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什麼才叫真正的「飲食養生」?

談起飲食養生,每個人似乎都知道些什麼。

但如果你問上一句:

你對「飲食養生」的定義是什麼?

大多數人也許都會一時語塞。

「飲食養生」是一個何等常見的詞語,常見到在朋友圈中可以天天見。

然而,對於這個詞,人們的思維體系中並沒有一個具體而清晰的概念,以至於在「養生」的土壤上生長出了許多似是而非的理論——

「養生」就是要吃鹼性食物(所謂酸鹼平衡養生)

「養生」就是要吃素(所謂素食養生)

「養生」就是要吃五穀雜糧(所謂五穀養生)

……

於是,鹼性食物開始被吹捧、素食越來越流行、五穀雜糧更似乎成了健康的標配。

但在這些養生理論流行之時,是否有人問過:養生,養的到底是什麼?生的又是什麼?

當我們有了這樣的提問,我們應該不難在理論結構上發現這些「養生理論」的漏洞——

一個概念若是沒有清晰的定義,那麼從這個概念上引申出的理論體系就不會有堅實的根基。

所以,如果要真正地學會飲食養生,我們首先需要好好地定義「飲食養生」。

三養原則

「飲食養生」——飲食,定義了我們討論的邊界,即是「吃」。

而「養生」,應當被拆解為兩部分,即「養」和「生」。

至於養,在我看來,應當對應三個方面——無敏療養、菌群滋養和個性營養。

一養:無敏療養

療養你的食物才是真正的食物。

一個人的食物可以是另一個人的毒藥,而那些常見的「食物」也許正在侵蝕著人們的健康。要知道,食物造成的免疫反應常常是眾多慢性疾病的罪魁禍首。

食物可以造成不同類型的免疫反應。

食物過敏——由IgE抗體介導的超敏反應;小麥過敏、牛奶過敏、雞蛋過敏都屬於此類。

食物不耐受——非過敏性的超敏反應;小麥敏感、組胺不耐受都屬於此類。

食物造成的自身免疫病——麩質引起的乳糜瀉和其他腸病……

免疫反應意味著身體處於戰火之中。

如果身體一直在打仗,哪有時間來休養生息?有的只是不斷的炎症反應,不斷的組織損傷,以及無法斷絕的各種癥狀(皮疹、頭痛、消化不良……)。

因此,「養」的第一步就應在於避免所有致敏的食物,即無敏療養。

讓身體的免疫系統處於安寧,這樣人體才能有足夠的時間來療養自身——修復受損的組織,平息各種炎症。

二養:菌群滋養

用愛獲得被愛。滋養菌群,獲得菌群的滋養。

一個人在社會中的生存狀況取決於他與周圍人的關係。而一個人的健康狀況取決於他與他的微生物的關係。

我們的腸道菌群——我們的100萬億個微生物朋友——一邊為我們供給營養,一邊為我們的消化、免疫和神經系統保駕護航。

健康的腸道菌群需要我們去維護。只有我們滋養著它們,我們才可能受到它們的滋養。

因此,「養」的第二大方面就是菌群滋養。

至於菌群的滋養,

在一方面,它要求我們廣交「菌」友——讓好的細菌定植在我們的腸道中。

對於嬰兒而言,這意味著需要順產和接觸母親的乳房。

而對於其他人,這意味著要去攝入發酵食物,吃些帶「土」的蔬菜,以及在必要時補充些益生菌。

另一方面,我們需要給我們的菌群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讓好的細菌能快樂地生長。

這意味著我們要攝入有益菌喜歡吃的膳食纖維——保持多樣,但盡量當地當季。

攝入細菌們喜歡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比如維生素D、維生素K2、鎂和硒。

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儘力地去避免做傷害「友菌」的事情。這包括避免亂用藥物(抗生素、抑酸葯)、避免吃加工食品(糖、代糖、乳化劑)、避免使用塑料餐盒(BPA)……

三養:個性營養

沒有標準人,沒有標準的營養。

基於統計學的營養學致力於找到一個「標準人」;之後,再為這個「標準人」設計出某個「膳食指南」,並試圖將其推廣到所有人。

然而,標準人是不存在的。

每個人都有著獨一無二的基因、獨一無二的腸道菌群以及各不相同的生活方式,因此沒有一種食物或飲食方式適合所有人。

在基因層面,不同人的基因組有99.99%的鹼基對是相同的。然而,那0.01%的差異,雖然細微,但能被極大地放大。在人體對食物的反應上,基因常常有著重要的作用。

就咖啡而言,如果一個人對咖啡因的代謝基因是慢代謝型的(CYP1A2*1F適量喝咖啡(每日1-3杯)都容易出現高血壓(風險增加72%)。

而若他對咖啡因的代謝是快代謝型的(CYP1A2*1A),每天喝4杯以上的咖啡,反而能有效地降低患上高血壓的風險。(風險降低64%)[1]

而在腸道菌群上,人與人的差異就是千差萬別了。在不同人種間,這種差異可能超過90%。食物和菌群往往需要相匹配,否則問題將可能發生。

讓吃肉的蒙古人多吃五穀雜糧(小麥、米飯、燕麥),他們腸道菌群的丰度會下降,多樣性也會降低……[2]

如果讓他們一直吃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會有怎樣的影響?我們無法預料……但想想也知道,可能不會太好。

此外,不同的生理時期,不同的季節,不同的運動量,人體對食物的反應都是不同的……

因此,「養」的第三個方面需要是「個性營養」。

如何做到?

在一方面,我們需要聽從身體的聲音。你的身體是最好的監測儀器,它能「先覺先知」,比任何專家和營養師都要懂你。

在另一方面,隨著基因檢測、腸道菌群檢測和一些代謝組檢測的普及,我們能通過這些手段更好地了解自己。

以「養」而「生」

「養」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手段。

永遠記得,我們不是為了養而養,養的目的是「生」。

而「生」,意味著生命力和生產力。

生命力是投入生活,獲得成長的能力。

當我們養好了腸胃,我們將不再受到病症的困擾,從而能加專註;

當我們養好了精神,我們將不再受到疲倦的侵襲,從而能更加高效;

當這種專註與高效達到了極致,我們就能常常進入「心流」的狀態——寫作時,文字自然地會躍然於紙上。學習時,知識似乎成為了有生命的電波,不斷地與我們的大腦產生連接……

在這種「精神飛翔」的狀態下,我們毫無疑問地能更高效地成長。

而生產力是投身社會,創造價值的能力。

當我們得到了足夠的療養、滋養和營養,我們的各項激素(催產素、血清素、睾酮)自然會達到平衡。在各種激素的協調下,我們會更願意去合作、去分享、去成就更大的共同價值。

木森說

今天,我們給了「飲食養生」一個具體的概念:

飲食養生就是通過基於三養原則(即無敏療養、菌群滋養和個性營養)的膳食,達到提高生命力和生產力的目的。

具體的概念帶來清晰的想法,清晰的想法產生有效的行動,有效的行動真正而徹底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以「養」而「生」。

到最後,我們不僅是「養」好了自己,也讓我們緊密相連的世界獲得生機與活力。

我想這才是真正的「養生」。

—END—

參考文獻:

[1]Palatini, P., Ceolotto, G., Ragazzo, F., Dorigatti, F., Saladini, F., Papparella, I., … & Santonastaso, M. (2009). CYP1A2 genotype modifie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offee intake and the risk of hypertension.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27(8), 1594-1601.

[2]Li, J., Xu, H., Sun, Z., Hou, Q., Kwok, L. Y., Laga, W., … & Zhang, H. (2016). Effect of dietary interventions on the intestinal microbiota of Mongolian hosts. Science Bulletin, 61(20), 1605-1614.

推薦閱讀:

如何健康地過好這一生?答案也許是這兩個字。

專欄目錄:

無麩質飲食2.0-專欄目錄 - 知乎專欄

推薦閱讀:

春天一來眼睛就癢的難受,難道眼睛也過敏?
吃土:解決過敏和消化問題的關鍵?
科學腦洞題:母乳可以抵抗霧霾?
春暖花開,花粉過敏怎麼辦?
對豆漿過敏的女人,應該怎麼辦?

TAG:健康 | 过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