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粽子,哪一味是你的鄉情

文|味博士

個人微信:weiboshi01

端午節來臨,見不少人大包小包提著粽子。一個節日,一種食物。

很多人說,「端午節快樂」。但好久沒吃著家人包的棗粽,心裡不由地愴然。

家裡包的棗粽實在簡單,在端午前幾天就會準備粽葉、糯米、紅棗,到了端午前一天就會開始包粽子。一邊放著是是泡好瀝乾的的銀白糯米,一邊是洗好大紅的棗子。在包粽子方面我是幫不上忙的,有時在邊上看著湊熱鬧。

用煮後葦葉來包粽子,葦葉葉片細長而窄,所以要用兩三片重疊起來使用。把葉子挽成一個漏斗狀,填上一部分糯米後加上紅棗,再用一些糯米蓋住,折過上部分的粽葉,蓋緊實後,用線繩纏繞幾圈捆紮好。

粽子的大小也差異甚巨,有達一兩公斤的巨型兜粽,也有小巧玲瓏、長不及兩寸的甜粽。在家裡是會多做些小粽的,自家吃不完,還可以送些街坊好友。

那時第二天早晨就可以吃到粽子了,粽子還是熱的。粽子煮後,葉子顏色變得更深了。但剝開粽子,粽葉的清香就出來了。粽子光滑細膩,有的會有一點粽葉的顏色。輕咬一口,軟糯且富有彈性,味道清甜,這種甜,是植物本身帶來的,淡淡的,卻很自然。

家裡會準備一些糖沾著吃,粽子一沾上糖後,吃起來有些小顆粒的磨砂,嚼起來富有趣味,口中十分享受,粽子更加香甜。一不小心棗子也出來了,像是遇到不得了的驚喜,又喜滋滋的吃棗。

棗在這個地方實在太普遍了,所以有時周圍鄰里都會包進粽子,有的家境稍富裕一點的,又會包一些豆類進去,剝開一看,星星點點,煞是好看。

早晨被這甜香包圍,吃個大飽。有的小孩跑來送粽子,他們家用了些黏米,有的家還用的玉米仁,各不相同,但一樣令人食慾大開。我們在節日里分享著喜悅,共享著甜蜜。這種粽葉外傳達到粽子里的清香怎麼也忘不了。

除了包粽子,采艾葉也是少不了的,一大把艾葉插在老家牆縫裡,一走過就能聞見。一直留在牆裡,直到有一天它完全變得枯朽。

在南方的咸粽子我是吃不慣的,就算北方粽子里有肉粽那也是可以拌糖吃的。各地區口味不一皆以當地口味來製作,這才有當地風情。

當有一天吃到外地的粽子,味覺的觸動會立馬清晰地告訴你故鄉的粽子是完全不同的,那種甜糯清香,人情味濃,全是記憶的味道。

現在市場上有太多種類的粽子了,甜的、鹹的,也有辣的。

咸甜粽子裡面的餡料不同,又分了幾十種。越豐富,越覺得選擇的匱乏,越多餡料,越懷念故鄉自然的清香自然。看著這麼多人提著粽子,我羨慕他們可以與親近的人共享節日的歡喜,煮上粽子,話一聊開,笑容應該比粽子更甜更入味。

我是味博士,一個會吃會寫的美食達人。對美食有著極致的追求,在重慶擁有一家自己的龍蝦館。

如果你也同樣愛好美食, 歡迎添加我的個人微信:weiboshi01 期待與你交流更多美食做法,美食故事。


推薦閱讀:

到底是先有的端午節,還是先有的屈原跳江?
端午節到了,來看看古人都是怎麼出門旅遊的?
端午啟示錄:屈原大夫的歡樂頌
端午與粽子

TAG:粽子 | 端午节 | 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