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24 IPO降速或暫停的可能性(一)

昨天A股市場再次出現嚴重的分裂走勢,權重股軍團上證50指數昨天漲了1.27%,而深次新股指數大跌5.37%。同時在上證指數跌幅只有0.45%的情況下,滬深兩市跌停家數近百隻,再次出現小跌停潮。

如果隨便拉來一個投資者問問,你覺得最近大盤下跌是因為什麼?估計十有八九的投資者會回答說是持續不斷的高速IPO。

我在年初的專欄里寫過關於今年市場大環境判斷的話題,當時說了我對今年不樂觀的一個主要因素——擴容及擴容的後遺症。

今年以前的擴容是已上市企業再融資和新股發行並存,今年收緊了再融資,但是新股發行速度缺絲毫不減。同時因為新股發行帶來的後遺症已經開始顯現,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最近的第一創業。

第一創業近期創下了7個交易日股價跌幅超過40%的記錄,從去年11月至今,股價從最高點45.48一路跌到了昨天的13.13。上市發行價12.69,昨天盤中最低價12.87,距離破發僅僅一步之遙。

開啟第一創業暴跌之路的是非流通股解禁,5月11日解禁市值高達217.37億元,而當時的第一創業流通市值才48.57億。如果是一個人的話,相當於一天時間裡體重從48.57公斤,一下子變成了260多公斤,體重一瞬間變成了之前的5倍,直接壓垮了抬轎子的群眾。

而對於全市場來說,從2016年初到今年5月上旬,A股共計上市了409隻新股,累計IPO募集規模只有2426.32億元,從這個數據來看,好像IPO並沒有從股市中抽走多少血。但是這些個股未來三年將陸續解禁1135.16億股,以月初的股價估算,待解禁市值合計到達2.84萬億元!

而且隨著IPO繼續保持一周十隻新股的發現速度,這個數據還會進一步擴大。

同時過去3年時間裡搞的數萬億定增等再融資而出現的待解禁市值,也是以萬億計的,新股解禁市值和再融資解禁市值加在一起,總規模有可能達到A股市場目前總體量的15%—20%。

要知道截止全年年底,以銀行股巨大的權重,24家上市銀行總市值合計也才8萬億。

可見擴容壓力對A股市場的巨大影響,而市場現在低迷不已,根本沒有什麼增量資金願意進場,僅靠目前的存量資金根本消化不了這麼大規模的新股發行和解禁壓力,如果政策沒有任何變化的情況下,A股市場被壓垮是早晚的事。

第一創業一次性解禁了原有流通股4倍的限售股,這個聽起來已經很可怕了,但是即使這樣,第一創業才只完成了50%的解禁,要到全流通水平,還要再現有基礎上增重一倍。

而且這不是個例,隨便翻翻現在的新上市股票,在總股本和流通股本這一欄里,常見的比例都是4:1。為什麼是這個比例,因為證監會有規定,上市企業的機構投資者和原大股東的持股不能馬上進入市場交易,要有不同的鎖定期,在鎖定期結束之後,才能入市交易。而可以馬上交易的社會公眾股有一個最低水平限制,大多數新股基本都選擇了剛剛好卡在這個線上。

這樣一來對於證監會來說有兩個好處,

一是減小了IPO的直接規模,減少IPO抽血的輿論壓力,就像前文所說,雖然2016以來通過IPO新上市的企業總市值已經超過了2萬億,但是直接募集的比例很小,只有2000多億。雖然給A股市場實際擴容2萬億,但是證監會可以說我們只讓這些公司通過IPO直接拿走了2000億。這樣保證更多的股票能上市,但是沒人管你上市解禁之後怎麼折騰。

二是限制了機構投資者或是大股東一上市就馬上減持的可能性,說是保護了中小投資者的利益。

第二點理由好似很有道理,無懈可擊。但是實際上第二點理由是最冠冕堂皇的無稽之談,

如果說一家上市公司的機構投資者如果沒有鎖定期的話,他們就會在上市之後馬上迫不及待的減持,那麼說明這種公司根本就不是來融資求發展的,就是赤裸裸來圈錢的,自己都不看好自己公司的前景。那麼請問,這種公司是怎麼現行的審核制下過會的,如果分辨不出真正需要資金的公司,和純粹是來圈錢的公司,那麼要這個審核制有什麼意義?

如果說沒有鎖定期呢,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就完蛋了?我看未必,如果沒有限售鎖定期的話,那麼假設新上市的是一家前景不光明,僅僅是為了圈錢而來的公司,那麼結果就是剛一上市,機構和大股東之間的同盟就破裂了,因為大家都是無限制的第一時間即可賣出,那麼誰先賣出誰可能會賣個好價錢,賣得晚了就要吃虧。其結果就會像第一創業解禁前後那樣,因為蜂擁出逃導致股價下跌,甚至跌破發行價。跌破發行價意味著投資者無利可圖,誰也不會主動去做賠錢的交易。投資者吃過兩次虧之後,必然就不會再參與這類公司的打新和追搶剛上市新股了。這樣的公司自然就發不出去了,垃圾公司上不了市不是對投資者的最好保護么?

而現在的鎖定期和限售制度下,導致的問題不僅沒少反而更多。

首先,保薦機構和審核系統因為限售期的存在就可以免掉一部分責任了。三年限售期以後,大股東就算跑光了,保薦機構和審核系統也不用被問責,那麼可放可不放的公司,自然是要放行的。如果是沒有限售期,直接可以自由交易,大股東在某個期限內拋售股票放棄控制權的話,保薦機構和審核系統要被問責呢?是不是保薦機構和審核系統就會更加謹慎的考慮公司上市的意圖和持續經營能力。

其次,限售期相當於給機構和股東提供了一個安全的利益聯盟時間段。因為限售期的存在,在限售期結束之前,大家誰都不能賣出股票,那麼機構和股東的利益訴求就是一致的,那就是在限售期內盡量把股價拉高,拉高到即使有人先解禁之後,砸盤出貨也不會低於發行價。那麼大家就都安全了。因為限售期的存在,即使有人想背盟,也沒有辦法先逃跑,這個攻守同盟在限售期結束之前是無比牢固的。

其三,流通盤非常小,物以稀為貴,導致新股發行之後,價格極其容易被抬高到過度高估值的區間。理論上常說資本市場是物以優為貴,好的公司,盈利能力強的公司就應該股價高,但是實際上並非如此,資本市場里物以優為貴和物以稀為貴是並存的。就好比同等份量情況下,榴槤的營養價值並不比蘋果的營養價值高出數倍,但是榴槤的售價卻是蘋果的數倍,關鍵就在於國內榴槤數量比較少,到了東南亞國家情況就要反過來一樣。

隨便找個新股來看,

這個新股的流通股本只有2600萬,股價現在是11.19元,流通市值只有不到3個億,加上打新中籤的投資者惜售和強新股的投資者追捧,只要幾千萬的資金量就可以藉助這種供求關係的優勢,持續不斷的新股價格送到更高的位置。這些股票的股價高,估值高,並不是因為優,而是因為稀少,這些新股的總體量太小,流通股數量太稀缺。

這也就是為什麼大多數新股,在限售期結束之前瘋漲,在限售期到來之時暴跌的關鍵原因。

年初的專欄里我就發過這個今年解禁市值的圖表,

從圖中可見,今年下半年的解禁市值要遠高於今年上半年,而今年4月份和5月份是解禁市值相對較低的兩個月,但是由於春季行情的結束和市場熱點的缺失,導致了原本被掩蓋的問題集中暴露出來。

而在目前這個整個金融體系排查風險和去槓桿的大環境下,股市的資金是持續吃緊的。

而在政策方面,聯通混改的方案遲遲不能落地,短期內也沒有可以指望得上的刺激政策。

如果目前這個情況持續到8-9月份的話,同時IPO死也不降速的話,到時整個市場將不堪設想。

總結,

A股目前的審核機制和發行方式,其實沒能從根本上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只是方便了監管部門持續發行新股,新股上市之初的流通股比例和限售股比例,猶如冰山在水面上的部分和水面下的部分。

明面上的新股發行節奏之快,對市場已經是無力承受之重了,水面下的冰山也隨著部分次新股限售期的結束而開始衝擊市場。明暗兩條線從近期開始將持續的擠壓市場,而目前新股的解禁期都已經排到2019年去了。

A股市場現在已經是一列滿員的列車了,為了能塞進去更多待上市公司,現在的制度好比你只要把腦袋擠進車裡,就算你已經上車成功了,後面給你兩到三年時間慢慢把身子拱進去。

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這個辦法根本就是扯淡,這列車空間不擴大,動力不增加的話,被擠垮是遲早的事。

所以不用看某些人態度強硬無比,A股市場的監管層和投資者在新股發行的問題掰過很多次腕子了,每次態度不強硬?每次等到股民真正用腳投票,股市徹底喪失融資功能的時候,監管層不乖乖暫停新股發行。

在A股30年歷史上,已經有過9次IPO暫停了。

這次我敢打賭,一周十隻新股肯定玩不到把所以新股都發完那一天,本輪熊市裡IPO即使不暫停,也會調整策略和速度。

(如果賭輸了,我非要某態度強硬誓死發新股的人跟我姓!)

這個系列這篇只是剛開個頭,後面會講一系列和IPO有關的事,比如歷史上數次IPO都是在什麼情況下暫停的,IPO放緩和暫停與市場大趨勢之間的關係,以及到底為什麼總有發不完的新股,A股的發行機制的出路到底在哪裡,如果有出路為什麼現在依然維持原有體系而不改變等等。

最後簡單說一下近期的行情,

最近有消息稱,證監會出了最新的IPO窗口指導,無論是對財務數據的審查,還是對現場減持,其相關要求相較此前都更加嚴格。

說白了就是證監會自己心裡也清楚,新股這麼發下去是沒完的,所以進一步提高門檻,要逼退一些排隊企業,減少整個IPO整體數量。但是從之前的情況來看,能被逼退的公司有,但是不會太多,不過這種情況對市場信心是稍有好處的。

昨天上證指數在中小盤普跌的情況下,成交量放大,短期來看部分擔憂情緒和壓力暫停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釋放。

所以,近期如果沒有意外利空的話,上證指數不太容易擊穿前期的低點,有可能按照我們之前的預期,在3000點上方做出一個雙底形態,之後出現一波稍有持續性的回升。

回升之後逐漸進入一個整體的下行通道。

在短期操作層面上來看,現在市場最大的問題是熱點渙散,

XX新區概念股不用說了,自從國家隊減持之後,波動雖然劇烈,但是整體是向下的。而且炒作路線的邏輯比較混亂,難以穩妥參與。

可燃冰暴起暴跌,熱點效應連一周都沒挺住。

剩下一些權重股和白馬股,如果是之前就有持倉還可以繼續拿著看看,但是目前這個位置再往裡沖,也不是理智的選擇。

我自己是上周二稍微加了點,當天收益還不錯,但是最近也回吐了接近一半的抄底盈利,昨天把創業板B出了,銀華銳進暫時沒賣,還有一部分就是回補前期底倉的持股。

目前的操作計劃是,今天如果放量跌破3050的話,我就降回到抄底之前的倉位去。

如果盤中守住3050,且收盤價高於3060的話,我就繼續拿著不動。

另外和大家說一下,如果近期雙底成立有回升行情的話,做完回升行情之後,看看貨幣基金吧,熊市不會那麼快就過去的。現在貨幣基金的收益開始回暖了,因為熊市裡股票賬戶也不敢輕易滿倉,可以適當把賬戶里的部分資金先存進貨幣基金,反正行情要好起來的話,貨幣基金取用也很方便。


推薦閱讀:

滬倫通前哨戰——倫交所簡介1(原創)
買了這些股票後,發現人生再也沒有什麼過不去的坎了!
2016.10.11 債轉股來了

TAG:证券 | 投资 | 股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