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積分的歷史(一),起源之背景
前言:微積分的歷史這個專題,準備沿著《微積分的歷程》這本書鋪下的道路,進行一些不一樣的創作,寫一寫我對微積分發展的認識。n
作為高等數學的基礎,微積分肯定不是沙漠之花。各種需求、各種思想的交匯最終孕育出了它。
1 微積分產生的時代背景
興趣或許是動力,不過我覺得需求是更好的動力。
1.1 研究天文
要說一個充滿好奇心的人,不會對天空中的日升月落、浩瀚的宇宙產生興趣,那實在是不可能。可以說,在對星空的研究中產生了科學。
到了中世紀的西方,整個科學界最重要的課題就是研究天文。當時的宗教認為「科學」是接近上帝的梯子(我對宗教史不熟悉啊,求不打臉),另外上帝居所也是在宇宙深處,所以研究天文學大部分目的是為了證明上帝的存在,誰知道......
當時最激烈的爭論是「地心說」和「日心說」,也就是到底太陽圍著地球轉、還是地球圍著太陽轉,這直接決定了到底聖經更正確、還是科學更正確。為了這個布魯諾都被燒死了。
怎麼判斷哪個正確呢?所謂真金不怕火煉,誰可以準確預測行星的運行軌跡,誰就正確(所以說西方的科學精神是由來已久的,上帝這種事情都交給了理智)。
克勞狄烏斯?托勒密(約90-168),是一位埃及希臘作家,同時也是數學家、天文學家、地理學家、占星家。他最著名的書是《至大論》,其中闡述了地心說的核心觀點。
托勒密的宇宙模型是「地心說」的大成,很長一段時間歐洲學校教授的都是托勒密的宇宙模型,它也真能正確地預測不少行星軌跡,就是有細小的誤差,差個一天兩天的在天文這個尺度都不算個事。可是究竟有誤差。
第谷·布拉赫(1546 -1601),丹麥貴族,天文學家兼占星術士和鍊金術士。他最著名的助手是開普勒。
第谷是「地心說」的擁護者,他最大的財富是20多年的丹麥皇家天文台的觀測數據,通過這些數據他預測了彗星的光臨,他臨死的時候把這個數據交給了開普勒(但是貌似沒有書面文件說明開普勒可以使用這個數據,所以後面還扯了些官司出來)。
約翰內斯·開普勒(1571-1630),德國天文學家、數學家。開普勒是十七世紀科學革命的關鍵人物。
開普勒繼承了第谷的天文觀測數據之後,就以「日心說」為假設,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日算月算,歸納總結出了開普勒三定律(是的,活生生的通過數據猜出來的,直到後來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才真正解釋了開普勒三定律),精確的預測了以前托勒密地心說所預測不準確、或者預測不了的天文現象。所以,在開普勒之前「日心說」只是假說,之後才真正被科學所接受。
我們來看看其中的開普勒第二定律:
在相等時間內,太陽和運動著的行星的連線所掃過的面積都是相等的
開普勒第二定律
聽起來比較枯燥,看看下面的動畫(中心黃色的表示太陽,橢圓表示行星運動軌道,橢圓上的藍點表示行星,用不同的色塊把橢圓分成8個部分,每個部分面積相等,可以觀察到通過每個色塊的時間差不多都在14左右):
此處有互動內容,點擊此處前往操作。
因為要求掃過的面積,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像開普勒一樣吭哧吭哧的傻算的,必須有定積分的知識才能讓這個定律真正應用起來。
1.2 研究運動
開普勒第二定律除了需要計算面積外,還需要計算物體的運動。
關於運動,伽利略、牛頓一直都在努力,搞出了加速度、瞬時速度這些概念,那麼要計算物體的運動,就需要有微積分:
1.3 研究光學
也是出於天文研究的需要,製造望遠鏡片時的打磨也需要數學的支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切線、法線的計算:
1.4 研究最值
中世紀的歐洲除了形而上的宗教以外,還充滿了戰爭。戰場上就需要計算在相同的條件下,炮筒與地面的夾角變化會引起的如何變化,什麼時候可以打得最遠:
此處有互動內容,點擊此處前往操作。
這也需要微積分來解決最值問題。
1.5 小結
實際上還有相當多的問題需要微積分來處理,你想想,微積分既然是高等數學的最重要的工具,那基本上沒有科學可以繞開微積分了。
2 歷史淵源
牛頓曾經說過:「如果說我看得比別人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們來看看,牛頓是站在哪些巨人的肩膀上。
2.1 芝諾悖論
芝諾(盛年約在公元前464-前461),生平不詳,他提出來的四個悖論被亞里士多德所轉述,因為是從批判的角度出發,所以到底他真正的意思是什麼已經不得而知了。古希臘的哲學家對於空間和時間主要有兩種看法:時間和空間都是無限可分的
時間和空間都有有限可分的(有最小的尺度)
芝諾就針對這兩種情況,分別各提出兩個悖論,我各選一個來介紹一下。看看古代人對無限的認知是怎麼樣的。
2.1.1 兩分法悖論
兩分法悖論,這個是針對「時間和空間都是無限可分的」這個觀點的:
這個問題的本質是,如果空間是無限可分的,那麼你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通過無限多的點。亞里士多德的反駁是:
上面是通過思辨的方式反駁的,換成數學的方式就是:即此數列收斂, 點一定可以到達。
2.1.2 飛矢不動悖論
飛矢不動悖論,這個是針對「時間和空間都是無限可分的」這個觀點的:
芝諾問他的學生 「一支射出的箭是動的還是不動的?」
「那還用說,當然是動的。」
「確實是這樣,在每個人的眼裡它都是動的。可是,這支箭在每一個瞬間里都有它的位置嗎?」
「有的,老師。」
「在這一瞬間里,它佔據的空間和它的體積一樣嗎?」
「有確定的位置,又佔據著和自身體積一樣大小的空間。」
「那麼,在這一瞬間里,這支箭是動的,還是不動的?」
「不動的,老師」
「這一瞬間是不動的,那麼其他瞬間呢?」
「也是不動的,老師」
「所以,射出去的箭是不動的?」
說的好像很有道理哦。亞里士多德是這樣懟他的,芝諾提出來的瞬間,實際上是認為時間有一個最小的單位。但實際上時間是沒有最小的單位的。
在數學中,確實認為時間和空間都是連續的(熟悉物理的朋友知道物理上的時間有最小的尺度:普朗克時間,空間有最小的尺度:普朗克長度,有興趣的可以思考一下),沒有最小的單位(也意味著沒有無窮小的數)。
2.1.3 小結
芝諾的兩個悖論,本質上反映了古希臘數學家對無窮的認知,而微積分本身就是處理無窮的,所以這個認知對微積分也意義重大。
2.2 割圓法
阿基米德(前287年-前212年),古希臘數學家、物理學家、發明家、工程師、天文學家。他曾經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舉起整個地球。」阿基米德,畫出圓的內接多邊形和外切多邊形,用多邊形的周長來估計 (這也稱為「割圓法」,算是「窮竭法」中的一種):
此處有互動內容,點擊此處前往操作。
阿基米德還認識到,多邊形的面積可以無限逼近圓的面積,這一事實,說明了沒有無窮小的數。
有個叫 魯道夫·范·科伊倫 的先烈,用了一生的時間,用「割圓法」通過 邊形把 精確到了小數點後35位,並以此為驕傲,死了也把這串數字刻在自己的墓碑上。而我們現在只需要拖動下上面的滑動條就很容易計算出 。
2.3 計算拋物線下的面積
到了17世紀,在「窮竭法」的思想指導下,可以這麼計算拋物線下的面積
這個計算有一個關鍵步驟,就是要把底邊無限劃分下去,直到劃分到最小的單位,這就犯了和飛矢不動同樣的錯誤。
博納文圖拉·弗蘭切斯科·卡瓦列里(1598 -1647),義大利幾何學家。
卡瓦列里為之辯護到:「這個方法確實不嚴格,但是不是很有用嗎?嚴格不嚴格那是哲學家的事情,別的幾何學家不是和我一樣不嚴格嗎?」
2.4 零星的微積分成果
當時的費馬和卡瓦列里還分別單獨給出了(用現在的書寫方法表示): ,只不過完全是用的幾何方法(就是求了 曲線下的面積)。
3 總結
需求有了,思想淵源也有了,此時就需要有人來歸納總結使之發展成一門學科了,這往往需要一位大師,歷史一下給出了兩位,可能是微積分太重要了,怕出點什麼閃失。
我們之後的文章會來講解這兩位大師的故事。
推薦閱讀:
※i 的平方為什麼等於 -1?
※春節閑談-說說思維方式
※數學 · 神經網路(一)· 前向傳導
※如何證明輾轉相除法(歐幾里德演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