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馬群站,到了。

馬群,紫金山東麓的它,無異於標準的城東。

多年來,它被打上了刻板成見的標籤:城鄉結合部,外來人口聚集地。

其實,馬群才不是沒有故事的地方。作為交通驛站,屬於它迎來送往的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先秦。宋代,這裡設立金陵驛,傳遞文書與情報,來往官員在此換馬。朱元璋定都南京後,原先的養馬場成了馬群。

它的過去,名字里可窺一斑。大規模的改造後,村莊與農田不見了,短短的一二十年時間裡,馬群不停變換著模樣。

地鐵二號線通到這裡,改變開始加速度。馬群地鐵站大概是二號線人流量最集中的一站了。「湯山、句容、麒麟門、東郊小鎮……」每每一撥乘客出站,計程車司機與馬自達司機爭搶著生意。自行車大軍與摩托黨也在這裡爭分奪秒著。

花園城開業之後,馬群開始了MALL時代。地鐵站兩邊破舊的小店,開了關,關了開。擴音喇叭日復一日地甩賣著皮鞋和舊書。對鐘山學院的學子們來說,高分貝的甩賣與車水馬龍的鳴笛,已經成為馬群站最熟悉的BMG。

開車路過的人們,最懂堵車的憂傷。以至於談到馬群站,總是忍不住感慨一句:啊,一個讓人無法釋懷的堵點。

上了年紀的馬群人,路過歷史悠久的老街,卻再也找不到青春里熟悉的了。馬群老街如同名字一樣,日漸式微。

如今,承包了整個馬群人氣的是一條馬群新街。喧囂的狂響曲,從清晨一直延續到後半夜。

沙縣小吃、黃燜雞米飯、老七家灣牛肉鍋貼、陳華勇麻辣燙、紫燕百味雞……大概南京的吃貨一條街上,都能找到它們,馬群新街也不例外。街上開了十年以上的店,並沒有幾家。彤德萊火鍋、檸檬魚、果燃店,快速崛起的連鎖店,自然也不會錯過佔領新街。

雞鳴湯包店開到馬群新街,馬群人吃上了傳說中的南京早餐。鴨血粉絲配湯包,你沒看錯,這是很常見的早餐搭配。咬開褶子朝下的湯包,先吹一吹,啜一口湯,再咬肉,吃湯包也得講究個儀式感。

福事多私房麵館,開了有幾年。在大小館子林立的新街,憑著一碗招牌的酸菜魚面,成為附近吃貨們打卡比較多的老地方。酸菜魚片、蘿蔔條和包菜搭配出了酸辣的味道,尤其適合天冷的日子。

無辣不歡的人,出沒在落雲端擼串。一大把竹籤子串著葷素不一的串串,泡在紅彤彤的辣油湯汁里。一份酥脆的紅糖糍粑,一份小酥肉,喝著維他奶都覺得酣暢。

不足一千米的馬群新街,餵飽了一個個飢腸轆轆的靈魂。深夜的燒烤店,啤酒與烤串熱烈碰撞。馬群新街的盡頭,是太平城小學。

北側的神馬路低調地存在了很多年,忽然因為「神馬」二字,一夜爆紅。然而,這條被網民們熱捧為中國最神奇的一條路,短得一眼能望到盡頭,真的神馬都沒有。

陶家營路的天泓山莊,給了馬群一種豪華的打開方式。因為有了紫金山的加持,2號線還沒有通到馬群時,它依舊圈了一波城東粉。

馬群改造前的樣子,並不完美地落入每個初來者的記憶:並不方便的出行,還沒有改造的馬群新街,狹窄的環陵路,以及吐槽無力的周邊環境。

「紫金山」三個字,對城東粉來說,自帶著神奇的魔力。它不再是一個空洞的景點,而是每天可以親近的後花園。紫金山上看流星雨,周末散步去環陵路,這些都市人少有的幸福感,秒殺眼下所有的不足。

從天泓山莊開始,紫園、招商紫金園、復地御鐘山……一個個緊挨著紫金山的小區,構成了紫金山東麓最宜居的一隅。

寧杭公路以南,百水家園、百水芊城、南灣營組成了另一個超級大的馬群生活區。

一個小區可以大到什麼地步?不誇張地說,單單是圍繞著百水芊城小區的公交站台就不止一個。春水坊、向水坊、雲水坊、秀水坊、麗水坊……先後搬入這裡的,有手握幾套房的老馬群拆遷居民,有租戶,也有後來買房搬過來的。

不同的面孔上演著各自的故事,然後在同一個菜場擦肩而過。百水芊城菜場旁邊,紅帆布撐起了一個個餐點。周末的清晨,買菜的阿姨與小情侶在一張木板上吃著小面,並沒有什麼違和感。

薔薇花一開,百水芊城北門的公交站牌,因為美出了文藝范成為南京網紅公交站台。洶湧盛開的薔薇,是對等車人的一種犒賞。

這樣的美好不過是一個花期。更多的時候,出行對於家住在百水芊城的人們來說,是生活里迴避不了的痛。早高峰,不管是141、142還是後來新增的163路,路過百水芊城的公交車,總是滿客的狀態。為了能趕上公交,有人索性走到南灣營坐車。擠公交的現實故事早高峰上演一遍,晚高峰再來一遍回放。

馬群,一個交通樞紐的格局已經規劃好。有些人,只是路過而已。可是,對於馬群人來說,他們的人生在這裡停留。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原創文章,歡迎轉發,謝絕轉載


推薦閱讀:

南京中年危機實錄,嚇得我藏起保溫杯
南京中產焦慮指南
對不起,我去蝦都盱眙了!
我迫不及待想要告訴你,南京的早晨有多美!

TAG:南京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