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找對象這件事上,當然是同性相吸啊

我不是說性別。

你知道,單身狗們聚在一起,是非常樂意暢想「理想中的Ta」的。

我問過很多朋友「你想找什麼樣的?」,基本上答案可以分為兩類。

有的說喜歡和自己一樣的人:「我比較安靜,所以她也必須是安靜的,不然吵吵鬧鬧非得煩死我。」

也有人喜歡和自己完全相反的人:「我這個人太內向了,所以我喜歡開朗一點兒的人,這樣他能帶帶我。」

聽起來都有道理。

在找對象這事上,有的人覺得同性相吸,相似的人在一起比較舒服;有的覺得異性相吸,不同的人在一起新奇好玩。

你覺得呢?

三觀不一致,怎麼在一起?

心理學研究者支持「相似相吸」。雙方共同點越多,就越喜歡彼此。這種共同點包括,態度、價值觀、性格、人格特質,處事風格等等。

如果你是一個悲觀的人,那麼可能更願意與同樣悲觀的人待在一起,而不是那些整天積極陽光滿嘴正能量的人。

但也有人會覺得,也有很多差異很大的情侶,在一起也很幸福啊。如何解釋這些情況?

之所以人們認為「相異相吸」,有可能是因為人與人之間相似性起作用的方式很巧妙,導致它誤導了人們相信:我們互相吸引,是因為我們不一樣。

1. 知覺到的相似

兩個人實際上是否存在很大差異並不重要,只要我們彼此認為對方和自己是相似的就好了。

研究顯示,相比於真實相似(actual similarity),知覺到的對方和自己的相似程度(perceived similarity)無論是在第一次見面時,還是長遠來看,都能夠更好地預測親密關係的成功,以及關係滿意度。

在某種程度上,人們似乎是和幻想中的伴侶結婚,他們愛上的是某一種人,然後把伴侶想像成這種人。這種構造美滿形象是有助於維護親密關係的。

在另一方面,它也解釋了,為什麼人們實際上被和自己很不同的人所吸引:就是因為這種知覺錯覺使得雙方緊密聯繫在一起。

2. 某類的相像比其他相像更重要

某個核心特徵的相似,比起其他次要方面的相似更為重要。

比如,雙方的處事風格、態度和價值觀上的一致,可能比是不是都愛吃香菜更重要。

也許外人眼裡,會覺得「Ta都這樣了,你還能忍得了?」 但其實某些存在差別的地方,也許並不是伴侶真正在乎的,更不成為他們彼此吸引的原因。

3. 和理想自我相像

差異性起作用的另一微妙之處在於,有時候人們喜歡那些和自己不同的人,是因為Ta雖然不是我現在的樣子,但是理想自我的樣子。也就是說,那些我們渴望成為的人,對我們有吸引力。

這種傾向性比較複雜,如果那些人遠超過我們的理想自我,而令自己相形見絀的話,這種威脅感和卑微感是非常不快的。

但如果那個人只比現在的我好一點點,那麼Ta帶給我的就是默默的鼓勵而不是羞辱了。

相似性是在一起的全部前提嗎?

電影《龍蝦》虛構了一個反烏托邦世界,在這個世界中,婚戀受到嚴格的規定控制,並且有強硬的價值判斷:單身是有罪的。夫妻是要匹配的。

單身的人被集中在一個酒店中,他們有45天來尋找配對的伴侶。不然就會被強制轉化成一種動物。(單身狗的噩夢成為了現實:單身真的會變成狗。)

最諷刺的是,這個世界規定,可以結為夫妻的兩人必須有「相同之處」。而被認可的匹配都是些非常膚淺、表面的、機械的共同點:都會流鼻血、都瘸腿、都近視……

一位男士為了與天生體病、經常流鼻血的女伴儘快結婚,每天需要撞桌子來故意讓自己也流鼻血。太拼了,沒有match創造match也要配。

電影無疑是荒謬的,但現實生活的人們又何嘗不是五十步笑百步,世俗規定家境、學歷、收入般配,是否是准荒謬的呢?

有些相同點並不是外人可以看到、可以評頭論足的「般配」,但卻使兩人心靈相通,這種微妙而含蓄的相似,也許不能被「官方認可」,但卻能把兩人緊緊聯繫在一起。

兩塊拼圖不一樣,卻也彼此契合

來解釋最初的迷思:就是有一些看起來明明不一樣的人,在一起也很幸福啊。

的確,相似很重要,但我們也承認互補性的存在。

在親密關係中,互補性(complementarity)讓看似不同類的行為共存。

互補性涉及到支配與順從,就像是S找到M。一個在人際交往風格上傾向於主導的人,會希望另一半聽從自己。一個依賴順從的人,也會希望伴侶在不同場給予自己意見和支持。

所以互補性的存在是基於一個前提:即兩人有共同的目標,而你具有的特性正是我所缺的。它更多地指向具體的技能或習慣,而非深層人格特質或價值觀。

因此互補的背後還是相似性,畢竟抖S和抖M也都是認可並接受SM的啊。兩人的核心觀念不衝突,又在行為、能力上互補。這也許是關係最佳的組合狀態。

在「尋找人生另一半」這件事上,並沒有對錯標準之分。而我們一幫單身狗在這談論擇偶標準又有什麼用,反正也找不到對象。

References:

Dryer, D. C., & Horowitz, L. M. (1997). When do opposites attract? Interpersonal complementarity versus similar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2(3), 592.

Lutz-Zois, C. J., Bradley, A. C., Mihalik, J. L., & Moorman-Eavers, E. R. (2006). Perceived similarity and relationship success among dating couples: An idiographic approach.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3(6), 865-880.

Marks, G., & Miller, N. (1982). Target attractiveness as a mediator of assumed attitude similarit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8(4), 728-735.

Montoya, R. M., Horton, R. S., & Kirchner, J. (2008). Is actual similarity necessary for attraction? A meta-analysis of actual and perceived similarity.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5(6), 889-922.

Tidwell, N. D., Eastwick, P. W., & Finkel, E. J. (2013). Perceived, not actual, similarity predicts initial attraction in a live romantic context: Evidence from the speed‐dating paradigm.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2), 199-215.

關注我們的公眾號 簡單心理(janelee1231),查看更多有趣的心理學科普文章。

原文發佈於:在找對象這件事上,當然是同性相吸啊

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幫助請戳:簡單心理


推薦閱讀:

生命本質的反思:人活著的意義何在
死亡焦慮
明明是Ta先欺負人,為何最後成了我的錯?|「心理遊戲」第二彈
學會「獨處」,但不孤獨 | 舊文回賞

TAG:亲密关系 | 心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