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分析的5個坑,你踩過幾個?

產品經理所面對的數據,本質上和日常生活中的數據沒有太大的差別。簡單來說,都是一個量化事物的手段,就像身高、體重一樣,都是一個數字指標,它代表了現實存在事物的一個客觀情況。

正是因為數據的客觀性,讓數據變成了發掘問題本質,尋找事物規律所需要用到的最有利的手段之一。

但是,數據雖然客觀,有時也是會騙人的。在與數據打交道的過程中,我們可能經常會犯一些錯誤,導致分析的結論出現較大的偏頗。因此,在做數據分析時,我們需要警惕這5個常見誤區:

1. 選取的樣本容量有誤

08年奧運會上,姚明的三分投籃命中率為100%,科比的三分投籃命中率為32%,那麼是不是說姚明的三分投籃命中率要比科比高?

顯然不能這麼說,因為那屆奧運會,姚明只投了一個三分球,科比投了53個。

因此,在做數據對比分析時,對於樣本的選取,需要制定相同的抽樣規則,減少分析結論的偏差性。

2. 忽略沉默用戶

用戶迫切需要的需求≠產品的核心需求

產品經理在聽到部分用戶反饋的時候就做出決策,花費大量的時間開發相應的功能,往往結果,可能這些功能只是極少部分用戶的迫切需求,而大部分用戶並不在乎。

忽略沉默用戶,沒有全盤的考慮產品大部分目標用戶的核心需求,可能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費,更有甚者,會錯失商業機會。

3. 錯判因果關係

某電商網站數據顯示,商品評論的數量與商品銷售額成正比。即一個商品評論數量越多,那麼該商品的銷售額也會越高。

假如我們認為評論多是銷量高的原因的話,數據分析的結論就會指導我們,需要創造更多的商品評論來帶動商品銷量。

但如果真的這樣操作的話,就會發現很多商品的銷量對於評論的敏感度並不一樣,甚至很多商品銷量很高,但與其評論的多少毫無關係。

這裡,我們就需要思考,評論真的是影響銷量的必然因素嗎?

除了評論之外,影響銷量的因素,還有其質量、價格、活動等,如果能完整的認識到這些因素,那我們要拉升商品銷量,首先需要先從其他角度來考慮,而非評論入手。

因此,在分析數據的時候,正確判斷數據指標的邏輯關係,是指導我們做出產品決策的前提。

4. 被數據的表達技巧所蒙蔽

上圖從表面上來看,第二個圖表顯然更吸引人,轉化率增長更加可喜。

但實際上,兩個圖表使用的是同一組數據。第二個圖表,僅僅是更改了縱軸範圍,就在視覺上覺得第二個的轉化率增長幅度更大。

因此,在做數據分析時,我們需要警惕一些數據處理的小計倆,不要被數據的視覺效果所蒙蔽。

5. 過度依賴數據

過度依賴數據,一方面,會讓我們做很多沒有價值的數據分析;另一方面,也會限制產品經理本來應有的靈感和創意。

比如,分析馬車的數據,很可能我們得出的結論,是用戶需要一匹更快的馬車。如果過度依賴數據,局限了我們的思維,就很有可能不會有汽車的誕生。

很多優秀甚至偉大的產品決策,並非通過數據發現的,而是一個產品經理綜合智慧的體現。

最後

數據是客觀的,但是,解讀數據的人是主觀的。只有正確的認識數據,才能正確的利用數據。

在做數據分析時,對待數據我們必須要有一個求證的心態,並需要時刻警惕那些被人處理過的二手數據。

歡迎關注雲途數據公眾號(ID:yuntudata,瀏覽更多大數據解決方案

點擊這裡立即玩轉數據


推薦閱讀:

巧用數據提升獲客與銷售轉化(附案例)
我們分析了12555份菜譜,發現中國人最愛吃這些菜
NBA球員進攻能力--簡單指標分析
pandas基本功能

TAG:数据分析 | 产品经理 | 数据分析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