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反欺詐(一)之市場環境
說到風控,其實就是對企業未來將會面臨或者已經發生的風險進行預防與處理,在信貸領域,風險主要分為了系統風險、操作風險、信用風險、欺詐風險這幾類,我主要做的解決欺詐風險的事情。
說到欺詐,在中國其實一點都不陌生,各行各業幾乎都存在欺詐風險,電信欺詐、保險欺詐、交易欺詐、信用卡申請欺詐,各種各樣的欺詐,甚至於結婚都存在欺詐,記得前段時間看到一個新聞說一個女子被一個男子請了一幫群演來了場假婚禮。可能跟中國的國情有關,似乎很多人喜歡這種一下子致富的手段,儘管其不符合我們的道德價值觀。在信貸領域,特別是網路借貸上,欺詐分子似乎找到了一片樂園,覺得這些互金平台簡直就是送錢的。根據統計,在網路信貸領域裡,欺詐風險是遠遠大於信用風險的,很多互金平台超過60%的壞賬都是由於欺詐導致的。
因此,我們這幫搞數據有了生存之地,與欺詐分子來好好博弈一番。
在網路信貸領域中,為什麼有這麼多的欺詐分子呢,其實這是跟中國的信用體系建設不完全是有關的。從兩個方面來說吧:
1. 中國的個人信用評估以央行的徵信報告(PBOC)為主,覆蓋度很少,同時缺乏對信用價值的知識普及,導致大部分都根本不知道什麼是信用,更不用說理解信用有哪些價值了。對很多人來說,能夠不勞而獲得到一筆財富簡直就是一件太好太好的事情了,由於不了解信用在未來的價值,欺詐也就變得那麼理所應答了。
2. 央行的徵信體系尚未接入網路信貸平台,這也是很多人肆無忌憚的原因。
正是由於這兩個原因,從網貸平台開始興起之始,欺詐分子也就開始一蜂窩地湧進來了,相比與在其他領域的薅羊毛(如前兩年大規模的020補貼),收益較慢的網路欺詐而言,網貸領域的一筆欺詐就可以直接收入一筆不少的現金財富,大約在1000-10W之間,且很多欺詐分子都是一次去多個平台進行同時詐騙,由於網貸平台很多數據不共享,導致很多欺詐分子拿著一份假材料卻橫掃了整個網貸領域的各家機構,真是讓人慾哭無淚了。
當然,隨著大家對欺詐風險的越來也重視,欺詐分子也沒有那麼容易拿到錢了,不然我們這些搞反欺詐的又顏面何存呢。正是這股欺詐風險,在市場上也誕生了很多專門做反欺詐的數據公司,國內做的比較好的有如同盾、百融金服、邦盛。
有些人會問,在網貸平台之前為啥欺詐不多呢,正如我上面說到的那兩個原因一樣,在網貸興起之前,中國的信用貸款很少有在線上進行的,大部分都是需要通過線下的銷售進行面審的,相比起來,這輪人工面審能杜絕到大部分欺詐風險。
對於銀行來說,信用貸款的門檻很高,需要充分的資料以及冗長的審批流程,很多人都不符合相應的條件而借不到錢,正是這個高門檻才滋生了民間借貸(差不多就是高利貸),而網貸平台現在做的就是在銀行借不到錢的用戶中篩選去信用良好的人來把錢借給他們,也就是政府提倡的普惠金融嘛。
由於我們搞反欺詐的人存在,很多簡單的欺詐手段已經騙不到錢了,於是專業化、體系化的欺詐分子便出現了,形成了規模化的黑色產業鏈,據估算,這條黑色產業鏈每年導致的損失達到了上千億的規模,也說明我們搞反欺詐的還是有點市場的。
總結一下就是網貸領域的欺詐是導致壞賬的主要原因,國內的欺詐分子是很高明的,需要更好的方式、更牛的技術才能將欺詐分子及時地識別出來,防止欺詐損失。
後續我將會慢慢總結一下我們做反欺詐的一些具體方法。
推薦閱讀:
※銀行智能化欺詐風險預測模型研究與應用
※設備指紋技術優劣的評估標準?
※反欺诈:常用设备如何规定定义?
※反欺詐模型因變數怎樣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