐槽貼,各花入各眼百花齊放才最好。
最「糟糕」的一次旅行

TAG:英语 | 教育 | 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