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解構》:子絕四: 孔子修心要法的四次第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白話試譯:孔子將修心要法斷為四個次第:第一個步驟是止住意識心;第二步驟是止住定境;第三個步驟是止住固執為有的假名;第四個步驟止住自我意識。

解構:曾經,筆者對這段話做過註解,但隨著對《論語》學習的深入以及對儒釋道修行方法的深入了解,也越來越感覺到之前的解釋太過膚淺,越來越感覺到孔子這段話的真意其實是在向我們揭示儒家一個很核心的修心、修道要法。下面,筆者嘗試解構一二。

《說文》:「絕,斷絲也。」「絕」字本義是用刀將纏繞在一起的絲線斷開,使其更有次第,引申為斷絕、斷開。四,就是後面「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四種所斷開的東西。子絕四,就是說孔子會斷開下面四樣東西,為何要斷開這四樣東西,因為這四樣東西的整體構成了混沌的、模糊的「道」或說是佛家言的如來藏(阿賴耶識),為了讓人們較為清晰的辨別、可以有次第的修證,孔子將其斷成四個次第步驟。

毋,《說文》解釋說:「止之也。」「毋」就是止的意思,孔子接下來所講的「四止」修行要法,向我們精鍊的揭示了儒家由漸修而證道的修心法要和次第。但是,要精確理解其中的要義,還需要藉助佛家唯識學、道家及儒家《大學》中的名詞概念和修身次第予以對照說明。

毋意:就是止意。意,就是指意識心。什麼是意識心?用佛家的理論來說,意識心就是指我們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六境(色、聲、香、味、觸、法)產生的六塵(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所形成的感知。為何要止住它?因為這種意識心的感知本身是不真實的,是虛妄的,是假相, 它是有依靠建立起來的,離開六境就沒有了自性,所以要止。《大學》講:「知止而後有定」,意識心生起來後我們若能及時感知到它的生起,並就此止住,就進入了初定的狀態。

毋必:「必」就是定的意思。「毋必」也即:止定。什麼是止定?《大學》講:「定而後能靜」,止定,就是進入定的狀態後,不能停止於定態而不前,要止住它,進而進入更高的「靜」的層次。老子言:「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曰復命」「靜」就是將我們的真心從芸芸眾生所產生的「意識心」中止住,進而復歸於其根本的狀態,這種狀態用佛家名詞概念來說就是莫那識,又稱為意根,意識的根。末那識屬於潛意識的範圍,其本身並不造作善惡之業(王陽明所體悟到的無善無噁心之體,就是指這個莫那識的境界),但它會使意識心生起自我意識,又稱為我識,我識基本上是一種我執的作用,因為執著於自我,所以它也是形成煩惱、自私自利的根源。

毋固:就是止住固執為有的莫那識。心復歸其根本狀態或莫那識之後,並沒有結束,還要繼續止,為何?因為這種所謂的根本狀態或莫那識,其實也不是真實的存在,也是為修道方便而設立的一種假名而已,也要止住它,不要固執於這種名詞概念。只有止住它,才能進入《大學》中所講的「靜而後能安」的安住當下一念的狀態。

毋我:我,就是我識,就是前面所提到的意識心在莫那識作用下所產生的自我意識。毋我,就是在止住莫那識的假名後,進一步止住意識心在莫那識作用下所產生的這種自我意識。當通過毋固、毋我兩個步驟將莫那識及自我意識都止住後,心就會回歸「本來無一物」的空不空的清凈圓覺、不增不減、不凈不垢、無生無滅的自性本心狀態,這也就是佛家所說的第八識阿賴耶識,又稱為如來藏。進入這個狀態的過程,也就如《大學》中所講的「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一樣,安住當下一念之後,思維層次就能進入更高級的的境界,最終能證得道的真諦。同時,也如老子所言的「復命曰常,知常曰明」復歸於道的本體狀態,這就是最根本的恆常之道,知道了道之恆常,也就證得了道的本自光明清凈的真實面目,也就覺悟、明心見性而成道、成佛了。(譚清風)


推薦閱讀:

治家就是治國|儒學辨義 論語 為政篇第二 21
孔子識人大法|儒學辨義 論語 為政篇第二 10
一個為了得到別人喜歡,為了永遠不受任何人厭惡而去修身正己的人,他會成功嗎?他將面臨什麼樣的後果?
君子不器
道根深淺、道行高低,先看有沒有門戶之見

TAG:儒家 | 佛教 | 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