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陽雜俎·太陰之秘·吳剛為何不屑嫦娥

一.殺人犯

中西方神話各有一個永遠從事無效勞動的苦逼NPC:在古希臘,西緒福斯(Sisyphus)需要推一塊巨石上山頂,但巨石總會滾落;中國的吳剛被罰砍倒擁有自動癒合能力的桂樹。兩人困在永恆而荒誕的勞頓里,周而復始,無休無止。

今「吳剛伐桂」可查最早出處,正是《酉陽雜俎·天咫卷》。原文只兩句話:

舊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異書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隨合。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

月上有桂樹,高五百丈。桂樹下,一人運斤斫砍,時刻不停。但他每砍一斧,樹上創口隨之癒合——砍得越快,創口癒合的也越快,於是他永遠無法將那斧痕加深分毫。

這是怎樣的絕望。

作為《酉陽雜俎》諸多傳說中流傳最廣的一則,「吳剛伐桂」沒有複雜的故事情節,卻能家喻戶曉千年之久,讓人銘記的,多半還是荒謬和絕望。

至於吳剛為何會遭受這樣永無休止的折磨,《酉陽雜俎》語焉不詳,只說他「學仙有過」,修仙時犯了過錯。同時提到吳剛籍貫西河,也就是今山西汾陽,可見吳剛只是一介修仙未果的凡人。

原文有「異書言月桂高五百丈」一句。《酉陽雜俎》並不是吳剛伐桂真正的源流,至少段郎之前,尚有部「異書」記載此事,但這部異書名目、作者已無從考證。

炎帝之孫伯陵。伯陵同吳權之妻阿女緣婦,緣婦孕三年,是生鼓、延、殳。始為侯,鼓、延是始為鍾,為樂風。

上面這段取自《山海經·海內經》,說的是一個叫吳權的人,妻子同炎帝之孫伯陵私通,並誕下三子。

這件事原本和吳剛伐桂風馬牛不相及,但後世有人附會,把吳權吳剛合成一人。恰好吳權的故事沒有交代結尾,吳剛伐桂則少了起因,兩相榫合,正是一個完整故事。如此燕駕越轂,居然也有模有樣:

吳剛離家修仙,多年不歸,妻子移情別戀,同一個叫伯陵的住在了一起,還有了三個孩子。這天,學仙小成的吳剛興沖沖返回家鄉,鄉音漸濃,久違了的鄉土氣讓他倍感溫馨。他朝思暮想的愛妻是不是別來無恙?待他走得近了,卻瞧見一幕無論如何都不曾想像到的光景——妻子變節,情敵奪愛,他們新組成的一家五口其樂融融。那一刻,吳剛如墜冰窟,恍然不知身在何處,天地間突然沒了容身之地。盛怒之下,他殺了奪他妻子的伯陵。伯陵身世極其顯赫,原來竟是華夏始祖炎帝嫡孫。得罪人皇,吳剛為仙界所不容,幽囚於月,罰砍不死神樹,至死方休。

後人說「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畢竟尚有心可悔。吳剛心已齏粉,月囹也好,砍樹也好,命運弄人,已然毀了他的靈魂,難道還在乎這具空蕩蕩的肉身?

其實,能口耳相傳、廣泛流傳的故事就是「傳說」。傳說原本就不存在什麼「正統」,沒有所謂的正規版本。傳說故事也一直在演變和進化,只要為人接納,為人繼續講述,就值得傳揚。所以本文在吳剛伐桂原始版之外,又駢列了《山海經》+《酉陽雜俎》這則被後世廣泛接受的拼接版本。

二.盜竊犯

除吳剛外,月上還有頭蟾蜍。月亮也叫「蟾宮」,舊贊舉子高中奪魁,常說「蟾宮折桂」,以蟾蜍為月亮代稱,可見這頭蟾蜍名聲響亮,因為它大有來頭,按照最早的說法,這蟾蜍其實就是……嫦娥。

1993年出土於湖北江陵王家台的秦簡《歸藏》,有今可查最早的嫦娥奔月故事:「昔者恆我(姮娥)竊毋死之葯於西王母,服之以(奔)月……恆我遂託身於月,是為蟾蠩。」嫦娥偷了西王母的不死葯,奔月後,化成蟾蜍。東漢張衡的《靈憲》也持該說法,直接擊碎了關於廣寒仙子的幻想。或猜測因她偷吃不死葯,被罰變作醜惡的蟾蜍,在月亮上搗葯不息。這樣就不難解釋為何吳剛登月後一直單身了,漫說兩人所屬的傳說沒有交集,即使在神話宇宙,倘若兩人確實相隔不遠,恐怕吳剛也未必會動心,一來妻子背叛打擊太大,二來,對著蛤蟆根本下不去手啊;第三,月宮實際上是兩個罪犯的縲紲囚籠,諸神怎麼會允許犯人通姦?

當然,前面也說到,傳說故事在民間是持續演變進化的,大家不願意把嫦娥跟蛤蟆聯繫在一起,於是後世傳說中,月亮上出現了玉兔替代蟾蜍搗葯,嫦娥也從蟾蜍詛咒解脫出來,依然是顧影自憐的孤獨仙子。

吳剛看了一眼兔子:「唉,沒一個能用的。好在老子砍樹這麼多年,雙手已極其有力。」

「嫦娥奔月」濫觴極早,殷商的《歸藏》即收此事,除了沒提嫦娥會變身蛤蟆這茬,其餘部分與今天版本出入不大。網上流傳一則據稱是《淮南子·外八篇》的較完整版「嫦娥奔月」,《淮南子》今只有內篇,外篇早佚,網上這篇實為《覽冥訓》和《本經訓》糅合後加入其它傳說組成的偽作,其中「月桂」、「玉兔搗葯」、「吳剛伐桂」等後世才有的傳說也被綜合進來,以訛傳訛,居然被各大平台文章屢屢引征。原因之一,在於各種古卷所載的嫦娥奔月故事相互之間關聯邏輯並不好,支離破碎,梳理要費一點力氣。是故網上流傳的這片雖然出自杜撰,但有來龍去脈,完整性高,趣味性也不錯,其文如下:

昔者,羿狩獵山中,遇姮娥於月桂樹下。遂以月桂為證,成天作之合。

逮至堯之時,十日並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豖希、修蛇皆為民害。堯乃使羿誅鑿齒於疇華之野,殺九嬰於凶水之上,繳大風於青丘之澤,上射十日而下殺猰貐,斷修蛇於洞庭,擒封豨於桑林。萬民皆喜,置堯以為天子。

羿請不死之葯於西王母,托與姮娥。逢蒙往而竊之,竊之不成,欲加害姮娥。娥無以為計,吞不死葯以升天。然不忍離羿而去,滯留月宮。廣寒寂寥,悵然有喪,無以繼之,遂催吳剛伐桂,玉兔搗葯,欲配飛升之葯,重回人間焉。

羿聞娥奔月而去,痛不欲生。月母感念其誠,允娥於月圓之日與羿會於月桂之下。民間有聞其竊竊私語者眾焉。

上面這段文字有多處杜撰,《淮南子》原文只有「羿請不死之葯於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之」一句,指出不死葯是羿求取於西王母,被嫦娥偷吃。至於上面偽作中,羿打獵時於月桂下邂逅嫦娥云云,古籍並無記敘,倒是羿與另一位絕色妃子——宓[fú]妃的相遇,各種典籍講得有聲有色:

宓妃,伏羲氏女,溺死洛水,遂為洛水之神。——李善注《文選·洛神賦》

雒嬪,水神,謂宓妃也。——王逸注《楚辭·天問》

帝降夷羿,革孽夏民。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嬪?——《楚辭·天問》

河伯化為白龍,游於水旁,羿見而射之,眇其左目。河伯上訴天帝,曰:為我殺羿。天帝曰:爾何故得見射?河伯曰:我時化為白龍出遊。天帝曰:使汝深守神靈,羿何從得犯汝?今為蟲獸,當為人所射,固其所宜也,羿何罪歟?」——王逸注《楚辭·天問》

創世大神伏羲的女兒溺死在洛水,封洛水之神,嫁河伯為妻。有一次,河伯化為白龍,游於水旁,被怪獸獵人羿看見,一箭射瞎了左眼,河伯負傷出逃。羿進了河伯宮室,驚艷於「翩若驚鴻,婉若游龍」的雒嬪,強行抱走,作了自己的宓妃。河伯氣苦,打又打不過,只好訴訟於天帝。天帝問:「你在深淵蟄伏,羿怎麼會射得到你?」河伯哀告道:「臣當時以白龍形態出遊。」天帝斥道:「朕命你居深淵守江河,你為何輕出?你化身異獸,游於淺水,活該給人射。」

河伯告狀的情節演化自伍子胥諫吳王「白龍魚服」典故,王逸化用強行解釋《楚辭·天問》。不過《楚辭》原文也確確實實指出,羿強搶了河伯妻子。如此說來,羿至少有兩個妻子。可以想見,當羿把姿色絕不在嫦娥之下的宓妃帶回家時嫦娥的感受。大概也解釋了嫦娥為何要偷不死葯。至此,結合《山海經》《淮南子》《楚辭》《玄中記》,故事原委大致成型:

上古天帝帝俊的妻子、「日之母」羲和生了十個太陽。不知何故,太陽們失了統御,打破輪值順序,一齊出現,使下界生靈塗炭,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修蛇,六大魔獸出世,荼毒人間。帝俊賜神將羿彤弓素矰,命他擺平亂局。在人皇堯的支持下,羿與鑿齒戰於壽華之野,射殺之,又誅九嬰、猰貐、修蛇,擒大風、封豨;射落九日,九日墜於東海,化作沃焦山,能無限吸水,故江河東流入海,自此天下遂安。然而羿雖立大功,卻也著著實實殺了帝俊九個兒子,帝俊遲遲不提招羿返回神界之事。長久淹留人間,恐怕要喪失神力,同凡人一樣化成黃土。羿心中也大概有數,乃去求西王母,希望借不死葯超脫生死。他在外征戰之際,負有誅除怪獸之命,有一回沿河行走,見水下白龍,以為又是什麼妖獸,張弓便射,卻不知那是河伯化身。河伯負傷逃走,羿追至其居所,發現一絕色女子,把持不住,搶回家作了宓妃。卻惱了妻子嫦娥,面對劈腿的丈夫,嫦娥傷心欲絕,悲中生恨,於是吃掉羿苦心孤詣經營來的神葯,讓他希望落空,永遠離開這個負心人。

失去不死葯的羿,最終死在徒弟手上:

逄蒙學射於羿 ,盡羿之道。思天下唯羿勝己,於是殺羿 ——《孟子·離婁下》

負心的羿,也為人所負。他親傳弟子逢蒙射術通神,僅次於羿,逢蒙猶自不足,為了作天下第一,杖殺其師。《孟子》沒有交代逢蒙用了什麼手段弒師,《淮南子·詮言篇》說「羿死於桃棓」,就是被桃木杖打死。由於羿生前殺遍天地,英雄無敵,連奪他性命的兇器,後來都變成辟魔之寶,所以後世傳說桃木辟邪,即起源於此。

偏個題,需要指出一點,上古有兩個著名射手,名中都有「羿」字,一個是神話里射日的「羿」,一個是夏朝有窮氏首領「后羿」。後者曾驅逐國君,短暫統治過夏王朝,被權臣寒浞活活煮死。由於二者相似點很多,常常發生混淆。上文引用《楚辭·天問》這句「帝降夷羿,革孽夏民。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嬪?」就把兩人弄混了:「帝降夷羿,革孽夏民」的是后羿;「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嬪」的是射日之羿。《史記正義》有「寒浞殺羿於桃梧」一句,或者這才是「羿死於桃棓」的真相。

註:關於桃木辟邪的說法,還有其他版本。比如度朔山上,鬼門關前,屈蟠三千里的巨株桃樹傳說,以後會有專篇詳述。

《酉陽雜俎·天咫卷》

注釋部分

本卷名《天咫》,出《國語·楚語上》「是知天咫,安知民則?」,天咫即是「天道」。作為長度單位,一咫等於八寸。本卷多敘人神接觸,段郎用《天咫》為名,大概也有天界近在咫尺、神仙凡人並不遙遠的雙關之意。

原文

舊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異書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隨合。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

釋氏書言須彌山南面有閻扶樹,月過,樹影入月中。或言月中蟾桂地影也,空處水影也,此語差近。

  • 舊言月中有桂:月上有桂樹之說,上能追溯至漢代。《太平御覽》引《淮南子》:「月中有桂樹」是今能見到最早記述。

  • 西河:唐肅宗上元元年(760)改隰城縣為西河縣,為汾州治,即今山西汾陽。由於吳剛的故事年代不確,故無法考知「西河」究竟何所指,只能以段成式所處時代為參照。

  • 須彌山:佛家所說矗立於世界中心的山,欲界六天依山而立,周圍是四大部洲,山頂是帝釋天的善見城。

  • 閻扶樹:須彌山以南的南瞻部洲,生長閻浮樹,樹圍七由旬,高百由旬(超過1000㎞),樹冠籠罩五十由旬。

譯文

舊言月球上有桂樹,有蟾蜍,故老的奇書異典說月上桂樹高五百丈,樹下有人砍伐不停,而樹上斧傷隨砍隨合。此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因學仙犯下過錯,被罰在此伐樹。

佛經說須彌山南有閻扶樹,月亮從樹旁經過,樹影映入月中,形成了月球表面的斑影。還有人說,月上蟾蜍形、桂樹形陰影其實是大地的影子,光亮處是水的倒影,這種說法還差不多。

《酉陽雜俎》系列文章目錄

白話《酉陽雜俎》·序言

一.忠志卷

酉陽雜俎·忠志卷——弓馬天下

酉陽雜俎·忠志卷——青瑣秘錄

酉陽雜俎·唐朝高官的節日福利

酉陽雜俎·猶似夢裡人

酉陽雜俎·消失的女媧墓

酉陽雜俎·安祿山的生日禮物

酉陽雜俎·鎮國十三異寶

《酉陽雜俎·忠志卷》全文注釋匯總

二.禮異卷

酉陽雜俎·套在丁丁上的玉

酉陽雜俎·『鬧婚』起源與演變

《酉陽雜俎·禮異卷》全文註譯

三.天咫卷

酉陽雜俎·太陰之秘·吳剛為何不屑嫦娥

酉陽雜俎·逆天法師僧一行

酉陽雜俎·邪僧

酉陽雜俎·唐朝外星人接觸事件

《酉陽雜俎·天咫卷》全文註譯

四.玉格卷

酉陽雜俎·道教三界諸天和末日預言

陰司、冥界、鬼王、地獄全面解構

酉陽雜俎·莊子和扁鵲是師兄弟?

穢土重生之術——太陰鍊形

酉陽雜俎·藥王伏龍

酉陽雜俎·許天師江東斬蛇

酉陽雜俎·得罪老子是怎樣的體驗

酉陽雜俎·洞中一日,世上千年

《酉陽雜俎·玉格卷》全文註譯(上)

《酉陽雜俎·玉格卷》全文註譯(中)

雜史稗說,江湖妖異,請左顧公眾號:古卷傳說

推薦閱讀:

中國節日:天地君親師 祭祀與慶典
《山海經》——羊水中的先秦文學
一直對古典文學很感興趣,在現在的都市生活中,還存在這種古典文學價值嗎?現代文學與古典文學之間存在怎樣的聯繫?
紅樓夢中的老莊哲學思想?
玉帝通過大鬧天宮事件獲得了什麼好處?| 西遊記釋疑10

TAG:神话 | 中国古代文学 | 冷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