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納電影節評委,為什麼不能是范冰冰?
曆數作為戛納評委出席電影節的華語女星:鞏俐、楊紫瓊、章子怡、張曼玉、舒淇、范冰冰,這幾位中除卻鞏俐和張曼玉曾在三大電影節上有所斬獲之外,楊紫瓊、章子怡、舒淇都沒有在國際電影節上拿過什麼重量級的獎項。尤其是以「國際章」為名號的章子怡,除了和洋人談了戀愛,並沒有拍攝什麼「跨國大作」。國際類獎項也只有一個北京國際電影節的最佳女主角。反倒是被金星稱為「沒有代表作」的范冰冰,默不作聲地用《觀音山》和《我不是潘金蓮》拿了東京國際電影節和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兩個A級電影節的最佳女主角。換而言之,在國際獎項上,范冰冰似乎比章子怡更有資格來擔任這個「評委」。
——很多人追問的「憑什麼是她」,或許可以被問作「憑什麼不能是她」。「憑什麼不能是她」的確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因為這個問題還涉及到了另外一個方面,那就是戛納對於評委的選擇。與奧斯卡那種傳統的學院派的獎項不同,戛納、柏林、威尼斯這種級別的電影節走的是精英路線,幾個人坐在一起討論幾句,就決定獎項的歸屬,這絕對是屬於「高度唯心」和「高度個人化」的工作。而一直以來以藝術個性與大膽激進而著稱的戛納,更是把這種「個人色彩」發揮到了極致。所以,戛納的評委會裡,不僅有電影圈的人物,更有電視圈的、作家圈的,甚至連模特、作曲家以及行為藝術家都沒有放過。2011年擔任評委的林恩·烏爾曼,是一個記者,和電影圈素無交集,也沒有作品被改編成電影。2015年的評委Rokian nTraoré來自馬里,是一個唱流行歌的歌手,從未給電影獻唱。2005年的評委託尼·毛利森,是一個作家,一直以來都以撰文教書為職業,從未染指過電影。2004年的評委艾德維奇·丹迪卡特是一位來自海地的作家,也沒有在電影圈裡工作。2003年,義大利詩人艾利·迪·盧卡,也來到戛納擔任評委。即便就是在去年,西耶娜·米勒——這個更加沒有所謂「代表作」的女演員,也來到了戛納擔任評委。在至此之前,西耶娜·米勒只是憑藉著不錯的容貌和不俗的穿衣品味混跡在好萊塢——另一些人認識她,甚至只是因為她是裘德·洛的前女友。
由此來看,范冰冰出任戛納的評委,即使是站在戛納的角度上看,也沒有什麼不妥。西耶娜·米勒實際上,人們對於范冰冰的——厭惡也好、不愛也罷,都是源自於某種影壇和娛樂圈的亂象——此中范冰冰又成為了焦點:女明星依靠緋聞起家,慢慢從「金鎖」變成了「范爺」。隨後轉手利用傳媒工具洗白,再用一堆代言掘足了第一桶金。隨後,利用代言和商業運作,來到紅毯,用各種怪異的造型和奇裝異服搏得了版面。在獲得巨大傳媒資源、經濟以及人氣、眼球的同時,她又沒有與之相稱的、等量齊觀的作品以饗觀眾。加之諸如「特供版《鋼鐵俠》」的笑柄以及「我就是豪門」的「申明」。所以,眾多的罵名,紛至沓來,這也並不奇怪。這種矛盾,說到底,還是這個快速擴張的市場——不僅僅是電影市場,還有商業市場所帶來的病症。一方面是大眾對於明星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則是影迷對於明星的「文化需求」。當這兩方面沒法被同時滿足時,心理落差,就變成了「憑什麼」的憤懣與不快。
或許,這種亂象很快就會結束;或許更多的「沒有代表作」的女明星,會前仆後繼地成為三大電影節的評委;毯星也或許會成為一個「職業」,小鮮肉沒有作品去電影節打醬油也會成為常態。無論是花點錢買個走紅毯的資格,還是品牌商的安排,這些都無傷大雅,同時也無濟於事。電影節的主角是電影,無論是否獲獎,都無傷電影藝術的大雅。而在大眾媒介的傳播角度,就需要人氣和名氣的組合。唯有評委多樣化,才能體現齣電影的多元化。所以,范冰冰、章子怡,甚至是上述那麼多圈外人士做評委,或許並不是出於「專業性」的考慮,而是基於文化傳播的角度的考量。文/乙菽
巴塞電影,盡享每一寸光影
推薦閱讀:
※《塑料中國》紐約映后座談
※很成問題的問題
※有哪些因為名字而被我們錯過的好電影?
※年末盤點 | 國產片上座率更高?可2/3的放映要求你達標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