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追根溯源——五大方法論取向

截至目前,我們已經將古典理論部分介紹完了(當然還很不全面,也比較淺顯,有的地方也有謬誤,所以在之後的更新中也會針對已經介紹過的內容進行補充),還有兩位經常被忽略的社會學家:滕尼斯和曼海姆,之後對他們的著作進行閱讀後也會繼續補充。

今天這篇文章的目的是,作為對古典理論的總結,讓大家看清楚古典理論家對社會學理論開根溯源的作用:不僅是理論根源,同時更是方法論根源。也許看完今天的文章你就能明白,為什麼我們總是說塗爾干、韋伯和馬克思是社會學的三大奠基人?

其實整個社會學的學習,就是兩大塊內容:理論和方法,哪怕學習某一個具體的分支,也依舊是介紹這一分支的理論和方法。我們這裡主要在講理論,但並不意味著方法不重要,而是因為方法僅靠講解是沒有用的,關鍵在於實踐。但是方法卻源於理論,甚至其背後的原理在於哲學導向的探究。

實際上,社會學的三大奠基人就是開闢了社會學研究的三大方法論取向,分別對應:

塗爾干——實證主義

韋伯——闡釋主義

馬克思——批判主義

除了這三大經典的方法論範式之外,還有後來的女性主義和後現代主義。

在這裡有兩幅圖可以看出各個方法論範式的特點:(圖片較小,可點開放大看)

摘自:

Lawrence Newman, Basics of Social Researc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Boston:2012

該書也有中文版:

勞倫斯·紐曼:《社會研究方法:定性和定量的取向》,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這本書將定量和定性方法介紹得很全面,是一本不錯的方法書。

上面兩幅圖,基本上概括了五種方法論取向的特點。當然這樣簡單粗暴的進行方法論的劃分不一定完全合適,但是對於剛剛接受方法論訓練的人來說,這樣可以顯得更加清晰明了。

從上也可以得知,為什麼三巨頭被稱為三巨頭了。

塗爾干:首位用統計方法進行社會研究的人,倡導有等待我們發現的「社會」和「社會事實」,社會也可以用「科學」的研究方法進行研究。對應的實證主義對社會研究的規範性和科學性十分重視,它遵循著自然科學的研究思路,認為事物內部和事物之間必然存在著邏輯因果關係,社會學研究就是要發現這種聯繫,對它進行科學論證。

韋伯:強調社會研究的「理解」和「解釋」,社會學家的任務就是要對社會中的主體行為進行「移情式」的理解。希望發現人所賦予事物或行為的「意義」。

馬克思:研究者的價值觀勢必會對研究和被研究者造成影響,而且研究者在研究中也不可避免自己的價值傾向。而研究者是為了揭開被研究者眼前的「一層紗」,喚醒他們在現實中被壓抑的真實意識。所以批判導向有一種強烈的政治和道德傾向,具有最強的行動導向。

而我們經常說的定量方法比較遵從實證主義的研究策略,定性方法則為後兩者。說白了,實證主義就是想要找出社會發展的規律,所以它才用統計方法找出社會行為的一致性;闡釋主義是要發掘特殊性,所以它常常採用的個案研究是要看出這一特定群體的特徵。

至於女性主義和後現代主義,我們之後還會詳細介紹,這裡就不贅述了。

所以在學習社會學糊塗的時候,不妨回到理論和方法論淵源這裡來梳理頭緒,你可以看到很多社會學者比較傾向於某一種範式(當然不絕對)。


推薦閱讀:

我們擔心的不是階級固化。
人類學家最新研究:會講故事的人擁有更多社會資源和後代? | 新知
插播:教育擴招——帶來了平等?還是不平等?
藝術社會學思考11——我始終在尋找和製造清晰的解釋,來滿足自己對於藝術世界的認知饑渴

TAG: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