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蘋果ios11到NIKE,聊聊AR技術的商業運用

好久沒有聊技術話題了,關於AR,我其實一直想說,只不過近期素材太多,拖延症爆發。

最近的兩則新聞稍有導向性意義:

第一個是,蘋果將會在iOS11中,增加AR功能,這也就意味著消費者使用該項技術的門檻將會進一步降到趨於最低;同時,AR的呈現範圍將會前所未有擴大,主要得益於眾多開發者加入到完善此項技術的隊伍中。

Tim Cook此前一直強調他比起VR,更看好AR在未來的運用,事實上,蘋果也終於通過一次系統升級來表明了立場。無論如何目前蘋果的產品依舊具備風向性,比如就算iPhone7被吐槽得再多,看看現在市場上一眾手機的模樣,不得不說,除了羅永浩,絕大多數逐利的依舊是蘋果的追隨者。

因此,當做技術的人有了更好的平台,當使用服務的人得到了更低的門檻,加上消費級產品領袖的推波助瀾,考慮到iOS11正式版可能要到年底才會發布,因此明年基於AR技術的各種產品運用應會紛至沓來。

第二個是NIKE,旗下的滑板品牌Nike SB(這名字也是可以的),近日同紐約一家米其林二星餐廳Momofuku合作,推出了一款限量版聯名球鞋Nike SB Dunk High Pro "Momofuku"。

用戶的使用步驟是:

  1. 在app store中下載SNKRS這款app(目前只有美國地區有)。

  2. 找到app中的相關頁面,並打開詳情頁。

  3. 找到Momofuku餐廳的菜單,或者是一張餐廳和耐克合作的牆面塗鴉,讓它們進入手機攝像頭的畫面範圍並掃描。

  4. AR 球鞋瞬間就會彈出,你幾乎能全方位無死角看到這款產品。

  5. 點擊「UNLOCK」按鈕可進行購買(目前已售罄)。

正是因為上面那些gif,才讓我有興趣寫這篇內容,為了就是讓大家能更直觀地感受到AR在商業品牌中的運用,但這看起來似乎又是個完全沒有卵用的功能,比起之前就發生在我們身邊的PUMA與咖啡店的快閃合作項目,其更直觀的效果呈現其實未必不如NIKE這次案例吧。

我個人覺得這則案例只是個試水信號,NIKE作為全球最有價值的品牌之一,作為前沿技術的第一梯隊使用者無可厚非,結合蘋果發布會後的話題餘熱,先讓消費者感受一下AR技術的可能性也未嘗不失為一個好的時間點。

類似的使用場景,早在幾年前宜家就已經實現了,只不過之所以沒有普及,兩者肯定都有其核心問題,例如使用門檻相對較高、可用場景相對有限、使用意義並不太大等等。這些我都理解為大品牌的拋磚引玉,早晚技術成熟的時候,用得最好的也是這些品牌。

那麼問題來了,在商業零售領域,AR到底可以有哪些想像空間。

讓我們先看看事物的本質,我聯想到了前幾年一直很火的O2O概念,現在已經沒什麼人在說了。

不過就在前幾天,我在優衣庫買單時,有位顧客直接跑到收銀台來問:自提是在這兒嗎?

而這種情況下,正常人都不會說:你好,我剛通過O2O方式買了你們的某件產品,現在來線下取貨。

但實際上他的消費過程已經是一次O2O的基本呈現,而他也從中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便利,這就是事物的本質——讓消費者通過更多地選擇來提高效率。

那AR技術,應該為商業做哪些「貢獻」呢?僅僅是為了把明明可以用現實呈現的內容,通過數碼設備來實現嗎?

我個人認為,在商業零售領域,AR技術的運用可能可以呈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讓實體零售更酷。之所以叫做「增強現實」,除了在「現實場景」上做文章,也要在「如何增強」上下功夫,而對於消費者的「視覺衝擊」,將會是AR讓實體商業變酷的一大效用,別的不說,就「櫥窗」吧,可以想像一下,如果很會做櫥窗的芮歐,在沿街玩點花樣,在南京西路的大客流中會有怎樣的效果。這確實與實際消費沒有太大關係,它僅僅就是AR技術在商業領域的升級作用,但無法用其他技術取代和實現。

  2. 提供更多的互動場景。這點主要運用於營銷領域,尤其是如今購物中心當道,傳統的打折促銷已經無法激發消費者購買慾,而購物中心最火爆的主題營銷活動,幾乎都是IP展或者集市之類。AR技術既能成為這些主題活動的一個增值環節,同時若使用得當,商場完全可以利用這項技術進行定製策劃,讓消費者在逛街過程中不經意間體會到AR技術的有趣,當然我認為這需要類似蘋果們將這項技術的操作步驟門檻降到最低,消費者才願意付出使用成本。

  3. 一些真正提供便利的場景。例如我之前在參觀LU·ONE的展廳時,商場就是通過AR加投影的方式,對項目進行介紹,它既具備傳統視頻的生動感,又能進行即時互動,那我就認為這項技術的運用得當,否則還不如用PPT講解更清晰明了。又比如,在對汽車產品進行介紹時,通過AR技術的運用,可以讓消費者看到其中的內部構造,這樣的資料庫,也就不需要廠商對每一部車進行拆解,節省成本和空間。這類運用,是我個人覺得今後AR技術的正確打開方式,而不僅僅是在一個特定場景打開攝像頭,啪啪啪一個產品跳出來,因為消費者到達這個特定場景是有成本的,這和去門店感受一下真實產品又有何分別?

總之,我個人也是比較看好AR技術在商業領域的運用,這需要開發者和消費者的「配合」下才能愈發完善,目前而言除了在一些展會等特定場合,我們還很少能在消費級場景,例如商場、品牌專賣店看到真正很酷的AR運用(有是已經有很多了,但你覺得有哪個案例能夠真正打動你的話,歡迎留言分享哈),最終,還是得看看在使用頻率最高的手機端,這項技術有多大空間和多小門檻。

最後想問,現在你還玩微信搖一搖嗎?


推薦閱讀:

如果中國率先研發出量子計算機,如何商業化?
覺得「三福」這樣的店鋪怎樣?
奶茶店產品利潤如何?很高么?
如何在網購中優雅地省錢?
如何看待鎚子科技被爆改名野望科技?

TAG:增强现实AR | 商业 | 耐克Nik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