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殺奔11億,受益最大是這家成立27年的公司

6月3日,公映滿30天的《摔跤吧!爸爸》再收逾2500萬,累計票房躍上11億人民幣,超越《生化危機:終章》的11.12億人民幣,預計周末過後將把《極限特工3:終極回歸》(11.27億)甩在身後,進入年度進口片的前三甲。

雖然《加勒比海盜5:死無對證》以不到2億元的差距緊咬,但《摔跤吧!爸爸》的後勁依舊強勁,加之秘鑰已申請延長1個月,預計將繼續保有領先優勢。

而《摔跤吧!爸爸》的熱映不僅攪動了國內影市,也衝擊了印度電影業成型多年的市場格局。

在此之前,不妨先盤點下排名前列的印度製作公司。

首先是成立於上世紀70年代末的Eros:該公司在倫敦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是一家集製作、發行為一體的大型電影公司。近年來Eros不僅在印度推出了多部賣座的本土影片,同時在海外譯介發行方面頗有建樹,在英美等市場的市場佔有率均超過30%。

早在1999年,由Eros發行的《拉爾王》便登陸北美院線,成為首部有精確票房統計的印度電影。此後Eros多次成為印度電影在北美的發行冠軍,迄今的累計票房超過1.38億美元。

位居次席的UTV成立時間相對較晚(1990年),但在2011年被迪斯尼全資收購後邁入快車道,並和阿米爾·汗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近來UTV加大了在海外的發行動作,貢獻出《我的個神啊》(1062萬美元)和《摔跤吧!爸爸》(1239萬美元)等北美爆款,但20%左右的整體份額一直遜於Eros,長期以來只能被定位為「業界老二」。

而Yash Raj Films(簡稱YRF)則是一家有近40年歷史的私人企業,目前仍掌握在創始人家族手中。從2000年的《難民》至今YRF在北美的收成接近6千萬美元,穩居第一梯隊的行列。

此外,發行過《三傻大鬧好萊塢》的Reliance Big Pictures也是重要的市場參與者,而今年大破記錄的《巴霍巴利王2:終結》則由新成立的Great India Films負責,超過入市多年的AdLabs和FIP等公司。

由於印度電影的海外觀眾以當地的移民群體為主,因此英美市場的重要性遠大於中國等東亞國家,直到橫空出世的《摔跤吧!爸爸》。

此番大熱的《摔跤吧!爸爸》由UTV和阿米爾·汗旗下的製作公司聯合出品,僅內地票房(超1.6億美元)就輕鬆碾壓競爭對手Eros在北美近20年的累計額,在海外市場份額上已提前鎖定年冠,可謂印度電影行業格局的「地殼運動」。

從這個角度看,中國觀眾間接地幫UTV完成了多年的戰略目標;而藉由《摔跤吧!爸爸》樹立的品牌形象,未來由UTV和阿米爾·汗主導的新項目將獲得更大的認知度,由此將對Eros的業界老大地位形成持續的挑戰。

另外,據印度票房網站Box Office India統計,《摔跤吧!爸爸》的全球票房已升至173億盧比(約合2.69億美元),甩開了此前緊追不捨的《巴霍巴利王2:終結》(157億盧比/2.43億美元),這場北印度(寶萊塢)和南印度(托萊塢)的殊死爭奪暫時由前者取得勝利。而已經「擦亮眼睛」的中國觀眾,正在等待製造下一個奇蹟。

推薦閱讀:

深耕海外市場近20載,印度電影何以在中美同時閃光?
MovieDaily 第 75 期 | 《孟買日記》
「雄獅」續寫印度電影的神話,錯失奧斯卡又何妨?
內地無法上映的電影,印度拍出來了
我心疼的,是那在婚禮上哭泣的新娘

TAG:摔跤吧!爸爸电影 | 印度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