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術後腘窩疼痛原因分析與解決方案

腘窩疼痛,是一種膝關節術後很常見的現象,但是它又往往是一種難以解決的問題,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痛苦。

我在工作的第一年就發現了這個問題,並且在今後的3年內,先後接觸了幾百例有腘窩疼痛癥狀的患者,通過分析和治療這幾百個病例,以及請教了很多手術醫師、康復師,參閱了相關文獻,最終將腘窩疼痛的問題總結為以下6種常見情況,並對每一種情況作出分析及處理辦法。

以下總結出的這些情況,多數是通過經驗判斷及邏輯分析,而且缺乏有效的數據支持,所以在科學性上還有待完善。也請各位同行提出您寶貴的意見,互相交流。

關於下面的內容叉友們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的話,可以用心看一下。

如果只是單純的解除或者緩解腘窩處的疼痛感。

請直接看視頻。

首先大面積松解相關肌肉。主要通過泡沫軸、握推和筋膜鏈的手法去松解肌肉。

1、泡沫軸:膝關節術後自我松解僵硬肌肉的方法——泡沫軸

2、握推——快速消除膝關節僵硬腫脹的手法,效果超級好!

3、筋膜鏈——松解肌肉,緩解膝關節疼痛的筋膜處理手法,效果非常好

4、松解傷疤—— 膝關節術後傷疤的松解手法教學1

5、推動髕骨——推髕骨的手法教學,幫你無痛苦實現角度進步

6、自我松解——膝關節術後自我松解肌肉教學,幫你無痛苦實現角度進步

附錄:

按摩棒:膝關節術後自我松解僵硬肌肉的方法——按摩棒

然後針對性的解決腘窩疼痛問題,交給大家3種我最常用的,而且效果非常好的處理手法。只要大家認真去做了,肯定會有明顯的效果。(關於關節鬆動就不教給大家了,需要專業人士去操作)

處理腘窩處疼痛的手法教學,浩指導最常使用的三種方法

大家直接看視頻教學,然後學習操作即可。簡單有效!

下面的內容是對於引發腘窩疼痛的原因分析:

一、異物

二、點位

三、卡頓

四、軌跡異常

五、取腱

六、微動

一.異物

在手術操作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出血,和一些微觀量級上的碎屑。

由於術後沒法進行正常的生活與運動,長時間的仰卧位卧床,出血和碎屑會由於重力的因素,沉澱在後關節囊附近,造成局部炎性反應,繼而引發腘窩疼痛。

這種疼痛的位置一般沒有明確的一個點,而是廣泛的一片。而且疼痛會比較持續,不因關節的屈伸活動而變化。疼痛的性質往往是隱痛。

解決辦法主要是通過休息,理療,或醫生開的一些藥物來消炎,炎症消失了,疼痛就會逐漸緩解。

這裡呢,我們主要採用滾動泡沫軸、握推和筋膜鏈的手法去處理,效果非常好。

大家呢,不要刻意追求一個動作就把這個問題解決,下面的這幾段視頻都要學習並實踐,全面的解決你的膝關節腫脹僵硬疼痛的基礎上,重點去處理腘窩處的疼痛即可。

1、泡沫軸:膝關節術後自我松解僵硬肌肉的方法——泡沫軸

2、握推——快速消除膝關節僵硬腫脹的手法,效果超級好!

3、筋膜鏈——松解肌肉,緩解膝關節疼痛的筋膜處理手法,效果非常好

4、松解傷疤—— 膝關節術後傷疤的松解手法教學1

5、推動髕骨——推髕骨的手法教學,幫你無痛苦實現角度進步

6、自我松解——膝關節術後自我松解肌肉教學,幫你無痛苦實現角度進步

附錄:

按摩棒:膝關節術後自我松解僵硬肌肉的方法——按摩棒

二.點位

對於前交叉韌帶重建術來講,上下骨道點位的定位十分關鍵,點位偏差的話,輕者韌帶穩定效果不佳,重者就有可能造成韌帶不等距而影響關節功能。對於股骨骨道而言,通常其位於股骨外髁內側後緣接近軟骨的位置,由於其點位有時十分接近後關節囊,就有可能刺激周圍的組織,繼而引發腘窩疼痛。

對於這類疼痛,在康復期間,沒有特別有效的辦法。

好在這種情況出現的概率非常非常小,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需要跟你的主刀醫生去溝通解決方案。

這類問題解決起來很難,但是想要緩解或者是說減輕疼痛還是比較容易的。

具體的方法參照第一類問題的處理方法,效果還是非常非常好的。前提是你把視頻多看幾遍並且按照我的要求去做了。

三.卡頓

在膝關節內,由於長期的活動受限,一些正常的間隙會生長出其他組織,比如滑膜或瘢痕,造成佔位。後關節囊部分的佔位,在膝關節屈曲過程中,就會受到擠壓、卡頓,繼而引發疼痛。

這種疼痛往往比較尖銳,隨著屈曲角度加大,疼痛越明顯,而伸直膝關節後馬上消失。

對於這類情況,預防的意義更大,需要在規定時間內,達到要求的關節角度,避免出現佔位。對於已經出現佔位的,就要經常做一些後關節囊的牽拉,比如被動伸膝,使後側組織彈性逐漸加大,增加後側空間。

這類問題我遇到的也挺多的,遇到後總是想批評粉絲幾句,更多的是想吐槽現在的主刀醫生們,手術水平都還可以,但是請多給患者們一點建議,請給他們一份詳細點的康復方案,請不要簡單的讓他們硬掰。。。

遇到太多被耽誤的粉絲困難戶,吐槽沒用,就多分享一些乾貨文章吧,希望可以幫助到更多的叉友。

這種問題的處理呢,

還是需要參照第一種情況的處理方法。

在原有的基礎上,我們在掰腿的時候,要循序漸進,配合著呼吸,及時調整,逐步的去實現角度的進步。這一點大家可以直接看我微博裡面的上百條無痛苦的掰腿視頻,學習方法與節奏。

四. 卡軌跡異常

我們都知道,正常的膝關節屈曲過程中,脛骨與股骨間是滾動加滑動的複雜運動,然而對於長期活動受限的膝關節來講,關節的軟組織彈性並不好,所以在屈膝過程中,極易轉變為單純的滾動模式,而這就直接造成的關節後部壓力驟增,繼而引發疼痛。

這種疼痛雖然也是隨著角度的加大而加大,但與上一種情況不同,它的疼痛並不尖銳,而是一種鈍痛。疼痛的位置通常是整個腘窩部分,並且不偏移。

對於這類疼痛,解決的辦法主要有二,其一是通過關節鬆動術手法,(主要是脛骨後向滑動手法)來增加脛骨的後向滑動幅度,而這與關節鬆動術的基礎理論「凸凹法則」相吻合。其二是鼓勵患者增強股後肌群的力量練習,同樣也可以增加脛骨的後向滑動。需要注意的是,對於後交叉韌帶的患者,要格外的謹慎。

五.取腱

對於很多韌帶重建的手術,都需要取腘繩肌肌腱來重建韌帶。所以這也不可避免的出現腘窩處疼痛。

這類疼痛,主要有以下兩點顯著特徵,第一是疼痛以酸痛,脹痛為主,類似肌肉拉傷的疼痛。第二,疼痛的位置為腘窩內側,有時向大腿中段放射。

這類疼痛通常不會持續太久,但是並不可以掉以輕心,因為很多患者會覺得在膝關節稍屈曲的狀態下最舒服,但是久而久之,取腱部位就會形成瘢痕癒合,嚴重影響正常的肌肉彈性,後期會造成伸膝受限,所以在術後早期,就要教育患者盡量忍耐這種疼痛,多練習被動伸膝。

浩指導說:

這類問題處理參照第一條

關於伸直訓練要特別重視,給大家分享我是如何幫助粉絲練習伸直的,效果非常非常的好,特拍成視頻共享,希望幫助到更多的叉友們。

膝關節術後伸直訓練講解,幫你輕鬆實現伸直的小目標 - 知乎專欄

六.微動

在膝關節外側靠下,其實還有一個不起眼的關節----上脛腓關節。在正常的膝關節屈曲過程中,上脛腓關節會發生微動來配合膝關節的活動。但是對於長期活動受限的膝關節,上脛腓關節的微動也會逐漸喪失。最終在屈曲過程中,上脛腓關節並不妥協,繼而引發疼痛。

這類疼痛通常集中在腓骨小頭附近,疼痛也比較尖銳,有時還會出現彈響。

處理的辦法,就是對應的做上脛腓關節的鬆動術,做腓骨小頭的斜向前後滑動。

以上六點情況,是我最近幾年中總結出來的一點點經驗,希望對患者,對康復從業者有所幫助,也希望有更多的人,總結出更多的觀點。

推薦閱讀:

膝關節鏡術後康復指南
跑步雖好卻傷膝,談一下「林書豪」們的髕韌帶
前交叉韌帶術後無疼痛掰腿003秦先生
你深蹲時身體會往後倒嗎?

TAG:膝盖 | 运动康复 | 术后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