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 | 香港二三事

不知道為什麼,對香港的印象比較扁平:一個以金融業為主的現代化大都市,沒了,充其量再加上港產片和粵語歌。由於歷史的原因,香港被外來文化影響太多,你很難找出哪些是它原本的東西。從「文化荒漠」到現在的樣子,香港在不斷調整自己,矛盾、糾結、消化,形成獨特的「港人文化」。

這是我第三次來香港。不在一個地方住上一陣子,很難對它有什麼深刻的了解。但這不妨礙聊一些見聞,簡單講幾件事吧。

第一件事關於香港人對外地人的態度。這幾年越來越多人說香港服務人員態度惡劣,尤其是對大陸人。我個人沒有這個感受,但我想講個事。

香港中西區的巷弄里,藏著很多好吃的雲吞面和粥鋪。這樣的小店,老闆通常不大懂普通話。有天中午去吃面,坐下點完單才想起沒帶現金,而店裡不支持刷卡。於是老闆轉頭去招呼其他客人,服務員冷冰冰撤走剛端上來的麵湯,留下尷尬的我。隔了十幾分鐘,取完錢回到這家店。還沒進門,老闆便笑著向我招手:「還跟剛才點一樣的?」

講這個事不是為了說服務好,是想說「對大陸人態度差」有時可能只是誤會。一來語言不通、溝通費勁;二來客流量大、習慣了快速的流水作業,來不及擺出送客的笑臉下個客人已經入座。因為要快,點菜、上菜、收桌都很迅速,沒有寒暄實屬正常。

香港確實是快的,地鐵快、電梯快、行人走路的速度都比別的地方快,它就像一架快速運轉的機器。機器得以高效運轉,必須有一套不斷完善的規則,這是我要講的第二件事 —— 秩序。

秩序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體現,而秩序的維持需要共同遵守規則的人。從很多細節可以看到香港人對規則的尊重。港鐵的客流量很大,但「左行右立」、「先上後下」是顛破不變的規矩,就像他們等巴士永遠是一字線。為什麼?因為按規則來,整體效率最高。

然而,相比於共同遵守規則的人,維持秩序更重要的是有不斷健全的制度和規則。香港的城市秩序並不是一天建成的,它也歷經了漫長的試錯和修正階段,包括每個城市都在做的舊城改造。

這次住的荷里活道,是香港開埠時期就有的一條街,附近都是古董店。荷里活道旁邊是摩羅街,也是古董街,再往下去就是皇后大道了。不知道在城市改造的進程中,這片街區的變遷大不大,但至少現在還能清楚看到過去的痕迹。

香港在城市建設中不是沒有掙扎過,陳冠中老師在文章里提到,希望香港不要盲目拆舊屋,並舉了上海和台北作為正面的例子:

附加的同時難免要有選擇地清除,但重點是在保存現有的基礎上而附加,只做必要的清除以配合附加,而不是先清拆光,從頭再建。

我去看過上海和台北,很羨慕它們保留下來的東西很多,上海思南路把幾十棟洋房和大樹都保護下來沒有動過,而這一切我們香港是太晚了,整塊的風格完整性是沒了。

節選自:陳冠中《香港作為方法》

文明社會的另一標誌,是它對歷史的態度。舊與新的取捨是任何一個城市都會遇到的問題,規則和程序是否合理才是事情的關鍵。每次來香港,能看到新景象、也能看到舊事物,你不會擔心它突然間「翻天覆地」,可能這也是香港人歸屬感的來源之一。

最後想講的是香港人,說說這回遇到的一個咖啡店老闆。

住的地方的樓下轉角處有間咖啡店,不是很起眼,也從沒在各種關於香港咖啡店的名單里出現過,店名叫 Halfway Coffee,我是因為下雨圖方便進來的。後來才知道,這間店是四月底開始的試營業。

老闆 Tommy 是香港男生,喜歡跟客人聊天,常露出靦腆的笑容。店裡的咖啡杯都是他淘來的,傳統的中式杯,包括常見的「萬壽無疆」款。Tommy 說這間店是他的夢想,七年時間準備,在不同的咖啡店打工學習,就為了有天能有自己的店。他想通過老舊的中式杯和店內的裝飾細節,留住香港人的社區人情和文化記憶。

香港人的確有很多共同的城市記憶,擁擠的居住環境、貼滿廣告的牆壁、走幾步就有的茶餐廳...... 覺得很熟悉?這就是麥兜的故事嘛。即使平凡、即使奮鬥一輩子也買不起樓、即使去不了「椰林樹影、水清沙白」的馬爾地夫,卻依舊努力地生活,這大概就是香港人了。

講這些事,不是為了做比較,做比較沒什麼意義。幾年前採訪李泉老師,他說了一段話我很認同,大意是講:每個民族、每個國家都處在不同的階段,重要的不是做比較,而是你在這個階段做什麼事情。

觀察別的城市和居住其中的人的狀態,或許能讓我們停下來想一想:對一座城市,我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來自哪裡?你想為居住的城市做什麼?你能夠為它做什麼?這些問題,比哪裡的空氣更香甜,重要得多。

城市系列還寫過紐約:城市 | 紐約,紐約

[strike] 本文首發於「寞茉時間」公眾號,反正說了你們也並不會關注。[/strike]


推薦閱讀:

香港擬增設網路安全與科技罪案總警司
認識香港(2):如何看待遼寧艦對香港公眾開放以供參觀?│脫苦海
如何評價熱血時報和黃洋達本人?
那天,我真的很尷尬

TAG:香港 | 城市 | 香港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