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野護的創作者之魂:創作不需要理論

作者:LIAR

封面:《五星物語》

說到機器人漫畫,永野護的《五星物語》自然必不可少。《五星物語》本是為了填補永野護在漫畫業上的空白,角川書店與其聯手推出的漫畫企劃,從1986年就開始在動畫資訊雜誌月刊《NewType》上開始連載,如今31年,幾度休刊,之後伴隨著劇場版動畫《花之詩女 GOTHICMADE》的推出,漫畫時隔9年再次重啟,而再開的時候,讀者幾乎傻了眼,設定大幅改變,大量沿襲了《花之詩女》的設定,單行本又是新編輯又是補足又是改訂版,「完結」這兩個字至今與本作無緣。作為該雜誌的骨幹作品,「創作者之魂」這一欄目永野護與《五星物語》自然是最有發言權。

《花之詩女 GOTHICMADE》

對於背景設定如此複雜,角色和機械的設定更是從華麗到繁瑣,一般人模仿不出來也創作不來的《五星物語》,永野護的創作又是從什麼地方開始入手的呢?「當然是故事主幹咯」,永野護毅然決然地回答到。《五星物語》是SF幻想作品,機器人、碩大建築物、高科技並存的世界,無論是讀者也好創作者也好,光是看到這些字眼一般都會從視覺上先入手。但實際上,永野護認為,自己本質上是誕生於「文學全盛時代」的人,自然更注重劇情的創作,雖然不能高攀,稱不上是文學作品,但確實是有著戲劇性的傳奇故事。比方說上一話(2017年6月號)中描寫了茲拉克小隊的篇章,機器人也是偶爾才登場,《五星物語》本身機器人登場的場面並不多,大多數是角色之間的故事,更接近演劇。而這些人與人之間的對話才是著重點,永野也把創作的重點放在角色上。之後戰鬥對劇情會有怎樣的影響,為了構思好的劇情又要如何進行戰鬥,永野護時常在戰鬥場景遇到瓶頸。

《五星物語》的大體劇情基本在86年開始連載的時候就有個雛形,「年表」也是。即使畫了(?)超過30年,至今的內容也與當時的構想,沒有多大變化,就像在玩《俄羅斯方塊》一樣,要中途改變劇本讓之後的展開變得更加不對勁。不過,可以進行局部的改動。還是那茲拉克小隊的篇章來說,拜茲彼茲和艾蕾娜的緊急參戰,這段內容是在原先設想的腳本里沒有的章節。因為想著要讓第12卷中登場的拜茲彼茲與哈斯哈有關聯,且GTM的戰鬥仍在繼續,索性就讓拜茲彼茲參與了與茲班茲希的戰鬥。看了2017年7月號的讀者大概就能明白,作為茲班茲希認真的場面,最精彩不過了,只可惜這也是她最後的出鏡了。

茲班茲希,出自《NewType》2017年7月號

如果說過了30年,故事的骨幹仍未發生改變,那可真可謂是《五星物語》非常堅韌的地方了。永野說到,如果馬上要我畫星團歷3225年斯坦特遊星攻防戰的那段劇情,我馬上就能開始,3960年的格拉斯戰、7777年的綠星戰也完全沒問題。只不過這些篇章都被砍掉了。那麼,從這事先給出提示的龐大年表中,永野護是按什麼樣的順序與基準來畫漫畫的呢?對這疑問,永野只能拿具體的事例來分析。比如阿特洛波斯的篇章結束之後,本想著直接進入3159年的前哨戰,但在設計上又遇到了糾結,不過這會兒又想畫年輕角色們的故事。在畫著3159年殲滅戰的時候,就想著必須畫他們的準備工作,這個準備工作就是現在正在畫的魔導大戰。再進一步說,3159年天照開始侵攻阿多拉星的故事,就是為之後3960年天照制壓格拉斯王朝而準備的。

目前《五星物語》仍在《NewType》上每月持續連載中,每個月永野護大概花上2周的時間來整理和思考,有時也會被一些瑣事給打算,然後開始設計,從文字腳本到Name,這些要花上相當大的時間,永野表示,Name作業雖然3天左右就能完成,但大概要消耗他對整部作品能量的90%,之後正式下筆到完成實際作業大概是在一周左右。

雖然說劇本早已構思好,已有既成的文字稿,但實際要畫出來並不是那麼簡單。角色該如何去演,如何將演技展現給讀者,如何避免喋喋不休的台詞,這是對永野護來說最難的事。永野說到,《五星物語》從腳本到Name,台詞大概佔去五分之一左右,文字太多看著悶,儘可能把要說的台詞縮短。比如茲拉克小隊的篇章,那魯米的台詞基本就被砍掉了。儘可能把沒必要的台詞全部去掉,這樣一來,某些場景也能砍掉。比如原稿可能要用上10張只有的文字,到最終可能只剩下一句台詞。即使如此,茲拉克小隊篇章原定在8回之內完結,結果還是延長到了17回。畢竟,有機體登場的話,不能在小格里表現,經常是佔滿一整頁,於是頁數就會增多,就會超出預定的量。永野護也覺得奇怪,「明明是按著我寫的那樣啊!」

《花之詩女 GOTHICMADE》

說到《五星物語》的創作,「設計」這一要素絕不可避而不談,那麼永野護又是以什麼契機設計的呢?其實這個問題,永野自己也不好表達。機器人最直接的表現形式就是把自己喜歡的造型給畫出來,僅此而已。自己腦中認為帥氣的造型,比如GTM細長的外形,刻意設計出來。永野認為這是一種強行把自己喜歡的要素加給讀者的表現,不往以往肥肥的外形上去設計,真要出現這種設計,無非是劇情需要否則不會出現。

永野認為人的感覺是需要培養的,自己則多虧是田宮模型,有時確實是只能通過照片才能習得的感覺,有時從平面到立體物印象也會發生變化。特別是從模型開始接觸的人,他們深深了解機器人不只是鐵塊,他們有著內在的構造,並且是由各個部件組成的,模型可以說是永野護設計的出發點。《重戰機L-Gaim》中的Movable Frame(意為:可動骨骼)和《五星物語》的Twin-Swing系統也是從那得到的想法。

說到GTM的設計是在什麼時候成型的,永野護也是摸不著頭腦,「感覺成型的時候就成型了吧。」其實有不少設計都是懵懵懂懂地就設計好了,比如在創作故事的時候,登場的機體就已經決定好了。例如2017年6月號登場的查拉圖斯特拉Apter Bringer(原LED幻象)下半身發生了變化,但好不容易才畫了張全圖。有看到了覺得很帥的人,也有覺得奇怪的人。有不少看到腳後跟的時候會覺得「誒,這不是Fatima的那套裝束嗎?」因為就是將Fatima的裝束和GTM置換了罷了。Fatima的裝束,幾乎就是GTM的部件。正是如此,查拉圖斯特拉可以說是最早完成的設計。之後的GTM則是部件卸裝之後的狀態。冰之女皇玻璃凱瑟琳也是這樣,有看過《花之詩女》(《花之詩女》目前沒有發售光碟,或者說無發售光碟的計劃,僅在影院上映,偶爾有復活上映)的朋友,也許能從Fatima城鎮的外觀聯想到查拉圖斯特拉的外形。正因為留下了這種印象,在看到查拉圖斯特拉下半身的時候,就一定會有這種既視感。

查拉圖斯特拉Apter Bringer,出自《NewType》2017年6月號

與其說是機體、Fatima的設計獨特,不如說原本以各種行星為舞台的《五星物語》的世界觀設定本身就獨特。永野護自稱,不過這才是他困難的地方,做不到完美。無論都市的構造、建築物的外形,還是住民的風俗,在畫之前都要花非常長的時間來設定,然而這些設定也不全都用得上。只有天照的空中宮殿「Float Temple」(浮游城)設計得頗有超未來的感覺,剩下的全是問題。然後出於永野護的興趣,Fatima的服裝又要畫得格外時髦。

最後,作為一名創作者,永野護在創作故事的時候絕不動搖的是什麼呢。永野表示,能將喜歡的東西做出來就是創作,不需要加以限制。不能局限於現有的概念,這是永野創作的原則。既然是創作,就是什麼都行。只不過,當說著什麼都行的時候,反而要考慮「究竟,我能做什麼」這才是最重要的,畢竟大部分人並不是神通廣大。對於今後要把創作故事的年輕人來說,請務必把所有的前輩當作自己的敵人、當作是自己的絆腳石,一定得抱著這樣的覺悟。「因為創作是不需要人教的,請不要考慮任何理論。」

《五星物語 Reboot》單行本第1卷

※ 文中出現的星團歷時間出自「Joker太陽星團年表」,參考漫畫第13

本文僅供Anitama發表,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內容。n

原文地址:(文章地址)n

官方網站:anitama.cn n

官方微博:@AnimeTamashii n

微信公眾號:Anitama0815 n

合作郵箱:bd@anitama.cn


推薦閱讀:

被抄襲?這部《晝行閃耀的流星》好在哪裡?
惡魔人:I Am Your Father!漫畫家:我怎麼不知道?
不止於日常的幻想世界——《人馬小姐》作者&總監督訪談
第一部有床戲的日本少女漫畫是《凡爾賽玫瑰》?
《名偵探柯南》:一棵「徒長」的搖錢樹

TAG:日本漫画 | 创意工作者创作者 | 漫画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