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星拖國美下水,認命背鍋,還是咬牙兜底?
作者:高遠山
來源:野馬財經
曾經的山東鄒平鋁業龍頭企業齊星集團,一夜之間淪為了現實版的「蔡成功」。
負債總額超70億,36家債權機構包括銀行、證券公司、資產管理公司、投資公司、信託公司、融資租賃公司、商業保理和小貸公司,其中有2億元的信貸缺口就落在北京鵬潤投資有限公司頭上。
此外,國美旗下的互金平台美美理財所發標的中,也有齊星集團旗下公司身影。
工商信息顯示,北京鵬潤投資有限公司和美美理財的運營方北京鵬潤金服在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同為黃秀虹,而黃秀虹正是國美創始人黃光裕的妹妹,也是目前國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鵬潤投資和美美理財可謂同屬「國美系」。
齊星鋁業在美美理財累計發標1200萬
2017年2月,美美理財發布標的「美美穩贏180天定期理財1702035」,借款方為齊星集團旗下的鄒平齊星工業鋁材有限公司,借款金額100萬。據不完全統計,齊星鋁業在美美理財上累計發標超過1200萬元。
據此前媒體報道,美美理財提供的齊星鋁業的債權起息時間為2017年2月24日,項目期限為180天,預計到賬時間為2017年8月23日。
雖然當地另一家巨頭公司西王食品已表示出手相助,公告顯示,截至目前西王集團對齊星集團及下屬子公司提供擔保餘額達29億元。並且,西王將對齊星進行託管經營。
但是,西王的實力能否填補齊星的巨額虧空也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那麼,美美理財的投資人能否拿回錢呢?
關於美美理財將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美美理財運營主體公司北京鵬潤金服在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對野馬財經表示:「我司已對此事關注並充分重視,並在第一時間安排專人就報道真實性及借款企業通過我司融資情況進行進一步核實,後續會及時向投資人批露。我司將秉承對客戶負責的一貫原則,合法合規的維護客戶利益。」
國美要不要打破剛性兌付?
如果齊星的這筆債務終無法追回,而在美美理財官網中,也沒有看到有風險準備金或第三方擔保的措施,那麼美美理財就要面臨這樣一個難題:是要死撐兜底還是打破剛性兌付?雖然互聯網金融平台沒有為用戶保本保息的義務,但是如果這麼大的標的走空,蒙受損失的眾多投資人恐怕將會失去對美美理財的信心,而很多人之所以選擇美美理財正是看重背後國美集團的強大背景。
也就是說,如果這筆債美美理財不賠,那就要背下這個黑鍋,如果賠,那麼其實就是為標的做了兜底。
網貸行業中所說的剛性兌付是指,網貸平台的標的到期之後,網貸平台必須向投資者分配投資本金和預期收益,如果項目出現風險,導致沒有足夠資金進行兌付,那麼網貸平台需要利用各種方式實現對投資者的本金和收益分配,想盡一切辦法進行「兜底」或者說「代償」。
目前主流的網貸平台都會有相應的代償措施,金融機構和類金融機構即使不明示剛性兌付,但債務人出現問題後都會採用代償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剛性兌付是否應該打破?
打破剛兌是網貸行業共同的呼聲,然而在實際中真的能夠做到嗎?
剛性兌付爭議的根源是,在債務人無力償還的債務的時候,網貸平台該不該為其買單?在網貸平台獲取資產時,擔負了對資產的審核義務,「如果打破剛兌,網貸不再以代償的方式為債務人償還債務,可能會出現一些專註垃圾資產的平台」蘇寧金融研究院鄒純對野馬財經表示(註:國美與蘇寧存在競爭關係)。
亦有金融從業人士認為,兌付實際是資產端與資金端的博弈,剛性兌付的情況下,網貸平台偏向於保障資金端權益,讓資產提供本息和相關費用;而如果剛性兌付不能排除,網貸平台與不良資產提供方利益勾結導致資金端利益受損。
代償對於投資人來說是一重利益保障,而對於網貸平台來說則是一個增信手段,。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教授李愛君在其所著的《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解讀》一書中提到:「增信」是指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向出借人承諾自身或代借款人承擔本金和利息的償還義務。
而《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下面簡稱《暫行辦法》)第三條提到,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不得提供增信服務。
為什麼《暫行辦法》出台後,網貸平台還要冒著違規的風險為投資人提供代償服務,而不是打破剛性兌付呢?
沐金農CEO王曾對野馬財經認為,在過去的幾年裡,大批打著P2P旗號的詐騙團伙跑路,讓P2P行業承受了巨大的信任危機,雖然近年來監管和市場的雙重淘汰,讓網貸行業漸漸回歸清明,投資者重拾信心,但是安全性依然是懸在眾多投資者心頭的一柄利劍,如果此時有平台出現項目逾期、無法兌付的情況,對投資人信心和品牌的打擊很大,這也是網貸平台打破剛性兌付的難點所在。
另有網貸平台高管表示,網貸行業的競爭十分激烈,如果有平台打破剛性兌付,投資人利益受到損失,必然導致網貸平台的市場份額流失,這也是網貸平台寧願代償的原因之一。
更重要的是,剛性兌付難以打破源於中國老百姓的投資習慣,曾有網貸投資者十分乾脆的對野馬財經表示,如果P2P逾期了,平台不代償,那誰還敢投?肯定直接堵到公司門口要債了。
陶石資本創始人葉蕙芳曾在野馬財經金融科技高峰論壇上就談到了這一話題:「中國老百姓的理財,最看中的是兩個方面,一個是固定收益、一個是剛性兌付,想要老百姓把這兩個根深蒂固的概念改變需要花很多時間。」
由此可見,網貸平台冒著涉嫌「提供增信服務」的風險也要實行代償的做法,雖在意料之外,卻也在情理之中。
推薦閱讀:
※商業物業(20):東涌商業區起動│脫苦海
※華為P8抄襲了Nubia嗎?
※從蘋果ios11到NIKE,聊聊AR技術的商業運用
※如果中國率先研發出量子計算機,如何商業化?
※覺得「三福」這樣的店鋪怎樣?