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的玩法變了,在新的流量革命下,該怎麼玩流量?

前端時間,我很敬重的一位師兄打電話給我,長春,百度取消新聞源了,我的網站流量和收入降低了很多,怎麼辦?我是否還要再有必要維持這樣一個團隊?

另外,有一位阿里的哥們,資深大牛,自己出來創業,有次也說,求給一些流量資源......

既然師兄問起了這事,我就額外關注了這個話題,並且在百度內部,以及外部流量市場的環境詢問了研究了一些。我猛然的發現,基於流量的玩法真的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那麼親愛的你,是否已經意識到了這一次的流量革命?這一次的流量革命,會革了哪些人的名?又蘊藏著什麼樣的機會?你是否能抓住這一場機會?

我自己不是玩流量的,但我確實喜歡研究各種新的玩法,包括流量的玩法。

好吧,我們先來看看,傳統的流量玩法是怎麼玩的,我簡單的畫個示意圖:

這個是我隨手畫的傳統流量的玩法(求輕虐):

例如我師兄的網站,是一個地方性的門戶網站,以前是百度的新聞源,大致的機制就是如此,百度通過搜索引擎收錄網站,進入到搜索引擎的索引庫里。隨後用戶在百度搜索時,就會根據搜索的相關性為用戶展現搜索的結果。

但作為一個有追求(日,就是想盈利)的網站,都想讓用戶優先看到是不?所以大家就拚命的,想方設法優化索引庫,所以圍繞搜索引擎的排序索引,又衍生出了相關產業,比如做SEO,SEM優化,很多人圍繞這個賺了不少錢,我有一位好朋友,嗯,也是知乎的某大牛,就是做這個的,據說去年一年賺的錢比我10年還多,我嚓(真是羨慕,嫉妒、眼紅又後悔啊?咋我就沒這本事做這個生意呢.......),說起來SEO挺複雜,什麼優化網站結構,什麼外鏈優化,內容優化啥的,但主要的工作就是優化各種詞。還有一種比較直接粗暴的方法就是做競價排名(就是百度的那個直通車,其實淘寶直通車也是同樣原理......)。

如示意圖裡所示,網站1在檢索庫里說我標題好,我想排第一行不行.......網站2說,滾蛋,老子給錢,我要排你前面!網站3再踢2一腳,我出比你更多的前,我要排第一,於是乎,在用戶搜索結果里就是按這個邏輯做了一個排序......

上面的示意圖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基本上說明了流量分發時代的模型解構。

嗯,說實在,這在互聯網時代,這是一個偉大的發明。baidu,Google因此發了大財,畢竟掌握了互聯網的搜索入口,就意味著在流量分發時代掐住了互聯網商業命運的喉嚨,當然圍繞著兩大入口,一些二級流量入口(網站,聯盟等)也能生存得不錯,畢竟有流量就有廣告收入。如果能與入口有很親密的關係,那就更是財源滾滾來。

然而,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流量分發的模型被削弱了。

從蘋果發布第一代智能手機以來,不知不覺的變革就已經開始了。在智能手機到來的年代,層出不窮的移動應用開始發布,互聯網升級成為移動互聯網,互聯網變成了一個多元化的結構,每一個APP,都意味著一個入口,這就意味著以往互聯網的入口不再是某一些寡頭的專屬,入口被垂直化,被分散到一個一個相對聚合的垂直入口了。

其實,在早期的移動應用時代,大多數人,乃至一些巨頭依然沒有意識到危機的到來。這段時間是APP的黃金髮展時間,大約在2010年到2015年左右吧,這段時期很多先行者抓住了機遇,抓住了一個又一個的風口,在各自擅長的垂直領域發力,在各自的垂直領域成長為可以抗衡巨頭的入口,例如滴滴,頭條,以及後來的快手,一直播,映客等等......

由於入口的分散,人們的時間越來越碎片化,各種垂直化的應用充斥著用戶的端,各種應用為了搶佔用戶的時間,必須想方設法吸引住用戶。什麼才能吸引住用戶?要麼是精準的服務(給到合適的用戶),要麼是優質的內容(精準的抓住用戶的眼球)。

2015年的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可以說是內容的元年,而2016年是內容爆發的一年,今日頭條,快手,一直播,小咖秀,映客......紛紛發力圈地圈用戶。

然而,火山的爆發,總是會冷卻的,而吹上天的豬,終究會因為風歇了而落地。巨頭們紛紛意識到新的移動互聯網玩法內容為王。

以百度取消新聞源為標誌性事件(2017年3月),可以說是宣告流量革命的宣言書。這對於很多依賴搜索殷勤的傳統網站不亞於晴天霹靂。賴以生存的流量來源沒有了,圍繞SEO也會被萎縮,今後該怎麼玩?如何才能認識新型革命形式下的玩法繼續生存下去?

這會是一場革命嗎?我覺得是。

其實從近期幾位巨頭的動向來看,BAT都在努力重塑內容生態:

1、百度取消新聞源,推出百家號,並宣布2017年累計給內容生態分成100億......

2、阿里大文娛啟動"大魚計劃",將投入20億,以獎金和分成等形式,激勵內容創作者;

3、騰訊推出"芒種計劃2.0",計劃投入12億,用以收割內容創作者。

可以看到,BAT在內容分發上的發力的決心(百度的決心最大),對作為先行者的今日頭條形成了圍剿之勢。

可以想見,在內容分發之戰,會是一場慘烈的戰爭,畢竟入口就是生存的權利。

我忍不住又想畫一個示意圖了,懶得打字。在我想像中內容分發中最終的結構是什麼呢?

在這個示意圖裡,有心的同學會發現,在內容分發的體系下,SEO貌似沒什麼用了。

這其實符合內容分發的特徵:

1、用戶的時間是碎片化的;

2、每一個用戶是有偏好的,喜歡娛樂明星和喜好戶外運動的用戶,分別關注點是有所不同的;

3、用戶是有地域屬性的;

4、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特性,用戶永遠是追隨精品內容走的,這就是BATJ拚命的做內容生態,籠絡頭部內容創作者的緣由所在。

在這種特徵下,確實沒有SEO的用戶之地。

OK,各位看官,是否可以看到了,內容分發很重要的特質就是用戶畫像,精準的描述用戶的特徵和偏好。

誰能做得到對全民的特徵畫像?除了Bat還有誰?這就是BAT圍剿今日頭條的底氣所在。

另外隨著平台內容源的聚集,基於內容分發的國民級入口,將逐漸逐漸顯現出來。

所以,未來內容分發的格局,或將成為以下常態:

1、手百,將再度成為國民級的入口,但在調性上呈中性,對於用戶的吸引程度為中等評估,基於內容生態的百家號,應該會成為最大的內容生態。但需要在內容聚合和變現上做好平衡;AI在平台級的應用可成為殺手級工具,我很期待

2、騰訊,QQ號和微信號,或許會分別成為入口,或許會分散騰訊的注意力,但基於關係鏈的內容傳播效應不可小覷,在內容生態上應該可能是小而精。

3、阿里,或叫土豆號?目前不太確定,基於大文娛的內容生態,如何發揮阿里的基因是最重要的關鍵,畢竟所有的內容分發,最終都必須走到變現。

4、今日頭條,依然會是國民級入口,但會被BAT的入口圍剿和分化,內容生態應該會被聚焦。如何在巨頭的圍剿中突圍,這個是張一鳴這幾年夜不能寐的難題.......

這場戰爭,不會有妥協,大約也不會有徹底的失敗者,市場份額的妥協吧。

最後才說到,在內容分發的革命上,我們能做些什麼?比如說我師兄,比如說我前文說的那位阿里的哥們?

且看下回分解。


推薦閱讀:

哪個瞬間讓你有【超流量也要做的】衝動?
用戶增長ROI卻降低了,我應該如何提高廣告投放ROI?
上網快鳥的省流量的原理是什麼?
如果想要境外上網無限流量,那麼哪一種上網設備是比較好的一個選擇?
現在的民用寬頻普遍只有2M帶寬,多一點的4M,網吧速度遠遠高於家用,網速是否會對互聯網的發展做出影響?

TAG:流量 | 内容 | 分发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