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憂是消極的自證預言

1

A喜歡寫作,也在各大自媒體平台註冊了賬號,但一開始寫就有了一個擔憂:怕被盜。

——因為原創標識是平台邀請制的,需要一段等待期,這段時間裡,文章就有被盜的可能。

於是跑來問我,這怎麼弄?萬一稿子被盜了怎麼辦?!

我嘴上回:這是沒辦法的事。

A糾結。

我無語。能怎麼辦?涼拌。

其實此刻我心底的OS是這樣的

——你以為你是誰?你的文章是有多驚天地泣鬼神,以至別人都不盜名人大家的,偏要迫不及待地來盜一個無名小卒的?

這話太傷人,我自然沒說。只是客觀地分析了這件事:

其一,盜稿是誰都避免不了的,即使是名家,也避免不了被抄襲的現實。對我等無名小卒來講,倘若真有人「慧眼識珠」,那也值得慶幸,這說明咱水平不賴,有被盜的價值;

其二,文稿可以盜,但作者的思想與創造力,是別人盜不了的;

所以,作者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斷地提升自己,直至別人無法望其項背,直至更多資源被吸引來為止,到那時候,被人盜一下稿的損失與你的獲得相比,才能無限趨於零。

無名小輩如我也遇過不少盜稿(推文《李嘉誠御用風水師陳朗臨死時透露的秘密……》里有寫):公眾號、其他的自媒體平台以及以前寫期刊小說時,被盜的稿子也不是一篇兩篇。發現了的,能聯繫的,也會聯繫,也會維權,但聯繫不上或維權無果,也不太在意。

發生過的事情,該翻篇就翻篇,再糾結也於事無補。

對尚未發生的事情,就更不必杞人憂天。

如A該關心的,應該是自己的水平是否在不斷提升,文稿是否有被盜的價值,而非別人會不會盜你以及被盜了怎麼辦。

就如讀書時,你應該擔心的是自己能不能成為學霸,而不是學渣會不會在考試時抄你一兩道題。

看過一句挺庸俗的比喻,是這樣說的:你只能不斷地向前奔跑,跑得很快很快,快到別人連你的屁都聞不到一個熱乎的。

這,才是你能做,也是該做的。

2

知道我幫一家公司做網銷培訓後,又有人對我說: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啊!你教會他們,你就沒價值了。

我呵呵一笑。

這樣的觀念未免太狹隘,也太短視。

先不說網路營銷方面的知識更新有多快,我現在懂得的、適用的方法,可能過一年甚至半年就要更新迭代。而在培訓別人的過程中,也是在倒逼我不斷學習、提升自己,對我有好處。

再者說了,我上一堂課就多一群人認識我,知道我,這些都是無形的價值。

這些價值加起來,比「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損失要大得多。

所謂心量與格局,就是不要太糾結於眼前的得失,在更長的時間軸,更大的空間里去看待問題。

屆時,你會看到功不唐捐:付出的,會有回報,不是這裡,就是那裡。

而且,做人做事但求問心無愧,我做不到故意把乾貨藏著掖著,而用水貨來賺錢。

又如寫作培訓。

最近有不少讀者加我微信,問我會不會開寫作培訓,我說再看看。

倒不是要敝帚自珍,而是因為我還沒形成一個完整的、行而有效的提高寫作能力的思路與課程表,為了不辜負諸位,也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只能再等等。

3

有的人總是喜歡去擔心一些擔心也沒用,或者輪不到TA擔心的問題。

干著磨面的活,操著天大的心。

就像一個底層的小職員,卻一天到晚盯著公司的財務報表,然後說本季度業績不大好啊,萬一垮了怎麼辦?

能怎麼辦?做好自己,讓自己進步,是你唯一要想、要做的。

至於董事長要擔心的事,等你做了董事長再說。

這不是消極,而是著眼當下的積極。

杞人憂天是沒有生產力的,想再多,也改變不了即將發生的事實——無論是意料之外的,還是意料之中的。

既然如此,倒不如做好自己,想方設法提升自己,等哪一天真的被你不幸而言中,公司垮了,你還有資歷和籌碼,去換一家更好的。

又如行業問題,選擇朝陽行業,還是夕陽行業呢?

這本來就是個變數,朝陽或夕陽,只有過後才知道,就如同當初淘寶始建時,誰能預見電商會發展到今天這樣的規模?我想當事人都未必心裡有底。

只能幹了之後,過了之後,才能見到所謂的「趨勢」。

紙媒似乎是夕陽行業,編輯和文字工作者會大面積失業吧?

結果紙媒確實垮了一大片,但玩文字的又轉戰自媒體,成各路大V,通過廣告、讚賞、軟文賺得盆滿缽滿。

又像當初相機出來了,有人叫囂畫畫沒用啦,相機能拍出跟實物一模一樣的!

結果呢,畫家失業了嗎?畫廊的藝術品價格跌了么?沒有吧?

可見,只要你有實力,那無論大環境如何變換,也輪不到你擔憂,甚至環境變化還能為你提供更大的舞台。

——即使說未雨綢繆,說的也是在當下這一刻該想該做的,而不是下一刻甚至是虛無縹緲的「以後」。

其實啊,「職業需要」甚至是「社會需要」,從某種程度上講,都是你自己創造的。

所以,不要為模糊不清的未來焦慮慌張,只為清清楚楚的現在揚帆起航。

4

過分擔憂的不好還體現在:它的背後隱藏著一個很弔詭的事實。

心理學家認為,擔憂就是變相的詛咒。因為人總會不自覺地按自己或他人的預言來行事,最終令預言發生。

擔憂,就是消極的「自證預言」。

比如,你一早起來就擔心今天會摔跤,結果給自己背了一個沉重的心理包袱,走路戰戰兢兢,連揮手邁步都彆扭得很,最後果然摔了一跤。

又如,你時刻擔心自己在做的財務報表會出問題,結果因為思慮重,分了心,做出的報表果真錯漏百出。

美國作家傑克?史瓦茲就指出,大部分人最需要轉變的習性是質疑式思維及其帶來的不必要擔憂。

因為前者會導致思維受限,後者則會引發「墨菲定律」——越不希望發生的事情,越會因為對其投注的負面想法太多而發生。

這就是「心想事成」。

所以,要學會用悅納和祝福取代擔憂。不管對自己還是他人,都用正面的想法去應對,這樣反而會順利些——因為態度是正面的,自然就會有動力,也有更大概率發現解決問題的辦法,從而讓事情朝好的方向發展。

卡內基在其著作《如何停止憂慮,開創人生》中寫道:

你所擔心的99%的事情,都不會發生的。

有人真的去統計了一下,確實如此。

諸位有興趣也可以試一試,下次有什麼莫名其妙的擔憂從心底升起就把它記下來,看之後真實發生的概率是不是1%。

最後,送諸位一句話:

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聖經》馬太福音)

我是悟恩(公號kokyo98),祝好。

推薦閱讀:

也對,也不對,才是對!
人民看似熱愛自由,其實只是痛恨主子
反覆失敗的人生,只因不懂「渠道」的意義

TAG:人生感悟 | 感悟 | 生活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