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一輩子,要麼熬,要麼拼!
01
剛畢業那會兒看過一本書。書名叫《乞丐囝仔》。
故事很悲慘,當然也很勵志。書不厚,但當中描寫的讓人身臨其境的細節,足以讓觀者動容。
主人公叫賴東進,也就是作者本人。
賴東進是乞丐。
不僅如此,他的父親是瞎子,母親與大弟精神異常又重度智障。
一家十二個孩子,全靠賴東進討飯乞食過活。
賴東進在暴雨中行乞,在寒夜裡行乞,在烈日下行乞……
有很多次,因為要不到飯,他不得不偷吃別人家裡喂狗的飯,喝水溝里的水……
很多時候,他已經不敢求溫飽,只求一家十四口人可以活下去,活著看見明天的太陽。
他在墳墓地里睡了整整十年,忍受了二十年的譏諷、恥笑與鄙視。
數十年來,他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只為了想證明,再不幸的人,只要肯努力,一樣可以出人頭地。
最後,賴東進苦盡甘來,從乞丐變成了企業家,並站上了台灣十大傑出青年頒獎典禮的領獎台。
當然,據說賴東進後來因為演講太多,影響到了工作,此為後話,也不影響他改寫了自己、家族乃至家族後代的命運的事實(他們遠離了乞食,過上了平常人的生活),以及他面對苦難不屈不撓,積極抗爭的精神帶給我們的感動。
02
美國有一個「奇蹟女孩」名叫莉絲?默里。
這個有著一襲金色頭髮的女孩生長在紐約。她8歲開始乞討,15歲時,母親因吸毒染上了艾滋病而精神崩潰,父親則因酗酒最後進了收容所。
外公不肯收留,莉絲?默里只好流浪街頭。
17歲,莉絲?默里忽然意識到自己要作出改變。她想去哈佛,接受最高的教育,讀所有最好的書。
她覺得她必須這麼做,沒有選擇的餘地。
——」我明白了,我做出改變的時間要麼是現在,要麼就永遠不可能了。」
然而,處境如此艱難:於她而言,夢想的路上惟有荊棘滿地,哪有芳香四溢?
幸好,每當她感覺自己快要撐不下去的時候,她就想
——「我為什麼要覺得可憐,這就是我的生活。我甚至要感謝它,它讓我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往前走。我沒有退路,我只能不停地努力向前走。我為什麼不能做到?」
——「我不會累垮,我會挺過來。因為我能看到夢想。」
然而,有了夢想支撐的現實依然不堪。
她過得狼狽不已:住在地鐵,撿食別人丟棄的食物,還要工作養活自己,與此同時拚命讀書。
但即便無家可歸,莉絲?默里還是用了兩年的時間,學完了高中的四年課程。
1996年,她獲得《紐約時報》一等獎學金1萬2000美元,進入哈佛學習。
2003年,莉絲?默里畢業。歐普拉·溫弗里(美國著名的脫口秀主持人)頒給她「無所畏懼」獎(chutzpah award)。
她見到了美國前總統比爾·柯林頓;她和托尼·布萊爾和戈爾巴喬夫一起探討時事;她向青少年宣揚要抵制住毒品和黑幫的誘惑,還鼓勵他們不要把兒童時期的苦難當作不把握機遇的借口;
她還寫了自己的傳記《Breaking Night》(《打破黑暗》中文版《風雨哈佛路》)。電影《風雨哈佛路》也是以她為故事原型拍攝的。
以莉絲?默里的條件取得這樣的成績,背後需要付出的汗水,需要具備的意志力可想而知。
03
自公號開設以來,不斷有讀者在後台留言,或直接加我的微信詢問,話里言間都是對成功的渴望,當然這裡指的是學會寫作,發表作品,過自己理想的生活。
我大多只是鼓勵幾句,然後說一些方法(對於寫作來說,很多方法其實不算方法, 除了讀和寫外,別無他途)。
之後,他們就會給我說他們的困惑:迷茫,懷疑,恐懼……
我挺無語的,用發牢騷的時間來行動,來嘗試,不是更划算嗎?
《成為什麼樣的人由75%,20%和5%決定》里已經闡明,人的一生里,75%是自己控制不了的,只有25%可以。誰都不是唯一。
這25%,就是每個人的發力點。
這25%是什麼呢?認知與態度。
認知,是通過學習後具備的洞察與創見,是思想;
態度,則是指信念與執行,其中少不了的是情緒控制。
很多時候,後者比前者還重要,因為後者控制得好,自然能夠做到堅持學習,繼而突破認知壁壘。
其實啊,大多數人都是被自己打敗的——畢竟一生一帆風順的人極少,人拼的其實就是自我管控力的高低。其中包括情緒管控,抗挫力,勇氣,自律以及堅持等等。
每一個負面情緒,都是前進路上的一道坎,且對它們,人永遠做不到一勞永逸,例如懷疑,你今天戰勝了它,它還會三天兩頭來造訪,你不得不再一次與它對決。其他情緒亦然。
自我爭戰的過程,其實很多時候已經是二八定律形成的過程:百分之二十的,是戰勝自我的人,百分之八十的,是對自己繳械投降的人。
其實只要記住一句話就行:情緒是不能產生生產力的,持續的行動才能。
即使是一些需要「情緒」的創意類工作,也需要行動來產生成果,如嚴歌苓「我每天都寫作,這是基本功,必須是天天,否則專註力和思維力會下降。」,又如村上春樹每天寫作四五個小時等。
04
很多人把勵志故事當作雞湯看,是因為他們沒有GET到故事裡的精髓——戰勝自我。
——我們情況不一樣,他是他,我是我,他能做到,我未必能做到的。我水平有限啊,成功的概率很低吧!
這話一點兒毛病都沒有。
有毛病的是「你」的自我爭戰,你實際上並不是坦然地接受自己現在的樣子——倘若你接受,就不會有糾結與渴望,而是完完全全地順服於當下,坦然、快樂地活著。
提出借口,正說明你在「分裂」,也證明你而今的狀態並非是你真正接受乃至享受的。
只是因為恐懼,你給自己找了各種各樣的借口,最常用的就是上面說的:我不行,我做不到。
針對恐懼,影片《三傻大鬧寶萊塢》中,阿米爾汗扮演的蘭徹和朋友們的一段對話非常耐人尋味
——「心啊,是最容易恐懼的,當它害怕的時候,您要對它說『all is well(一切都好)』。」
是啊,何不承認並接受自己不安現狀的事實,並拿出勇氣來戰勝恐懼呢?
自我爭戰只是無謂的內耗。起了心,動了念,轉變就已經在發生,何不承認自己的渴望並用行動來釋放這種渴望?
這樣,即使最後未能成事,對自己也有一個交代。
承認自己的平凡,並非叫你假裝無動於衷心裡卻鏖戰三百回合,而是聽從內心的聲音,輕省地上路。
不跟別人比,能走一步是一步,不是嗎?
李宗盛說:人這一輩子,就兩個字,一個是熬,一個是拼。可是,你熬來熬去後來發現,生活還是得拼,所以既然如此,還不如早一點拼,早點拼對你好,對別人也好。
是的,安於當下,雲淡風輕,自然是好。但當你有熬的感覺,那說明你正在撕裂,既然如此何不試著破一次繭,或許,能成一次蝶呢?
我是悟恩(公號kokyo98),祝你好運!
推薦閱讀:
※求推薦關於生活感悟的好電影,類似《遺願清單》,《和莎莫的500天》?
※親戚朋友對你工作的哪些誤解讓你無奈?
※你所聽過的最讓你心寒的一句話?你如何對待的?
※寫在一萬關注者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