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與印度尼西亞的伊斯蘭復興——宗教究竟扮演了什麼角色

這兩天的一個熱門新聞,是印度尼西亞的雅加達特區首長鍾萬學,因為褻瀆罪被判入獄兩年。當地近年來蓬勃發展的伊斯蘭復興運動,有個明顯的加速點,就是1998年的東南亞金融風暴。Daniel Chen[1]2010年發表的研究告訴我們:一方面,宗教能在危機發生之後,為大家提供保險。因此,金融危機增加了人們參加宗教活動的頻率;另一方面,政府或者市場提供的金融服務,可以替代宗教的部分職能,緩解危機帶來的衝擊

金融危機來臨,對普通人生活影響最大的有兩個:一是貨幣貶值。1997年的時候,1美元只能換2400印尼盧比;到1998年,最多時1美元可以換16000盧比,盧比的價值縮水得非常厲害。二是食品價格飛漲。以100為基點,食品類商品的CPI最高漲到了260。大米這些必需品漲價,給居民生活帶來很大的困擾。1997-99年,印尼政府搞了四次「百村調查(the Hundred Villiages Survey)」,涵蓋了印尼各地村民的詳細情況。作者用的就是這個調查的數據。

圖1 1997年3月至1999年10月的美元對印尼盧比匯率(實線)、總體CPI(三角虛線)、食品CPI(正方形虛線)。五條豎線標明了不同的調查時間點。

怎麼去衡量當地宗教活動的強度?作者用了以下兩個指標。一個是當地有多少家庭,在過去3個月之內參加過伊斯蘭教的集體學習(pengajian)。集體學習一般是幾十人的規模,有人講經,然後其他人跟著學習討論。如果在生活中遇到困惑,不清楚怎麼做才符合教義,也可以在學習會上請教。作者在實地調研中發現:危機來臨之後,集體學習除了講解講義,還倡導民眾互助。大家之間既會相互幫忙找工作,也會捐款,或者幫扶困窘的家庭。

第二個指標是把小孩送到宗教學校的比例。印尼的教育系統既有世俗學校也有宗教學校,比例在當時是七三開。宗教學校也有對應的分級,ibtidaiyah、tsanawiyah和aliyah大致對應世俗的小學、初中和高中。不同宗教學校,宗教色彩深淺也有區別。比如說pesantren,教學重點就是《古蘭經》、沙里亞法、阿拉伯語等。危機來臨之後,選擇宗教學校的家長數量增加,導致學費上漲了近60%。部分宗教學校也在危機來臨後,為貧困家庭的學生提供獎助學金。

家庭每月在食品之外商品上的消費開支(以下簡稱消費)的變化,可以反映家庭遭受金融危機衝擊的嚴重程度。之所以排除食品開支,是因為百村調查中大部分家庭自己都有地,自己種稻米食用,食品消費中很大一部分來源不經過市場,也不需要支付市場價格。為了檢驗這些指標是否真能反映實際情況,作者做了一些檢驗。比方說,將集體學習和宗教學校兩個指標,和當地人對清真寺的捐贈、以及對墮胎的態度等做相關性分析,發現是高度相關的。

為了準確識別危機衝擊和宗教活動的關係,作者找到了這麼兩個工具變數:家裡有沒有濕地(wetland),以及家裡有沒有公務員。這裡的濕地,指的是用來種稻米的地,其它地都叫乾地(dryland)。惡性通貨膨脹面前,這兩類家庭的境遇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自己種米吃的家庭,不需要到市場上買貴了幾倍的米,負面影響小很多。如果有餘米可以出售,說不定還能獲利。公務員名義上拿的是死工資,短期很難調整。錢不值錢,生活就變糟了。作者檢驗數據,發現公務員家庭消費開支平均下降了15%

作者發現:危機期間,家裡每多一畝濕地,參加集體學習的概率就下降2%公務員家庭,參加集體學習的概率上升6%。消費層面看,消費開支每下降1美元,家庭參加集體學習的概率上升2%。平均來說,家庭消費開支下降了4.7美元,這意味著這麼一個家庭,參加集體學習的概率會上升9.4%。宗教學校指標的工具變數回歸得到了類似結果:家庭平均開支下降4.7美元,家庭把小孩從世俗學校轉到宗教學校的概率會上升5%。以上結果都顯著,兩個工具變數得到的結果也類似。

這個結果可能有其它解釋。比方說,會不會是因為危機期間大家失業,時間更多,所以更經常參加集體學習呢?作者發現危機期間,印尼人的工作時間不但沒有縮短,反而稍稍延長。同時,其它閑暇活動的時間也沒有明顯的變化。這就排除了這點懷疑。作者還做了安慰劑檢驗:用乾地替代濕地(其它作物通貨膨脹沒有大米嚴重),用服務業代替公務員(同樣是教育程度較高,但工資調整靈活一些),發現估計出來的影響確實要小一些。

識別因果關係之後,另外一個重要的任務是找出危機導致宗教復興的渠道:為什麼人們在困厄時期要求助於宗教呢?一方面,宗教機構可以資助陷入困境的家庭。作者比較了1998年5月和9月的兩次調查,結果發現:4個月內,參與集體學習次數增加的家庭,需要尋求救濟的比率下降了49%。參與次數不變或參與次數減少的家庭,這個數字分別是23%21%。從來不參與集體學習的家庭,4個月內,需要尋求救濟的比率只下降了4%,大部分未能脫離困境。

另一方面,宗教有利於家庭平滑自己的消費。一般來說,家庭都要設法規避金融危機帶來的風險,讓自己的消費不要在年景不好時下降太多。首先,以土地基尼係數作工具變數,作者發現:當村裡有清真寺等宗教建築時,危機時家庭消費的波動程度(用月消費開支的標準差衡量)顯著更低。以家庭成員中是否有人曾畢業於宗教學校或曾到麥加朝覲(Haj)為標準,作者把危機前的家庭劃分為宗教家庭和非宗教家庭兩類,結果發現:宗教建築對兩類家庭平滑消費都有幫助。後一類家庭中,許多都選擇在危機時參加集體學習。這起到了避險的作用。

無論是在困境時伸出援手,還是幫助平滑消費,參與宗教活動,起到的都是類似保險的作用。那麼,如果當地已經有了其它運作良好的保險渠道,金融危機對宗教復興的效應是不是會減弱呢?作者發現正是如此。無論是當地居民有比較多的存款,還是當地有政府主持的小額貸款項目,都會顯著降低1998年危機期間,當地參加集體學習的新增人數

總之,宗教能幫助家庭應對負面風險的衝擊。因此,我們也不會為宗教在危機來臨時復興感到奇怪了。作者在原文最後還討論了許多其它可能的解釋,此處無法贅述,具體請見原文。這一研究有兩個很有意思的點,可以進一步思考:首先,政府系統的公職人員在危機面前尤其脆弱,參加宗教活動的人數增加了很多。即使危機結束,這些習慣也可能保留下來,是不是會在中長期內加速伊斯蘭化的過程?其次,政府的福利系統、銀行的借貸服務,還有宗教提供的避險,在危機時三者會相互競爭。何種平衡,才是最優的呢?期待知友的看法。

最後補充一點:Chen的研究不是孤例。宗教起起伏伏,常與經濟有密切關係。這裡舉三個相關研究,有時間詳細介紹:一是Scheve和Stasavage發現,宗教與國家福利相互替代。信教民眾青睞更少的社保(2006);二是Buyandelgeriyn發現,休克療法導致蒙古國Bayan-Uul地區的經濟衰敗後,薩滿崇拜在當地重新興起(2007;2013);三是Calvalho發現:穆巴拉克上台後大學生就業政策的改變,與埃及70年代的伊斯蘭化有密切聯繫(即將刊出)。

[1] Daniel Chen堪稱奇人。他同時持有麻省理工的經濟學博士學位和哈佛的法學博士學位,目前在圖盧茲任教,研究領域涉及法學(包括憲法、程序法、稅法、勞動法等多個門類)、機器學習、理論計量、宗教經濟學、法律經濟學等。

部分相關專欄或答案:

伊斯蘭教女性為什麼包頭巾? - 知乎

伊斯蘭政黨上位對女性的影響,我們了解多少? - 知乎專欄

伊斯蘭科學興衰的啟示 - 知乎專欄

參考文獻:

Binzel C, Carvalho J P. Education, Social Mobility, and Religious Movements: The Islamic Revival in Egypt[J]. Forthcoming, The Economic Journal.

Buyandelgeriyn M. Dealing with uncertainty: shamans, marginal capitalism, and the remaking of history in postsocialist Mongolia[J]. American Ethnologist, 2007, 34(1): 127-147.

Buyandelgeryin M. Tragic Spirits: Shamanism, Gender and Memory in Contemporary Mongolia[J].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3.

Chen D L. Club goods and group identity: Evidence from Islamic resurgence during the Indonesian financial crisis[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10, 118(2): 300-354.

Chen D L. Islamic Resurgence and Social Violence during the Indonesian Financial Crisis[J]. Institutions and Norm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2006: 179.

Scheve K, Stasavage D. Religion and preferences for social insurance[J]. Quarterly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2006, 1(3): 255-286.


推薦閱讀:

我是穆斯林,但我覺得清真食品,干涉了我的信仰自由
穆黑往事二三(七)
為什麼難民大量湧入歐洲而不是去沙烏地阿拉伯之類的國家?地理上和宗教上不是更接近嗎?
傳統(sunna)VS理性

TAG:伊斯兰教 | 经济学 | 风险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