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人格水平下的防禦機制(9)分裂

今天繼續下一個防禦機制:分裂。

什麼是分裂

分裂的防禦機制的定義,最早是由克恩伯格提出的。他指出所謂的分裂就是:「你把某些人完全看成是敵對的,而把另外的人看成完全是可愛的。或者,你現在正在痛恨愛過的魔鬼。

這個意思其實很簡單,就是分裂是不能整合的,綜合去看一個人。他要麼就好的,要麼就是壞的。在這一刻他只有一個屬性,要麼好要麼壞。當然是可以變化的,比如今天是好的,明天可能又變成壞人了。

我們先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小時候數學成績非常好,每次考試基本上都是滿分,而且老師還要在試卷上寫上第一名。這個時候那個老師就會全班表揚我,說我非常認真,學習態度非常好,還讓我當組長,總之我成了班裡最好的孩子。

但是呢?我的英語成績比較差,經常考試不及格 ,這個時候老師又會數落我,每次見到我父親就要告狀,說你孩子最近學習成績又下降了。

所以每次發數學試卷的時候,我是好學生。每次發英語試卷的時候,我馬上就變成了拖後腿的壞學生。這就是老師在用分裂的一個態度在對待學生的成績。

實際上很多父母教育孩子也是用這樣的方法。我們又稱之為二分法,或者說是黑白分明。比如去電影院看電影,出現一個警察,父母就告訴孩子,這是好人。出現一個小偷,父母就告訴孩子,他是壞人。當然這樣做對於孩子是有好處的,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可以讓他們避開傷害:沙發是「好」的,坐著很舒服的;桌子是「壞」的,碰了是會痛的。媽媽是「好」的,可以給自己好吃的;陌生人是「壞」的,會打自己的。就是可以分清是非。但是如果長期這樣二分法的去割裂一個人。那麼我們長大之後,我們的思維就會僵化。任何一個東西,要麼就是好的,要們就壞的,就無法綜合去看待。

分裂的形成

從心理發育的角度來說,孩子一出生的時候,心裡還處於共生期。什麼是共生期呢?就是他認為自己和媽媽是一體的,是一個人。這個時候他無法將媽媽和自己區分開,雖然那個臍帶已經剪斷了,但是他的內心還是和媽媽融合一體。

慢慢的孩子會意識到,媽媽好像是另外一個人,有些東西是自己的,有些是別人的。其實這個就是最早的分裂的來源。這個時候孩子就會把媽媽分裂成好媽媽和壞媽媽?我一哭,就給奶吃的媽媽是好媽媽,我一哭不給奶吃的媽媽,那是壞媽媽嗎?媽媽就一個,但是孩子他應用了分裂的防禦之後,媽媽變成了兩個。下面是克萊茵對早期分裂的一個解釋。

克萊因提出「分裂」(splitting)一詞來說明客體表象可被分裂為「好的客體」和「壞的客體」。例如,孩子會在他的心智中,將媽媽分裂為兩個不同的人,一個是他所恨惡的、壞的、令人挫折的媽媽;另一個是他所愛的、好的、滿足的媽媽。

  孩子在內心世界中將好媽媽和壞媽媽區分開來,目的是免於體驗到對母親的衝突感覺,這衝突是來自所愛與所恨的媽媽在現實中其實是同一個人,這種好與壞同時出現在同一個人身上的矛盾感受和情緒會淹沒嬰兒的自我,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分裂同時也將自己及他人的表徵和態度分裂成「全好」(all good)和「全壞」(all bad)兩個完全相反的情況。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嬰兒的自我功能還無法將這兩個東西放在一起,把它們放在一起是焦慮的,是有衝突的,他的自我功能不足以去處理這些衝突和焦慮,所以得分裂,這是一種活下來的手段。或者簡單的說,嬰兒不能接受媽媽是壞的,他能接納好的媽媽,如果好的媽媽身上又有壞媽媽的特質,他就會很焦慮。所以他把媽媽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自己愛的好媽媽,這樣有足夠的安全感。一個是自己痛恨的壞媽媽,這樣可以盡情發泄攻擊性,而不必自責。

為什麼孩子不能接納整個媽媽呢?一方面是對安全感和信任感的需要。只有全部是好媽媽,他才能更體會到安全感,從而更信任媽媽,而且更舒服無憂的生活。那部分壞媽媽的去除,他就不擔心再要奶吃的時候,媽媽有可能不給自己。而是想像成這個媽媽仍然會無條件的滿足自己。另一方面是對待壞媽媽,他也可以盡情的去憤怒和攻擊,良心也不用自責,反正他是壞人。這樣衝突和焦慮就被分裂的防禦機制給化解了。

從社會環境到家庭環境

其實在中國分裂的現象是非常明顯的,我們從整個社會背景的視角來看,而不僅僅只是個人的成長經歷。從某種程度來說,我們就生活在一個簡約化的分裂世界。

看看現在的孩子,智力和分數似乎成了他們唯一衡量的標準和存在的價值,成績好就擁有整個王國,而成績差則意味著難以存世。作為一個「人」的完整性看不到了,作為一個個體的獨特性喪失了,只是被集約化在了統一的標準下,割裂為考卷上冰冷的數字。而數字的高低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大學的好壞,大學的好壞意味著工作的好壞,工作的好壞意味著錢的多少,錢的多少意味著我們將會躋身於社會的哪個階層。

打開網頁,我們會被以財富、美貌和性為基調的各類新聞所充斥,這就是我們當下的主流價值,一種以看得見的簡單標準來衡量人的方法。這種主流價值,逼得我們在追逐的過程中,不自覺地慢慢喪失了生命的其他面向。

而事實上,人和人是不一樣的,每一個人的出身、天賦、成長環境、潛能各不相同,有的能長成參天大樹,而有的只能長成路邊小草,重要的是成為真實的自己,而不是扭曲的他人。只有當大的生存環境呈現出允許生命的豐富性自然綻放的包容性的時候,個體才能夠自自然然地成為自己。

而在這個簡約分裂的社會大背景下,作為渺小個體的父母,要仍然能夠有一種對孩子的抱持,能夠接納孩子天性里的好與不好,讓孩子的身心均衡的發展,是需要有足夠的內心力量的。

所以父母的養育方式則對原初的嬰兒個性形成,起到了很重要的影響。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情感是喜怒無常的,好的時候特別好,壞的時候又特別壞。那麼孩子為了逃避痛苦,而將好與壞完全割裂開來。例如一個男孩兒有個酗酒的父親,經常打他。當這個男孩兒帶著傷縮在角落裡的時候,他的內心會幻想一個負責任的、寬厚慈愛的父親來撫慰他,幻想里只有美好而沒有傷痛,也只有在幻想中,他才能夠暫時性地逃離現實的殘酷。等到他長大以後,他會把他的理想化的父親投射到一個人身上,那個人是完全好的。而把恐懼與憤怒投向另一個人身上,那個人是完全壞的。這樣他就看不到那個人的另外一個面。譬如這個類似於理想父親的人也許渾渾噩噩,而那個類似於現實父親的人也許外剛內柔。

當然在這裡,我們也要清楚,並不總是父母的錯。雖然在有些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存在真實的虐待甚至遺棄,但有些孩子的心理創傷形成,只是因為和父母「不匹配」。想像一下,一對神經大條的父母生了一個細膩敏感的孩子,不管他們怎麼努力,這個孩子都不滿足。對於父母來說,他們已經儘力了,而對於孩子,卻成了「創傷」。

因為分裂是非常普遍且重要的一個防禦機制,我們分兩集探討。下文我們繼續舉一些具體的例子,再重點介紹下邊緣性人格障礙運用分裂的例子。


推薦閱讀:

雙(多)語國家內部分裂都很嚴重嗎?
電影分裂(split)中的二十四個人格都出現了嗎?分別都是什麼?
烏克蘭將要分裂了?
歐洲有哪些已經分裂的國家?

TAG:分裂 | 心理 | 防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