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馬雲拯救鄉村教育,僅僅「感恩」還很不夠

7月12日,頭伏第一天。杭州,20位鄉村校長參加了由馬雲公益基金會發起的首屆「2017新鄉村校長論壇」,分別獲得了由基金會提供的每人50萬元的支持。馬雲說,這不是一個頒獎典禮,這是一個感恩儀式,對於守在最貧困地區的鄉村校長和教師,我們今天只是表達一點點感恩之心。

一年前,2016年7月,馬雲公益基金會發起「馬雲鄉村校長計劃」,希望發現並鼓勵具有優秀領導力的校長,支持學校繼續開拓教育模式。他們計劃每年邀請有行業影響力和公信力的機構,在全國範圍內推薦自己心目中最好的鄉村校長,在審核和評選後,篩選出20名校長,予以支持。

據了解 ,這50萬元裡面,10萬元用於幫助改善個人生活;10萬元用於領導力提升,包括參與國際遊學,組成校長課堂,結成「鄉村教育家」社區以探索鄉村學校發展;30萬元作為實踐基金用於獲獎校長所在學校,幫助他們開拓教育模式,使鄉村學校更具活力。

比較遺憾的是,我們沒有看到校長們的動人事迹,也許今後能夠看到。但是,馬雲的發言倒是看到了,澎湃新聞為之擬了一個題目叫「馬云:看一個國家的教育水平就要看落後地區」。因為馬雲認為,看一個國家的教育水平並不是看它發達地區的教育水平多好,而是要關注它落後地區的教育水平,一個社會的進步不在於精英有多少,而在於底層的數字有多少的大。中國9000多萬名孩子在鄉村,如果他們沒有得到足夠的教育,城裡的教育再好,社會也很難進步。

馬雲知道,中國有9000多萬的鄉村兒童,很多都是留守兒童,父母並不在他們的身邊,決定這9000萬孩子的未來的是300多萬的鄉村教師,而對於鄉村教師來講,校長好不好非常重要,決定370萬鄉村教師成長、發展和命運的是中國20多萬鄉村校長。在中國的發達城市,一個校長可能就是校長,但是在偏遠的農村,一個校長就是一個地方的教育部的部長,一個國家的未來,教育是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一個偏遠山村教育部長又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認識決定高度,高度決定意義。祝願「馬雲鄉村校長計劃」揚帆起航,一帆風順,越走越遠!真的有一天能夠普及到世界各地,普及到非洲,普及到拉美,普及到全世界需要教育的那些地方。

然而,作為一位觀察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業內人士,筆者對此有幾點感觸,如骨鯁在喉,不吐不快。

一,馬雲挽救鄉村教育的力量勢單力薄,有點聊勝於無的意味。國家太大,幅員遼闊,鄉村教育過於落後,讓人揪心。他每年搞這麼一次活動,投個一兩千萬元,冒個泡?聽個響?我們實在不敢太樂觀。

二,相比之下,那麼多成功的企業家都在忙什麼呢?他們為何不知道教育的意義呢?「教育是實現人類夢想的最最重要的途徑,也是唯一的途徑」,這點常識難道他們都忘了嗎?如果要找原因,也許他們從自身的發展看,會覺得教育沒有這麼神奇,知識沒有這麼重要。你瞧,沒怎麼受教育,他們一路走來不也成功了嗎?

三,當今鄉村教育枯萎衰落,根源在哪裡呢?馬雲沒有質問,自然也沒有答案。在筆者看來,就是三個字「不均衡」,城裡校與校不均衡;全國是城鄉不均衡。鄉村留不住老師,更留不住好老師。當年的撤校並點,就像打了滅草劑一樣,星羅棋布的鄉村學校大面積消亡,鄉村也因為失去了朗朗書聲而變得沙漠化、空心化,遠離宜居,迅速衰敗。可以說,挽救鄉村教育,不舉一國之力,幾乎不太可能。

四,也許只是巧合,三伏天里,但凡家裡有入學和升學的孩子,所有的家長都在焦慮之中,苦不堪言。為了上個好學校,無論教育痛苦指數多高,也都是飛蛾赴火,不惜血本,花錢找人,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當然,讓孩子沒有暑假,在輔導班中度過,這是共同選項。大人苦,孩子更苦,這種糟糕的教育局面可不是一天兩天,一年兩年,不知道拖下去,會不會炸?前幾天,武漢一位母親因為給孩子報志願失誤,竟然跳江自盡,可見病態的教育觀有多麼殺人!

眾所周知,教育的民生意義無比重大。為了教育,如果家家戶戶都在暑假裡坐卧不安,補課、考試、擇校、「孟母三遷」,日日夜夜焦頭爛額,那麼這樣的教育制度是不合理的,教育模式也是失敗的。尤其是鄉村教育,當不得不為絕望的人在兜底,得過且過,那麼,拖後腿也好,成為短板也罷,我們的教育就絕無希望可言。

推薦閱讀:

「麻雀學校」最需要的是「雪中送炭」
但願「衡中模式」已成國家教育部的「眼中釘」
為少年劉文展捏著一把汗
薩德事件,為什麼不直接抵制美國?
時評類作文的結構應該是什麼?

TAG:时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