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快快做,生活慢慢過
文 | 果媽
1
兩周前的周末,在果寶被不足20%的空氣濕度干到連續流了好幾天鼻血後,果爸突然說:還是把家裡的魚缸用起來吧!
我家有個尚算大的魚缸櫃,長1.2米,高1.5米,自從4年前入駐我家玄關後,養了幾茬魚,基本是老人偶爾來打理,但魚們最後均以失(gua)敗(wan)告終。
我自認不是會擺弄花草的人,魚缸換水太麻煩、澆花刨土太麻煩,根本記不住,後來覺得因為缺乏打理而導致它們枯萎的枯萎、掛掉的掛掉是不對的,也就投鼠忌器,不再養魚、養花。
這樣一來,魚缸基本成了我家的自動蒸發加濕器。可一缸水放久了,難免也會臟臭,放空吧,魚缸又閑置在那兒,也是各種不對勁,乾脆,一個月前,我把它用來當成了果寶的毛絨公仔玩具陳列櫃,放了滿滿一缸。蔚為奇葩。
這次,果爸說烏龜好養,那就買烏龜吧。周末,一起去花鳥魚蟲市場,買回一堆東西:深水龜240元一對,清潔工30一對,紅鸚鵡50一對,招財50一隻,地圖50一對。循環泵80,皮管8米40,魚食40一瓶……缸里總算是齊全了,可好幾百大洋也出去了。這魚能養活嗎?
回家,裝泵、加水、放魚,擺弄半天魚缸總算又活起來了。果寶守在缸前觀察了好長時間。
烏龜比較好玩,一會兒伸長脖子探頭探腦,一會兒頭又回去成了「縮頭烏龜」。一會兒游泳健將式的划水,一會兒又趴在循環泵上坐得穩穩噹噹透氣兒。其他魚兒,也都各守其職,清潔工趴在缸壁上處理垃圾,兩條鸚鵡則和地圖追來逐去……好像屋裡頓時又增加了不少生氣。
此後幾天,我們每天都要蹲在這兒看一陣魚,時間彷彿慢下來了許多。
2
我有個同事妹子,是典型的白富美。有天中午,她找我一起出去吃飯,回來的路上剛取了車,她瞧見前面有個花店,問我:「等我去買點花吧。」「好啊。」於是利索地熄火,下車。
弱弱的說,這還是我第一次主動走進鮮花店。除了生日時,單位例行委託花店送花到家以外,我是決計不買鮮花的,送來的鮮花香水味噴得頭暈,又愛生蟲,還得剪枝換水,對我這種懶人來說實在奢侈。
看到妹子選了1支盛放的向日葵,7朵康乃馨,外加1根無名小草,搭配起來還真像那麼回事。回到辦公室,把她的花瓶捯飭捯飭,放滿水,幾支花插進去擺弄幾下就成了。邀我過去欣賞,一間灰頭土臉的大辦公室突然也有了顏色。
第二天中午,我又見她坐沙發上悠閑地在給花剪枝,模樣嫻靜從容,讓人想起了「現世安穩,歲月靜好」。
再想想自己,每天中午就是食堂打飯,回到辦公室邊吃邊抓緊看看新聞或綜藝,接著就趴在案頭寫公眾號,一分鐘恨不能掰兩分鐘用,標準的電腦臉,還覺得時光飛逝,快到無理。
3
恰好今天看到這張圖——
細細刷牙
慢慢洗澡
好好睡覺
靜靜生活
看似簡單的16字,能做到的人真不多。
作家劉墉寫過一篇文章,叫做:《談效率,人人都可以一石二鳥》。其中談到自己是如何利用時間的。他說,某一天在看50分鐘電視新聞的同時,還完成了另外幾件事:燒咖啡、寫了一封信、發出去5篇稿子、看了全球股票市場、還發了一封傳真。他的觀點是:在這個飛速進步的時代,每個人都被逼得分秒必爭,只有懂得利用時間,才能跑在最前面。
這種想法在當今社會頗受推崇。因為現代人生活節奏快,時間寶貴,同時做多件事,是高效率的表現。真的是嗎?
只追求速度和效率,意味著你每天都在追趕時間的腳步,總是在擔心時間流逝了,而自己卻一無所成。
約翰?列儂說:當我們正在為生活疲於奔命的時候,生活已經離我們而去。
現代人,尤其在大城市的人,每天從清晨出門都是步履匆匆,披著夜色到家時總是一臉疲憊。可似乎就算效率再高、頻率再快,也並沒有把省出來的時間拿去休閑享樂,省出時間是為了做更多的工作。原本該是生活的主人,最後卻成了生活的奴隸。
4
我在@ 365讀書中看到一位作者Angela的這樣一段話——
奶奶輩的老人們常說:事情要快快做,生活要慢慢過。
事情快快做:就是分辨什麼是重要事情和緊急事情,依據輕重緩急,必須做的事情不要拖延;生活慢慢過:就是要學會享受生活。跟著生活原本的節奏,該放慢腳步時,就不要再急著奔跑,才不會錯過生命中最本真的美好。每天都在忙碌的你: 已經有多久沒有抬頭看看頭頂的藍天白雲?有多久沒有認真地讀完一本書?有多久沒有回到家中,關上電話微信,和父母、孩子單純的聊聊天說說話?
又有多久,乾脆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做、就是一個人喝杯茶發發獃呢?
我們都讀過龍應台的《孩子,你慢慢來》,張文亮的《牽著蝸牛去散步》。知道人生最踏實珍貴的幸福,就在一分一秒流逝的日常。
慢一點,享受生活的小確幸;
慢一點,生活才是生活;
慢一點,才能在張弛有度中,走得更穩更悠長;
否則,生活就是急急匆匆奔命到終點而已啊。
- END -
本文原創,版權歸公眾號「水木百合課堂」(ID:irissandy1984)所有。
事情快快做,生活慢慢過
歡迎用原鏈接分享到朋友圈。拒絕未經許可的轉載,並不得用於除微信外其他平台。
近期閱讀 直接點擊題目可跳轉
? 看娃用樂高"玩"奧數才知道,原來樂高對數學幫助這麼大
? 教你兩個小遊戲,提高孩子專註力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