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外國文學史考試
n沒重點,怎麼考試? n
上了三年大學,歷場考試,老師一般都會給重點。
圖個啥?
還不是為了同學們複習方便、容易通過?而且,有了重點,同學們也不會考前,旁敲側擊,一遍遍套老師的重點,也不會考後,彷徨驚恐,一遍遍打電話求老師給自己加分。
師生都有利。
現在呢,考個兩卷本的外國文學史,一個學期忙裡忙慌地教完,老師教得急,同學學得急。本來這文學史便是用作品支撐的,沒點空閑時間讀作品,光分析一通人物形象、藝術特徵,走馬觀花,還挑著花觀,已經學不到多少知識了。
臨了考試,老師還不給重點,讓我們回去自己整理。或許這種方式真的有利於同學們更好地學習,我也不反對這種整理,確實鍛煉到了我,但我想請問,能不能要麼內容考得少點,要麼給個大體範圍?
我整理地很辛苦,名詞解釋整理了36個,簡答50個,參考了幾份資料才整理出來。
背得也很辛苦,我坐在圖書館二樓的地板上,迎著一扇無人的窗,懷著恐懼背書,怕保安大爺隨時上來攆我。
圖書館太熱,我赤著上身,拿著小馬扎,坐在公寓樓的大陽台,面壁背書。
不過談到背書還好,我在大一大二時,經歷了最恐怖的廁所背書,這些都沒什麼。我知道,要想得到回報,必須付出些什麼。
只不過,我所擔心的是,這種密集背書,它的後遺症。nn在我身上,我很害怕但卻沒出現的後遺症是,徹底厭惡我所背的東西。
為啥害怕呢?被高考以後考生撕書的舉動嚇著了,本來書是讓學生喜歡的,結果最後弄得讓學生討厭了。
還好這種事沒發生在我身上,這兩次密集背書:西方文論+外國文學史,雖然背得很煩很煩,但是,我還對它們抱有很大的興趣。 n
而且在這兩本書的刺激下,我這段時間寫了幾篇小故事。
分別借鑒了從這兩門課里學到的一些創作方法和故事主題,比如存在主義的自由選擇、意識流、黑色幽默、荒誕等。 n
考完試,在圖書館碰到學妹,把自己整理的資料送給了她,讓她提前背背。
我擔心,等到明年這時候,怕她密集背書而厭惡這門學科,那可就糟糕了。 n
如果把外國文學史的課程,退到大一,我想,大概我會很熱心地把書中的許多作品看一遍。
可惜,這大三才學,自己實在沒有許多時間去一部部地讀,只是抽空讀了一部《堂吉訶德》和一部《第二十二條軍規》。
我還好想讀一讀狄更斯的作品,因為整理的資料里說,他崇尚人道主義。
我還想讀一讀浪漫派諸多詩人的詩歌,他們對自然的謳歌,對現實的讚美,對生活的熱愛,無不深深吸引著我。
哈啊哈,這個暑假就準備讀,已經借了華茲華斯、濟慈等人的作品了。 n
如果問我這兩本外國文學史,我從中得到的最大收穫是什麼。
我想說,收穫不是那些無聊的形象分析、思想特徵、藝術特徵,而是那一篇篇作品的書名。 n
這兩本是很好的目錄書啊!以後讀作品按著這個來就好了!
不知道我這麼覺得,會不會惹得編書的人和外國文學史老師吐血……
推薦閱讀:
※張口閉口要彩禮,房本加名字,你們拿自己當豬賣嗎?
※《炊煙》-阿城
※何不食肉糜?那您也別生吞大糞啊!
TAG:杂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