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想】別人的知識

計程車司機與哲學

上了計程車,一般的司機師傅都會跟你客套幾句,打打招呼,熟絡一下。

大概是幾年前,我遇到一個四五十歲的司機師傅。我坐在後排,他看了看後視鏡,見我穿著打扮像是一個大學生,便問我是學什麼專業的。

我回答,我是學心理學還有哲學的。司機師傅說,哲學好啊,是個好專業。哲學要去美國學,美國是這個世界上哲學最好的國家。

我一聽這話,相當震驚,立馬正襟危坐起來。這個司機師傅相當專業啊,一般中國人對哲學的了解,可能僅僅限於馬克思那套政治宣傳,還有就是孔子老子的東西了。這個司機師傅居然知道世界上最優秀的哲學系大多集中在美國,真的很不容易啊。

然而,這還不是最令我震驚的。這位司機師傅接下來說,學哲學,一定要學好英語,最好還要學好邏輯。

如果說司機師傅前面那番話,可能是套路(大多數專業都是在美國最好),那這句話就不像套路了。很多哲學系的學生都不清楚這點,他們在作為學術界通用語的英語都沒學好的情況下,非要先去學德語、法語等小語種,而且忽視對邏輯學的學習。對哲學學習的認識反而不如這位司機師傅了解的深入。

我立馬回答,是的是的,我英語閱讀和聽力都沒啥問題,口語和寫作還需要加強,數理邏輯方面,總是有進步空間的。

我這麼說,是期待這位司機師傅又能說出一番高論,讓我有所收穫。

然而我的期望落空了。他說他侄女在美國學哲學,這些都是她侄女跟他說的。

這位司機師傅和很多北京的計程車司機已經很不一樣了。你在老城區打上計程車,司機師傅要是看你還算健談,就準備跟你從日本經濟發展談到美國政治制度,最後還能繞回到中國高等教育問題上。這些司機師傅水平之高,好似一個人可以在北京大學開四門不同領域的通選課。

知識就是你能為之辯護的真信念

我看到過一個可能是編的段子,說是19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普朗克的故事。他拿了諾貝獎,全德國的大學都邀請他去演講。每次演講的內容其實都差不多,都是講量子力學。

普朗克的司機聽了很多次演講,對普朗克說,「你講得這些東西太簡單了,每次也都講得一模一樣,我都完全記住了。這樣吧,下次演講我替你上台去講,你來做我的司機,怎麼樣?」普朗克聽到這個提議,覺得非常有趣,便欣然同意了。這個司機在接下來的幾次演講之中,也確實講得很精彩,沒有人發現有什麼異常。

不過,在後來的一次演講中,台下的一位教授提出了一個問題。而這位司機只能說,「你提的這個問題太簡單了,讓我的司機來替我回答一下吧。」

我的電子書《拔起邏輯之劍》中有這樣一篇叫做《知識究竟是什麼》的文章,裡面還是借用柏拉圖給知識提供的古典JTB定義,知識就是得到辯護的真信念。然而我擴展了一下,一個人的知識要求這個人自己能為其真信念提供辯護,別人能提供辯護不算是這個人的知識。比如,我們都知道1+1=2,然而我們自己不一定都知道皮亞諾公理,不一定能為1+1=2提供這種基於公理體系的辯護。那我們還算真的知道1+1=2嗎?

這些問題都引向一個結論,那就是真正的知識和表面的知識的差異。真正的物理學家,是可以和其他物理學家進行深入的對話交流的。真正的哲學家也是可以和同行們進行哲學問題上的交流的。而一個博聞強記的司機,哪怕可以一字不差地複述演講的內容,也不見得真正具備演講內容中所蘊含的知識。知識,不是僅僅是真信念就夠了。這個真信念,也不是有別人能夠辯護就夠了。我們自己的知識,需要我們自己為其提供辯護。

不懂裝懂,也許可以唬住許多外行人,甚至還可以在一時半會之內唬住內行人。然而要長期唬住內行人,幾乎是不可能的。這是個分科治學的時代,每個專業都有自己的話語體系,都有自己的辭彙表與語法規範。一個不懂英文的人很難假裝自己懂英文,一個不懂心理學語言的人也很難假裝自己懂心理學。不然一談起一些心理學經典的理論,實驗設計的範式,數據分析的統計學方法,馬上就會露餡。

我們宣稱自己懂的知識,有多少是自己能夠為之提供辯護的?有多少是類似計程車司機的表面知識?人貴有自知之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德爾菲神廟裡下神諭,說蘇格拉底是最聰明的人。蘇格拉底自己不信,他遍訪雅典群雄,想找出一個比自己更聰明的人來。然而他沒找到,他找到的儘是一群不懂裝懂的人。所以他才說,沒錯,我就是全雅典最聰明的人,因為我知道自己很無知,而其他人則對自己的無知一無所知。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認真想

致力於普及批判性思維與通識教育


推薦閱讀:

太極和柔道都被搏擊KO,但誰來KO我們內心的意淫?
在生活中是不是假面虛偽的人比較吃得開?
如果這個社會真的人人平等會變成怎樣?

TAG:哲学 | 知识 | 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