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隱私泄露導致損失915億元,這事跟你有關!
文章開始前,先講一個悲傷的故事:
有一個家境困難的女孩考上了大學,正為學費發愁的時候,當地教育局通知她可以申請貧困生助學金,女孩高高興興地去填了個人資料。
第二天,女孩就接到一個電話,對方稱當天是助學金髮放的最後一天,必須先往指定賬戶裡面存入一筆錢,才能拿到助學金。
女孩當時沒有起疑心,等到匯完了錢才發現自己被騙了,不僅沒拿到助學金,還被騙走了了9900元,這是全家所有的積蓄。
當天晚上,在報案後回家的路上,這個傷心欲絕的女孩心臟驟停突然暈倒,隨後不幸離世。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這個女孩的名字叫做徐玉玉,被騙時間是2016年8月19日,當晚9點,這個18歲女孩沒能走進憧憬中的大學 ,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
雖然後來抓住了實施詐騙的犯罪分子,但到底是誰泄露了徐玉玉申請助學金的個人信息,成了永遠的謎。
因個人隱私泄露的損失近千億元
個人隱私泄露,如今已經成了見怪不怪的事情:你只要看過房,樓盤中介都知道了你的電話;你只要買過車,車險公司都知道了你的電話;你只要寄過快遞,很多商家都知道了你的電話。
中國互聯網協會發布的2016中國網民權益調查報告顯示,54%的網民認為個人信息泄露情況比較嚴重,84%的網民曾經遭受過因個人信息泄露帶來的不良影響,比如廣告推銷等。
84%?我覺得這個數據還算有些保守。
試問身邊哪個人沒有接到過廣告推銷電話、電信詐騙電話?當你質問對方怎麼拿到電話的時候,往往對方還特別有恃無恐,甚至還發來恐嚇信息。
連自己的隱私都無力保護,讓人覺得荒誕又恐怖。更可怕的是,這些泄露的個人信息又成為詐騙的陷阱。
數據顯示,中國網路安全相關的黑色產業鏈從業人員已經超過150萬,黑產市場規模已經達到千億級別;從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上半年,網民因個人信息泄露、照片信息、垃圾信息等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915億元。
很多人都接到過這樣的電話:對方不僅知道你的電話,還知道你的住址、工作單位,甚至是身份證號、家庭成員。
這樣的詐騙防不勝防,誰能保證你我不會是下一個徐玉玉呢?
你的隱私只值700元
利用我們泄露的個人隱私,騙子可以騙走近千億元。那你知不知道,騙子拿到我們的個人隱私需要多大代價呢?
據相關媒體報道,只需要700元就可以買到個人行蹤,包括住宿、航班、銀行開戶、網吧上網各種記錄一應俱全,700元就可以採集全國簡曆數據。
一句話,你的隱私不僅很容易泄露,而且還很便宜。
據說,這個黑色產業已經形成了「標準化報價」:銀行開戶資料1-10元/條;身份證戶籍信息和車輛信息10-40元/條;高學歷人口信息 20-60元/條;開房記錄 150-500元/次。
在泄露個人隱私的渠道中,最嚴重的領域是互聯網。
以前有句話說你永遠不知道網路對面是人還是狗,現在不僅知道你是人,而且知道你多大年齡、家住哪裡、跟哪個妹子開過幾次房。你以為網路能藏匿一切,但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在裸奔。
此外,房地產行業、快遞、金融、醫療和汽車等,都是泄露個人隱私的重災區。這麼說吧,只要你留下電話的地方,基本上都泄露過你的隱私。
法規重刑抓內鬼
利用個人隱私詐騙當然罪無可免,但是泄露個人隱私的源頭才是病灶所在,源頭病灶不除,光是打擊詐騙,只是治標不治本,而泄露的源頭通常都是內鬼。
比如,湖南一銀行支行行長出售自己的查詢賬號給中間商,再由中間商將賬號賣給有銀行關係的「出單渠道」團伙,再由另外一家銀行的員工進入內網系統,大肆竊取個人信息販賣獲利。涉及公民銀行個人信息257萬條、涉案資金230萬元。
還有電信行業、房地產行業等等,基本上都是這麼乾的,同行間共享信息,再賣給下游的黑產組織,黑產組織再賣給各行各業。如此囂張,正是因為法規監管力度不夠。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聯合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相關司法解釋,明確要求從嚴打擊掌握信息的「內鬼」。
本次司法解釋降低了內鬼泄密的入罪門檻:出售個人信息數量或者數額只要達到相關標準一半以上的,即可認定為刑法規定的「情節嚴重」,構成犯罪。
保護個人隱私小常識
雖然法規越來越完善,但要整治個人隱私泄露的亂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學會利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隱私的同時,也要注意隨時保護自己的隱私。
在平時生活中,能不留電話就不留電話;能不留姓名就不留姓名,最多只留姓氏;朋友圈和微博少發發個人照片和生日信息等,尤其是要少發小朋友的照片;公共WiFi網路盡量少連;推銷掃碼活動少參與。
還要特別提醒一下,如今手機基本上綁定了銀行卡,如果你的錢包和手機同時被盜,請記得一定要掛失凍結手機號。
希望徐玉玉的故事不要再上演,每個人都能有捍衛自己的隱私而免於恐懼的權力。
互動:原創不容易,很多菜友看完文章後沒有留言評論的習慣。希望大家支持我,為我留言評論。關於保護個人隱私,你有什麼小技巧嗎?也可以說說你身邊發生的關於隱私泄露的事例~
推薦閱讀:
※業界|網路小額借貸:我假裝看不到「安全」,「安全」卻幹了我
※謹防手機屏幕泄密,手機膜每個細節都要講究!
※簡單心理手中究竟有多少用戶隱私?簡單心理又可以怎樣使用這些隱私?
※如何看待拼多多、優酷、愛奇藝、蘑菇街等 APP 未明示情況下,越界開啟語音等涉隱許可權?
※如何做到平時說話時包含的信息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