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野外派對 |【北宋】趙佶《文會圖》

清明後十五日,斗指辰,為穀雨,三月中,言雨生百穀清凈明潔也。

——《通緯·孝經援神契》

穀雨,谷得雨而生也。

——《群芳譜》

今日穀雨,春日的最後節氣。北京近日一直都是難得的好天氣,相比全國也不錯吧?春光易逝,我們莫負這大好時光。

遙想當年,北宋年間,同樣在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裡,一群文人高士聚在一處,飲酒品茗談天說地,那是怎樣的暢快淋漓啊!徽宗趙佶的《文會圖》為我們生動的記錄下這樣一番景象。

文會圖

北宋,趙佶

豎軸,絹本設色

184.4x123.9cm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這件作品描繪了北宋時期一群文士在庭院柳蔭宴飲文會的一個場景,充分體現出宋徽宗院畫精緻明凈的風格。宋徽宗稱此圖為文會圖,但應與唐代以來「十八學士」的主題有關。可能是當時摹寫古代畫作後,加入北宋元素的「改編「之作。僮僕使用及準備中的茶具,在存世北宋茶器中有相應的例子,畫家所繪確有根據。

畫面上有「天下一人」草押,上鈐「御書」一印。右上方為趙佶行書題詩,徽宗寵臣蔡京也在畫上留下題跋,以此作為帝王統治下人才雲集的象徵圖像。

儒林華國古今同

  吟詠揮毫醉醒中

  多士作新知入彀

  畫圖猶喜見文雄

——徽宗趙佶《題文會圖》

明時不與有唐同

  八表人歸大道中

  可笑當年十八士

  經綸誰是出眾雄

——蔡京

作品所描繪地點應是一所庭園,旁臨曲池,石腳顯露。四周欄楯圍護,垂柳修竹,樹影婆娑。

樹下設一大案,案上擺設有果盤、酒樽、杯盞等。八九位文士圍坐案旁,或端坐,或談論,或持盞,或私語,儒衣綸巾,意態閑雅。垂柳後設一石几,几上橫仲尼式瑤琴一張,香爐一尊,琴譜數頁,琴囊已解,似乎剛剛按彈過。

竹邊樹下有兩位文士正在寒暄,拱手行禮,神情和藹。大案前設小桌、茶床,小桌上放置酒樽、菜肴等物,一童子正在桌邊忙碌,裝點食盤。茶床上陳列茶盞、盞托、茶甌等物,一童子手提湯瓶,意在點茶;另一童子手持長柄茶杓,正在將點好的茶湯從茶甌中盛入茶盞。床旁設有茶爐、茶箱等物,爐上放置茶瓶,爐火正熾,顯然正在煎水。

有意思的是桌案左側坐著一位青衣短髮的小茶童,也許是渴極了,他左手端茶碗,右手扶膝,正在品飲。

圖中從根部到頂部不斷纏繞的兩株樹木,雖然複雜,但由於含蓄的表現,因此毫無雜亂誇張之感,而像是觀察樹木真實生長狀況後描繪出的細膩作品。徽宗時期畫院作品常有種纖塵不染的明凈感。《文會圖》中即使在各種樹木垂下的細小葉片上,也可以發現這種特質。

趙佶《大觀茶論》論及茶器時曾說:

「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取其煥發茶采色也。」

「茶筅以箸竹老者為之,身欲厚重,筅欲疏勁,本欲壯而末必眇,當如劍瘠之狀。」

「瓶宜金銀,小大之制,惟所裁給。」

「勺之大小,當以可受一盞茶為量。」

文中所說這些器具幾乎在《文會圖》中均能看到實物,是宋代點茶法場景的真實再現,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和史料參考價值。

點茶不一。而調膏繼刻,以湯注之,手重筅輕,無粟文蟹眼者,調之靜面點。蓋擊拂無力,茶不發立,水乳未浹,又復增湯,色澤不盡,英華淪散,茶無立作矣……五湯乃可少縱,筅欲輕勻而透達,如發立未盡,則擊以作之;發立已過,則拂以斂之。結浚靄,結凝雪,茶色盡矣。

——趙佶《大觀茶論》

每每讀來,追思仰慕,感慨萬千。

煎茶、點茶,一直是中國歷代文人雅士消閑人生的最佳方式,也是太平時期中國傳統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具體體現。除了必要的環境和器具外,重要的是要有優雅的情懷和潔凈茶心。千百年後當我們真正靜下心來,煎一爐水,瀹一甌茶,焚香展卷,細細品讀《大觀茶論》和《文會圖》或許能從字裡行間和點染勾勒處,感受到那份曾經存在過的精緻與儒雅吧。

——趙佶——

(1082.05.05—1135.06.05),宋朝第八位皇帝

先後被封為遂寧王、端王

哲宗於公元1100年正月病逝時無子,向太后於同月立他為帝

是古代少有的藝術天才與全才

他自創一種書法字體被後人稱之為「瘦金體」

他熱愛畫花鳥畫自成「院體」

被後世評為「宋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

更多內容搜索關注「每日一幅古畫」微信公眾號

推薦閱讀:

俄羅斯|去過這間 160 年的畫廊,才明白什麼是傳奇
作妖記:一口氣讀懂英國伊麗莎白時代的文藝。|張小玉
當藝術家遭遇阿茲海默
談談中國的美院
安利向|當盧浮宮遇見紫禁城

TAG:宋徽宗 | 艺术 | 传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