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隔離與適應

留學生

作為國產土鱉,在海外做博後接觸最多的除了土著就是華人移民、各國留學生與國內訪問學者,這裡面還是有很多有意思的現象,而這些現象其實對應了幾篇非常有意思的論文。

首先我們看一下國內來的留學生群體。目前國內的留學越來越低齡化,很多接觸到的國內來的本科生,往往在國內讀個一年高中就跑來這邊讀高中,用這邊高中學歷來申請學校。大學讀完了基本都是身份導向,學簽轉工簽,工簽轉楓葉卡,楓葉卡轉公民。你如果問為什麼不回國,他們的回答往往不是常見的國內機會不好,而是認為國內沒有認識的人,主流社交關係都在國外,一回國跟回爐重造差不多。這是個死循環,出國年齡越小,人際關係越在海外,越不可能回國。而且很多本科生的高中同學其實在國內也是高中同學,有個留學生跟我說他們國內一個高中班,到了高二整建制的來了北美,這種情況怕是一個也回不去了。

另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留學生中還存在鄙視鏈。高中過來的鄙視大學過來的,大學過來的覺得研究生過來的太多國內習氣不合群,而他們又都鄙視國內交流項目過來的,認為交流生都是拿國家錢混經歷,選的課還簡單,語言也不行。同樣的鄙視鏈在華人移民中也存在,最早的移民多是勞工移民,八九十年代流行技術移民,前十年是投資移民,最近是留學移民,鄙視鏈基本就是按照出國早晚與學歷來的。國外生活處處需要職業代理人,找華人並不見得比找老外有經濟優勢,但年齡約長,越喜歡找固定的華人代理人,其實老外也一樣。我跟一個剛辦移民的博後聊天,他海外博士曾在國內工作過一年,但終究還是覺得國內環境不適應跑出來了,他目前就打算拿身份了而且也坦然說不希望國內發展太好,因為這樣就會說明自己選擇國外身份是錯誤的,他希望國內能發展到過的很舒適但比國外還差一點點的狀態。這個想法大概在留學生跟移民的內心裡都有點吧,不信你去mitbbs上轉轉就知道了,我倒覺得這個現象其實背後有博弈論的影子。

還有一個現象是留學生置產。這是個經濟問題,很多學生來讀書到銀行開戶問的第一件事就是房價,一般來說,本科來了買房,交了首付把不住的房間出租,租金可以抵消月供,等畢業要回國或外地工作時轉賣,讀書的時間房價的上漲其實還能賺一筆作為工作啟動資金。也許你覺得首付存在外匯管制比較難,我只能說私下的外匯交流挺多的,存在龐大的代理人市場,要不然比特幣也不會中國人玩的多,此外國外有定居親戚朋友需要國內置產的兩方利益交換就可以了,當然這個比較吃信任,所以只能親戚朋友。有位銀行職員曾跟我吐槽中國人怎麼那麼有錢,經常全款買房,買的車也都是好車,一身加拿大鵝,我趕忙解釋那些人國內也是有錢人,不代表平均水平,另外奢侈品國內定價比國外高一大截,他們買是因為便宜。

再就是家長陪讀現象。有次跟訪學博後聚餐,很意外發現帶孩子來的孩子都是學校本科生,說白了很多訪學博後出國一方面是學術交流,另一方面也算是陪讀。另外陪讀家長一般都是母親,有當地華人說美國西海岸是小三村,加拿大東部則可看作正房陪讀村,至於一家之主大都身居國內經商賺錢。不得不說還是國人精打細算,懂得規劃自己,處處「精緻」。

然後我們再看下另一個群體,港台留學生或移民,一個特別的現象就是這兩撥人互相獨立,就連華人學生會也是兩個,顯著區別就是語言,港台留學生英語更好,私下用粵語。據說97年左右大量香港人移民加拿大,後來又回去一撥,但這也造就了這個群體的人口基礎。不過我遇到的港台人都是比較友善的,基本默認不聊政治,也聽說過有台灣留學生打飛的回去投票展示優越性,不過台式民主也算是一道別樣風景了。

還有三個我們的近鄰留學群體,一個是韓國人群體,一個是日本人群體,另一個就是印巴人群體。韓國人群體跟中國人比較像,勤奮好學,比較鮮明的特點就是韓國人專屬教堂,感覺他們的傳教士也算是一道風景了。日本人群體則很難發現,因為他們國際留學生讀學位的非常少,一方面是因為本國好學校不少,另一方面半終身僱用的日式企業對大三學生要搞什麼內定實習,你要跑國外了,回去根本找不到工作,也就是海歸在日本並不吃香。但也有例外,那就是如果你去語言學校溜達,會突然發現扎堆的日本人,打聽下才知道日本留學主體大都是學語言的,為了企業國際化,語言學校沒有學位但有語言環境,時間也就幾個月,而且女生比例奇高。這一方面說明日本人留學其實為了國內就業,另一方面,出來讀的也大都是不喜歡日式大男子主義的女生,這個現象我們後面分析。至於印巴人,雖然英語帶口音,但真的很主動去交流,抱團現象明顯,家庭觀念強。其比較特色的就是留學生之間相互認識,互相扶持,確實存在移民一個人,帶來一大家的現象,而且普遍沒有任何歸國意願。

再有就是中東、南美與東歐留學生群體。這三個群體不知為何經常系統性被忽略,其實也都各具特色。中東留學生大都是來自伊朗,也是勤奮好學,應該說伊朗是個被制裁太多的地方,好好的從世俗國家搞成宗教國家了。但在那個人口基數上人才數量很龐大,燈塔國不歡迎他們,就跑楓葉國了。另外就是我見過的都很能說,滔滔不絕,喜歡打聽事,這種八卦文化在中東據說比較普遍。南美留學生也屬於比較抱團的,但模式是巴西人單獨抱團,其他人抱團,估計也屬於語言隔離。南美上世紀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到今天感覺還沒緩過來,但新興領域的科研勢頭也很猛。跟南美人打交道要注意其宗教信仰與家庭結構,一般男士比較健談活潑,但當家的其實是女士,組裡的巴西小哥為了給女友買香水也吃了一個月的簡餐。南美人相比中國人更熟悉日本人,可能是南美有數量不小的日本移民,跟他們聊日本動漫會發現也基本就是《七龍珠》跟《足球小子》,對了南美人周末會踢足球,他們主要社交就是足球與健身。東歐留學生跟我們思考方式也比較像,可能是冷戰造就的,人口中波蘭人非常多,語言上英文都挺好,有機會要去嘗試波蘭水餃,學術上對數學非常自信,也比較勤奮。

除了上面這些,還有比較小眾的西歐留學生跟東南亞留學生,接觸很少,非洲留學生在國內天天見,這邊並不多。最後就是加拿大當地人,普遍喜歡嘲笑美國人,特別是大選之後,但比較安於現狀,對海外留學生存有迷之優越感但又表現的非常尊重你且尊重規則與多元文化,有時候讓人哭笑不得。他們比較喜歡跟人打交道的專業,所以理工科基本是留學生天下,有自己的圈子,留學生基本進不去,但CBC就可以,主要是關注話題不同,臉書跟推特是他們第二家園,給我感覺就是單純、理想主義但內里是有點排外的並且不太願意主動了解世界其他「落後」地方。

隔離

好了,扯了那麼多的現象,現在說點理論。我現在感覺國內外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國內其實是一元文化而國外存在更多的多元化,這個差別很可能是很多問題的根源。我們用日本來舉例,日本就是單一民族國家,當其做學生時,也是大量派出留學生到海外學習,但當其發展起來後,其留學生就更多是實用主義了。中國雖然不是單一民族國家,但基本可以看作單一文化國家,中國人在海外兩極分化比較重,要麼就徹底認同海外生活,也不打算回來了;要麼就根本不認同,在海外構建自己文化圈或就是實用主義,學成歸國。但目前來說,留學生中前者比例佔優,但如果國家能均衡發展到日本那個程度,後者比例就會提高。而且由於20-30歲的人際關係對事業初期發展很重要,所以出國年齡越早,前者比例會越高,這個也是很多海外優秀人才不想回去的主要原因,擔心回去被國內熟人文化玩死。

國外的多元化則是陌生人文化主導,強調反歧視與文化尊重,更簡單的辭彙就是政治正確。國內來的人會覺得有時候政治正確會效率低下,例如吃頓飯要先發個調查表問問食物禁忌與是否素食主義;建築物設計里必須有殘疾人車位與通道且經常見到所有車位都滿了但殘疾人車位還是空著一排;平時聊天需要注意各種雷區…這些跟前面提到的現象有關,一個社會如果是移民社會,那麼所有團體都會為自己的文化與習慣爭取政治上的尊重,這樣的社會就存在單一文化社會裡根本就意識不到的不尊重。例如你在沙特可以隨意說娶多個老婆但你就是不能說喝酒的事,同樣的話放到國內就成了無法理解的論題,而多元社會的人群構成很複雜,所以生活在這樣的社會,你會感到所有人對你的尊重,前提是你需要政治爭取,如果不爭取,還不如單一文化社會,歧視更嚴重。

這可能是國內推廣女權、LGBT還有其他反歧視最大的難題,如果你生活在多元社會,權利分散而文化多樣,大家就可以討論小團體的問題。但如果這個國家文化慣性比較大,那麼這個問題就變成了要麼西風壓倒東風,要麼東風壓倒西風,結果很容易把爭取權利的一方搞得極端化與妖魔化。不過應該說雖然國家是單一文化的,但城市卻可以是多元的,越是大城市與新城市,那些在原有環境不滿的多元團體就容易聚集,最終發現自己的局部綠洲。燈塔國就是這麼構建出來的,不管前提是原住民幾乎死光。而前面提到日本留學生女性為主,很多人其實是不打算回日本,因為那裡大男子主義橫行,女性事業發展空間有限,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這本質上是隔離問題,所有人都希望生活在最尊重自己的環境中而拒絕不舒服的地方,人又都是兩足動物,所以不高興就用腳投票。最後結果就是大家都在自己認為最適應的圈子裡抱團取暖,不關心其他人的生活。這個隔離問題我在之前說過很多次,而且我不認為這是個很好的現象,或者說隔離現象還有一個孿生現象——適應。

適應

所有人都是用腳投票,但其實這有個隱含前提,那就是已經做出了選擇,觀點明確。現實中,這個前提很有問題,多數人是在觀察觀點而不是發表意見,投票時不見得全心全意。目前我們可以看到兩種聚集模式,一種就是按照謝林隔離模型所描述的種族隔離聚集,另一種則是以色列正統猶太人的街區黑化模型,前者我提過很多次不贅述,後者的含義則是當地人轉化了外來人的文化,從外來人的角度就是適應了當地的生活方式。所以一個人跑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實際上有兩種選擇:融入或逃離。如果這個人不願意適應當地文化,那麼他就會逃離或者自我隔離;而如果他願意去適應,就會融入新環境並從內部加入自己文化的組分。

中國文化其實是很歡迎其他文化融入的,但比較麻煩的是不太歡迎整合其他文化。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西方國家,表面上是很歡迎移民但內在卻排斥。所不同的是,西方國家存在政治正確的鬥爭來促進適應的發生而中國文化尊重傳統基本是跟政治兩條平行線,自由發展。所以適應性問題其實應該當成某種現代人素質進行理解式宣傳而不是填鴨式宣傳。所有人都不喜歡聽別人說自己做錯了,但引導他自己得出自己觀點需要改進或變化是很有必要的,否則就是單純情緒宣洩與抱團取暖,並不解決實際問題。

適應問題其實也不是單一文化國家與多元國家之間的轉換問題,搞成多元化卻有可能出現「政治正確」而加深隔離現狀,而是一個普遍存在尚未解決的問題,古話說就是要達到「和而不同,周而不比」的狀態。目前大趨勢是表面的文化多元化與內在的認知割裂化,不論國內國外,不論網上網下,不論職業年齡,具體怎麼處理,只能說是個個人持續內心鬥爭決策與對外權益鬥爭的過程,很難一勞永逸。

參考文獻

  • 選修c站密歇根大學的模型思考課程,閱讀參考教科書(上文後兩節的主要參考資料)

  • 選修SFI的複雜性科學導論課程,閱讀參考論文(某live大戶天天照搬這個課內容真的沒問題?)

  • 選修c站斯坦福與UBC合開的兩門博弈論課程,閱讀參考論文(這個課很重要)

  • 這是我的相關筆記本:yufree.cn/notes

最近重心轉到科研,不會三個主題去寫了,比較累。上面的參考文獻如果能通讀,則會顯著提高對社會的了解與論文修養,就這樣。


推薦閱讀:

變形金剛玩具月旦評——2017年11月篇
現在在城裡開模型店怎麼樣?
變形金剛玩具月旦評——2017年12月篇
故態復萌的FT——FT杯子
可能是今年最好的電影玩具——UT禁閉

TAG:留学 | 模型 | 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