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跟孩子談「障礙」(殘疾)

更新

有些評論表示對文中列出的要點,特別是第1、2條有疑問,特此解釋。感謝各位讀者的反饋。

1. 評論表示不贊同「平靜地使用準確、積極的語言描述障礙(例如,用輪椅行走,而不是「她的腿走不了路」)」

平靜的態度給孩子樹立了好榜樣:人與人不一樣是很正常的,不必大驚小怪。

積極的語言:人們使用什麼樣的字眼、辭彙、句子、語氣來描述障礙,深刻反映了社會怎樣看待障礙、有障礙的人群以及人們怎樣看待自己(Blaska, 1993; Froshl et al, 1984; Zola, 1993)。負面、消極的語言,不僅讓被評論的有障礙人士受到傷害、感到自己不被接納,而且很可能會形成無形的枷鎖和障礙,阻礙有障礙人士平等地參與社會生活(Clinton & Higbee, 2011; Link et al., 1989)。

然而,從古至今我們的社會由於健能中心主義的影響,從來都是使用負面、消極的語言描述障礙以及有障礙的人士,這一負面、消極的形象已經形成堅固的壁壘,將有障礙人士與所謂的「正常人」隔離開來,被狹隘地局限於「有障礙」的定義中,甚至不被定義為「人」(Hadley & Brodwin, 1988; Bandura, 1999)。

【例子】當你出席聚會,唯一認識你的朋友這樣向陌生人介紹你,你覺得AB兩種介紹方式,哪一種更有利於你結識新朋友、融入這個聚會呢?

A方式:小明是我的中學死黨,他大學畢業後自己當老闆做物流生意,業餘愛好旅遊攝影。如今獨身無女友,捧著萊卡就差個女主角。各位女士注意了,有車有房拎包入住哦~

B方式:小明得罪人多沒朋友,死乞白賴跟我來泡妞,誰要他!三流大學畢業考不上研,天天騎個摩托送快遞,月供都不一定掙得出來,還燒錢拍一堆破照片,注孤生。

2. 評論表示不贊同第二點,「鼓勵孩子思考和提問,與孩子討論,一起去尋找資料解答疑問,而非搪塞孩子一個便利卻沒有幫助的答案:「她是殘疾人。」

前半句是教育常識,無論教育的內容是人類的多樣性,還是氣候變化、交通規則、修辭方式、植物分類……方式都一樣。

後半句為什麼說「她是殘疾人」是一個沒有幫助的答案?因為障礙只是這個人許多方面的其中一個,並不能簡單用障礙來定義整個人。而且,「殘疾人」更多是一個標籤而不是一個有意義的概念。用輪椅是殘疾人,那滑雪意外骨折暫時要坐輪椅的人,是不是殘疾人?剛剛做完闌尾炎手術走不了路坐輪椅的人是不是殘疾人?雙腿行走如飛不用輪椅的人就一定不是殘疾人嗎?

3. 評論表示「吵起來怎麼辦?」「掌摑提問的母親怎麼辦?」「惹人嫌」

這些評論正好論證了前面第1點所說的,我們被強大的難以覺察的慣性推動著用負面、消極的態度看待障礙、看待有障礙的人士。

的確,迎面而來的陌生人,我們無從判斷他們是否友善,主動上前問話肯定有風險。你就算是問路、問時間、問天氣、問他們漂亮的髮型在哪裡做的,都有可能被嫌。如果不願意承受這個風險,就別問唄,自己回答孩子的問題也是可以的,不一定非要像例子那樣跑過去問。說到底,人家只是在使用輪椅,並沒有責任教育你家孩子。願意談那是人家樂於助人,不願意談也很正常。

如果真的以輪椅代步為奇恥大辱,有禮貌地問一句都要抓狂,恐怕會躲在家裡不出門吧?即使心裡難受,不願意跟別人談論,小姐姐的媽媽或者她自己只需平靜回答:「抱歉,我不想談論這件事。」萌萌的媽媽完全可以客氣地接受拒絕,自己跟萌萌談論什麼是輪椅、為什麼用輪椅,為什麼她們不願意談論輪椅……這些非常有教育意義的話題。

有什麼大不了嗎?天塌下來了嗎?

-----------更新完畢---------------

為什麼要跟孩子談「障礙」?

對於孩子來說,認識世界,認識人類,密切關係到他們怎樣定義自己、認識自己。無論孩子目前有還是沒有某方面的障礙,例如言語障礙、運動障礙、視覺或聽覺障礙、認知障礙、社交或行為障礙等等,認識人類的多樣性,學慣用平等、尊重和合作的態度對待別人,是孩子成長中重要的一課,也是「反偏見教育(anti-bias education)的目標 (Anti-Bias Education - Teaching for Change)。

既然如此,關於「障礙」的教育,就應該與語文教育、數學教育、安全教育、體育等其他教育一樣,是貫穿孩子成長全過程而不是坐下來兩個小時就完成的,是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努力的而不是推給家長負責的,是言傳身教的而不是只講大道理生活中卻成為反面榜樣的。

積極的障礙價值觀教育,讓孩子認識到人的存在多種多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無論是高矮肥瘦,用嘴巴說話或手勢溝通,用輪椅或雙腿行走,用熱情擁抱還是更含蓄的方式表達親密……並不存在誰更「好」或誰更「次/劣/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也有需要幫助的地方。同樣,每個人都能通過努力,給別人以幫助,給社會以貢獻。

  • 有某方面障礙的孩子可得益於積極的障礙價值觀,減少因社會偏見和社會建構不公導致的自卑、焦慮等壓力,更有利於發揮個人潛能,活出自主人生。

  • 目前沒有障礙的孩子,將更加得益於積極的障礙觀教育。因為如果沒有這樣的教育, 他們很難了解、體會到有障礙的經歷和感受,缺少機會質疑社會上佔主流的「健能中心主義」。然而世界上沒有誰能一生中完全避開障礙的影響。即使你現在沒有障礙,難道100%沒有車禍的風險?100%不可能因衰老而視力聽力下降、體能減弱或患上長期疾病?就算你全都沒有,你的父母、配偶、子女、同胞、同事……呢?小時候完全不學習,怎能保證你長大了自然就懂得怎樣以尊重的、積極的態度面對人生中必然遇到的障礙?

怎樣跟孩子談「障礙」?

【例子】4歲的萌萌跟著媽媽逛超市,迎面來了另一對母女,7歲的女兒坐在輪椅上,萌萌困惑地看著媽媽……

做法一:媽媽蹲下來,微笑著平靜地說:「萌萌,我看你見到這個小姐姐,好像有些問題想問,是嗎?」萌萌說:「媽媽,她的腿怎麼了?」媽媽說:「有的人用腿走路,像你和我,有的人用輪椅走路,就像小姐姐。」萌萌說:「為什麼小姐姐不用腿走路啊?」媽媽說:「因為小姐姐的腿跟我們的腿不一樣。」萌萌問:「怎麼不一樣啊?」媽媽說:「我也不知道,原因有很多。你想不想去問問?」萌萌:「想。」可是不好意思,躲在媽媽後面。媽媽過去,禮貌地對另一位母親說:「打擾了,我家萌萌第一次見到有人用輪椅,很好奇,想要問一些問題,請問你們願不願意回答?如果可以的話,她應該問您,還是問小姐姐呢?」對方母親大方地說:「好啊,讓萌萌自己問姐姐好了。」於是萌萌過去問問題,姐姐耐心回答,兩個孩子聊起天來,從輪椅聊到了《冰雪奇緣》。小姐姐說:「艾爾莎的手就跟其他人不一樣啊,點到什麼就會變成冰,一開始她很不高興,不過後來她學會了控制,這就變成她的魔法了!我也在學怎麼控制輪椅,讓輪椅變成我的魔法!」萌萌笑道:「輪椅魔法!」

做法二:媽媽深吸一口氣,皺起眉頭一把將萌萌摟在懷裡,說:「別看人家!要有禮貌!」

你說,哪種做法更有教育意義?

要點:

1. 平靜地使用準確、積極的語言描述障礙(例如,用輪椅行走,而不是「她的腿走不了路」)

2. 鼓勵孩子思考和提問,與孩子討論,一起去尋找資料解答疑問,而非搪塞孩子一個便利卻沒有幫助的答案:「她是殘疾人。」

3. 強調人與人的不同、多樣性,而非簡單粗暴地將障礙等同於「不正常」、「不幸」、「痛苦」、「缺陷」、「無能」……

4. 強調學習和合作,而非簡單粗暴的敬而遠之:讓孩子明白可以學習有關該障礙的科學知識,可以學習與有障礙人士互動的實用技能

5. 強調障礙並不是一個人的全部:引導孩子看到這個人除了障礙之外的其他方面,特別是與孩子相似的方面(例如,都愛吃冰激凌,都喜歡玩滑梯等),以及這個人的特點(例如,愛笑,喜歡紅色,帶著一隻小狗,等)

覺得彆扭?

很正常。在我們的社會,坦誠、平等、尊敬地談論障礙是新鮮事。就像70年代末國門剛打開時,很多國人見到外國人覺得彆扭,不知道怎麼跟他們相處,也忍不住用獵奇、褒貶的態度談論外國人,是一樣的。沒有人天生懂得太陽從西邊升起,都是學的。同樣,沒有人天生具備人類多樣化的知識,以及怎樣與跟自己不同的人合作共處的技能,這也得學。

註:障礙=殘疾=disability

參考文獻

Bandura, A. (1999). Moral disengagement in the perpetration of inhumanitie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3(3), 193-209.

Blaska, J. (1993). The Power of Language: Speak and Write Using "Person First". In Nagler, M. (Ed.), Perspectives on Disability. Palto Alto, CL: Health Market Research.

Clinton, L. C., & Higbee, J. L. (2011). The invisible hand: The power of language in creating welcoming postsecondary learning experiences. Journal of College Teaching & Learning (TLC), 8(5), 11-16. The Invisible Hand: The Power Of Language In Creating Welcoming Postsecondary Learning Experiences

Froschl, M., Colon, L., Rubin, E., & Sprung, B. (1984). Including all of us: An 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 about disability. New York: Educational Equity Concepts, Inc.

Hadley, R.G., & Brodwin, M.G. (1988). Language about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67, 147-149. Language About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Link, B.G., Cullen, F.T., Struening, E., Shrout, P.E., & Dohrenwend, B.P. (1989). A Modified Labeling Theory Approach to Mental Disorders: An Empirical Assessmen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4(3), 400-423. A Modified Labeling Theory Approach to Mental Disorders: An Empirical Assessment

Zola, I.K. (1993). Self, identity and the naming question: reflections on the language of disability.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 36(2), 167-173. Self, identity and the naming question: Reflections on the language of disability


推薦閱讀:

我與【少數派】在一起的這一年
殘障身份政治,一股你看不見的力量
我們是誰?殘障人士!
影評:殘障學角度看馴龍高手
《當下的力量》:接受苦難(史鐵生對殘疾的態度)

TAG:儿童教育 | 特殊教育 | 残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