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產品經理是如何進行產品分析的?(二)

我是PMCoder,一名產品經理,本篇大概5000字,閱讀完成大概20分鐘。但是後面對文章所提到的知識的了解,需要很長時間。

上一篇文章提到,進行產品的分析,一共有6個步驟(步驟不分先後,看個人習慣):

一、 產品用戶(流量)規模分析;

二、 產品流量分析;

三、 用戶需求分析、用戶群分析;

四、 產品體驗分析;

五、 產品變現分析;

六、 競品分析(上面的5步都要再走一遍);

前兩個步驟,上一篇文章裡面已經提過,如果沒看過的同學,可以翻翻,這裡不再贅述。這篇文章從第三點開始闡述。

三、用戶的需求分析,需求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第一步:分析產品對應的用戶核心需求是什麼 ?

第二步:分析需求的場景是什麼,是否頻發,需求量大不大,如何發現新需求 ?

第三步:分析核心的用戶群是什麼 ?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兩點,這是我們做產品分析的基調:

產品分析的中心思想是,我們希望每個需求分析都可以通過數據進行驗證。核心指導是:用戶的需求往往都隱藏在搜索的關鍵詞里,這裡的關鍵詞包括各大流量平台的搜索,比如百度、Google,Google play、appStore,Facebook、微信、微博,淘寶、天貓等等;

我們常常遇到一個情況,就是突然會冒出一些點子,然後說出來,某些口才流利的同學就會發表一通看法,然後噼里啪啦的說一堆,最後得到一個結論是,這個事不靠譜。你也不知道靠不靠譜,然後這事就不了了之了。其實,要想了解你的想法靠不靠譜,主要是看需求的數量級,是否有足夠多的用戶都遇到了這個問題。核心的分析點在於,需求對應的關鍵詞是否有足夠的搜索量(一個關鍵詞不行,可以利用搜索引擎多拓展幾個)。這裡有三個關鍵詞工具,搜索引擎的是Google trends(Google趨勢)、百度引擎;IOS應用的有關鍵詞搜索指數(德普優化這個站點有:德普優化 - AppStore數據分析工具|ASO搜索關鍵詞優化服務|蘋果應用商店排名分析),關鍵詞搜索量級(App annie 裡面有),購物的有熱門商品指數(亞馬遜和淘寶都有)。面對著00後,10後,你一定已經是脫節了,這是毫無疑問的!你不了解他們的需求,不知道他們在想什麼,玩什麼,連說什麼你可能都聽不懂,那是不是代表你做不好面向他們的產品了?不是!你可以從關鍵詞的趨勢中,看到的是他們的實實在在的需求,進而去了解他們。這是一個避免拍腦袋做產品的常用思路。

產品需求分析的第一步,用戶的核心需求是什麼?

分析產品的核心需求,需要從兩方面來分析,一是這個產品所表現出來的用戶核心功能(有些產品功能做的與用戶想要的不一樣),二是,用戶行為所表現出來的真實核心需求。有時候,這兩個區別還是挺大的。下面我們依然藉助ChinaZ站長工具來舉例說明這塊的一個分析。還是以「寶寶樹」為例,寶寶樹的產品定位是:「寶寶樹的樹下育兒社區是國內最大最專業的育兒社區平台——解決的是父母們需要進行有價值的經驗分享及育兒學習的需求」。那麼怎麼驗證這個用戶的真實需求跟產品的定位是一致的呢?看搜索關鍵字。前面提過:無論是分析網站還是分析應用,用戶主動搜索的關鍵字往往代表著用戶的需求。一個社區意味著有分享、問答等功能,我們可以通過用戶搜索較高的關鍵字的用戶的情況來查看核心的需求是否吻合。打開chinaZ站長工具(站長工具 - 站長之家)查詢寶寶樹關鍵字,可以看到寶寶樹的這些排名靠前並且搜索指數也較高的關鍵字確實是與孕期、育兒相關的,需求切合度很緊密。如果出現「胡歌在美近照曝光」這樣的關鍵詞的巨大流量,證明社區的運營有問題,嚴重偏離的產品的定位和用戶的核心需求,儘管帶來了流量,但是這樣的流量會破壞社區氛圍,最終破壞產品的形態。分析APP的需求也同理,可以利用上面提到的兩款工具去分析用戶的搜索關鍵詞帶來的來源和產品的功能切合程度來開展。

產品需求分析的第二步,需求的場景都是什麼,是否頻發,需求量大不大,如何發現需求 ?

這裡有四個問題,1.是需求的場景是什麼?意思就是,用戶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或者觸發這種行為?比如說,電腦清理垃圾的主要場景是在覺得PC 運行變慢或者空間不夠的場景下觸發更多,而寶寶樹的用戶的主要場景就是,當在懷孕、育兒時期內遇到自己不知道如何處理的問題的時候,在論壇內尋求人家經驗的一個場景。每一個功能都有一個主要的場景,設計功能時需要將用戶的場景考慮進去。

2.需求是否頻發,主要是根據產品的需求場景進行評估的,這裡面有一些個人經驗對場景的判斷,比如說,買車、買房的需求,通常頻率不會很高。而對於支付、社交、出行的需求發生的頻率就要高很多了。需求是否是頻發需求,還可以從產品對用戶的行為上報來進行分析,缺點就是,你只能分析自己的產品,對其他產品不適用。

3.是需求量大不大?一般來說,有兩個判斷,一是從我們個人經驗來判斷,這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通常高手的判斷比較准,而一般的同學,很可能是不準的。所以我通常藉助數據。網站,通常就看核心關鍵詞的搜索指數,比如前面提到的寶寶樹,有很多孕育相關的問題搜索指數都是非常高的,證明這塊用戶的搜索量很大,需求很大,大家可以打開ChinaZ的站長工具或者愛站網這兩個站點自己真實的去看看數據。而APP 的應用,不僅僅需要查看搜索引擎的搜索指數(百度指數或者Google trends),還需要關注在應用市場裡面的關鍵字在應用內的搜索量情況。在APPnAnnie 里有ASO(AppnStore Optimization,應用商店優化)這樣一個功能標籤,點開後可以看到你需要了解的關鍵詞的搜索量級,不過這個功能是要付費的,為了讓大家在讀這篇文章的時候也能去真實的體驗產品的分析,這裡介紹另外一個網站:德普優化(德普優化 - AppStore數據分析工具|ASO搜索關鍵詞優化服務|蘋果應用商店排名分析),比如,我們以手機百度為例,查看手機百度(IOS)這個應用的用戶需求量,觸發需求的關鍵詞又是什麼,如下圖可以看到近期手機百度的主要關鍵詞的搜索量級(目前不知道轉化,如果知道每個關鍵詞的轉化率,就非常的有意義了)

那麼,問題來了,怎麼通過搜索指數來判斷關鍵詞的搜索量級的高低呢?剛開始接觸這個的同學,怎麼知道這個「壁紙」關鍵詞搜索指數是10419是高還是低。其實,高低是要設置參照物的,可以使用「微信」這個國民應用進行搜索指數的參考,可以看到微信的搜索指數在10600左右。可以看到10000+的搜索指數已經是相當高了。

如手百的關鍵詞截圖,我們還看到手機百度里有個標紅的關鍵詞「色情小說」,查看這個詞的歷史搜索指數,一直都比較高啊,老司機都懂的,那麼手百近期很有可能對這個關鍵詞做了ASO的優化或者針對此關鍵詞的功能優化、評論引導、流量錨點文字的優化,使得應用的排名在這個關鍵詞的排名得到了提升,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繼續深挖研究。

4.是如何發現需求:在用戶搜索關鍵詞里,還隱藏著一個很重要的產品經理必備技能——發現需求。這裡面分兩種情況,1)如果用戶搜索的關鍵詞的搜索指數很大,與你分析的產品相關度很高,但是產品與這個詞相關的功能還沒有做或者體驗很差,不要猶豫了,趕緊調研下用戶需求的場景和競品的情況,儘快把功能加上,一大波用戶就要靠近。2)如果這個關鍵詞搜索指數很高,與分析產品有些相關,但是與產品的戰略偏離,目前市面上產品還不多,那麼恭喜你,你發現了一個背靠大樹創業的產品,比如說,我們看到微信的搜索指數里有一個叫「微信分身版」的關鍵詞搜索指數奇高(8814,在德普優化網站的微信應用ASO的第一頁看不到這個關鍵詞,需要找找或者手動添加),那麼現在微信是沒有這個功能的,對團隊來說是不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而且這個關鍵詞存在很久了,我們可以點開「微信分身版」這個詞的搜索指數,查看近兩年的搜索指數,可以看出這個搜索詞由來已久。用戶對這個需求量一直很大。

目前市面上已經有相關產品了,不過好像都是16年7月、8月才開始上線,排名第一的應用「微信多開版分身版」還是近期17.05.16才上線,日均下載量超過10000,這樣的一個需求,需求的量級也算比較大了,個人開發者或者個人應用如果有這樣的流量級別,靠廣告也能賺不少的錢。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對這個詞進一步的分析。

經過這多個步驟的產品分析,你大概就知道這個產品的核心功能、功能的需求量級以及下一步應該如何優化你的產品了。

需求分析的第三個步驟:需求的核心用戶群是哪些?這個問題,其實就是分析產品對應用戶群的用戶畫像。Alan Cooper (交互設計之父)最早提出了 persona 的概念:「Personas arena concrete representation of target users.」 Persona 是真的虛代表,是建立在一系列真數據(Marketingndata, Usability data)之上的目模型。這個一系列的真實數據很難得到。通常擁有很強賬號系統的公司,比如騰訊,阿里巴巴或者Facebook,就有比較詳細的用戶畫像數據,但這些數據都不會公開的。一般產品的用戶群分析,主要是針對自己產品收集的一些數據來繪畫用戶的畫像,如果你當前負責一個產品,那麼可以從數據分析上得到產品的用戶群數據,通過各種特徵,比如安裝的應用情況、玩的遊戲情況、手機的型號、手機活動時間等來得到用戶群信息,但是對其他產品的分析,由於你沒有數據,想要了解其他用戶群劃分的真實數據情況,很難。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藉助一些其他工具來大概了解用戶群畫像情況,在國內的產品可以通過百度指數來查看。前面說過,關鍵詞往往代表著用戶的需求。我們可以針對用戶對關鍵詞的搜索數據來獲取用戶的畫像。比如說,我們以「知乎」和「寶寶樹」網站為例,在百度指數上,可以獲得這兩個站點的用戶群地域分布、年齡分布以及性別的分布。可以看到寶寶樹的主要人群是30~39歲的女性用戶,而知乎則是20~29歲的男性用戶更多。如下圖:

了解用戶群特徵後,有什麼用?不同的年齡段的人群,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對於產品的理解和功能的接受程度不一樣,了解用戶群特徵後,有助於我們改進產品的設計。那麼針對國外的產品呢,App Annie 裡面有針對用戶特徵的一個功能,可以用於作為參考,但是付費的,付費的其實也挺好,我們要尊重人家的勞動成果,免費的功能我暫時沒找到,如果你知道有免費的用戶畫像分析功能,不妨分享一下。

(未完,待續......)


推薦閱讀:

正反饋(產品設計的思考方式_臨界點_連載12)
【一文一題】什麼因素造就了「社交」的關係
如何在自己也不是100%確定的情況下說服別人?
我準備轉行想做產品經理,有沒有什麼入門的書籍推薦?
「互聯網學習圈」一周內容摘要(第一期)

TAG:产品分析 | 产品需求 | 产品经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