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銷售如何突破困境實戰銷量翻倍?

【背景】

我是做建築門窗五金配件的,有個項目,甲方以前用 A 品牌,我現在見到甲方負責人,據他透露,只要我們的質量能和A品牌比較、價格合理,他們就可以將我們產品寫入標書裡面,然後我們再做乙方關係。

結果我們展板報價都送了,他還不能肯定我們的產品。於是,我在最近一次拜訪中,送了他一張購物卡,夾在圖冊里,他看到了表情有點難看,說要把圖冊還我,我推給他就走了,其實客情關係還不是很熟。

另一個甲方,我去拜訪他們的採購部主管,了解到他們是年度招標,問我要了我們的報價及展板,送完展板後,電話詢問中他說認可我們的品牌並寫進了標書裡面,但約見面時他卻不同意,就算在公司裡面見面也不同意,他還說如果我去多了他也煩,和他還不熟,也就見過三次面。

【問題】

對於這兩種情況,我下步該怎麼做才有希望?

【回復】

  一、為什麼客戶遇到「收禮」不高興?

首先有個大忌,在客情關係不好的情況下,你直接送購物卡相當於送現金,客戶肯定不敢收,你的成交企圖太明顯了,而且你們產品有可能只是備選,所以客戶有顧慮,不敢收你的東西,總而言之就是沒信任度。

即便是送禮,咱們要從小禮品開始嘗試,先試探客戶的心理想法。就像談女朋友一樣,不能剛見面就想上床吧?如果客戶小禮品都不接受,大的禮品怎麼會接受?

前期先送無關痛癢的小禮品,客戶的警惕心理也不會那麼強,因為送小禮品客戶會覺得沒有利益牽連在裡面,即使不能成交也沒什麼關係。咱們換位思考一下,客戶的理解很有可能是:「把購物卡送給我,就好像這個銷售一定要成,這樣客戶會有警惕心理,在銷售過程中沒有絕對的事情。」

關於送小禮品,比如,電腦鍵盤上的細菌比馬桶還臟 10 倍,如果我們拿一瓶酒精噴劑拜訪客戶,給他們鍵盤噴一噴,這份暖人心效果不錯吧?

有同學問了,市面上有大把黏貼膠,能粘起鍵盤上各類異物,呵呵,我要說的是,如果你送給客戶這玩意,下次拿什麼開口?如果一個月你為客戶鍵盤殺毒兩次,堅持幾個月後,咱們跟客戶之間還有防火牆嗎?

至於拜訪客戶,需要提前做好準備。比如需要把客戶檔案、產品手冊、筆記本等都準備好,自己需要著裝整潔。如果銷售人員自己這些細節問題都沒有注意,會給客戶感覺不夠重視他。如果準備充足,會讓客戶有個好的印象。

還有比如客戶穿什麼衣服,有什麼興趣愛好,你學會誇客戶了嗎?溝通和送禮是一門學問,這個需要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才會提高,不是十天半個月就能夠培養出來的。

   二、銷售主張太明顯。

拜訪客戶銷售意圖不要太明顯,我們該思考如何培養信任感、把人情做透,我們的銷售主張越模糊,客戶警惕心理越少。

當然客戶也不是傻子,我們找客戶肯定是談合作的,但是我們不能太早暴露我們的真實想法。本來客戶是主動的,如果我們慢慢和客戶溝通,加深感情後,就有機會將被動銷售轉化成主動銷售,這樣我們是不是更有成交的機會?

  這哥們模糊銷售主張還沒「形成條件反射」,也就是沒養成「冠軍級的銷售習慣」。至於如何「形成條件反射」,這個是有方法的。因為時間有限,今天我們就不細談了,今後有機會再分享養成「冠軍級銷售習慣」的方法。

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在報社做銷售的銷售四大狠招:

不到兩年時間,我已晉級成為報社廣告銷售狀元,提成近百萬。有人嫉妒,有人羨慕,還有人在背後下絆子!偷客戶通訊錄,跟客戶告陰狀傳小話,故意低價搶客戶,甚至詐稱我已辭職……總之,無數下三爛招數都能在鬥爭中湧現,他們能得逞嗎?嘿,這狀元可非浪得虛名!

三國馬謖在諸葛亮南征孟獲時,曾進言:「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對此,我深有體會。每到周五下午,我便專心守在電話機旁,挨個給客戶打傳呼:「祝您周末愉快!××報社小雨。」

開始,連自己都感覺彆扭,倆爺們還祝什麼周末愉快啊,肉麻!但習慣成自然,什麼人在連續收到幾十次周末愉快的簡訊,還不動心?歲月是拉近人與人關係的最好武器,半年攻心下來,客戶變朋友。這不是三言兩語就能離間成功的。

如今逢年過節,人人手機裝滿廉價祝福簡訊,全是應景之作。但在 16 年前,大家都還在打呼機時,我就開展差異化祝福活動,簡訊話不多,但心誠又實在,好暖人心。別人給客戶郵寄報紙,直接把公司、人名和地址列印好貼到信封上,太程序化,沒人情味兒。我額外在信封上補句話:「祝您事業步步登高,本報新聞頭條……敬請關注。小雨敬。」

我知道客戶沒空看報,頂多瞄眼信封而已。寫這話是想提醒兄弟姐妹們,小雨還在關心他呢。也許一次兩次沒用,時間長了,對客戶心態會不會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事實站到了我這邊。

第一次拜訪完客戶,出門時,我總要補上一句:「老大,我看大家聊得投緣,以後再見面,呵呵,別老稱呼先生先生的,忒見外啦,乾脆你喊我小雨,我喊您×哥得了,您說呢?」誰好意思當面拒絕我的美意?呵呵,一般都點頭稱是。

嗯,這就對了,我跟客戶初次見面,關係不熟,其中客氣的稱謂就是橫亘在我們之間的一座丘陵。我一上手就鏟掉丘陵,方便今後一馬平川奔跑起來。嘿,試想一下,當大家無論是電話溝通還是見面交流,都是哥們了,說起話來自然放鬆。談客戶開局不錯,好,下面就進入攻心階段。——(關鍵詞:為下次拜訪客戶做鋪墊)

每次從客戶公司出來,我第一時間在小本上記錄客戶談論話題、所提問題、心情好壞、 客戶特點、新發現、衣服款式等內容。下次見面前,馬上掏出來溫習,見面就猛誇客戶上次穿得那套衣服如何有品,把人家說得各個心花怒放,笑臉盈盈。

客戶不笨也不傻,印象不深刻,我能說得那麼准?有個好話題暖場,後面自然好談,上次沒說完的話題可以繼續說,上次沒回答好的問題可以繼續答。人家覺得我是用心和他交往,自然高看一眼,這份感情算慢慢積累下來了。當時沒合作沒啥關係,我有的是等他下單的時間。——(關鍵詞:細節)

令人叫絕的是,下次再約這客戶,他一般會穿上次誇他的那套服飾。看,人有時很怪,但發現規律後也容易打交道。我對報紙定位、發行量、報價和折扣僅是頭次見面粗略介紹一番,以後再見時,只談圈內新聞趣事以及客戶感興趣的話題。

比如,客戶是位女生,閑聊發現她想瘦身,於是我就留心減肥方面的報道,一旦發現好文,我會把報紙相關版面抽出來,親手遞到客戶手上,就差拿熨斗把報紙油墨熨掉了。這份關懷用心做,客戶能感覺到,更增加信任感和安全感。銷售核心是什麼?首先是推銷自己,讓客戶相信我,只有信我才能信報社。

誰要想首次見面就逼客戶了解報紙的全部信息,同時再記住自己,呵呵,像做夢不?特像!人家都還不了解你的為人和能力,有什麼興趣去了解產品?一句話,推銷順序切勿本末倒置——(這個估計好多群友都趴在這上面了,為什麼見到客戶沒話說?)

但光用常規思路拉近與客戶關係,夠嗎?我做銷售有「一正一邪」兩套手法,講點相面術,變個小魔術,博個好感,逗個樂子,都算「邪派」招數,推進夥伴關係的效果?只有好,沒有壞。上高中時,機緣巧合對看相有了興趣,從地攤上抱回一堆書回家研究,雖然沒搞明白其中的奧秘和道理,但記住了推演「結果」。呵呵,簡單看相沒啥大問題。

對了,咱還有一本關於《姓名字劃吉數》的寶書,比如某人名字是二十三畫,對應的說法就是:「旭日升天,明顯四方;漸次進展,終成大業。(吉)」再比如某人名字是四十畫,對應說法就是:「一盛一衰,浮沉不定;知難而退,自獲天佑。(吉帶凶)。」

每次談新客戶,我都要翻翻書,如果碰巧他名字筆畫是「吉」,靠,第一時間告之!客戶聽完,高興之餘除了感謝之外,總該記住我點什麼吧,得,感情又近一層。反之,忘記這事。

而我名字的筆畫對應是:「先歷困苦,後得幸福;霜雪梅花,春來怒放。」唉,自己信不?心裡甚是忐忑,最後搞得專信「後得幸福」四個大字去了!

四大聊天話術,見到客戶不卡殼,不讓客戶反感,後期我會跟大家簡單的分享一下)此外,見客戶前,我事先都要準備好一個話題,或者想解決一個問題,在不經意間達到我的目的。比如這次我就想聊廣告效果問題,那我會準備幾個話題,1、京城三大報的性價比;2、客戶反饋意見;3、報紙實效;4、媒介組合能達到的傳播效果。

話題里有事實,有理論,有比喻,有數據,有概念,最後交流所要灌輸的目標是,表面上說我們是媒介組合里一個重要「輔助」媒介,是三大報好幫手,但實際上,希望客戶記住的是我們位列京城四大報行列。(產品價值在愉快的交談中就給客戶植入進去了)。

客戶天天都在見各路媒介人馬,他們誰不玩命吹自己媒介如何了得,但廣告公司信嗎?傻事不幹,我反其道而行之,先恭維三大報強勢地位,肯定客戶制定的投放策略是無比英明,然後我再貼邊站隊,借船出海。一個好漢三個幫,何況我們還是主力幫手呢!他們能明白我的意思:「哦,我只要投放四大報,效果有保證。」

我採取欲擒故縱之計,表面謙虛低調,甚至能讓那三家報紙拿走90%的廣告投放量,我得到 10%投放量即心滿意足,是的,有總比沒有強嘛。但報社很多業務員一上來就把自己擺到跟《北京晚報》一個層面上說事,結果洗腦不成,反而給客戶留下一個「很能吹牛」的印象,到頭來往往四大皆空。(同級業務員常用的手法)。總之,我用心做事,真心關心客戶,那些歪瓜裂棗想撿掛落?盡扯淡。

有的人還想用濫價方式打壓我,因為咱從不靠低折扣取勝,雖是一大軟肋,可他們只看到報價高,卻忽略我為客戶提供的貼心增值服務。

記得有一回,萬通百貨店慶廣告指定刊登在2 版新聞版,晚上堅守編輯部,當看到 2 版新聞頭條是警方破獲殺人越貨團伙的負面報道時,我當場表示堅決不行。

馬上找到新聞部主編協調,陳述利害關係:「王總,客戶是店慶廣告,多喜慶,和負面新聞放到一起好不協調!讀者看完破案報道再看喜慶廣告,情緒銜接不上來,會嚴重影響廣告效果,大客戶不滿意,後面單子……

您看,能不能把採訪高考狀元的新聞稿調到頭條來?」協調過程緊張,隨時有新情況發生,既要擺平總編,又要協調好各部門主編。

編輯部本來是沒有廣告部的人在這兒指手畫腳,我算開了先河,他們感覺不僅怪,而且不爽。呵呵,不就是一個錢字嘛,頭條新聞千字報酬遠高於其他稿費,既然我損害采編利益,就要私下打點,恩,客戶滿意咱無二話。

凡是參與人員多少給點好處,時間長了,誰還有怪話?(對待客戶一定要真正用心,不是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客戶都不是傻子)報紙發行面市後,我第一時間跑到客戶跟前表功。當然,講背後故事的環節必不可少。客戶看在眼裡,自然對我信任有加。

客戶高價買的是貼心服務和專業策劃。他們要的是放心、 順利,別捅簍子,要的是保證廣告效果最大化,至於價格,閉隻眼啦。幕後工作勞心勞力,不是

人人所能堅持,很多人拿回廣告稿,跟大爺似的,往報社一丟就算完事,錢是那麼好掙的?洗洗睡吧。——(附加值不就出來了嗎? )

三、正確理解客戶的套話,即「採購部的主管他們已經認可了我們的品牌,並寫進了標書裡面,還表現的很熱情。」

這個純屬官話,客戶是在敷衍你。採購部主管給老闆報告的時候肯定是多個品牌之間進行比較。而且這種話對任何公司都可能說,不要認為你們公司就很有可能成交。因為我在 A 集團先後經歷過多次談判,我很清楚這個是甲方慣用的招術。

至於後面說的不同意見面,還說如果去多了就煩。這說明你和客戶交情為0。他心目中肯定有了合適的產品,有可能競爭對手已經把客情關係做透了,你們公司和產品充其量就是陪太子讀書—沒戲。

給大家分享一個登門檻效用案例:美國心理學家讓助手到兩個居民區勸人在房前豎一塊寫有「小心駕駛」的大標語牌。在第一個居民區向人們直接提出這個要求,結果遭到很多居民的拒絕,接受的僅為被要求者的 17%。

在第二個居民區,先請求各居民在一份贊成安全行駛的請願書上簽字,這是很容易做到的小小要求,幾乎所有的被要求者都照辦了。

幾周後再向他們提出豎牌的要求,結果接受者竟占被要求者的 55%。我們做銷售,想讓客戶直接接受我們產品是有很大困難的,我們可以玩鵲巢鳩占的遊戲。也就是利用心理學上的登門檻效用,按照目標細分的方法將銷售分為 3 個階段,具體如下:

第一、切入階段,你這個問題如果真像你說的話,那麼你的客戶在心裡很可能已經有供應商了,他前面對你很熱情,什麼都答應,到後面卻翻臉不認賬,那是因為他要向老闆交代,所以對所有來競標的公司都很熱情,你千萬不要以為自己有戲了,如果遇到這個情況我們該怎麼辦呢?

我們可以先把自己定位成競品價格的磨刀石,先擠進客戶採購序列中去。哪怕是一個很微小的單子,我們可以通過和甲方溝通,不斷的加深感情,我們才有機會成為甲方的備胎。這樣我們陪著對手玩,客戶就可以利用我方公司牽制競品價格、或者讓競品提供增值服務,談著公對公的事情就有可能變成私對私的事情。

一旦競品不肯降低價格或者付款方式不合適的時候,我們就有機會切入了。表面上看我們給客戶當備胎,其實沒關係,實際我們是有野心的。這就是典型的小三扶正。俗話說的好:「只要鋤頭揮得好,沒有牆角挖不倒。沒有拆不散的夫妻,只有不努力的小三!」

第二,平起平坐,等到我們切入後,就開始尋找機會,慢慢和競品平起平坐。比如放大對手的缺點、多吹風,具體細節在執行中一定要用心觀察,當我們和客戶關係處理好了後,就加深了客戶的信任,後面就有可能和競品平起平坐。

第三,小三轉正,一旦我們有機會和競品平起平坐的時候,我們是不是有機會將競品擠出去呢?肯定有可能。為了達到我們的銷售目的,通過直接搶單的方式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將這個難題運用「目標細分」的辦法分為銷售 3 步走。

當然了,每個階段我們還是需要重點關注每個環節的本質,並運用單點爆破的方法,將每個環節徹底解決掉,一步一步搞定客戶。只有我們積極主動的把每個階段的每件事情都做透,這樣才有成交和搞死競品的機會。

實際銷售我們就那麼幾招,這幾招掌握了就有可能成為銷售高手。外面關於銷售的書籍有很多,你可以看 1 萬個方法、10 萬本……名人的傳記都有,但是你又能讀透幾本呢?

比如說大家可能通過分享和看書,有 15 分的收穫,那我們如何獲得 85 分的收穫呢?這時就需要我們運用好的思維模式,培養冠軍級的銷售習慣和正確的做事方法。將一個大的目標拆分成多個小的目標,然後逐個單點爆破的解決透徹。

當然,要掌握這些銷售方法還是有些難度的,不是看幾遍書就會了。這個是需要訓練和長期實踐的結果。

人性都是懶惰的,好多群友每天受外部環境的影響,做事三分鐘熱情,東想西想。大家都知道梅西是個足球高手,即使像梅西那樣的有足球天賦的高手,也需要在頂級教練教導下每天訓練,才能保證發揮正常水平。

今天的問題回復就到這裡了,說的不好,大家多擔待哈,我們一起進步。

很多同學之所以有這麼多疑問,是因為書看的太少。其實只要把《我把一切告訴你》看超過5遍,很多問題自己都可以解決了。在這裡,我就把一些同學看書的心得和方法分享給大家做參考,希望對大家有啟發。

更多銷售實戰案例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紅豆觀點

推薦閱讀:

職業乞丐談營銷
促使客戶下決心購買的因素有那些?
為什麼客戶對你不感興趣?

TAG:销售 | 建材销售业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