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能否東山再起?

  知乎上有一個提問「九州還有重新崛起的可能么?」引來了不少人的關注,下面一大片刷「鐵甲依然在」的,唐缺只回答了一個「有」,便收穫了上千個贊,潘海天也很難得地現身支持九州。可以看出,在很多人的內心深處,還是期待著九州能有東山再起的一天,哪怕現在已經漸漸不再關注它了。

  可是在九州問題上,我是個悲觀主義者——我認為九州已經沒有希望了,不是任何失敗能東山再起的。

  作為一個曾經的九州粉,我這麼悲觀,不是沒有理由的。

  九州走向衰落的原因很多,如果拋開「九州門」之類的人為因素,僅從九州本身來看,也有很多原因,我認為主要是下面這幾個——

第一,「世界感」營造不夠

  與龍與地下城之類的世界設定相比,九州自始至終,就沒有營造出一種「世界感」。「世界感」這個概念比較抽象,不太好解釋,那麼我可以問問各位,你們提起九州,第一印象是什麼?是縹緲錄羽傳說九州七天神,還是那個羽人在年木之上飛翔、鮫人出沒於碧波之中、河絡隱居在地下城市裡的世界?我估計很多人想到的都是前者。

  造成這個局面的原因之一,我認為是九州從一開始走的路線就是以核心作品帶動整個世界的完善。這條路線不能說錯了,但另一方面確實在《縹緲錄》這些核心作品大紅大紫的同時,忽略了讓更多人參與世界建設的快感——當然天神們確實為之做出了很多努力,例如在雜誌上設置了一些可以讓讀者參與的欄目,搞過一些九州粉絲向的活動,但是這個渠道太窄太窄了,對更多讀者的激勵和反饋是缺失的。所以到了後來,讀者關注的只是天神們的大作好不好看,至於自己能不能參與這個世界的建設,除了少數狂熱讀者,大部分人是不太關心的。

  另一個原因是九州的世界設定確實失之於繁瑣、複雜,甚至讓普通讀者望而生畏,這讓讀者很難有參與營造這個世界的快感。我記得唐缺說過一段話,大意是九州作為一個虛擬世界,寫作起來竟然比現實世界的條條框框還多,這也太不合理了。

第二,核心作品太少

  乍一看,九州出的書也有好幾十本,但是要營造一個世界的話,還是太少了,何況這些作品裡有影響力的還真不算多。

  如果我說問題在於核心作者們不夠勤奮,估計他們也會覺得很委屈,可是事實確實如此。

  就以七天神為例,江南雖然被批判得最多,可是實際上他是最勤奮的,畢竟他寫了一百多萬字的《縹緲錄》,五十多萬字的《商博良》,三十多萬字的《捭闔錄》和《刺客王朝》,還有不少中篇和短篇,相比其它幾個,江南實在可以算是勞模了。至於今何在,作為當初七天神里名氣最大的一個,竟然連一部完整的作品都沒有,《羽傳說》沒寫完,《海上牧雲記》沒寫完,更不必提遙不可及的《河絡傳說》和《夸父傳說》了。

  其它天神中,潘海天的作品很有特點,但文藝氣息和實驗風格比較明顯,影響了傳播範圍,數量也不多;斬鞍的文字質量很高,可惜原本可以成為經典的《旅人》系列半途而廢;水泡為九州做了很多工作,但是九州一旦倒下,他的那些小品和設定文便成了無根之木,現在已經基本上沒人想得起了;多事和遙控在九州發展初期尚有些作為,後期則已經淪為了打醬油的,甚至拿不出一部有份量的作品來。

  更重要的是,上面這幾個人,都不夠勤奮——不管怎麼辯解說自己太忙啦自己被某某人傷心了啦自己覺得九州需要從頭再來所以先不想寫啦……反正讀者只認作品,你拿不出足夠數量的作品,就是不夠勤奮。——別跟我說你們更重視質量,連作品都沒有侈談什麼質量?

  哪怕這些人都能寫出像江南一樣多的作品,九州的今天可能也會不一樣。

  很顯然,僅靠除江南以外那些「天神」的少得可憐的作品,是不足以撐起九州這樣一個宏大的世界設定的。這個局面的直接後果就是:《縹緲錄》在某種意義上取代了九州的概念,讀者一提起九州便會想起南淮月殤陽血和偷花跳板打棗子的少男少女,至於九州的其它角落,便漸漸無人關注了。

  而發掘新作者的工作卻一直乏善可陳,只有唐缺算是個亮點,可是他從來不被視為九州的核心作者,更像是遊離在九州邊緣。其它來玩票的作者里,滄月的《星墜》,蕭如瑟的《斛珠夫人》,唐七公子的《華胥引》影響也很大,但這些作者並不像七天神那樣對建設一個世界有多大興趣,只是被天神們以人脈拉過來玩票的,基本上寫完就閃人了。所以他們對九州的發展,只能算是錦上添花,而在九州走向沒落的路上,顯然是不能指望的。

  說了這麼多,意思只有一個,那就是九州的核心作品太少,或者說,九州有影響力的作品太少,撐不起這麼宏大的世界設定。

第三,始終沒有找到商業化的入口

  有的老粉絲一提起「商業化」便深惡痛絕,但是客觀地說,要讓九州衝出小圈子,還是只有靠商業化。

  見效最快的路子,一個是影視,一個是遊戲,如果這兩條路中哪怕有一條成功了,九州可能會藉此獲得爆髮式的增長,不會是今天這個樣子。很可惜九州在這兩條路上都沒能取得多少成績,嘗試是有,但沒有令人滿意的成果。

  說句不客氣的話,就憑那幾個天神的商業能力和經營水平,要讓九州在商業化上取得成功,目前還看不到什麼跡象。

  當年九州最火爆的時候,商業化尚且舉步維艱,何況現在?

  沒錯,現在確實有很多願意往影視業和遊戲業里砸錢的土豪,但是擺在他們面前的題材多得很,比九州人氣高的IP一百年也用不完,憑什麼他們會關注一個原來就說不上很成功、而且可能還會有版權風險的九州?

  有人說了,不對呀,《華胥引》不是要拍成大製作電影嗎?對不起,就算《華胥引》成功了,我也不覺得那是九州的成功。熟悉九州的讀者都清楚,《華胥引》在九州小說里有多大代表性?這部小說能夠很好地展現九州的設定么?投資人看中的是唐七公子的名頭還是九州的名頭?反正當初我在九州志上看到連載的《華胥引》時,便覺得這部小說的九州氣息十分淡薄,換個背景基本上不會有任何違和感。

  即使僥倖成功了,我還是不認為它對九州概念的推廣會有多大推動作用。

  沒有成功的商業化載體,關注的人就會越來越少,離投資者也會越來越遠,從而商業化更加難以推行,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第四,九州本身並不完美

  作為一個曾經的九州粉,我也曾覺得九州的設定實在是太好了太強大了太吸引人了,但是現在回過頭來,仔細想想:九州這個設定真有我們當初想像的那麼好?

  我說這句話可能很多人不愛聽:其實九州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出色,如果沒有七天神的光環,沒有《縹緲錄》這種重量級作品的帶動,沒有對當年青春回憶的加成,你還會覺得九州這個世界設定有那麼吸引人嗎?

  問問九州的讀者吧,愛上九州的原因到底是縹緲錄羽傳說這些小說的情節和人物,還是只因為九州世界的設定?

  九州自稱要建設一個「東方式的奇幻世界」,可是你覺得裡面的很多概念,難道沒有西式奇幻的影子?

  九州設定了七大種族,可是為什麼幾乎所有故事都是人族和羽族在唱主角,其它種族基本上都淪為配角?

  九州設定了三個大陸,可是為什麼給讀者的感覺卻是這個世界並不遼闊?

  九州也設定了魔法(秘術)體系,可是為什麼沒有幾個讀者對九州秘術體系說和清楚?n

  為什麼很多新作者在寫作九州時總會感覺束手束腳、生怕一不小心就違反了設定?

  出現上面這些現象,難道就沒有九州自身的原因?

總結

  上面我說的這幾個問題,當年九州最成功的時候,尚且沒有解決。

  而現在,很多東西都發生了變化。

  作者變了,七天神都不再寫九州了,最後一個還在為九州努力寫作的唐缺也停筆了。

  讀者變了,當年的很多讀者興趣都發生了變化,新讀者群又沒有培養起來。

  市場環境變了,奇幻最火爆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飛·奇幻世界》、《今古傳奇奇幻版》這些老牌雜誌都停刊了。

  甚至連閱讀載體都變了,九州是靠實體雜誌和書起家的,而現在則是網路閱讀獨佔鰲頭的時代。

  憑什麼你會覺得九州在日漸衰微的局面下,還能解決以前都沒有解決過的問題?

  憑什麼你又會認為九州在新的環境里還會東山再起?

  哪怕喊一萬句「鐵甲依然在」,恐怕也改變不了這個事實。

  儘管說了這麼多悲觀的話,但是請相信,如果九州真的東山再起了,我一會和眾人一起大聲歡呼。

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  畢竟那是自己曾經熱愛過的東西,即使我現在不看好它,卻也仍然願意在心底為它保留哪怕是很渺茫的一絲希望。


推薦閱讀:

《海上牧雲記》:告訴我,你會是中國版「權力的遊戲」嗎?(上)
猶記鐵甲依然在——《九州縹緲錄》書評
織夢之路:回首作家江南的寫作歷程(中)
細數「江南十二釵」(6)蘇瞬卿

TAG:九州 | 江南作家 | 九州缥缈录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