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提供流動性,大型銀行還曾這樣參與零售外匯市場...

講到外匯交易的流動性,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是很多國際大型銀行,比如花旗銀行(Citibank)、滙豐銀行(HSBC)等。流動性來自這些一級國際銀行,外匯經紀商接入這些流動性,才使得零售交易者有了進入外匯市場的可能。而這些充當流動性提供商的一級國際銀行之間,形成了我們常說的「銀行間外匯市場」。

銀行間外匯市場的「玩家」主要包括:商業銀行、投行、中央銀行、對沖基金和交易公司。除了中央銀行不是以盈利為目的之外,其他所有的參與者都是為了牟取利益和獲取信息資源。外匯交易的資金流動絕大多數都掌控在10至15家大型商業銀行手裡,例如有:花旗銀行、德意志銀行、瑞士聯合銀行、滙豐銀行。這些大型商業銀行從事外匯交易事務,保證銀行間外匯業務正常運轉。

對這些銀行來說,銀行間外匯業務基本上都是其核心全球業務,而它們卻明顯的冷落了作為客戶的一個群體,即電子外匯經紀商。很多國際銀行近年來都提高了經紀商的開戶門檻和保證金要求。作為外匯市場的流動性提供商,銀行在這一市場的參與方式遠不止這一種。

為高利潤驅動,多個大型銀行曾不斷嘗試拓展零售外匯業務,不過最終多以失敗告終:

· 花旗銀行(Citibank)——CitiFX Pro

2007年,花旗銀行(Citibank)與盛寶銀行(Saxo Bank)聯合推出外匯交易品牌CitiFX Pro,該品牌作為盛寶銀行的白標夥伴,在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市場提供機構及零售外匯交易業務。花旗銀行已經多年蟬聯全球外匯交易市場的最大份額,2017年佔比10.74%。

CitiFX Pro是花旗銀行面向大眾提供的在線外匯交易服務,它可以使專業的個人交易者和小型機構投資者通過花旗集團的多個平台,進行超過130種的貨幣對交易。到2014年,CitiFX Pro的月均賬戶交易量達300萬美元。

2015年1月份的瑞郎危機之後,該平台的許多業務逐漸崩潰,虧損嚴重。2015年5月,花旗銀行決定將CitiFX Pro連同TradeStream出售給外匯經紀商福匯(FXCM)和盛寶銀行。

· 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dbFX

德意志銀行在2006年進軍零售外匯行業,並與福匯共同研發推出在線零售外匯交易平台德銀外匯(dbFX),該品牌作為福匯的白標夥伴。而自2005年-2008年,德意志銀行佔據全球外匯交易量的第一寶座,後來才被花旗銀行反超。

在強大的外匯交易量的支撐下,dbFX曾有過輝煌的時期,一級銀行的深度流動性讓dbFX的零售客戶獲得接近銀行間市場的優質交易體驗。

不幸的是,僅五年之後,德意志銀行決定告別零售外匯行業,甩掉DBFX出售客戶資產。然而,接手的不是福匯,而是其競爭對手嘉盛。

· 巴克萊銀行(Barclays)——Margin FX

2012年,巴克萊銀行開始運營零售外匯業務。巴克萊銀行在2012年也曾與福匯開展過合作關係,推出巴克萊銀行的外匯保證金交易業務Margin FX,這個平台是福匯的白標。不過,由於監管與銀行業務之間出現矛盾,巴克萊銀行最終在2014年選擇了退出,福匯接受了Margin FX。

· 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持股CMC Markets

華爾街知名投行高盛集團涉足外匯零售業務的方法,不是和以上銀行一樣建立了自己的交易平台,而是通過持股和投資等手段參與到外匯市場玩家的業務中。2007年,高盛以1.4億英鎊購買英國外匯經紀商CMC Market 10%的股份;2010年成為英國多資產交易所LMAX的主要股東之一。

2010年12月,高盛減持CMC Market 1.41億英鎊股份。2012年初退出LMAX,將手中持有的12.5%的LMAX股份拋售給合作夥伴Betfair,並且因此損失了一大筆錢。

結語

佔據全球外匯市場最大份額的國際大型銀行一直對零售外匯市場充滿野心,但是,它們推出的零售平台最終都以出售來告別。OTC衍生品和外匯交易帶來的利潤是非常豐厚的。大型銀行雖不願放棄這樣的機會,但保守的銀行業對風險有著高度敏感,無論是處於監管上對業務的要求、還是維持外匯平台監管需要耗費的成本,都讓它們不得不減少在零售外匯市場的活動。

相關文章推薦閱讀:

2017年全球外匯交易排行榜公布,快看看又出現了什麼新變化!

大型銀行不願給經紀商開戶了,那你的資金還安全嗎?

你知道么?這十家機構才是全球外匯市場頂級玩家


推薦閱讀:

又一家炒匯傳銷公司卷錢跑路,300萬投資款打水漂
外匯IBs如何確保客戶資金安全?
吐血整理 | 外匯經紀商左右逃不出這5種執行模式!
選擇靠譜外匯交易平台,關鍵要看這幾點
討論一個外匯新手如何渡過前五年的交易虧損期?

TAG:外汇 | 外汇投资 | 外汇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