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敗俱傷的時代病|功利的教育、焦慮的家長、空心的孩子

作者徐凱文 ,精神科主治醫師。北京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副主任,本文首發於中國網教育頻道,文字編輯王曉霞。

整理自第九屆新東方家庭教育高峰論壇主題演講《時代空心病與焦慮經濟學》。

1 整個社會都空心了

前幾天,一位學生給我發來一條微信,內容是:我現在手裡有一瓶神奇的藥水,不知道滋味如何。

他是一個有自殺傾向的學生,所以我趕緊回復。我問他這是什麼水,他告訴我是氰化鉀,十秒鐘致命。這是我開展過的距離最遠的自殺危機干預,當然這個孩子救回來了。

去年5月的一天,我正在上晚課,一個校外的心理諮詢師打來電話,他說有個來訪者是學生,現在好像在宿舍服毒自殺,我問清事情原委,啟動危機干預程序,在宿舍里找到這個同學,把他送到醫院搶救回來。我認識這個學生已經四年了,入校時就是某省高考前三名,進了高校後第一個學期的成績是學院第一名,但是就在那個學期,甚至在此之前,他已經有嘗試自殺的經歷。

他原本是一個特別優秀的,可以做很好的學術和科研的孩子。過去四年,我們心理諮詢中心,他的父母還有院系的老師都竭盡所能想把他引回正軌。四年了,住院、吃藥,所有治療手段都用盡了,他還是了無生念,最後他的父母決定讓他放棄學業,退學回家。

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是非常痛心的。我見過很多非常優秀的孩子,我現在跟大家所說的也都是在名校中最優秀的學生們,他們中的很多都有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甚至屢次三番嘗試放棄生命。

我要講的是,這不是普通的抑鬱症,是非常嚴重的新情況,我把它叫做「空心病」,我不認為只是學生空心了,整個社會空心了,才有這樣的結果。我們經常會說這樣一句話,如果孩子出了問題,大概家庭和老師都有問題,否則,孩子本身是不會有問題的。

我得到我的來訪者們的許可,他們將親身感受寫出來告訴我。有個高考狀元說,他感覺自己在一個四分五裂的小島上,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要得到什麼樣的東西,時不時感覺到恐懼。19年來,他從來沒有為自己活過,也從來沒有活過,所以他會輕易地放棄自己的生命。

還有一位同學告訴我,「學習好工作好是基本的要求,如果學習好,工作不夠好,我就活不下去。但也不是說因為學習好,工作好了我就開心了,我不知道為什麼要活著,我總是對自己不滿足,總是想各方面做得更好,但是這樣的人生似乎沒有頭。」

2 空心病的核心是什麼

我先簡單說一下什麼叫空心病。

空心病看起來像是抑鬱症,情緒低落、興趣減退、快感缺乏,如果到精神科醫院的話,一定會被診療抑鬱症,但是問題是藥物無效,所有藥物都無效。

作為精神科醫生,我們有個拿手的殺手鐧,就是任何抑鬱症患者如果用電抽搐治療,他都可以在短時間內迅速恢復,但是電抽搐治療對空心病都沒用。

這些孩子,他們有強烈的孤獨感和無意義感,他們從小都是最好的學生,最乖的學生。他們也特別需要得到別人的稱許,但是他們有強烈的自殺意念,不是想自殺,他們只是不知道為什麼活下去,活著的價值和意義是什麼?所以他們會用比較溫和的方式,當然也給我們機會把他救回來。

但是,核心的問題是缺乏支撐其意義感和存在感的價值觀。

所以我們回到一個非常終極的問題,人為什麼要活著?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對於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他們這種情況並不是剛剛產生的,他們會告訴我,我從初中的時候就有這樣的疑惑了,直到現在我才做了決定,要結束自己的生命。傳統的西方的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對他們都沒有效果。

這個時候,對於一個危機干預者,一個心理諮詢師,或者千千萬萬的父母,和教育工作者來說,我們也面臨著從未有過的挑戰。我們也同樣要面對一個同樣的問題,就是人生的價值和意義什麼,我們內心當中有嗎?如果我們沒有,我們怎麼給到他們?

3 中國社會越來越焦慮

我們來看看現在中國的情況。

我用了一個焦慮經濟學的詞。我確實覺得能夠讓人去花錢,去盲目花錢的方式會把人搞焦慮,搞崩潰,搞恐懼,這大概也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一個特徵。

我們看一下中國人精神障礙的患病率。上世紀八九十年代,100個中國人當中只有1個人患有精神障礙,而這個數據到2005年的時候已經達到了17.5%,在座有1000個人,我們在座的應該有180人需要去安定醫院,都應該看病了,而且未必能看好。

中國人的精神障礙是怎麼變得這麼糟糕的?主要是焦慮症和抑鬱症越來越多。焦慮症的發病率,上世紀八十年代大概1%到2%,現在是13%,至少每100個中國人當中有13個人是焦慮障礙患者。

更糟糕的是抑鬱症。20年前,我剛做精神科醫生時,中國人抑鬱症發病率是0.05%,現在是6%,增加了120倍。這是個爆炸式的增長,我覺得這裡面有非常荒唐的事情。過去30年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30年,而焦慮抑鬱的發病率也高速發展,發生了什麼?

再看看美國,大約30%的美國人一輩子中會得一次焦慮障礙。美國人抑鬱症發病率約為9.5%,美國人的終身患病率是20.8%,也就是說,大約一半的美國人不是焦慮就是抑鬱。精神障礙整體發病率在美國是26.4%。也領先於我國的17.5%。這就是全球GDP第二名和第一名之間的差距。

過去三十年恰恰也是我們向美國學習的三十年——我們和美國人一樣焦慮和抑鬱了,甚至於向美國人學習來了怎樣通過激發焦慮和恐懼來促進消費。我把這個根植於功利主義和消費主義的經濟模式叫做焦慮經濟學。我想這也是我們需要反思的。

4 學生躲到網吧打遊戲,是教育的失敗

我們來看看現在的教育,對不起,我接下來要說的話可能要得罪各位,我們的教育是在幫助孩子成長,還是在毀掉一代孩子?

我1997年開始做精神科醫生,當時的精神病院里門可羅雀。但大約從2000年開始,每當寒暑假的時候,大量的學生會來住精神病院,他們網路成癮,焦慮,強迫,他們和父母關係出現了嚴重的破裂問題,父母有勇氣把孩子送到精神病院去,可見真的沒有辦法收拾了。

我們的處理問題方式是什麼呢,把他們送到網癮學校,讓他們接受電擊的懲罰,這是教育嗎?這是推卸責任,本身父母和教育是問題的根源,我們不看到自己的根源,只看到他躲到網吧去打遊戲,他為什麼要躲到網吧打遊戲,是因為教育的失敗。

我們教育的最大成就似乎就是學生做試卷,有句流行語:提高一分幹掉千人。你知道嗎?我做心理諮詢最大的挑戰就是怎麼把同學這樣的價值觀扭回來,你周圍的同學是你的敵人嗎,他是你人生最大的財富啊!我們的課堂是什麼樣子,不斷暗示孩子自殺,為了好的成績可以不惜生命。

整個國家自殺率在大幅度下降,但是中小學自殺率卻在上升。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孩子已經等不及進大學,他們在中小學就開始有自殺行為了。

我們來看看有些學校應對的措施是什麼?某所著名的超級中學,所有的走廊和窗戶都裝了鐵柵欄,我在精神病院裡面工作,精神病院才是這個樣子,我的博士論文在監獄裡做的,監獄才是這樣子,但是我們居然有本事把學校變成了監獄和精神病院,只要守住這些孩子,讓他們考上大學,然後讓他成為我的來訪者。

5 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是怎麼培養出來的

我接下來要談的問題,會讓大家更加沮喪。在一個初步的調查中,我對出現自殺傾向的學生做了家庭情況分析,評估這個孩子來自於哪些家庭,什麼樣的家庭,父母是什麼樣職業的孩子更容易嘗試自殺——中小學教師。

這是一個38名學生危機樣本,其中50%來自於教師家庭,而對照組是沒有出問題的孩子。教師家庭還是很成功的,對照組的學生其中來自教師家庭的佔到全部家庭的21%,問題是為什麼教師家庭的孩子出現這麼多問題?

我覺得,一切向分數看,忽視甚至放棄對學生品德、體育、美育的教育已經成為很多教師的教育觀——他們完全認可這樣的教育觀,對自己的孩子也同樣甚至更加變本加厲地實施,可能是導致教師家庭孩子心理健康問題高發的主要原因。

當教育商品化以後,北大錢理群教授有一個描述和論斷我覺得非常準確,叫做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精製的利己主義者是怎麼培養出來的?為什麼他到學校會問老師「老師,我做這個工作對我有什麼好處?有利於我保研嗎?有利於我拿獎學金嗎?我為什麼要去幫助別人?」如果他們問出這樣的問題,我們除了覺得「這些孩子怎麼會這樣」的同時,我們是不是要問一下,他們的價值觀從哪兒來?我想說的是,我們這些家長和老師,也許自己就是精緻利己主義者,而孩子,是向我們學習的結果。

6 教育究竟是為了什麼

教育究竟是為什麼,學校究竟是為什麼?大學究竟是為什麼?我先引用一下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在新上任時做的演講,他對此做了一個回答。他說北京大學能夠為國家和民族的發展貢獻一些什麼樣的力量,國家和民族需要高校做什麼?這是高校的使命。他講完這句話以後,全場800多人掌聲雷動。

但是我們好像早就拋棄這些了,我們認為崇高的東西不值一提,我們需要的是現在能掙到錢嗎?但是學生已經不認可了,因為他們不缺錢。

曾經有一個學生,他退學的原因是,學習經濟管理根本就不是他想要的。他高考填志願想學歷史的時候被所有人嘲笑,說腦子進水才會學歷史。後來這個同學儘管經濟學得很好還是要求退學。

十一假期,我帶學生們去了萬安公墓,因為我要和學生一起找尋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我們在公墓當中看到了一個很獨特的衣冠冢,這上面是一個老師叫尹荃。尹荃老師1970年在十年浩劫中含冤去世,她沒有子女。

19年後她的學生為她在公墓買了墓地,寫了這樣的悼詞:40年來,循循善誘,陶鑄群倫,悉心教職,始終如一,無辜蒙難,備受凌辱,老師一生坦蕩清白,了無點污,待人誠懇、處世方正,默默奉身教育事業,終生熱愛教師生涯,其情操其志趣足堪今人楷范。

我不知道我們在座的教育工作者在人生走到盡頭的時候,有多少學生會對你有這樣的評價或者肯定。我要說的是,教育本身是非常神聖的職業,但是如果我們把教育只是當作一個謀生的工具,當作獲得金錢的一個手段,或者實現自己其他目標的話,當然這是一種選擇,但是我會覺得我們似乎放棄了最重要的東西。

7 教育,從做值得孩子尊重的人開始

我在這兒還想提一個問題,這是我經過這些事情以後的思考。我跟那些空心病的學生交流時,他們為什麼找不到自己?因為他們自己的父母和老師沒有能夠讓他們看到一個人怎麼樣有尊嚴,有價值,有意義地活著,這個大概是根本原因。

我想問大家,也問我自己,我們尊重自己嗎?我們尊重自己的職業嗎?我們有沒有把自己的職業當作是一種使命和召喚,去體會其中的深切的含義。作為父母,我們把時間和精力都花在了哪裡?我們有沒有給孩子真正的愛和陪伴?在這個買櫝還珠的時代,我覺得我們扔掉了很多東西,孩子不出問題才怪。

現在心理諮詢的需求成倍地增長,我們危機干預發生頻率也是迅速地增長,孩子進學校之前他們就已經絕望了。所以作為一個高校的心理諮詢師和心理科醫生,我呼籲:真的要救救孩子!他們帶著嚴重的問題進入高校,進入大學,他們被應試教育,被掐著脖子的教育摧殘了創造力。

有一位研究生導師給我講了一個真實的故事。他說一個學生做研究老出問題,是非常小兒科的問題。這個導師找他談話,問他為什麼出現這些問題,怎麼辦?這個學生是筆試第一進來的,他說:「老師,那我把我犯的錯誤重抄一百遍。」一個研究生,用重抄一百遍的方式改正他的錯誤。我們這些孩子根本沒有長大,還在小學階段。

教育幹什麼?我覺得我們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要去做值得學生和孩子尊重的人,我們要身體力行,做出榜樣。我們要給他們世上最美好的東西,不是分數,不是金錢,不是權力,是尊重,責任,是愛,是發自內心的持久美的體驗美,是智慧,是創造和幸福,請許給他們——我們最珍愛的孩子一個美好的人生!

芝麻學社(Ahaschool)創始人雨豪和世欣都相信,未來的智能化世界,人最寶貴的就是獨一無二的特質。於是成立了芝麻學社,給孩子們更多成長路上的興趣培養機會和選擇,通過測評,幫家長發現孩子的獨一無二,給孩子個性化的成長指導和最合適的教育資源,讓孩子快樂成長、高效學習。

面對中國家長們普遍的焦慮情緒,芝麻學社洞悉中國3-15歲孩子教育的迫切需要,開發了學習能力強化訓練營,首先讓孩子在各種體驗中發現自己的興趣,並讓孩子們通過2天的集訓,在類似遊戲的課程中學會與學習能力密切相關的四大能力:(思維能力、記憶能力、計算能力、設計能力)。幫助孩子提升學習能力,掌握學習方法,高效率學習。

歡迎加微信1025792036諮詢學習能力強化訓練營。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Ahaschool芝麻學社」,成為學員,讓你的孩子得到最合適的成長建議,綻放天賦,快樂高效學習。


推薦閱讀:

TAG:家庭教育 | 儿童教育 | 教育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