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一會——姑蘇憶

緣起:

nn

一期一會,一生只一次相遇。源於日本茶道,意為茶道的儀式里,即使在相同場所,邀請相同賓客,獻上相同的款待,相同的時間也早已流逝不復返了。

nn

沒有恆常,只有流逝,消失。

nn

這就是日本價值觀里的「無常」。

nn

一期一會。無常,故而珍惜,享受當下。

念叨了許久的姑蘇行,遲遲未成。

nn

或許因為離得近,左右不過一個多小時的高鐵……明日復明日。當時只道是尋常。

nn

確定這次行程,其實只在一瞬間。一直受「設計從跑步開始」slogan的蠱惑,故而身未動,心已至。

nn

是參觀考察,也是同行集會。

nn

暫時放下俗事羈絆,放空,亦是換一種心境感受周遭。建築、花木、光影。亦有老友。恍惚間,是多年以前在網師園笑談蟹眼天井的你。是滄浪亭的邂逅。或是虎丘的雨中漫步……姑蘇依舊,仿若不曾離開過。

夜遊網師園:

nn

此行,以夜遊網師園開端。

nn

這種老園子情結起源於年少,或是更早以前。老宅。廢園。最難將息,是記憶里的鄉愁。

nn

所以,那篇《沒有文化的網師園》,驟然就吸引了我。想那年隨性而起的旅程,亦在網師園。冬日,冷。遊人少見。梅香凜冽。一種特別的遊園經驗。

nn

夜遊,是另一種感受。

nnnn

網師園夜景

nnnn

夜色隱去周遭。唯有直覺的空間感受。

nn

早先,有三兩的遊人。配合夜遊體驗,亦有一些表演,評彈,崑曲,民樂……有我最愛的《牡丹亭》,一折《遊園》,一折《驚夢》。在花木掩映間,聽麗娘感慨「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光影曖昧,是這樣不真切的感受。絲竹聲聲,且讓我,入這六百年前的臨川夢,與麗娘一道徜徉園中。

nn

夜遊,或是夢遊。

nn

有朋友相伴。與君初相識,猶如故人歸。是文章的緣故,還是同樣的老園子情結?

nn

夜色隱去綠植、周遭顏色,掩去表面裝飾,唯有直覺的空間感受。

nn

少了視覺分散注意力,故而專註當下。

nn

古典園林中的建築與景觀空間是相互融合的。

nnnn

網師園全景圖

nnnn

網師園平面

nn

自大門進來,過了轎廳,從萬卷堂到擷秀樓,這分別是男女主人接待賓客的地方,故而延續了嚴格的軸線對稱關係。建築物之間,各有天井,作為緩衝空間。

nn

過了擷秀樓,建築布局變得自由。庭園與建築相互交織。漸漸分不清何為主何為輔……古典園林中的庭園,更類似層層相套的魔盒,一進又一進,不知身在何處。

nn

擷秀樓與梯雲室之間,是一處相對開闊的庭園。園中假山,尤見匠心。

nn

假山平面布置的進退關係,拉長了景深,同時在空間中形成變化,避免一眼望透,形成步移景異的效果。

nnnnnn

假山作為建築的點綴,強化端景。

nnnn

自擷秀樓望向梯雲室,假山布置拉長景深。

nn

同時起到步移景異的效果。

nnnn

梯雲室前的平步青雲石。

nn

作為灰空間的欄板,作為建築的延續,欄板做裝飾處理,呼應建築。

nn

假山是庭園中的主要元素,主導空間變化。同時,它亦是建築與庭園之間的調和劑

nn

從擷秀樓(二層建築)到梯雲室(一層建築),兩者體量懸殊。作為庭園觀景與被觀景的重要視點,在相對狹長的庭園空間里,梯雲室佔據一角,與擷秀樓對望,成為庭園的一個主要對景,亦是因為假山的過渡作用。

nn

擷秀樓外長廊,是一個巧妙設計。長廊與二層建築的外牆,形成兩個層次。削弱了建築高度對庭園的壓迫感。

nn

假山布置,則使庭園的尺度感與空間感更加宜人,豐富了景觀層次。

nn

梯雲室因假山的點綴,強化它作為端景的空間氣勢

nn

建築外的鋪裝平台,亦是建築空間的延續。精緻的欄杆,延續建築立面,是一個建築空間意味的提示,進一步增強了建築的體量感。

nn

平步青雲石,是功能需求(解決高差),也是建築與庭園空間的轉換提醒,亦有古典文化上的隱喻。一處精彩的設計。

nnnn

擷秀樓外長廊,與二層建築的外牆,形成兩個層次。

nn

削弱了建築高度對庭園的壓迫感。

nnnn

自梯雲室望向擷秀樓,假山布置進退有序。拉長景深。同時起到步移景異的效果。

nnnn

且這樣聽你娓娓道來。

nn

殿春簃。假山依舊。

nn

逛老園子,是這樣的體驗——似是而非的記憶。那些曾經的錯過與忽略。所以每次都有驚喜。

nn

印象里的半亭,冷泉亭,以旁側一汪清泉得名。重遊,發現亭中那座峰石。亦應該是記憶作祟,選擇性地記住或者遺忘。

nn

也許是對於亭子功能的疑惑。是為了停留觀景,抑或只是一個被看的視點?

nn

亭者,停也。古典園林中的亭子,通常會作為一個主要的觀景停留點而設置。此處亭中放了峰石,兩側美人靠「坐」的空間變得局促,不適合停留(依據一)。站在亭中張望,未見特別景緻,亦與古典造園中關於停留點的視線設計手法不符(依據二)。故而猜想,此處半亭的作用,是類似壁龕的方式,為了烘托這座峰石。

nnnnnnnn

殿春簃庭園。假山手法同上。

冷泉亭與峰石。

nn

峰石的存在,導致兩側美人靠「坐」的空間的局促。

nn

亭子是否為烘托峰石而存在,一種類似壁龕的處理方式?

nn

(猜想之一)

nn

殿春簃,作為灰空間的鋪裝平台,欄板的處理與梯雲室略有不同。此處的欄杆,更簡潔,一種更室外的處理形式,是庭園過渡空間的意味(猜想之二)。

nn

梯雲室,建築外即為鋪裝平台,欄杆的形式相對精緻。是類似建築外延的空間意味。

nn

而殿春簃,建築與鋪裝平台之間,有類似游廊的過渡(依據),欄杆形式更簡潔,更接近庭園空間的意味。

nnnnnn

殿春簃,作為灰空間的鋪裝平台,欄板的處理與梯雲室略有不同。

nn

建築與鋪裝平台之間,有類似游廊的過渡(依據)。

nn

欄杆形式更簡潔,是庭園過渡空間的意味(猜想之二)。

nnnnnn

月到風來亭。印象深刻的,除了名字,還有亭子臨水一面的駁岸處理,做成了半懸的形態。輕盈與厚重質感的對比。

nn

地面鋪裝沿游廊過去,做了兩種材質。平緩區青磚鋪地,上坡下坡則採用碎石鋪地。人工與自然的對比,一種廊與山穿插的意味。

nn

咫尺山林,象徵意味里的空間感受,是游觀老園子的獨特體會

nnnn

月到風來亭,駁岸處理成半懸狀態。

nn

輕盈與厚重質感的對比。

nnnn

小山叢桂軒。假山、花木與建築的關係處理極其巧妙。

nn

花木以假山為種植池。

nn

假山整體橫看成嶺側成峰的走勢,同時結合綠植,在峰巒位置點綴造型花木。呈現水墨山水的詩情畫意。

nn

另外,園中所有的假山與建築之間,均留有一定的鋪地空間。一方面保證人行通過時最佳的觀賞距離。同時,綠植滿鋪時,亦不會造成庭園空間局促。

nnnnnnnnnn

小山叢桂軒,實景。花木扶疏。

夜深,遊人漸次散去。

nn

沉默。

nn

是夜遊的別樣感受。是重新審讀網師園的驚喜。是攀爬雲崗時配合山的走勢,身體不自覺做出仰止、抬望、俯察、側身、上步、顧盼、斜刺、觀巒等等具有山水意味的程序化動作,從而理解山的觀法。

nn

這園林,委實觀之不足……

nn

是這樣的意猶未盡。

nnnnnn

姑蘇雅集:

nn

參觀項目,於我而言,更像對照與自省

nn

不同於自己在做的項目現場營造是一場關於設計意圖的辯證過程。曾經反覆在圖紙上推敲的空間關係,由現場一一論證。創新,或是試錯?從無到有,細節會被放大,格外清晰。也包括缺陷。沒有綠化,也沒有裝飾表皮的掩蓋,就這樣直接暴露著,時時提醒著你它們的存在……或許因為忽略。或許因為現場條件變化。

nn

那些曾經的執著……

nn

以至於項目完工時,會生出一種恍惚。綠植掩蓋了細節的不完美,部品營造出生活的氛圍感。工地一夢,項目卻是實實在在建起來了,且效果不錯……迷失,是眼前的似曾相識,是此刻的如釋重負,還是本可以做得更好的小落寞?我不知道。

nn

是這樣身在其中的迷失感。

nnnn

看別人的項目,則是一种放松狀態。無目的地漫遊,隨意閑逛,感受空間舒適與否。以身衡量、體會。這樣直觀感受的美,更接近於直覺。

nn

我喜歡這樣的方式。

nn

路過,或是駐留、拍攝與思考。身體會直覺做出選擇

nn

空間是只有進去才能真正體會的經驗。它是微妙的,甚至在反覆使用後才能覺察,給人以想像與發揮……

nn

我習慣鏡頭式的空間敘事方式,設計師承擔類似場景導演的角色,利用空間開合以及心理暗示,控制性的觀看,控制性的遊走。讓訪客關注到設計細節,並為之欣喜。他以為無意間的領會,恰恰是精心設計的結果。

nn

空間遊戲,順應規則,或者反常規遊走。不同的體驗,獲得不同感受。

nnnn

一路看來,各有驚喜。尤其聽相關負責人分享項目背後的故事。

nn

營造是這樣的過程:以什麼姿態去做永遠比用什麼方法去做要重要的多。效果的最終呈現,淡去背後的艱辛與糾結。那些不為人道的過程。

nn

會心一笑,因為感同身受。

nnnnnn

華潤悅府。

nn

佔地15000平米的示範區,風格簡潔而不簡陋。點到為止的東方元素。在售樓處四面環以2500平米的鏡面水景,結合金屬格柵。看與被看間的虛實處理,特別的框景與對景關係。

nn

設計整體邏輯:

nn

①立面設計以暖色調強調豎向肌理的格柵為主要元素。

nn

大面實牆採用黃洞石,虛的處理則是咖啡色的金屬格柵與玻璃幕牆。虛實,是第一重的對比。

nnnnnnnn

建築立面的虛實對比。

nn

豎向金屬格柵與黃洞石的橫向肌理,形成第二重對比。

nnnn

黃洞石橫向肌理與豎向金屬格柵的對比。

nnnn

金屬格柵的豎向肌理。

nnnn

售樓處牆面的黃洞石。

nn

②地面以灰色係為主色調。

nn

道路鋪裝與水景沿用了同一種材料。考慮水景的鏡面效果,故在面層處理加以區分。鋪裝為毛面,水景為光面。

nnnn

水景與地面鋪裝,採用同一種材料的不同面層。

nn

③選苗方面的心機所在。

nn

全場苗木姿態優美。尤其在景觀節點上的苗木選擇,保證樹陣樹形幾乎一模一樣。孤植樹則以樹形飽滿、姿態飄逸為宜。

nnnn

主入口進來,兩側夾道10余株香泡,冠幅、高度、分枝點,幾乎相同。

nnnn

水面以樹形優美的孤植樹,拉高豎向關係,形成視覺焦點。

nnnn

示範區入口特選八棱海棠。

nn

④點到為止的東方元素。

nn

從主入口的拴馬樁,到格柵的豎向肌理,再到售樓處內部的金屬帘子和框景關係,呼應東方情結。

nnnnnn

示範區入口:拴馬樁與門頭格柵。點到為止的新中式。

nn

格柵則延續了售樓處建築的豎向肌理。

nnnn

售樓處前景牆,隱喻照壁。

nnnnnn

售樓處金屬帘子,以及月洞門意向的框景。

nnnn

景瑞無雙。

nn

①入口區域設計,注意對人流的引導作用,結合交付後的使用情況考慮。

nn

示範區入口為代建市政公園,設計沿用售樓處前場的曲線構圖,以數條曲線形景觀帶,將人流引導進入售樓處。

nnnn

示範區入口區平面圖。

nnnnnn

示範區入口實景。

nn

以曲線形景觀帶,將人流引導進入售樓處。

nnnn

從代建公園往售樓處前場轉換空間。

nn

以雕塑和LOGO景牆作為空間轉換的提示。

nn

②售樓處前場設計。

nn

售樓處前場空間為訪客關注度較高區域,在設計上以「行雲流水」為關鍵詞,採用連續的曲線構圖,加以光影變化,加深訪客印象。

nnnn

售樓處前場平面圖。

nnnnnn

售樓處前場實景。

nn

印象深刻的曲線。

nn

水底鋪裝材料,採用特別燒制的瓷片,形成項目的獨特氣質。

nnnnnnnn

瓷片選樣及燒制過程

nn

前場瓷片與鋪裝規格,均採用200x600的規格。

nn

一方面因為瓷片大批量燒制時,200x600是不易產生變形的最大規格。另一方面鋪裝與瓷片能做到嚴格的對縫關係。

nn

是嚴謹的細節呈現。

nnnn

瓷片與鋪裝嚴格的對縫關係。

nn

③在尊重原始地形基礎上的景觀設計與改造。

nn

售樓處後場,原地貌風景優美,故保留山景,在頂部改造成瀑布。錦上添花。

nnnn

售樓處後場,順應山景,在頂部改造成瀑布。

nn

④竹子的設計邏輯。

nn

全場採用兩種竹子。外場公園採用剛竹,取其枝幹挺拔。售樓處前場採用毛竹,取其形態優美。

nnnn

售樓處前場的毛竹,體量適中,姿態優美。

nnnn

毛竹的捆綁方式亦統一設計過。入眼即見細節。

nnnn

外場空間的剛竹。枝幹挺拔

nn

⑤燈光設計

nnnnnnnnnn

最終調試的燈光,採用藍色調。與池底的瓷片相呼應。

nnnn

中航樾園。

nn

張唐一貫的簡潔、純粹。

nn

①融入蘇州文化特色的設計。

nn

設計關鍵詞為「融」與「蝕」,以太湖石為意向載體,在建築形態景觀布局上加以呼應。

nnnn

意向推導過程。

nnnn

樾園平面圖。

nn

商業街種植池布置,呼應了太湖石無序孔洞的質感。

nn

前場建築,不規則的窗洞,意指太湖石。類似太湖房的概念。此外,建築與周遭環境(礦坑公園)亦存在呼應。

nnnn

太湖房與礦山相互穿插,自然融合。

nnnnnn

示範區前場建築,不規則的孔洞,是對當地礦坑公園的呼應。

nn

亦意指太湖石。

nn

太湖房由混凝土澆鑄,表面拉毛,露出骨料。僅在邊緣、窗洞磨光,塗防護劑。粗糙與細膩質感的對比。暗合太湖石的形象。

nnnnnn

混凝土太湖房牆面細部。

nn

拉毛面與磨光面的質感對比。

nn

②東方意向。

nn

售樓處前場庭院,以折線水景貫穿。線性水景以流水石為端頭。意指蘭亭雅集中的曲水流暢。

nn

此處水景融入可參與的趣味性。一方面,流水石與線性水景可供戲水。另一方面,在流水石上放入花瓣或紙船,可隨著水流緩緩落下,最終流入鏡面大水池中……亦是對曲水流觴真意的復刻。

nnnn

前場庭院平面圖。

nnnnnn

前庭水景取意曲水流觴。

nnnn

水景區域可參與的趣味性。

nnnnnn

前場,鏡面水景區。

nn

③將徽州老宅搬進售樓處,作為會所空間。拆解與重裝,老宅與現代風格的售樓處形成強烈對比。

nnnnnn

新與舊。傳統與現代的對比。

nn

④互動式景觀。

nn

進入兒童活動區,瞬間讓人找回童年。

nn

阿基米德取水器。壓水機。同行夥伴先是試著抽水,隨著加入的人越來越多,不知什麼時候開始打起了水仗。很特別的參觀體驗。

nnnnnnnn

阿基米德取水器。是利用阿基米德螺旋線,將水從低處往高處傳播的抽水機。

nnnn

阿基米德取水器旁邊十字柱頂起球的裝置,為壓水機。

nn

可抽水並調整轉向,將水射向遠方。

nn

騎行生電——無限能源車。

nn

腳踏車與噴泉噴水裝置相連,以騎車的電能轉化為噴泉的勢能。

nn

噴泉落下,同時在水景槽口形成跌水,跌水形成第二重跌水,再落入金屬水渠,在無序分布的金屬片上形成水花與漣漪,最後流入水池。

nn

漫長的水流路徑,背後是絲絲入扣的設計邏輯與細節呈現。

nnnn

騎行生電——無限能源車。

nnnnnnnnnn

從騎單車引發噴泉,到幾重跌水,最終水流落入水池。

nn

背後是絲絲入扣的設計邏輯與細節呈現。

nn

飛盪音樂儀:鞦韆盪起,觸及音樂原件,形成美妙旋律。

nnnnnnnn

飛盪音樂儀:鞦韆盪起,觸及音樂原件,形成美妙旋律。

nn

瞭望塔,延續太湖房的不規則孔洞肌理。頂部可俯瞰壽桃湖景區。

nnnn

瞭望塔,延續太湖房的不規則孔洞肌理。

nnnnnn

你曾經問我,如何定義一個好的項目?這很難回答。

nn

但我一直相信,除卻那些讓我們自以為是並為之沾沾自喜的表皮與表現形式,空間最終是為使用者服務的。它本質是樸素的。

nn

所以,適度「留白」

nn

設計師提供一種暗示多種可能性的場所,但並非決定它。使用者的使用和閱讀將為之帶來真正震撼的效果。

nnnn

最後,感謝華哥的組織。感謝各位優秀的同行,讓我看到了未來空間設計的多種可能性。亦對我現有思維模式產生衝擊與影響。

nn

對照。自省。

nn

好的設計,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時光的流逝,形成變化,櫻花花瓣落在水面的決然,槭樹葉色漸漸轉紅的絢麗。晴雨。光影。恰恰是景觀空間的魅力所在。

nn

鏡頭式的敘述空間語言誘發並記錄這樣的變化……


推薦閱讀:

我們的眼界太窄了——侃侃未來的行業趨勢
授人以漁 | 康石石淺談景觀設計分析圖的製圖「方圓」
麥克哈格與千層餅與灰色的用地適宜性分析
精華|康石石淺談藝術留學作品集中平面圖的評圖標準與製圖策略
記第一次live。

TAG:园林设计 | 景观设计 | 风景园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