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丨「融藝」專場新高/趙無極
丨與西方藝術的結緣丨
趙無極1921年生於北平一書香世家、宋朝名門之後,家中藏有米芾和趙孟頫真跡兩幅,趙無極從小即經常賞閱,他對米芾尤為喜愛。良好的家庭環境,使他從小接觸繪畫和書法,對筆墨運用的嫻熟,也對他日後油畫風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幫助。童年時,趙家移居至江蘇南通,他在那裡完成小學和初中教育。十歲時,趙無極對畫畫表現出興趣,並得到富有的銀行家父親的鼓勵。他的叔叔也經常從巴黎帶回仿製名畫的明信片送他,這使他初步了解到歐洲繪畫的概念。
14歲時,趙無極通過一個希臘雕像的素描考試被杭州藝專錄取,在吳大羽門下接受了六年學院訓練。六年之中,由素描石膏像、素描模特到畫油畫,其中也學習國畫臨摹、畫法理論及西洋藝術等課程。不過,他不喜歡傳統的中國畫臨摹課,因為他覺得國畫大多是在抄襲漢朝和宋朝所建立的傳統、國畫在16世紀起便失去了創造力,不再有想像和變化的空間。甚至,在國畫作業上塗一個墨團,署名「趙無極畫石」。
▲ 趙無極(左)和吳大羽(右)他的質疑精神引起了當時杭州美專校長林風眠的注意,林風眠鼓勵他對傳統質疑,用開放的態度對待中西差異,並支持他追求印象派的明朗、輕快、色彩。這樣開放的思想理念使其日後在法國的發展具備了有利的條件。吳大羽則指引他向中國詩意意境文化審美取向探索油畫創作,從而奠定了東方元素的風格基礎。因此,求學期間的趙無極便認為繪畫不應該複製再現自然,而是應該表達內心、傳遞感情。他的早期作品主要以塞尚、馬蒂斯、畢加索為師,畫風比較接近西方印象派。
▲ 林風眠與趙無極(上排左、右)在杭州藝專任教期間,他接觸到了畢加索、馬蒂斯、塞尚等現代派大師的藝術,這讓他的藝術思想高度開放。在他40年代的作品中,作品開始傾呈現現代主義傾向。1941年被林風眠邀請留校任教之後,趙無極舉辦了他的第一次畫展。對於第一次畫展上的作品,趙無極本人也表示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馬蒂斯和畢加索很大的影響,當時他覺得塞尚、馬蒂斯、畢加索的畫最接近自然。1942年,他在中蘇文化協會布置了一個包括林風眠、吳大羽、關良、丁衍鏞以及他個人的作品展,可以說那是中國現代主義領軍人物的首次群體展。1947年趙無極於上海大新百貨商場舉辦了自己出國前的最後一場個人畫展。
因為對於西方藝術的熱愛,1948年趙無極決定去海外留學感受西方藝術的魅力。他帶著青梅竹馬的妻子謝景蘭,和父母的祝福與資助乘船前往法國巴黎。選擇此地是因為他喜歡印象派的畫,同時巴黎作為印象派、野獸派、達達派、立體派等等現代藝術誕生的地方,吸引了全世界的藝術家,之前一年,趙無極於杭州美專的同窗——吳冠中已經先行一步來到這裡了。
▲ 留法三劍客:吳冠中、趙無極、朱德群
丨東方藝術家在巴黎丨
趙無極到巴黎的第一天下午就直奔藝術殿堂盧浮宮,在那裡,他看到了真正的西方油畫。儘管中國水墨畫對他得心應手,可他不願像巴黎的其他中國畫家那樣鑽進中國人的文化圈,在中國城附近租個房子、畫些「中國特色」的東西、向法國藝壇兜售有「禪味」、「道味」 的水墨畫或油畫,炫耀中國功夫。儘管這樣可能會很方便,甚至在開頭的日子裡很稱心如意,然而數十年下來,即使是有著極高藝術天賦的移民畫家,也會永遠遊離在法國社會的邊緣。趙無極深諳「到了人家的地方,就要往人家的高峰上攀登」的道理。
蒙巴納斯是法國巴黎的藝術家門集聚的地方,他剛到巴黎就在那裡租了房子,結交了許多法國藝壇的「主流人物」,直接從「文化邊緣」奔向了 「藝術中心」。初到巴黎,趙無極就贏來了獲得聲譽的機會。1949年,他到法國後的第二年,在獲得素描獎後,克勒茲畫廊(Creuze)就為他舉辦了個人畫展。當時的國立現代美術館館長為其寫了一段評語:中國的本質,帶有法國與現代的一些層面,趙無極的畫很成功地創造了可喜的綜合。
趙無極在法國南部的畫室,毗鄰於畢加索的畫室。當時已經年紀很大的畢加索一心沉醉於繪畫不喜交際,但他對趙無極非常親切,每次在畫廊見面時,他都熱情地和他打招呼。還有畫家米羅、馬蒂斯也對他非常友好。同時,住在Moulin-Vert路的趙無極與聲震全球的雕塑藝術家賈科梅蒂為鄰,長達17年之久。這幾位大師對他都很有影響:畢加索的結構、馬蒂斯的顏色、米羅的開放觀念,都啟發了他對空間自由處置和掌握的能力。在大師聚集的環境里,趙無極和他的藝術快速而茁壯地生長著。
▲ 趙無極青年時隨著他的藝術風起國際畫壇,趙無極得到了諸多的讚譽和認可:法國榮譽勛位團三級勳章、法國國家勛位團三級勳章、法國騎士勳章、藝術文學勛位團一級勳章、巴黎市榮譽獎章以及日本帝國藝術大獎等,同時他也是為法蘭西畫廊終身畫家、巴黎國立裝飾藝術高等學校教授。
▲
時任法國總統希拉克授予趙無極二級榮譽勛位 (2006)丨藝術生涯里不可迴避的三任妻子丨
不過,賭場情場難兩得。由於趙無極沉迷於繪畫創作,以致忽略了對妻子謝景蘭的愛護。謝景蘭在巴黎開始學現代舞蹈和作曲時認識了音樂神童馬賽爾,馬塞爾十分愛慕她,展開瘋狂追求,甚至在謝景蘭隨趙無極回國時嘗試自殺。最後謝景蘭選擇了馬塞爾。這段感情的結束,也造成了趙無極繪畫階段的一次轉折,他畫作中的情感化傾向尤其明顯。
▲ 趙無極和第一任妻子謝景蘭之後,趙無極結識了第二任妻子趙美琴——一名獨自撫養著兩個孩子、正開始學習做雕塑的、美麗而脆弱的香港電影演員,並說服她放下身邊的一切隨自己前往巴黎,在十幾年裡共度了十分幸福的時光。然而,趙美琴患有被害妄想症,1972年,年僅41歲的陳美琪自殺了。為紀念妻子,趙無極創作了橘黃色調的9米巨畫《紀念美琴》(10.9.72),這幅畫日後被長期保存在了法國蓬皮杜中心,因為趙無極說自己無法忍受每天在畫室里看到它。此後很長一段時間,趙無極還養成了每天傍晚去參加開幕式散心或喝杯威士忌的習慣,以致被戲稱為「趙威士忌」。對此他坦言,「我想通過社交和酒精排憂,免於崩潰,這是在瀕於瓦解的自我世界中立住的辦法,我需要與周圍的人保持和諧。酒在不知不覺中潛入我的生活,我也越來越難以作畫,在美琴去世後的一年半中,竟無法提筆。」
▲ 趙無極和第二任妻子陳美琴從1973年起,趙無極再次提筆,他的畫風轉變了,或許如藝評家們所言,「畫風成熟了」。他感覺自己越來越熱愛繪畫,越來越有話要說,也越來越害怕重複。他畫自己的生活,也畫一種不可見的空間、夢想的空間,在那裡,人即使處於各類矛盾力量構成的不安形象中間,也永遠感到和諧。他終於走出美琴死亡的陰影,重新在藝術的世界裡找到平靜和安寧。
也是在1973年,趙無極在巴黎市立美術館舉辦的首次大型中國藝術展上遇見弗朗索瓦·馬爾凱,當時這位年僅26歲的法國姑娘剛剛成為該館的實習館員,與他也相差26歲。弗朗索瓦對於趙無極事業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婚後,她一直憑藉自己紮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厚的專業知識參與趙無極畫作的營銷。有人說,通過弗朗索瓦,趙無極真正從中國過渡到法國,為法國主流藝術收藏圈所廣泛接受。然而,她的熱情漸漸失去理智,無所不能地為趙無極包辦了生活中的一切。偏偏趙無極就是位純粹的畫家,除了畫畫,別的事情也做不來,每當別人問起具體事務時,他便道:「問弗朗索瓦,我不懂。」
▲ 趙無極和第三任妻子弗朗索瓦·馬爾凱
丨中國風的西方抽象油畫丨
趙無極、朱德群、吳冠中被藝術界稱為法蘭西三劍客,在中國藝術史上,他們三個被視為林風眠最優秀的弟子。其中,趙無極是第一個進入西方主流美術史的中國藝術家,被稱為「西方現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同時他又與美籍華人貝聿銘、美籍華人作曲家周文中一起,被譽為海外華人的「藝術三寶」。
▲ 趙無極與貝聿銘在紐約 (2005)趙無極的作品外表上雖極具西方現代感,但在繪畫視角、用色筆法、對中國畫留白的繼承創新等方面都顯現了成熟紮實的「中國氣派」。僅以他對大色塊的處理為例,無論是色塊對比還是色塊過渡,用色筆法都接近傳統中國畫的皴染和潑墨,用筆痕迹較淡,有時幾近於無,不似西方筆法的大開大合留下的痕迹,這很容易讓人想起與中國傳統水墨畫的內在聯繫,繪畫中洋溢著神秘的東方氣息,如行雲流水,氣韻十足。他也被稱為「西方現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
▲ 趙無極 未命名的水墨畫作品這種抒情抽象表現主義在20世紀下半就受到廣泛的關注和認同。以西方現代繪畫的形式和油畫的色彩技巧,參與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意蘊和審美趣味,創造了色彩變幻、筆觸有力、富有韻律感和光感的新的繪畫空間——這是融合東西方藝術精神的產物,
西方將他從東方解放,東方將他從西方拯救,在這兩者之間,趙無極建立起自己的無極世界:似乎沒有具體所指,只有空間的擴張、色彩的融合、形體的運動組合。趙無極喜歡將作品的完成日期標註在畫背面,以此來命名,為的是讓觀者不受畫面以外任何因素的影響,直接體驗繪畫的意境。法國詩人克洛德·魯瓦卻說,「沒有一幅趙無極的畫作不能夠被仔細解析,儘管它顯然無視任何具象表現,優雅地避開一切為現實所限制的再現。但你可以從他的畫中讀釋情感的視象。」理解趙無極的抽象畫作,不妨從畫外的他尋找線索,循著他的人生經歷,尤其是情感經歷——那裡,浸潤著他最為豐富、隱秘的內心感受。
他的性情和法蘭西文化幾乎有著天然的親和關係,所以趙無極在那塊土地上得以順暢的發展。他的藝術鋒芒耀眼得咄咄逼人,這與戰後歐洲畫壇重新復甦的探險熱潮十分吻合;他的藝術智慧又是充沛深厚的,所以在幾十年里他不斷推進和完善自己的風格、每個階段都有新境界;他在藝術上是充滿感性的,與法國藝術整體中那種熱烈與典雅的趣味切合相投。所以,法國人是首先在感覺上接受了他的藝術,而整個西方畫壇則從藝術史的邏輯中承認了他的藝術。
從表面上看,趙無極的成功是在於他選擇了一個中西文化的結合點,實際上,能夠使他取得根本性轉折的因素,是他漸漸地尋回了中國文化精神。正如他所說:「我自中國走出,使我能再走向中國。」趙無極由東而西,再由西而東,跋涉千山萬水,終於圓滿完成了融合中西藝術的歷史使命,也將自己造就成蜚聲當代世界藝壇的傑出畫家。而巴黎的評論家則說,趙無極的藝術體現了中國人特有的一種「冥想的精神」,趙無極是「將法國的情致和遠東的空間感相結合」。中國傳統繪畫中蘊含著各種抽象因素,但中國繪畫史上從未出現過完全抽象無形的繪畫,這就是他以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為靈魂,運用西方材料與色、光效果完成的抽象表現主義繪畫;是中國意象與西方技法的融合;是對傳統文化的批判與繼承的態度,對現代文化的感悟和對藝術精益求精的治學精神的結合,這也是他成為佼佼者的原因。
▲ 趙無極晚年時丨高昂的價格和崇高的地位丨
▲ 趙無極作品拍賣現場今年5月27日晚,佳士得香港2017春拍「融藝/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槌,這場具有標誌性意義的晚拍第一次彙集了東西方藝術大師的作品共62件,其中,趙無極《29.09.64》以2500萬港元起拍,1.35億港元落槌,成交價1.5286億港元,刷新了趙武就個人作品拍賣紀錄(拍前估價:HKD 3800萬 - 4800萬)。而且拍賣的過程也極富戲劇化,在經歷了一連串密集的現場及電話競價之後,價格極速突破一億港元,全場一度沸騰並首次響起掌聲;然而過億後競標仍未有放緩跡象,一直上升至一億一千五百萬港元才稍有停留,此時來自拍場右側的拍賣專家為電話藏家報出了一億三千五百萬港元的價格一槌定音,全場再度響起長時間的鼓掌。
佳士得高層在晚拍結束後出席記者會時透露,《29.09.64》是由亞洲藏家投得。而此前趙無極拍賣成交最高價紀錄由《抽象》(1958年)所創,此畫於2013年12月登上北京蘇富比,以逾八千九百萬元人民幣(含傭金)成交。《29.09.64》與《向埃德加·瓦雷茲致敬》是同年作品,後者是趙無極獻給這位法裔作曲家的作品,作曲家遺孀弗蘭索瓦·瑪蓋最近將畫作捐獻給瑞士洛桑州立美術館。這兩幅作品是趙無極已知的1960年代中最碩大的畫幅,也可能是如今私人收藏中最重要的1960年代作品之一。
▲ 趙無極 《抽象》2016年11月26日,香港佳士得2016年秋拍「先鋒薈萃"專場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槌,其中,趙無極的《水之音》又以4870萬港元拍賣成交,此前估價為3600萬港元 - 4600萬港元。而去年香港蘇富比2016秋拍「現當代亞洲藝術晚間拍賣」專場上,趙無極《月光漫步》以2800萬港元起拍,最終以4668萬港元落槌(拍前估價:HKD 4000萬 - 6000萬)。同場次上,他的《他鄉》以1700萬港元起拍,以3200萬港元落槌。據悉,此前估價為2500萬 - 3500萬港元。
▲ 趙無極 《月光漫步》2005年5月,香港佳士得「20世紀中國藝術及亞洲當代藝術」拍賣會上,趙無極的作品《1985年6月至10月作》三聯畫被買家以1800萬港元拍得,創下當時華人油畫拍賣的世界紀錄。2011年10月3日,香港蘇富比「20世紀中國藝術專場」上,《10.1.68》以6898萬港元被拍下,刷新趙無極個人拍賣紀錄。2012年4月,香港蘇富比的「20世紀中國藝術拍賣」專場上,總成交價前10名的作品中有6件是趙無極的。
▲ 趙無極 《10.1.68》
近些年,趙無極作品屢屢拍出天價,藏家分布很廣,主要有中國台灣、香港和新加坡、印尼幾個大區塊,還有海外華人。隨著資訊越來越發達,趙無極作品開始走向國際化,已經成為全球藏家共同認知的品牌,藏家的接受度也非常高,需求量很大,而且每年都有新買家入場。而中國買家的加入,使趙無極作品的價格節節攀高,它們的市場和藏家已經獲得世界藏家的高度認可。
▲ 趙無極作品拍價 TOP10從20世紀90年代中國當代藝術受到關注以來,其收藏也經歷了幾個階段的演變,從最早的西方標準到國內藏家逐漸掌握話語權,收藏的判斷標準也隨之轉變,中國當代藝術的收藏從早期的符號化作品到現在的注重東方精神性的作品。藏家對於藝術作品的處理方面也更加審慎。趙無極作品是東方抽象的精髓,藝術價值決定了其傑出地位和市場價值,的確實至名歸。
▲ 趙無極近年油畫指數趙無極的繪畫充分運用西方繪畫的表現手法,一方面傳達了大自然的蓬勃生機;另一方面卻又化入象外之象,進一步體現了中國哲學所特有的天人合一、虛靜忘我的精神境界。酣暢淋漓的油彩下所蘊含著令人沉醉的東方意韻和西方的浪漫主義色彩,反映了由對西方抽象藝術的熱衷到回歸中國傳統這條主線,而這又不是一種簡單的回歸,而是從哲學和美學的高度審視下的回歸。隨著趙無極思想的深入,他又一次靠近了東方藝術,然而這種深遠本原的歸復,或許應該歸功於多元化的國際生活。
推薦閱讀:
※德西蕾·林登:關於我的波馬美國夢
※政治嗅覺是如何指導投資的?
※舊鄰
※再見了,殺馬特教父!
TAG: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