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的叛逆是我的事。

蔡叔(不知道這麼叫是不是合適),我想耽誤您一點點時間,請務必幫幫我。

我家孩子今年上初一,忘記了從什麼時候開始,也不知道他從哪裡學來的一套一套,前幾年從來不頂嘴的,現在天天跟我掐架,我讓他往東他往西,讓他學習他就玩遊戲,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青春期的孩子都是這樣,別的父母都是怎麼處理的啊?我實在是沒轍了,不知道怎麼跟他相處,請您給我點建議,非常感謝。

您好,您的年紀比我大,不過蔡叔是個稱呼,就跟老乾媽一樣,不必糾結。

孩子到了青春期以後,變得「叛逆」是個正常現象。注意,叛逆並不是一個貶義詞,而是一個中性詞。

所謂的叛逆,是對父母來說的,順父母的意就是乖巧,逆父母的意就是叛逆。然而父母並不總是對的,這世上90%的父母都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如果孩子恰好接觸到了優質的思維教育,那麼叛逆可能並不是一件壞事。

當孩子從無知到接觸了足夠多的社會資源和多元化觀點之後,他們的自我意識開始覺醒,注意,自我意識覺醒是在叛逆之後,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講,某些叛逆其實是好事,假如你不想孩子成為提線木偶的話。

此時父母的認知邊界無法罩住孩子,使他們產生了對「權威」的懷疑。比方說,你說這樣好,但事實證明似乎不是這樣,反例很多,而你又給不出足以說服他的理由,此時他們的自我意識就蘇醒了。

而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獲取知識只會越來越容易,當他用極低的成本獲得了優質的認知和思維教育資源時,普通的父母可能完全跟不上他們的思維,所以所謂的「叛逆」,趨勢就是越來越早的。

這是人類的驕傲,人類的成就,而不應該是煩惱。

那麼,為什麼很多時候,明明東和西沒有太多的優劣之分,你說東,他就一定要往西呢?難道這也是關認知邊界的事?

不是的,當孩子的自主意識蘇醒之後,他會希望能夠自主決定一些事情,因為他知道你「靠不住」,以前他認為你是可以幫助他搞定所有的事情的。

所以有時候他們故意激怒你,其實就是在試探跟你相處的邊界,我們在跟任何人相處的時候,都會有意無意地試探邊界,這是利益和友好之間的博弈,就是「我就是想跟你不一樣,你最不爽的時候能拿我怎麼樣」。

這是劃定自我警戒線和友好交流區的重要手段,如果他發現每次激怒你,你都不能拿他怎麼樣,那你的教育之旅就徹底終結了,因為他發現你沒有警戒線,沒有底線,也沒有切實有效的措施。

作為父母,有時也會這麼干,面對一個從來不反抗的孩子,他們的手就會越伸越過,直到全盤接管他的人生,一旦有一次接管失敗,就會不習慣,進而要死要活。

在明白了以上的道理之後,我會給這位母親以下建議:

1、正確看待叛逆,請勿以斷口糧的方式進行打壓,比如你不聽我的就滾,這麼大本事自己去掙錢啊。孩子自主心智發育期可能會把這些東西記一輩子,若是之後心智發育不是太好,等你老了他會有報復之心。

2、設置底線,嘮嘮叨叨沒有效果,反而會讓孩子在心理上產生適應性。平時怎麼都沒事,涉及教育底線時,一句話就要有一句話的效果,言出必行,把自己的警戒區域划出來。

3、拓展自身的認知邊界。要知道,孩子叛逆,是從你當不了他的老師開始的,所以在他的自主心智萌芽之前,有盡量長的正向引導期,應該是你想要的。我們都知道,槍膛越長的槍,打擊越精準。

4、多引導,少保護。如果孩子的叛逆期已經開始,你試圖保護他的所有措施效果都可能會適得其反。他的探索已經開始,你要做的就是在他挫敗的時候坐下來跟他一起複盤,把「為什麼是這樣」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並告訴他,哪怕我之前就知道這些,我也希望是由你自己習得。

(完)

作者:蔡壘磊

天使投資人|思維工坊創始人 | 高智商協會勝寒會員 |LinkedIn專欄作者

如果你也喜歡看理性、思辨的文章,請拿起手機掃以下二維碼,關注公眾號「請辯」(luojisiwei),有任何事,歡迎來後台找我。

我的新書叫:

《認知突圍:做複雜時代的明白人》

噹噹分榜穩居前三

當人手一冊的認知書籍,你值得擁有。


推薦閱讀:

家長給孩子挑選什麼樣的書籍閱讀?
孩子開學與家長焦慮
無法和家人進行良好的溝通,家庭環境對自己造成的性格缺陷 ,始終讓自己無法接納自己 無歸屬感 無法正常戀愛?
一個成功的案例 原創3號
家庭教育:功夫在詩外

TAG:家庭教育 | 熊孩子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