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之後,你依然相信天賦的力量嗎?

大家一定都看過近期一部口碑炸裂的電影《摔跤吧爸爸》,豆瓣評分高達9.2分。關於男權社會、女權主義、婦女地位、印度歷史背景等等這些口角漸起、爭論不休的主題,已然是炮火最高發的地帶。

今天我們不妨繞開這些炮火集中的視角,從另一個角度談起,天賦。

《摔跤吧爸爸》中,一個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情節,Geeta和Babita在一次與男人的爭鬥中,毫不費力就把對方撂倒了。

逗趣誇張的渲染之下,對方遍體鱗傷、連連求饒、可憐委屈的模樣,電影院瞬間爆發了陣陣歡笑。可就因為這次無意的打鬥,再次點燃了她們父親那顆因理想枯萎而逐漸凋零的心。

彷彿和一切帶有命運色彩和巧合鋪陳的小說那般相似,天賦乍現的時刻總是毫無徵兆、詭異得讓人難以辨認,父親這才驚覺她們倆很可能遺傳了自己優良的基因,有作為最頂尖摔跤選手的天賦和潛質。

究竟什麼是天賦?

天賦,總有一絲神秘色彩,總暗藏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彷彿暗流涌動的深海,高深莫測、讓人難以一窺究竟。很多人都認為自己並不具備任何天賦,可我並不這樣認為。

天賦並不特指,愛因斯坦、貝多芬、托爾斯泰、雨果這些大師超越99.9%人類,那種令人望洋興嘆的天賦。

天賦也可以是那些,微妙的、難以被察覺的,藏匿於興趣和好奇面具之下的優勢。一開始,機緣巧合也好,運氣使然也罷,一些人會發現自己在做某些事時,可以花費較少的時間和精力,就比一般人做得好。

因為輕鬆,因為有趣,因為周圍人的正面評價,他們自然而然地越來越喜歡做這件事,最後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做到了普通人難以企及的地步。天賦的另一種面貌是,在做的時候,就已然感受到了發自內心的愉悅,就已經獲得最高的獎賞與回報。

也許,很多人都認為天賦論如同占星學和玄學,神秘而難以捉摸,但其實很多人都擁有自己與生俱來的天賦。

有的在年幼時表現不明顯,或沒有敏銳的自我覺察,被漸漸遺忘。有的在普世價值觀綁架之下,在長久的壓抑和洗腦之後,被徹底閹割。

多數人自以為的平庸,不過是長期壓抑自我的表現,是被他人左右人生的苦果。

  1. 來自身邊的故事

之前工作的時候,我很難忽略團隊每一位成員或明顯或隱藏的天賦。在與一名成員在咖啡館拍照時,我拍了很多照片,效果都不盡如人意。

他拿過我的手機,蹲了下來,對著某個角度,隨意地擺弄了幾下,然後調了光、加了濾鏡,對我說:「你這樣拍肯定不好看,我告訴你應該這樣拍,你看,光從這個地方來,你對著這個光,人就比較好看,你蹲下來,人就顯得高了,現在這個角度是不是好看多了?」

看到成品之後,我驚異咋舌,無法辨認我們拍攝的是同一個地方,如果說剛才我拍的那幾張是破舊弄堂里那種極具凌亂隨意的場景,那麼他拍的就是藝術展覽館裡最精緻的陳設。

  • 我隨即問,你是怎麼做到的?

  • 他隨口便答,就是這麼感覺的。

然而,他的天賦不僅顯現在拍照之中,還體現在PPT排版上。詭異的是,我總能從他的PPT中感受到一絲兼具美感、時尚和藝術的獨特氣息,他後來才偶然透露,平日里他最大的愛好是看時裝秀和時尚雜誌。

團隊的另一位成員,PPT操作技能到了令人髮指的程度,有排版小公主的稱號。PPT哪個鍵在哪裡,有什麼作用,她好像如同熟稔心經一般,來回自如地切換,到了不需要思考,行雲流水、一氣呵成的地步。

  • 我詫異地問道,你是如何做到這麼快的?

  • 她說,我在大學的時候就喜歡自己摸索。

天賦的力量真的如此強大嗎?

看到這裡,你可能認為接下來要談論的是一套天賦至上的理論,那你便錯了,天賦的顯現縱然猶如命運軌跡一般,很難被覺察和預測,是可遇不可求之物,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共同作用。天賦,似乎總戴著一副神秘面紗,讓我們抓撓磨腮,始終看不清楚它的真正面目。

上面我提到的兩位成員,乍看之下,是天賦的受益者,但最終能達到渾然天成、行雲流水、獨具風格的程度,天賦只是其中一部分,更多的是後天的刻意練習,是每日持續做工的結果。

  • 如果沒有每天看時裝秀和時尚雜誌的習慣,怎可能將審美水平雕刻在生活的不同維度,形成自己鮮明的創作風格?

  • 如果沒有大學時期持續的摸索和刻意學習,怎可能將PPT操作技能練到行雲流水、切換自如的地步?

我們往往都忽略了,藏匿於無數大師天賦面具之下的,是每天都持續做工的真相。我們總說,哪怕給我十輩子的時間,也寫不出《百年孤獨》和《悲慘世界》這樣傳世的作品。

大師的天賦讓我們望塵莫及、自憐渺小,但大師才是每日嚴格做工的真正受益者,因而能在歷史長河之中留下瑰麗的思想結晶。

大師之所以是大師,是因為他們每日都做工

《每日儀式:藝術家們如何工作》這本書闡述了161位大師的日常生活作息表以及他們的工作習慣,看過後你會恍然大悟,靈魂附體的神來之筆,靈感噴發的一氣呵成,是來自於大眾的誤解,大師們卻是以一種極為規律,甚至是重複枯燥的方式來持續做工的,從而產出了令整個人類都感到震顫和陶醉的作品。

大師們的生活作息

  • 貝多芬每天凌晨起床,數60顆咖啡豆,自己煮咖啡,然後開始一天的創作,他不吃午飯,一直創作到下午三點,其後他的時間主要用於休息:吃大餐、散步、讀報紙、抽煙喝啤酒,然後最晚十點鐘就寢。

  • 著名詩人W.H.奧登每天 6 點起床煮咖啡,然後總在 7 點到 11 點半期間靈感爆發,文思泉湧。奧登有一句逗趣卻智慧的名言, 「只有希特勒才在夜間工作,誠實的藝術家從不這樣」 。他堅信自己的創造力來源於軍事化日程,他在1958年寫下「維持慣例是一個智者的野心」。

  • 柴可夫斯基的創作時間是有四個小時,被分割為十點到十二點、五點到七點兩個時間段,但就是這四個小時的每日持續做工,讓他創作出了《葉普蓋尼·奧涅金》《曼弗雷德交響曲》《義大利隨想曲》這樣偉大的傑作。

  • 弗洛伊德早上八點到十二點分析病人,為了保持專註,他要抽掉20支雪茄,午後3點到9點為接診時間,標準的上班族作息。

看過無數大師的生活作息之後,你會發現,大師們的生活習慣和癖好雖五花八門、不盡相同,但共通點總有那麼一個,就是每日持續的做工。

令人嘆惋的反面案例

此外,我們還不得不提到,一位令人嘆惋的文學天才,《了不起的蓋茨》的作者菲茨傑拉德,20年代「爵士時代」的發言人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24歲創作長篇小說《人間天堂》,年少成名,一顆閃耀的文學新星冉冉升起。

然而,因為妻子崇尚紙醉金迷的生活而導致經濟入不敷出,最後精神崩潰、終日酗酒,再也無法創作,44歲因並發心臟病,過早地消逝了。諷刺的是,他最傑出的作品,竟是產出於他服兵役時期,他最規律寫作之時。

縱然天賦的乍現是如此耀眼,但若沒有每日做工的剋制與堅持,也會墜落深淵。我們無法不意識到,持續做工的重要性,縱然是天才,也逃不開重複做工的使命。

《摔跤吧爸爸》給予我們的啟示

如果《摔跤吧爸爸》帶給我們的僅是感動和激動,便辜負了一部好電影給予我們的靈魂震懾。

如果我們只記得Geeta登頂世界冠軍時的無上榮耀,卻不記得她和妹妹每天早晨5點起床的刻苦訓練,十年如一日的持續做工,那我們便已然失去通往理想道路的真正資格。

如果你真的相信

如果你相信持續做工的力量,想要把人人都知道卻做不到的道理去做到極致,那麼你將不再自嘆卑微與平庸,不再自憐渺小和無用,也會堅定地走屬於自己的人生路。

那些質疑你的冷笑和嘲諷都將灰飛煙滅,那些內心的恐懼和膽怯都將被信念撫平,因為你堅信做工的力量,你早已認定了這條異常艱難卻也異常美妙的終生學習者之路。


推薦閱讀:

#獅妹問答#你迷茫是因為,你以為的自己,跟你的實際行為並不匹配
最深得老闆喜愛的下屬類型ESFJ性格與職場解析
我們的天賦該如何轉化成優勢?
興趣,甚至是能做的事太多怎麼辦?

TAG:摔跤吧!爸爸电影 | 天赋 | 终身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