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看懂一個人的畫,最好先讀一讀他的文章
01-29
豐子愷的畫作,有幾幅分別題名為《無言獨上西樓》《幾人相憶在江樓》《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這三句話都出自李後主的詞。豐子愷畫過很多這一類題材中的作品,畫中的人物大多數穿大褂。當時有人批評他,說既然要畫李後主,應該穿古裝,怎麼能穿民國時代的衣服呢?豐子愷解釋說:「我不是作歷史畫,也不是為李後主的詞作插畫,我是描寫讀李詞之後所得的體感。我是現代人,我的體感當然作現代的相貌。」
豐子愷的畫有詩一般的感染力,不是因為他根據詩的內容,去搭配畫面,而是把自己融入到詩歌之中,抓住詩歌之中的意境,這樣的感染力,可以說在很多其他畫家的作品中,是很難感受到的。再比如說豐子愷畫黃山的松樹,他有一篇名為《黃山松》的小文章,專門提到自己對於黃山松的觀察。他總結出黃山松有三個特徵,一是大多生長在石頭中,二是很多樹枝倒著向下生長,三是樹枝與樹枝之間非常團結,抱團生長。其實不只是豐子愷,所有的畫家都一樣。想要看懂一個人的畫,最好先讀一讀他的文章。當然了,今天這個時代,一件藝術品是不是藝術品,通常是由一幫評論它的人決定的。披著「鑒賞大師」的名號,就敢隨意點評藝術品的人不少,不僅敢點評,還敢到處說。
所以啰嗦一點地說,盡量讀畫家自己寫的文字,而不是所謂的評論家的文字。
推薦閱讀:
※一個承諾,就是一生丨豐子愷和恩師李叔同的師生佳話
※竹久夢二的一生,多情而短暫,絢爛的才華噴薄而出,像極了那櫻花
※豐子愷在藝術上的造詣有多高?
※豐子愷的漫畫原作是黑白的還是彩色的?
※豐子愷這幅畫中的文字「輕身賭處高華摘」是什麼意思?
TAG:丰子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